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布斯说:要有iPhone,于是世界变了——写在乔布斯逝世两周年之际

苑伶@36氪Pro·2013-10-08 13:32
时代的匠人走了。今天是他离开的两周年。他带领之下的苹果公司,有过非常辉煌的时刻——每一次苹果产品的发布会都让公司股票涨势冲天,最高峰时苹果股价能到每股702美元,一甩追赶者成为全球最有价值的公司。他所创造的iPhone和iPad,不仅改变了人们消费的浪潮,甚至重塑了人机交互背后的文化图景,让我们重新思考:人和机器究竟应当如何共生。
PH
已上市福建省2022-01
派克汉尼汾公司于1938年在美国俄亥俄州成立
我要联系

编者注:时代的匠人走了。今天是他离开的两周年。他带领之下的苹果公司,有过非常辉煌的时刻——每一次苹果产品的发布会都让公司股票涨势冲天,最高峰时苹果股价能到每股702美元,一甩追赶者成为全球最有价值的公司。他所创造的iPhone和iPad,不仅改变了人们消费的浪潮,甚至重塑了人机交互背后的文化图景,让我们重新思考:人和机器究竟应当如何共生。

今天《纽约时报》发表了一篇文章:And Then Steve Said ,‘Let There Be an iPhone’,详述了第一代iPhone发布前后的历史性时刻:焦头烂额的工程师,从未顺利过的发布彩排,甚至只有一百台iPhone出厂的情况下,每一台都还有着截然不同的各种差错……乔布斯如何扭转了局面,让这一惊世的产品问世?我们将原文编译如下,分为前后五个部分,此文开篇,是为第一部分

从Campbell去往San Francisco之间55英里的通勤路程,恐怕是世上最怡人的一条通勤之路了——它毗邻圣克鲁斯山脉(Santa Cruz Mountains)的东面,顺着宏伟而空阔的280号州际公路(Junipero Serra Freeway)向前延伸。它还是观看一位硅谷创业大亨测试自己法拉利跑车性能的绝佳场所。不过,美中不足的是,在这里很难接收到手机信号,说是信号最差的地方也不为过。对Andy Grignon来说,它却因此成为他和自己各式想法独处的理想之地。

其实从Campbell到San Francisco并非Grignon常走的通勤路线。他是苹果的高级工程师,因此在苹果位于Cupertino的总部工作,而Cupertino镇则位于Campbell的西边。通常来说,他早间只需驱车15分钟,就能到达Cupertino的办公室。今天,则是个例外——他得赶去看老板Steve Jobs创造历史的场面。

那是在San Francisco,苹果的Macworld大会即将召开。在这之前,果粉们已经苦苦哀求乔帮主多年,希望他把通话功能加入iPod里,这样他们就不需要再在出门时往口袋里塞进两个设备了。Grignon知道,乔布斯今天就会满足粉丝们的这一愿望。所以他今晚会和一帮同事们一起,在会场附近的酒店过夜,然后在第二天早晨10点左右的样子,和世界上所有人一起,见证乔布斯发布他的第一款iPhone。

可是,当Grignon一路驱车向北时,他感受到的情绪并非激动,并非欣喜,只有无法掩盖的恐惧。他想到,过去硅谷所有的新品发布会不都是事先录制好的吗?为什么宁愿选择被糟糕的网络情况和手机信号破坏历史性的发布一刻,乔布斯仍要坚持现场直播发布?

但对于乔布斯来说,这是无可置疑的选项。现场直播的发布甚至成为了他魅力来源的一部分——每一次产品demo的发布会上,几乎没有人能从中挑出任何微小的瑕疵,乔布斯就是如此成功。只是人们不知道,像Grignon这样的幕后工作人员,承受了多少心理压力。

Grignon是负责iPhone基带部分的高级经理。这是一项巨大的责任。哪怕如今的手机可以有各式各样眼花缭乱的功能,但它最最根本之处,还是得能收听电话,而电话也就是一个可以双向通信的无线电设备罢了。Grignon掌管的基带部分正是让iPhone可以真正成为一部电话。如果iPhone无法拨出电话,或者是无法连上蓝牙以及Wi-Fi,那么Grignon就得为差错负全部责任。作为iPhone最早期的工程师,Grignon已经将他两年半的时间——通常是一周七天,都花在了iPhone项目上。

Grignon也是iPhone发布会彩排团队的一员,但他几乎没有看到乔布斯分毫不差地完成90分钟的发布彩排。总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发生,而即使是在乔布斯已经排演了五天之后,在最后一天的彩排上,iPhone依旧在不断掉线、失去网络连接甚至直接死机。

“在最初的几天里,我觉得能参与发布会的彩排实在太酷了,就像得到了一枚荣誉勋章一样,”Grignon说,因为只有非常少数的人被允许参与彩排,“但很快兴奋的情绪消失,一切变得艰涩起来——我很少看见乔布斯会彻底地心烦意乱,但一旦这种情况发生了,他就会扯着嗓子严厉地冲我喊‘是你毁了我的公司!’或者‘如果发布会失败了,一切都怪你!’”

