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技术公司的新买家?

boxi·2013-01-08 21:46
互联网对传统企业的影响越来越大,在传统上不属于技术公司的那些企业的作用也越来越大。这些公司,无论大小,如果不利用技术就难言未来。这意味着要拥抱移动、云、数据以及连通性。


互联网对传统企业的影响越来越大,在传统上不属于技术公司的那些企业的作用也越来越大。这些公司,无论大小,如果不利用技术就难言未来。这意味着要拥抱移动、云、数据以及连通性。

这是最近几年令人兴奋的进展,技术生态体系的每个人都应该对此感到兴奋,初创企业更应如此。通常初创企业的买家往往是技术巨头—Facebook、Google、Yahoo、微软,有时候Amazon和苹果也会凑热闹。当然,思科和惠普也会投入重金,但是面向web型的初创企业的大买家还是以web及移动技术巨头居多。

而现在,我们开始看到一群对技术如饥似渴的新买家出现。看看吧,我们进入2013年还不到10天,就已经目睹了两笔大收购,Avis以5亿美元将Zipcar收至麾下,而Athena Health今天则宣布用2.93亿美元买下了专注于医生的app/服务—Epocrates。这两个买家都算不上技术公司。

今后还会有更多这样的收购出现。为什么?很简单。技术巨头收购初创企业目的主要是为了人才,偶尔会为了技术(比如苹果买Siri)。但是互联网巨头收购狂潮的背后动机,多半是为了找到合适的人来让自己保持竞争力。

非技术巨头也有类似的需要,不过他们对这种转变的渴求要强烈得多。这些传统企业需要的不仅是人才,还包括一种新的、以技术为中心的思维方式,如果它们需要在这个后iPhone时代演进自己的商业模式的话。

像沃尔玛这样的零售巨头也许可以凭借自己的规模撑下去,但是未来如果它们需要与Amazon互搏,就得采用互联网的业务模式,并学会聪明地利用数据。实际上沃尔玛正在迈向创新电商的征途上,不过Amazon的身份已经不仅仅是电商,而是一家大数据公司。大数据技术就像制造业的机器人一样(至少目前),帮助人们做事,但是其做事的速度更快、规模更大、成本更低。

未来的实体零售商必须创造出吸引消费者的app体验,并利用从中获取的数据、位置信息以及购买习惯,从而以高度定制的店内折扣(或购物体验)来迎合买家。如果做不到—那么,消费者的钱就会流向Amazon或者淘宝之类的电商。君不见,现在不少的实体商店不是已经沦为网店的试衣间?

目前的情况的也许还不是很明显,但两三年之后,公司无论大小都将会意识到,移动及其他的新兴技术会重塑业务体验。现在,所有的企业都是24小时不打烊。相比之下,线下的世界显得低效、信息不完整、乏味单调、产能过剩。

这样想一下:在今天,你在当地星巴克遇到的问题不再局限在本地。互联网已经成了抱怨吐槽的利器。比价的移动应用即将成为默认行为,尤其在整整一代的互联网用户成为下一代的消费主体时更是如此。

当然,这并不是说传统公司不会再做以前做的事情,老本行当然还得干,但是得干得聪明些,要知道利用技术,明白互联网已经成为业务现实而不仅仅是或扩大规模之需。这就好比是1970、80年代的美国汽车业面对日本竞争对手的流程创新时的遭遇。对于包括技术企业在内的所有企业来说,连通性现在是类似的一种现实。

因此初创企业们,下一次别人问起你谁是你的潜在买家时,只需说:

不知道。任何人都有可能。

Via:GigaOM

+1
0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下一篇

国外SaaS领域的创业公司在过去一段时间非常受宠,只要在36氪网站搜索SaaS这个关键词,我们能看到很多该领域的创业公司,有的获得巨额投资,有的被大企业收购。Infusionsoft是最新一家,今天宣布获得高盛5400万美元投资,总融资额目前已经达到7100万美元。

2013-01-08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