科技驱动创作之后,中国漫画正在培养怎样的漫画人才?

天机小助手·2022-02-10 10:52
无论是斯坦·李还是集英社和快看漫画们,都无法忽视技术对漫画行业的改变。

"

无论是斯坦·李还是集英社和快看们,都无法忽视技术对漫画行业的改变。 

"

作者|月见

编辑|伊页

最近有一部邪门番,让人每一集都看得眼泪汪汪。 

它就是近期洗版各大媒体头条,在B站、豆瓣等斩获超高人气的《国王排名》。这部番并不具备现在主流商业动画的“华丽打斗”“美型人物”“刺激故事”,然而却凭借人格复杂、情感真诚的故事虏获了漫迷的心。 

作者十日草辅,是一名爱看漫画的普通打工人,工作近20年后,41岁的他决定辞职成为漫画家。“我既没有家人,也正当年。所以就决定如果画一年没有反响,就果断放弃以画谋生。”于是从2016年,十日草辅便开启了向网站投稿漫画的生涯,他晚上八点睡觉,每天三四点起床,一口气画到下午五点。 

十日草辅的漫画梦从23岁就开始种下,在这20年中,十日草辅像《国王排名》中的波吉一样,从踌躇满志到意识到自己并没有才能,而最终,尽管经历了漫长崎岖的弯路,体会到了现实的残酷,创作出了《国王排名》这部充满爱与勇气的作品。 

虽然画功被吐槽平平,但表达内容足以震撼人心。记得去年快看漫画举办的原创条漫大赛请来了现任COMICO社长,原小学馆的漫画编辑武者正昭,他曾经说过中日漫画作品最大的不同,是绘画水平占作品比重的差异。中国作品的绘画水平整体很高,画风常常令人陶醉,但日本的作品不一定追求高绘画水平,更重视内容和角色。 

把动漫爱好者变为漫画家,诞生更多的“十日草辅”,一直是各大漫画企业们想要实现的“梦想”。如今,这种梦想更近了一步。近日,日本集英社和中国漫画平台快看漫画相继发布了两款辅助创作“黑科技”,一个是World Maker,另一款是快看漫画的“神笔马良”,前者属于智能分镜工具,后者则立足解决AI一键上色和静态漫转动态视频。 

不论中日,都在技术驱动的科技树上点了相同的点数。 

异曲同工的背后,有着怎样的商业思考和脉络呢?科技驱动创作之后,未来我们该培养怎样的漫画人才,又将面对怎样全新的创作体系? 

拨开历史的迷雾,草蛇灰线的行业轨迹正在被发现和探讨。 

PART. 

01 

从生产关系调整到技术驱动 

中学毕业的时候,漫威之父斯坦·李最早决定去当作家。当时他的舅舅把他介绍到一家漫画杂志社,当勤杂工。当时的漫画是用蘸水笔画的,每天他要保证每个人桌上的墨水瓶随时都是满的,还要给两位主创送饭,帮忙看清样,薪水每周8美刀。 

等到他做编剧的时候,在内部大胆变革了传统的漫画生产方式。 

传统是漫画模式是一开始就写详细剧本,然后开始画分镜,这套模式最大的问题在于不可避免地融入许多创作者的个人色彩,因此漫威内部为了同时管理大量的作品,Stan Lee 和团队们创造了“漫威模式”:即核心成员写出故事创意或者框架;编剧负责细化剧本;画师参与前期美术设定和分镜;总编审核修改;最后完善细节剧本和漫画。 

漫威式的工业化流程生产,颠覆了整个行业的规则,把漫画创作工业化、流程化,大幅提高了效率。这套模式的特点决定了漫画的流水线产品属性,而不是强调作者性的第九性。 

在日本,一场工业化改革也在动画界发生。将工业和商业意识引入漫画界,并将漫画带入与电影同等地位的剧画家斋藤隆夫,像斯坦李一样改变了漫画创作分工。从前日本漫画家往往自己完成大部分工作,从创作故事到设计人物和背景。如果需要帮助,他们会寻求熟人或者其他漫画家帮助,但斋藤隆认为这样效率低下,他引入了电影制作中的分工制,《骷髅13》就是由一个精通社会和国际事务的人写作,有助于反应当代背景,而人物设计和绘制另外由专业人士完成。 

就这样,低成本,重故事的日本电视动画以数量为武器,像蝗虫一样侵占着全世界的动画市场,它将迪士尼困在经典影院的城堡里,将欧洲动画打死在学术沙龙的咖啡馆里——这是工业化创作的力量。 

故事来到21世纪,当下几乎每个动漫创作者都已经被卷入这套工业化生产体系之中,单纯的生产关系调整已经难以满足创作生态的扩展需要。 

未来在哪里?如何进一步提升行业效率?如何降低潜在创作者门槛,让他们成为创作生态的一部分,成为了每家漫画企业需要解决的命题。 

在这一阶段,技术工具进步被视为一种全新的解决方案。 

集英社旗下辅助创作工具World Maker 

9月22日,集英社旗下少年Jump+宣布上线“谁都可以绘制漫画”的新网络工具「World Maker 」。「World Maker」被寄予了调动潜在创作者群体积极性的重任。根据规划,「World Maker」是一款辅助创作工具,漫画创作者只需输入台词和剧情大纲,就可以自行选择分镜格、加入背景、角色、拟声词、效果线、对白框,生成漫画分镜稿,极大降低了漫画创作门槛。同时少年Jump+还将举办第一届“漫画分镜大赏”,奖金30万円,优胜者有机会跟jump负责作画的连载漫画家合作,在少年jump+上刊登属于自己的漫画。 

市场的脚步又开始往前迈进。那么,在海外企业纷纷采取技术驱动时,中国漫画公司们在忙什么呢?这一次,他们会再次落伍吗? 

