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百度Big Talk上,人类的未来清晰了,百度的未来仍然是模糊的

氪友6fhI·2015-02-10 14:56
百度的Big Talk一遍又一遍描述着人类未来的前景,但是无法告诉我们,百度在这个未来里面占据什么位置

百度Big Talk的逼格越来越高,上一次是北京午门外的太庙,这一次是在山景城Google眼皮下的计算机博物馆。

这两个地方,都有点“历史崇拜”的意思。只不过一段历史是已经死了的,另外一段历史是鲜活的。

Big Talk描绘人类的未来

这两期Big Talk的演讲者,包括世界银行能源效率首席专家Daniel Kammen,斯坦福大学专注虚拟现实的Walter Greenleaf、MIT人类动力实验室主任Alex Sandy Pentland、奇点大学生物技术负责人Raymond McCauly、本田硅谷实验室总监Nick Sugimoto、康奈尔大学创意机器人实验室主任Hod Lipson、奇点大学人工智能项目负责人Neil Jacobstein,谷歌无人驾驶项目顾问Brad Templeton。

这些人的知识与见解基本覆盖了未来可能出现颠覆性技术的所有领域:人工智能、基因工程、虚拟现实、互联网金融和能源。如果非要说漏掉了什么的话,可能还应该有空间探索。喜欢高谈阔论的Elon Musk和他的SpaceX刚刚经历了一些挫折。

对于所有到场的媒体人来说,这确实是一场视听盛宴。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首次来到硅谷,其中还有一些人发出过中国移动互联网即将超越美国这样的言论。来到计算机博物馆有助于让中国人保持清醒。

但是谈论未来人类命运和生活方式的主题虽然宏大,但是对于台下已经听了太多“趋势”、“布局”的媒体人已经提不起兴致。直到最后一位演讲嘉宾,苹果联合创始人Steve Wozniak登场。在沃兹连珠炮一样的回答之前,《MIT科技评论》主编Jason Pontin一直很好地控制着全场的节奏。

沃兹把重点放在为库克辩解上。几乎所有人都在批评苹果在库克治下缺乏颠覆性的创新,但是沃兹认为大屏iPhone做得很好,Apple Watch会改变世界。

这位用自己的双手打造Apple II的憨厚的工程师现在已经和苹果的业务没有任何联系。他和任何一个普通的粉丝一样,需要自掏腰包才能购买来自全球的新奇产品。在这座计算机博物馆中,你的地位并不取决于你发表的论文,而是你制造的产品。因此是沃兹,而不是这些科学家或者未来学家,成为历史的一部分。

这就是科技对于工程师的褒奖吧,多年以后,当人工智能真的成为现实,没有人会把功劳算在阿西莫夫或者库布里克身上。

人工智能正循环还缺产品一环

现在百度在国内互联网公司中,可能是最热心进行技术投资的巨头。2013年他们将季度研发费用提升到10亿元量级,2014年全年的研发费用将会达到10亿美元量级。百度在财报中将研发费用的投入激增归结于研发员工人数增加。这次参观百度美国研发中心,高级技术总监吕厚昌介绍,百度美研从四年前的两个人迅速扩张到100多人,明年还要保持高速增长。

李彦宏的豪爽被很多人拿来和微软作对比。越来越多的华人研发人员从微软流向百度。前亚洲研发集团总裁张亚勤的加入可以说是对这一趋势进行的阶段总结。但是微软的研发体系,一直存在着距离产品太远的问题。比如在语音识别和自然语言处理方面,微软几乎领先Google和苹果一个时代。但是最终Cortana的推出比Siri和Google Now都要晚。

从此次百度Big Talk媒体下榻的酒店步行四个街区就可以到达阿里巴巴在北美的投资部门所在地 New Montgomery 140号。在这里,阿里巴巴北美的公关负责人告诉36氪,他们在北美的技术团队只有四个小组。研究数据挖掘、定价系统、推荐系统等几个非常明确的产品。

