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筹之后】 那些进军海外的中国新硬件军团现在有什么不一样

石亚琼36氪@123·2014-07-21 19:33
那些进军海外的中国新硬件军团现在有什么不一样?

两周前我想到了做“众筹之后”这个专题,希望针对那些成功众筹的“明星产品”做一个系列报道,了解下这些第一波进军海外的中国新硬件团队众筹之后的故事。

这两周,我与块化机器人创意搭建平台Makeblock、空气检测仪Air.Air!、智能钱包防丢器SmartWallit、智能机械臂uArm、迷你飞行器Flexbot、开发板Microduino、智能手环Haloband、智能遥控快门MaxStone八个团队的创始人聊了下他们众筹之后的故事。

后众筹时代,这些新硬件团队是否成功的将自己的极客产品转化成了大众消费品?他们又是否成功的由一个爱好 DIY 的团队发展成了良性运转的公司?这个问题显然已经无需再回答。对我来说,更多的是感受到了中国新硬件市场也许会发生的一些改变。

1、开源硬件VS大众消费品

这八个项目中,开源硬件类项目有MakeblockuArmFlexbotMicroduino
大众消费品有Air.Air!SmartWallitHaloband、MaxStone。因为产品的类型和方向不同,现在的境遇也不太相同。
总体来说,开源硬件类的市场状况更好一些(这里说的不仅仅盈利)。

开源硬件以深圳小团队居多。主要还因为这些开源硬件类的产品不需要投入太多,不涉及开模、生产环节,周期更快,更适合小的创业团队。

2、“ 低调 ”VS “ 高调 ”

整体感觉,开源硬件类团队往往更“低调”,用户、流量来自于海内外社区。所以, 你可能并不知道他们中有哪几位创始人上榜过福布斯“30位30岁以下创业者”, 你也可能没有听说过他们中谁拿到过千万级别的订单,你可能也并不知道谁家已经有过百万的盈利。

与之相反,大众消费类产品面向用户,往往更“高调”,需要提高曝光度,有些甚至需要购买广告流量。提高产品知名度、认可度。

这里只是单纯的陈述事实,并无意说孰优孰劣。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反差只是由于两种产品的属性决定的。大众消费类产品经过前期教育、拓展市场的痛苦后,会迎来更大的消费级市场。

3、融资拿的并不只是钱

现在新硬件的天使融资沿用的是按照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估值,但这个钱对于硬件来说杯水车薪。大部分团队融资拿的并不仅仅是钱,更看中投资者背后的资源。

我问了好多创始人一个问题,如果可以重来,是否还会坚持当时的融资选择。得到的答案基本都是肯定的。他们中还有人特别欢乐地要把自己的投资人介绍给我,让我推荐给其他创业者。

4、Kickstarter的新倾向

从2012年Makeblock登陆Kickstarter到现在,已经有一年半的时间了。其实,Kickstarter也呈现出新的倾向。偏极客类的优质产品更有机会“一夜成名”,消费级产品近期则有些疲软,筹款的金额相对来说会少一些,很少出现突然火爆的。不过,摄影、宠物类产品依然受欢迎,工业设计、外观设计是加分项。

经过摸索总结,国内的开发者已经比较熟悉通过注册美国公司、亚马逊账号注册Kickstarter账号的流畅,对国外市场也有了了解,近期去Kickstarter众筹的中国团队越来越多。

5、硬件复兴是中国硬件创业企业弯道超越的机会

硬件产品的四个主要环节:创意、研发、生产、销售。 中国有世界工厂的优势,是世界上外贸最发达的国家,众筹提供了快速迭代的可能。 加上国内已经有一拨人不愿意再做C2C(Copy to China),未来很可能有弯道超越的机会。

在中小创客类的项目上,中国的开发者现在完全有能力提供更优秀的原创产品。在Kickstarter、Indiegogo上搜索科技类项目时,中国项目的数量越来越多,产品也很优秀。与之形成对比的是,一部分国外开发者和用户的质疑,我倒是觉得这反而是国外在受到冲击感受到振痛的表现,本质上类似清朝“洋车”、“洋相”入华时国人的那种不适。

6、有中国特色的新硬件

现阶段对新硬件的接受程度,国外用户要好一些,这也是为什么大部分产品现在仍以海外市场为主的原因。另一方面,国内用户的需求与国外并不相同,很多产品并未针对中国市场用户的痛点有针对性地优化。比如,像安防(Dropcam)、烟雾报警(Nest)、制冰(Coolest)在国外就是硬需求,而在中国智能降噪、防儿童丢失则可能是刚需。未来很可能出现一批专门针对中国市场、有中国特色的新硬件产品

7、从“ 中国合伙人 ” 到 “ 中国散伙人 ”

这些团队组建时间大部分不超过3年,其中有一些经历了创始人或者早期参与者“出走”(主动或者被动),未来这样的事情可能还会继续发生。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形,往往是因为两个原因:(1)不合理的股权、期权分配,会在新融资进入时突显; (2)不同家庭背景的团队成员很可能会有不同的人生规划,很可能对团队未来的发展持有不同的态度。

估值一亿到一夜分家,这样的故事发生在哪一个团队身上,都会让人扼腕叹息。年轻是一种资本,但年轻也可能会让人意识不到,人生也许很难再遇到一次这样的天时地利。这些都是我特别喜欢的团队,希望下一次回访他们的时候,这样的情形不会发生在他们身上。

8、新的“创业统一战线”正在形成

这些年轻的创业者已经意识到了同质化竞争的恶果,并有意避免。加上很多创业者之间的私交不错,他们可以开发有互补关系的产品,并得到其他创业者的帮助。 这种“创业统一战线”已经涵盖电子元件、开源硬件、产品、销售渠道,也有经验的分享、人脉与资源的交换与共享。现阶段的这种“统一战线”很可能是因为创业者之间的私交无意中形成的,但未来这样的联盟很可能会壮大,早期的中小创业团队也有可能裂变为天使投资人

9、山寨是个伪命题

在中国,山寨无法避免,只有提高产品的知名度、用户认可度和技术门槛,加速产品的更新迭代,才有可能避免被抄袭者抢占先机。不过,抄袭者本身也会遇到比创新者更大的挑战,很难与创新者竞争。 整体来说,经过一个大规模的抄袭期,很有可能进入一个冷静期,开始针对中国市场优化,大浪淘沙市场洗牌,最终在国内留下一批有中国特色的新硬件团队。

+1
0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下一篇

格调,是当下智能硬件最缺少的元素。

2014-07-21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