PART. 

02 

国漫:一边补课,一边赶超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了解一下中国动漫产业对于世界先进水平的追赶历史,或许更能够理解事件的全貌。 

相比于日美等拥有悠久商业漫画历程的国家来说,起步于80年代的中国漫画产业一直属于起步晚,底子薄的后发阵营。 

一直到2006年《知音漫客》创刊,才在规模上勉强追上了第一梯队的步伐。2008年,知音漫客的月发行量达到700万册,是当时发行量第三大的漫画杂志。然而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书报亭开始逐渐退出城市舞台——漫画杂志不好卖了。 

相反,人们更喜欢在互联网上看漫画。2009年,以PC为主阵地的有妖气诞生,标志着互联网漫画对传统纸媒漫画的革新。在快速发展几年之后,有妖气来到了国漫一哥的位置。它不得不面对一个问题,漫画业务并不赚钱。 

但互联网经济的优势在于,羊毛可以出在狗身上。于是,有妖气开始尝试通过“漫游联动”的路径走通商业化。2014年,有妖气出品的《十万个冷笑话》夺得1.2亿人民币票房,也是当年动画电影的票房冠军。 

然而,随着有妖气被奥飞娱乐全资收购,以及后续漫游联动项目的折戟,有妖气开始显露出颓势,中国漫画产业追赶的阶段也在2016年来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代表企业是快看漫画。这一阶段,竞争的主要焦点集中在创作生态上,即谁能够扩展创作生态的边界,并提升创作者效率,使他们能够更好更快地创作出优秀作品,就有望在下一轮竞争中夺得先机。 

和集英社一样,快看的切入点同样是技术驱动。根据近期发布的“神笔马良”工程显示,快看与哈尔滨工业大学合作研发AI自动上色技术,并与南方科技大学正式成立AI实验室,未来将进一步探索漫画转视频技术。通过“神笔马良”为代表的科技赋能项目落地,快看帮助更多用户从爱好者成为创作爱好者,未来有望将国漫创作人才梯队扩展至百万级。 

快看漫画“神笔马良”AI辅助创作工具

值得注意的是,站在过往行业历程上来看,几乎与日本集英社在同一时期公布技术赋能创作的“神笔马良”工程,也是中日漫画企业的差距首次缩短到了一个历史低点。虽然中国漫画在综合产品力上还存在较大差距,但在产业结构上来说多少算是可喜的一步。 

PART. 

03 

一起在世界舞台跳舞 

科技赋能创作,为漫画企业拓宽了内容护城河,也为下一阶段进军国际市场奠定了基础。 

近年来国际漫画市场堪称风起云涌,商机与危机并存。日本市场,来自韩国的PICCOMA借助日本三大出版社财务低谷的时机入场,快速崛起成长为日本第一大移动漫画平台,一度被形容为日本漫画业界的“偷家之耻”。 

在既有市场格局被打破,行业版图重新排列组合的当下,国际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除了通过科技工具辅助创作,扩展创作者边界,积极通过赛事挖掘潜在优秀创作者也是一条成熟路径。在最近刚刚闭幕的快看新人原创条漫大赛上,快看就把赛事选拔范围扩展到了北美和日韩,把跨国产能纳入到自己的选项之中。 

事实上,中、日、韩、美、东亚的漫画产业交流目前正达到空前繁荣的局面,即使韩国有着强大的漫改基因,日本有着优质的漫画文化土壤,美国有着发达的工业化流程,短时间无法超越的漫威、DC以及奈飞。中国网文和漫画依然凭借着不断进步的技术和内容实力赢得了一席之地。归根结底,市场的认可度才是衡量结果的试金石。 

在此大背景下,中国漫画正在积极出海,走向国际市场。有一些有趣的案例显示,小时候看日本盗版漫画,现在东南亚一些地区正在看盗版中国漫画,如在中国社交平台同样火爆的《19天》以及耽美小说短篇《手机和手机壳》也在东南亚地区掀起了阅读狂潮;快看漫画去年签了1000多部作品的海外版权协议,翻译为11个语种,国外数十家漫画平台。2021年一季度便向海外分发了109部作品,《女巨人也要谈恋爱》《甜美的咬痕》等作品收入均破百万。 

《甜美的咬痕》在海外平台banner 

二次元正在从一个小众亚文化的圈子走向更广阔的世界,获得越来越多的认可;而跨国文化产业的交流与竞争,也给不同国家的创作者们提供了更多创作思路,打开更大的局面。 

那么,国漫出海之后,中国漫画能最终吃鸡吗? 

站在更为宏观的角度来看,任何一个经济体崛起的过程中,都伴随着文化产业的兴盛和扩散。日本经济黄金时代,曾是整个亚洲的潮流基地;韩国经济崛起,带来了“韩流”;如今,中国经济腾飞,自然也会在文化产业上有所反映,正如快看创始人陈安妮把动漫比作“文化芯片”,做国漫就是做中国的文化芯片。 

我们相信,中国漫画产业定将在世界产业格局中占据一席之地。正如回望历史的过程中,一代一代前辈们所期望的那样。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新熵”(ID:baoliaohui),作者:月见,36氪经授权发布。

+1
0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作者有点忙,还没写简介

下一篇

做直播带货,不加微信,等于零。

2022-02-10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