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氪星年货# 众人“拆墙”火焰高,2014年TMT行业投融资因何沸腾?

苑伶@36氪Pro·2015-01-14 16:11
2014年,互联网进入“我时代”,大量创业公司进入市场、拿到融资,而融资额也高于往年。因此我们很想知道,2014年为何投资开始沸腾、变得去中心化?为何新入者众,是什么拆掉了投融资的围墙?而一旦围墙拆除,行业大热,所形成的激烈竞争对创业者究竟是好是坏?
mt
股权融资广东省2016-08
GK俱乐部是一家电竞俱乐部。
我要联系

编者注:本文是来自经纬中国牙膏的投稿。2014年,互联网进入“我时代”,大量创业公司进入市场、拿到融资,而融资额也高于往年。因此我们很想知道,2014年为何投资开始沸腾、变得去中心化?为何新入者众,是什么拆掉了投融资的围墙?而一旦围墙拆除,行业大热,所形成的激烈竞争对创业者究竟是好是坏?牙膏在这篇#氪星年货#里从投资人的角度出发,给出了他的回答和看法。

对于“投资的去中心化”,不同的创投从业者对这个命题的理解差别会很大。像我这种人,打开始就没觉得行业里有什么“信息中心”。对于现在的状况,只是比以前更“妖”了而已。掏钱的人多导致市场波动变大,换句话说就是理性出牌的行为比例下降。这与二级市场的机构投资者及散户对市场的影响类似。

对于这种情况,我的看法可以概括为三点:

1、市场受到了不同决策风格的影响。但在任何一个高速成长的产业环境下,这种事都很正常;

2、这是阶段现象不是长期现象。一级市场从波峰到波谷通常要经历1.5年-2年(反过来也一样)。而且投资机构都是靠回报倍数来吃饭的,你不可能指望着所有的机构都赚得理想收益。市场会阶段性调整,每次都有不及格者被清洗出盘。清洗开始时,就是波峰波谷过渡的时候。

3、新基金会反过来影响老基金: ① 让他们更激进,否则可能抢不到案子;② 逼他们招新人,否则适应不了新业务领域。不过,这种影响基于一个前提,即市场的总体形势不错。

新投资者的类型已经在《欢迎进入“我时代”》这篇文章被36氪同事总结得差不多了,我再细化一下:

1、原来就供职于其他基金(有可能是大牌)的人跳出来自己做。

创业者关注的点在于投资人本身,假如此人在单飞前声名远播,他的新基金不管在打法上与老东家有多少不同,创业者多半也会买单。

新基金的风格与其创办人的老东家不一样是很常见的——你可以这么理解,创办人之所以离开,除了利益分配出问题,就是个人价值体现不了,这个价值又依附于个人风格的发挥。基金都是小机构,创办者的个人风格基本就是企业风格。

2、原来是创业者的人赚了钱。

这种情况越来越常见,我将他们称之为超级天使。这种人的增多,我认为对行业是好事,而且利远大于弊。

相当比例的超级天使会从自己熟悉的领域下手——这逻辑很简单:我在社交领域做大了,所以我懂社交,那我自然比一般人更善于分辨下一个社交机会。对于创业者而言,懂产业的投资人永远是个受欢迎的角色。

3、大公司的高管出来投钱。注意2和3不一样,我说的这种高管更类似职业经理人——反正公司不是他们建立起来的。

很多情况下,我不认为职业经理人能像创业者一样理解早期企业存在的问题。他们不是看不到,而是不知道以什么态度迎接最合适,尤其是那些外企范儿、凡事都企图标准化的高管。但这类角色通常具有号召力,还跟老东家出来的创业者有天生的嫡系纽带,所以Deal Source通常有保障。

4、土豪。有些人对投资有误解,总喜欢将其高深化,觉得钱是次要的,“对事物本质的判断”“洞察人性的能力”“超绝的逻辑推导”才是精髓。我不反对这种美好的论调,但对于启动投资而言,根本不用扯那么玄乎,真的是有钱就行。当然了,土豪也分很多种。对创业者而言,以相对公允的市场价格进入、不折腾公司、决策迅速的土豪,是很不错的选择。

拿钱之后你不用企图让业务领域天各一方的土豪帮你在产品技术上支招。就像我之前所说的,这里面最核心的要素是钱,只要能拿来花,就算是解决了主要矛盾,别的地方不要期待面面俱到。各类投资人总有长短板的嘛,业务上力挺你的没准还砍你价呢。

归纳一下,每类角色都在用自己擅长的方式抢项目。这种热潮也不算什么新鲜事,只是历史的重演。唯一不同的是,移动互联网全面开花后,这是中国一级市场上资本的首次激进,而且是全方位的。

最后谈谈与机构决策有关的问题。

激进的市场很容易给人造成一种担心,那就是大机构也开始降低判断标准了。我觉得从内心戏的角度讲,这纯属无稽之谈。没人愿意进入这种无聊的状态。所谓标准降低,恐怕更多是拜“激烈的争抢”所赐:判断的时间少了,估值抬上去了,犯错概率增加了——就是这么简单。

但市场总是“公平”的。你不能说,这些VC因为争抢而犯的那些错误,会在之后的日子里因为他们“运气好”而被掩盖掉。很快就会有人发现,抢下来的案子下一轮并不好融。在商言商,大家都是利益导向,每逢此时基金就会收手。另一方面,市场上的情绪会传染,当有标杆效应的大机构开始进入谨慎期,你会很快看到其他家开始犯犹豫。

总而言之,2014年的资本热潮,我个人并不像媒体从业者那样津津乐道。每个角色在这种形势下拿到自己想要的,就够了。

最后,对于创业者而言,如果我是你们,我会尤其注意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在当下,究竟怎样的估值是“符合市场要求的”?

说白了就是该如何开价。都说了早期估值就是拍脑袋,因为你确实没法拿三张表去算。但这并不意味着开价不受限制,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如果基金发现你要500万美元,另外两个质地差不多的公司各自要两三百万美元,出让的股份比例也相近,那我凭什么要赌你,而不是拆开赌两个呢?了解基金的比价原则很重要。以上只是一个例子,除了跟其他早期公司比,他们也会跟你自己比(看成长速度),跟竞争对手比。

2、谁更懂你?

激进的市场通常意味着,有些人企图用钱掩盖所有风险。当然这风险是针对创业者而言的,“我给你更高的估值,你暂时先闭嘴”;不管你承不承认,好多人都接受了。我们应当意识到,股东是个持久身份。如果投资人有自己的产业利益(比如一些战略投资者),那你就不得不考虑未来双方利益不一致时的风险。如果他是土豪,你可能还要考虑是否需要经常打消他的疑虑—你要知道,你们不是一个世界的人。你做的事,他很可能不理解。不理解时有人选择干涉,有人选择控制,这时的你又该怎么办?

3、下一步该怎么办?

说白了就是抬轿子也要讲策略。这一轮抬的太高,意味着下一轮要把这一轮允诺的事,甚至吹的牛都兑现得差不多,才有可能让市场相信你的下一个故事。事实上人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自High于当下。成熟的创业者通常把企业经营当成一个存续的过程来看待,这使得他们在市场激进时仍能把握自己的节奏。

36氪的年度巨著《“我”——移动互联网创业的未来》已经开始线上预售,这是我们第一次赞赏出书的尝试,欢迎大家支持新书。

+1
0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报道的项目

mt
我要联系
GK俱乐部是一家电竞俱乐部。

下一篇

Windows 7进入服务支持阶段,不愿意更换系统的用户还有5年的过渡时间。

2015-01-14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