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后即焚”格局未成,不过Snapchat们多了起来

Nicholas·2014-11-23 23:26
总得来说,在此类产品还未见明显创新

Snapchat 2011年9月上线,当时并未引起注意,但后来它每天分享的照片量已达4亿张。时隔三年,国内“阅后即焚”的势头起来了。除了在圈内小有名气的Blink,还有切陌生人市场的BiuSeven(七个人)已经拿到了IDG 数百万美金投资,之前的街旁团队还出了一款叫“干嘛”的,我还在Next上发现了一个“疯拍”

先来看看Seven的,它主打的概念是密友间的私密交流,用户最多只能添加7个好友,在创始人雷恒看来,死亡关系链对点对点的阅后即焚IM应用来说是鸡肋,他的预期是用户在Seven上添加两三个密友,这些优质的高活跃用户比庞大的潜水人群有价值。

再看看干嘛,它的特点是把“阅后即焚”和Yo的机制结合在了一起,点击好友列表的朋友头像,对方就会收到一句自带东北口音的“干嘛呢”。不过个人认为,这样的结合很可能会弱化产品的核心体验,这个产品想得不够清楚。

“疯拍”整体产品结构类似TapTalk,不过加入了Snapchat的倒计时特点。

总得来说,此类产品还未见明显创新。

Snapchat发展至今,产品的演进路线已经越来越清晰了,这对后来者有很好的示范意义。无论是它推出移步易景基于地理位置的滤镜 Geofilters,还是尝试“阅后即焚”的新闻、视频和广告信息—“Snapchat Discovery”,用户可以选择看或跳过的植入广告,还有三天前刚刚推出的好友转账功能,跟亚马逊合作做“闪购”等。

“阅后即焚”的优点就在于它刨掉了过去社交网络的”时间”维度,通过“实时”的特性释放了交流的压力。不过,国内类似产品的用户规模应该离这些商业模式还有距离,对赢家通吃的社交产品而言,用户一旦选择个某个产品,迁移成本便很高(我并不清楚目前各家的用户量),快速积累的用户规模才是这个领域的壁垒。

+1
0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下一篇

创新工场目前在内容娱乐这条产业链里已经布局了近10家公司,他们有两个投资逻辑:投资有明显的人群属性、场景属性的产品,另外就是投资于整个产业链

2014-11-23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