而百度的策略,根据百度首席科学家Andrew Ng之前接受36氪专访时的表述,是先把基础建设以及算法层面的技术难点攻破,然后再去考虑有什么可以产品化的应用。产品不是难点,技术瓶颈一旦突破产品化只是时间问题。

Andrew Ng在这次Big Talk上做开幕演讲,他再一次提到了人工智能正循环的概念:

海量用户带来海量数据,海量数据改善产品,更好的产品获得更多用户。而人工智能和产品,是衔接起整个循环的两个枢纽。

但是这个循环有一个潜在的风险,如果没有好的产品,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改善产品的基础就不复存在。一个简单的例子是,在QQ身上做多少改进也产生不了微信。好产品从0到1的问题仍然有赖于人的创造力。

什么产品才代表百度的未来?

百度Big Talk硅谷活动的第二天,从北京传来了百度构架调整的消息。全公司被整合为三大事业部:

  • 移动云事业部和 LBS 事业部合并为移动服务事业群组,有副总裁李明远、副总裁刘骏负责,刘骏转向李明远汇报;
  • 新业务群组、用户消费业务群组、国际化事业部合并为新兴业务事业群组,由总裁张亚勤负责;
  • 移动云事业部的搜索底层基础技术部分和移动搜索联盟业务并入搜索业务群组,连同团购业务,继续由高级副总裁向海龙负责;

这个调整的亮点在于,移动云事业部的基础底层技术部分被抽离,而百度目前在移动端最强势的垂直应用——百度地图被划入。这是去年年底就有过的传闻,李明远如今终于如愿以偿。百度地图和贴吧,也是百度年会上仅有的两个被李彦宏点名的产品,整个移动云业务事业部被表扬。

如果不能解决移动端产品的形态问题,事业部划来划去,并没有太大意义。腾讯的微信事业群在去年5月份才成立,这已经是张小龙在腾讯苦心孤诣的第十个年头,微信那时候的活跃用户已经突破了4亿。

李明远号称一手打造了百度14个用户量过亿产品中的9个。对于百度来说,打造一个又一个用户过亿产品并没有太大难度,像微信那样黏住用户才是更有挑战的。微信已经证明了,让用户长时间停留在自己的平台上想象力有多大。李彦宏在年会上发出了向垂直领域进军,打造无数新百度的号召。但是用来承载这一需求的新产品轻应用或是直达号,都没有像百度喊出来的口号那么火爆,时代变化这么快,留给李明远的时间可能不多了。

在百度内部,有希望孵化出下一代产品的部门还有深度学习研究院IDL。这个机构和Google X和微软研究院有气质上的相通之处。微软最新发布的HoloLens吸引了无数人的眼球,它已经被很多人认为是下一代计算平台的雏形。在IDL内部,头戴式VR/AR设备的研发也是重中之重,根据36氪掌握的信息,Baidu Eye会在年后以全新面目示人,下一款头戴式设备也在研发当中。

但是百度硬件团队的整体情况,无论是IDL内部的还是IDL之外的,都还是传统的项目组模式。需求的发起者千奇百怪。根据36氪从百度内部获得的信息,有些产品需求甚至来自公关,还有一些项目组在产品规划没有明确的同时在开发多款硬件。这和小米投资硬件生态链,做单款爆品的思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效率的高下也是一目了然。

但是这不是否定IDL研发模式的理由。“中国这么大,总要有一家互联网公司不计回报地对技术进行投资”,出门问问的CEO李志飞告诉36氪。

“但是IDL成立的时间还太短,想一下子做出来HoloLens那样的产品,积淀还是不够”,百度美研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研发人员告诉36氪。

所以没人知道,未来究竟会是一款什么样的产品,让百度重新容光焕发,站在ATM身旁。

+1
0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下一篇

第一眼看Vitastiq,我以为它是杆智能笔,但结局却超乎我想象。 你只要通过Vitastiq接触皮肤就可以知道是否缺少维他命,Vitastiq通过App可以显示测试结果,你可以根据其得知是否需要补充维生素或其他矿物质等。

2015-02-10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