回想起来,Grignon说,乔布斯当时真的太紧张了,而他自己则感到无地自容。他和剩下的工作人员都知道,如果现场演示真的出了什么状况,乔布斯是绝对不会把责任归咎于他自己的。“当时的情况就像是我们已经排演了demo几百遍,可每一遍总有状况发生,感觉很差。”Grignon说道。

这次的发布和彩排都是苹果公司的顶级机密,从周四起到接下来的几周结束,苹果包下了整个Moscone会展中心。发布会舞台的后台,搭起了一个四平米多的电子实验室用来摆放和测试iPhone,实验室旁边则搭了一间休息室,让乔布斯可以在沙发上休息。然后苹果公司在整栋建筑几乎每一扇门前都安置了保卫人员,24小时看护着门里的机密不被泄露。如果没有乔布斯亲自核准的工作人员ID卡,是不可能进入到这栋建筑的。但是乔布斯对泄密这件事情如此在意,以至于他甚至希望进入到这座建筑的工作人员,从布置展台到负责音效的人,都睡在楼里不要出去,直到发布结束。他的助手制止了他。

Grignon知道,这场iPhone不只是一场普通的产品发布会而已,但可能很难有人预见这场发布会会是苹果公司多么辉煌的未来的一个起始点——在随后七年的时间长河里,几代iPhone和iPad几乎成了硅谷历史上最重要的发明,它们改变了平庸的手机产业,为软件工业提供了巨大的盈利平台,从2008年开始平台上的app已经产生超过100亿美元的营收。它们还改变了数十亿美元的个人电脑产业,如果把iPad销售额也算进笔记本电脑销售额之列的话,苹果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PC制造商。去年一年iPhone和iPad的出货量是两亿台,是全球范围内汽车出售量的两倍还多。

更重要的是,这两款产品的影响不仅仅在经济上,它们甚至变革了文化图景。苹果的创新引起整个行业重新思考人类与机器交互的可能性,不只是简单地用手指取代鼠标,而是让智能手机成为人类大脑的延伸。它们还改变了人们接收和处理信息的方式,把书籍、报纸、手机、录音机、照相机、录像机、指南针、电视、VCR和DVD、PC、游戏全部装进人们的口袋里。我们在校学习的方式、医生治疗病人的方式、旅行者出门旅游的方式,都在为其所改变。最后,媒体和娱乐界也在摸索一条全新的出路。

然而,今天我们面前的苹果,却已临十面埋伏。2007年Google发布Android系统之后,它就成功地击败了iPhone,达到成为智能手机和移动设备霸主的目标——2010年时Android彻底火了,拿下全球智能手机市场80%的市场,苹果手机市场份额跌落至20%以下。类似的趋势也发生在了iPad身上:2010年iPad占有平板电脑市场90%的份额,而现在,60%的市场份额属于Android。

最让苹果的粉丝们着急的,不是这家公司无法给出未来将走向何方的答案,就像Tim Cook 在2011年10月份乔布斯逝世后接下苹果的重担时那样,大家担心的不是Cook无法成为合格的继任者,而是没有人能成为继任者。乔布斯还在苹果时,苹果就像一台创新机器一样,每隔三到四年就能迸发出数不清的革命性产品。他曾告诉他的传记作者Walter Isaacson,他的下一次革命即将到来——他要改变传统电视工业,可Cook并未使这一理想成真,甚至苹果的投资人也开始明显地失去信心。

以往,每一次苹果产品发布会都能让苹果的股票涨势冲天,但是iPhone 5c和5s发布会之后,苹果股价滑落了十个百分点。一年前,苹果股价在最高峰时期能到每股702美元,使之成为全球最有价值的公司。可是如今,股值已经从顶峰滑落25%。

其实将任何人与乔布斯相比都是不公平的。在Cook成为苹果首席执行官的两年间,他就一直试图让乔布斯明白,他不可能把苹果带向乔布斯所希望的方向,只能带向Cook所能带领的方向。这一点其实无需言说,当你知道iPhone是如何成为iPhone后,你就会明白,它创造了甚至不存在的用户需求,这样的创造者是无法被效仿的。

乔布斯说:要有iPhone,于是世界变了——写在乔布斯逝世两周年之际(二)

乔布斯说:要有iPhone,于是世界变了——写在乔布斯逝世两周年之际(三)

乔布斯说:要有iPhone,于是世界变了——写在乔布斯逝世两周年之际(四)

乔布斯说:要有iPhone,于是世界变了——写在乔布斯逝世两周年之际(五)

+1
0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报道的项目

PH
我要联系
派克汉尼汾公司于1938年在美国俄亥俄州成立

下一篇

Frog Design创始人Hartmut Esslinger是苹果Ⅱc型计算机的设计者,在谈及未来的产品创新时,Esslinger指出人性化设备、3D界面等4个值得关注的领域。

2013-10-08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