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研究所:用“期货交易”的模式,预测未来事件的发生概率

thethief·2015-08-26 22:35
民意的力量有多大?

民意的力量有多大?

在“预测市场” (Prediction Market) 里,民意的力量大到可以预测未来。“未来研究所”要做的就是中国的预测市场,通过把事件当成期货撮合用户进行交易,从而预测事件的未来发展。

嗯,所以预测市场到底是个啥?

Image title

用“期货交易”预测事件发生概率

用维基百科的说法,“预测市场”是以进行预测为目的而产生的一种投机市场。1988 年美国爱荷华大学几位金融教授提出了这套研究方法,即把可能会发生的事件当作一个商品呈现在“期货市场”里,人们在网上买这件事情发生的几率,看好就买进、不看好就卖空,最终这个事件的“价格”就是它可能会发生的几率。当年在爱荷华州电子市场 (Iowa Electronic Markets) 上,群众通过这种方式预测了老布什的得票率,结果和真实的得票率相差不到 1%。

海外有不少“预测市场”,离我们最近的是台湾的“未来事件交易所”,这是一个基于 PC 端网站的预测市场。它曾在 2008 年比较准确地预测了台湾领导人选举的结果。和美国一样,台湾的预测市场被应用得最广的依然是政治领域——这也许也是预测市场没有在中国被普及的原因。

为了避免政策风险,未来研究所当然也不太会涉及政治事件的预测。另外出于同样原因,产品目前也没有引入现金,所有交易用“未币”来进行。其他部分就和正常的期货交易比较类似了,看好买进、不看好卖空,当事件结果系统清算后,收益或是亏损也会以“未币”反馈到用户账上。

目前他们主要做几个主流的资讯领域的事件,包括体育、财经、娱乐、民生、科技、国际等频道。每天频道日常更新 2-3 个内容,总共 8 个频道保证加起来有 100 个事件左右供用户玩。

每条事件是内容团队编辑生成的,而在事件页面,下方会提供经编辑的“事件始末”和“相关新闻”的外链,供用户在买卖之前有信息作参考。目前用户最活跃的是财经类的事件预测,尤其恰逢这几天股市震荡。截止到发稿,在“8月27日沪指收盘上涨”这件事情上,看好的人压倒性地居多,预测会发生的概率达到 76%。

产品今天第一天正式上线,预测准确度方面还不太有讨论价值。现在可以讨论的是,脱离了现金,这些预测的商业价值体现在哪里?

Image title

民意的数据价值

“我们觉得自己更像是一个信息聚合 4.0 时代的代表,把每个人的零散信息和观点具象化。”未来研究所向36氪说道。

零散的信息和观点整合、具象化后,可能会给相关人员带去有价值的参考意义。“比如股民可以参考每天的预测价格进行决策。对于企业和媒体来说,这也会是一个调研工具。”实际上如果预测足够精准,数据肯定会有价值,但具体怎么将数据沉淀成产品提供给 B 端和媒体、以什么商业模式去做,团队还在考虑。

另外,人们对某件事的意见变化,可以具象化成一些时间维度的数据分析报告。而每个人出的是价格和数量,而不只是看好和看衰的 0|1 型事件。这都让这些数据有进一步挖掘的价值。

没有现金介入会不会导致用户积极性不高?未来研究所表示从内测用户的行为来看,对金融稍微有点了解的用户粘性很高,期货交易这个玩法本身就能给他们带来一种心理动力。不过产品目前引导不足,部分不熟悉交易模式的用户还是会被“吓跑”。

后期产品会添加多一些指导模块,并尽量多给用户一些正反馈。用户将会有自己的个人主页,专业、资深的预测者会有一些战绩上的体现。另外产品里的“商场”之后也会正式上线,用户交易赚得的“未币”也有机会转换成一些物质激励。

实际上我认为,有了个人主页等内容之后,产品往基于内容的 UGC 社区发展应该是比较顺其自然的事。这批关注时事,热衷于研究资料、下判断的用户应该很有 UGC 的潜力。

“我们希望这个能够做成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影响力平台。”团队表示,“让每个人自己的信息的价值能得以实现。这件事情其实是一个价值上的追求。”

运营事件和资讯是产品很重要的一块,所以未来研究所需要一个强内容的团队。目前内容团队的运营人员许多是媒体人出身,总编来自《环球时报》。

+1
0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