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cret已死不代表匿名已死,“听说”要探索语音和匿名间的火花

thethief·2015-05-11 19:02
社交产品关键字:场景、场景、场景。

Secret 之死引发了许多人对匿名社交的重新讨论。而上周 NEXT 上出现了一款叫“听说” Tings 的语音匿名社交产品,也引发了 NEXT 上不少讨论。

创始人方宁说,“听说”并不是为匿名而匿名。匿名的本质是隐藏了人的身份,还原最原始的平等和自由。在这个场景下,“内容”会变得比“人”重要,用户有机会表达一些平时没有机会表达的内容。可能是情感,可能是想法,当然也可能是吐槽或者其他所谓“负能量”内容。

Secret 案例在前,“负能量”是匿名社交后来者避之不及的关键词。而内容生产成本更高一些的语音,某程度上自动弱化了匿名状态下的负能量。语音是比文字更能传达情绪的表达方式,基于口头表达出来的内容会更为感性。而“听说”特意加入的“变声”功能不仅抹去声音里的辨识度,也能让内容更有趣,哪怕一些负能量的内容通过变声听起来也不那么刺耳。同时,有趣的人物声音也能对用户产生内容起到一些引导作用。

另外,对于所谓“负能量”的内容,方宁认为这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同样的内容对不同用户来说可正可负。“听说”上的“标签”机制,也是希望让用户自己去主动发掘内容和对内容进行预判(毕竟听一段东西还是比看慢),不至于太被动地接受内容。

Image title

然而语音社交和匿名社交结合后,两者的确有一些特性是切合的,却也有一些特性是互相排斥的。这让“听说”看起来稍微有些“拧”,提供的场景不够明确。

首先在关系链方面。由于微信不开放,国内社交产品能导入的关系链只有通讯录。然而年轻用户的通讯录里还有多少朋友?“听说”上线第一天,我的通讯录里一共有2位好友;五天后也只有5位。年轻用户真正的熟人已经不在通讯录里了。这导致产品需要靠引导分享到其他平台来导流,效率很低。如果把产品重心放在“发现”(陌生人内容)上,那么匿名是不是就没有太大意义了?

另外,在“朋友”和“陌生人”这两块,用户的表达需求和聆听需求是割裂的。用户想给陌生人和熟人看的,是不一样的东西,这决定了用户要发什么样的内容,用什么方式引起互动、自证存在感。而用户所想看的陌生人内容和熟人内容也是不一样的。

最后是形式本身。“听说”提供给用户的工具,和他们想引导用户表达的内容之间,也有一种拧巴的感觉。如果说声音是比文字更具有情感表现力的载体,那么各种动漫角色的变声工具就彻底抹去了声音的这方面特性。如果希望用户在平台上生产的是欢乐逗趣向的内容,那声音是最合适的载体么?

其实绕来绕去,社交产品最重要的还是一个词,“场景”。简而言之,在语音+匿名的场景下,“听说”到底想让用户说些什么、说给谁听。我认为这个场景的确立还需要更加明确。

上周“听说”在 NEXT 上 po 仅一天,就新增了两千多的用户。这也不是偶然。在UI和交互方面,团队做得非常扎实。产品的确也比较有趣,在一些细节层面(比如出于信息接收效率的考虑,评论只能用文字)设计得很合理。

只是对于一个社交产品来说,有用户进来后,真正要做的事情才多了起来。套用灌篮高手的经典台词:比赛才刚刚开始。

产品正在继续快速迭代。团队接下来也会针对大学生做一些运营,因为这个群体社交需求强烈、时间富裕,关系紧密。他们还在开发 Apple Watch 版,因为他们觉得碎片化地发表语音内容,很适合在手表上进行。还有一点,“听说”是国内国外同步上线的,方宁和另一位联合创始人都有“海龟”背景。

团队目前6人,已拿到险峰的天使。

+1
0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下一篇

不仅演唱会,还有电影院啊... 国内创业者谁做。

2015-05-11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