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荷尔蒙气息最浓的大学校园里,为什么说社交是个“伪命题”?

二水水·2015-11-19 11:21
毕竟校园是个不太“移动”的场景啊。

Image title前阵子36氪接连报道了两家校园分时社交产品的转型——11点11分在公布Pre-A轮融资消息的同时爆出早已向兴趣社区迭代了三个版本;几乎是同时,黑白校园也撕下了分时社交的标签,以“大学生生活信息服务平台”的形象示众。

不约而同的转型

尽管说法不同,11点11分和黑白校园在转型上还是存在不少的相同点:

  • 用社区形式来聚拢和沉淀用户群

11点11分的做法是搭建兴趣类社区。平台根据大学生热门兴趣将社区划分为 “人人都是摄影师”、“漫画二次元集中营”、“就爱拍拍拍” 等 20 个左右的频道,而每一次的迭代方向则是尽可能将这些频道细分,把兴趣相投的人群聚拢起来筛选到最小的社交圈中。

而社区这种形态在黑白校园看来是一个很好的信息入口。“社区不同的地方在于,它是以内容沉淀为导向的。学生兴趣点波动非常快,但内容是真正可以沉淀下来的东西。一个社区如果沉淀有价值的服务信息(比如校内外活动),学生就会来。” “黑白校园联合创始人姬鲲这样告诉36氪。

  • 由线上向线下延伸

现在大学生的线下生活几乎可以套用公式来概括:如果男生是“LOL+饿了么”,女生则是“淘宝+爱奇艺+饿了么”。在利用社区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后,两家公司都默契地认为将关系和信息的后续价值迁移到线下才能做到真正的沉淀。按11点11分创始人杨泱的说法,就是“人与人的交流在面对面的情况下更容易擦出火花。”

在大方向一致的情况下,两家公司的具体做法各有不同。11点11分的思路是着重推广一档名叫“平行情侣”的交友活动,活动一月一期,线上线下结合,参与者可以随机匹配一名同城或异地的陌生异性来一场为期 7 天的 “恋爱”。黑白校园则通过各类活动信息的搜集和发布将学生聚拢到线下,工作日以校内活动为主,周末则延伸到同城校外,增加同校、异校学生间的互动几率。

校园社交是伪命题吗

以一个更宏观的视角来思考,这两款产品的转型只是校园社交变化的一个剪影,深挖下去也许可以找到一些目前校园社交产品存在的共性问题。因此我们可以先纵向看看国内校园社交发展中经历的大致阶段:

首先是校园BBS的兴起。1998年,最早的BBS就诞生于校园。当时南京动力交通学校计算机系教师创办了西祠胡同,标志着BBS正式创立。伴随着互联网刚刚兴起,“北大未名”、“水木清华”、复旦“日月光华”等校园论坛迅速抓住了一批更加垂直的大学生群体。

然后是最有代表性的校园社交产品“人人网”。但人人网在2011年错失了“微信”这张移动互联网的船票——那一年,PC端的人人已经无限逼近QQ,社区活跃,交流顺畅。随着智能手机汹涌而来,人人的移动端体验太差,腾讯却适时地推出了微信。同时,人人在海外对标的Facebook也早在2006年走出校园时便将媒体接口打通,以此留存那些因为毕业而失去学校强关系的用户,而人人只是深陷于上市的风光,于是每况愈下。

老一代学生社交产品人人网影响力退潮之时,贴吧、豆瓣等社区一度成为了大学生消耗时间的新兴网络上。但这些产品不是为学生群体量身定做,本质上不能称之为“校园社交”。微信这款主流人群的产品蚕食了大学生这块垂直群体的通讯需求,陌陌等陌生人社交产品则因为“约炮”标签很难杀进校园市场。

一时间,校园社交处于一个青黄不接的阶段,而在这段空白的时间窗口中,由于看到学生日常作息规律性和夜间荷尔蒙分泌普遍旺盛的情况,tataUFO、11点11分、黑白校园等分时社交概念一度得到热捧。除了分时社交,还有几种新类型也涌现出来了:1、校园版非诚勿扰“帮室友找对象”;2、纯社交软件“师兄帮帮忙”;3、工具类产品“课程格子”和“超级课程表”;4、校园互助分享交友平台“秋菠网”等等。

从这一整个校园社交的发展历史以及两家公司转型的共同点上,不难看出校园社交存在着天生的隐疾,梳理出来大概有这样几点:

  • 用户生命周期太短。“学生”是一个时段有限的暂时性身份,因此校园社交专注于学生这个群体,用户生命周期太短,衍生出的社交关系在时间上具有不可持续性。一个直观的表现是,很多产品花费了大量的成本教育用户,然后用户在使用产品3-4年后纷纷离去。早期优质用户的离去会降低平台的内容质量,形成差的口碑,降低了对新用户的吸引力,提高获取新用户成本。
  1. 弱关系导致黏性不高。简单点说,两个大学生之所以会产生社交关系的可能性在于,这两人同时聚集在了校园这样一个不稳定的时空里,这种环境下产生的关系是弱关系,双方本质上没有一定需要使用线上产品进行社交的刚性需求。同时,校园社交营造的场景有限,不会聊天的男生在平台上的开场白无非“你好”、“在吗”、“还没睡”三种,而作为女生,收到太多这样的搭讪后必然会觉得兴致寥寥,男生多次受到冷落后对这种交友方式的兴奋点也会逐渐丧失。所以,用户活跃度和产品粘性不会太高。
  2. 校园是个“不够移动”的社交场景。校园这样一个相对封闭、稳定而又狭小的空间里,学生用户群体的分布非常集中,而“集中”意味着交友路径更短,不太需要“移动”——学生应该接触到并产生社交关系的那群人就在离你不远的校园里。因此,熟人社交有微信这样的即时通讯工具之后基本没戏,同时学生群体由于不像成人社交、婚恋社交那样具有明确的目的性,陌陌也很难入场,陌生人社交的空间和潜力也很有限。
  • 微信这个巨头切断了校园社交产生商业闭环的可能性。从手机通讯录这种强关系里抽象出来的微信目前日活可以达到6.5亿,它切的是更刚需的即时通讯。这样一个更泛的社交产品已经侵蚀了很大一块学生这样的垂直社交市场。在很多校园社交平台上,即使双方投缘,关系也会迅速从平台转入微信,因此这类产品往往无法做用户沉淀,导致商业模式没法跑通。
新的变量和机会正在涌现

但即使校园社交存在着这些天生隐疾,移动互联网带起的新服务仍可能为这潭死水注入新的可能性,而生活服务就是可以搅动这池子水的一个新变量。O2O在去年大热之后带起了一批垂直版校园O2O公司的崛起。“校呵呵”刚在前不久宣布获得大润发数千万战略投资;校园服务平台“宅米”也于近日完成美团领投近 3500 万美元 B 轮融资

校园O2O对校园社交最直观的意义是能为这些产品提供后续商业模式上的闭环。变现是社交产品永远的话题,在这一点上,校园社交产品可以通过接入生活服务相关的校园O2O服务来导流实现盈利,做最简单的流量生意。如果将之前梳理的那些玩家的转型方向拿来分析,他们似乎都是在寻求离钱更近的方法,虽然手段不同,但抽象来说逻辑都是沉淀内容,将一对一社交转变为多点关系网的搭建,设置更有黏性的使用场景,圈住用户后再通过给O2O服务商导流等方式实现营收。

但换一种角度来看,校园O2O本质上其实和很多校园社交产品一样,都是围绕大学生这个垂直的用户群体来构建具有高频、刚需和粘性的使用场景,以此抓住这部分用户,榨取他们身上的商业价值。无论是纯社交、还是校园信息、学生工具类产品,以及学生生活服务,都是构建这种使用场景的一种尝试。现在看来,似乎信息和工具要比纯社交的频次、需求和粘性都更高一些,而O2O生活服务由于场景更丰富、用交易切用户、离钱更近,又比信息和工具更高一些。

不过这几种切入方式或许还是会遇到前面提到的问题。这时候,需要探讨的问题其实已经超出了社交这个框架,变成了——学生这样一个垂直群体,究竟有多少定制化服务的需要?面向各种类型用户的主流产品很有可能已经像微信吃掉校园社交应用那样侵蚀了很大一块学生市场,你是否还需要为学生做一个垂直版的特定产品?或许学生兼职会是个例外。因为兼职这件事,主流用户群体本身已经相对聚集在了大学生上。大部分的兼职需求来自于学生市场。

这个问题其实我也没有想得很清楚。更高密度的年轻人群、对新产品更高的接受能力、更高的智能手机渗透率、相当的消费能力,这几点都是很多互联网公司把校园当做产品推广第一站的原因。这么一块特点鲜明的市场,隐约感觉又还是有做定制化服务的需要的。

关于这个话题,欢迎与我邮件讨论:chenzibing@36kr.com

36 氪和氪空间团队已进驻上海,我们正在招募一名全职的作者,如果你对创业服务有自己的想法,充满好奇心,请砸简历至congjia@36kr.com,一大波的魔都创业者等你面基!

+1
0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下一篇

气象大数据预测该如何为身边的行业提供支撑?

2015-11-19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