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 技术与投资将去往何方?

尹靖霏·2016-01-18 11:42
未来,技术与投资将去往何方?

进入21世纪,新一轮科技革命风起云涌。未来人们关注的是什么?人工智能?精准医疗?还是时空穿越梦想成真?新的技术一日千里,这将催生产业的重大变革。与此同时,也将深度融合、广泛渗透到人类社会的各个层面。新的,多元化的投资模式使人类发展的成长空间豁然开朗,全新的未来已经呼之欲出。

 1月17日, 周末。在国贸三期的3层大厅上坐满了人,这是未来论坛的现场。中国顶级科学家和投资人聚集在一起,从早上8:30到夜晚9:30进行“论道”。在中国科学家看来,未来科学将去向何方?在投资家看来,未来又将有哪些领域值得投资?36氪奉上会议原文,以飨读者。

原文(有删减):

重量级嘉宾出场

大佬1.png

张曦轲:大家上午好!欢迎大家来到今天这个新趋势、新技术、新投资这样一个跨界对话。我知道现在基本上是午餐时间了,很多人从今天早晨一早开始到现在已经挺饿了,所以大家依靠我们提供的精神食粮来支撑住。很荣幸的是我们今天有一群非常棒的嘉宾,来自于技术界、投资界、产业界、创业界,希望他们能够提供很好的精神食粮给大家。

我很快的简短介绍一下各位嘉宾。

方方,现在是一个投资者,原来在摩根大通长期担任中国区的总裁,亚洲区副主席。

黄晓庆,原来是中国移动研究院的院长,现在自己创业,IT领域里面做很多创业的事情。

李柏霖是一个企业家,也是一个投资者,通邮集团的董事长。

陶匡淳是全球十大会计所事务所毕马威的中国区主席。

吴鹰总大家可能都系熟悉,是杰出的企业家,现在也是杰出的投资家,是中泽嘉盟投资基金董事长。

 邢波先生,是全球最主要的计算机领域的专家,同时也在跨界,生物医疗领域也有很多的专业知识,邢波教授也来参加我们的论坛,专程从美国赶过来。

最后一位是张醒生,张总原来是爱立信中国的总裁,现在也是一位投资人,参与很多技术方面,特别是创新企业的投资。同时他还做一件很有趣的事情,他是大自然保护协会亚太区的首席代表。谢谢各位嘉宾!

你能想到未来二十年的科技是怎样的么?


yestone_HD_1108380640.jpg

今天这个跨界对话的形式,我会提出一些问题,引发嘉宾的讨论,围绕我们的主题,新技术、新趋势、新投资,第一个问题想请问我们技术方面的两位科学家,他们怎么来看这未来20年,真正可能会形成突破的科学和技术领域是什么?可以站在你们自己的领域也可以站在跨领域的角度谈这个问题,会对人类生活产生最大影响的。请黄晓庆先开始。

黄晓庆:谢谢主持人!说实话这个问题我研究了很长,最后得出五个领域。简单的给大家解释一下,第一个领域我认为我们可能很快就能看到,就是人型的机器人,在未来时间可能会成功。这对我们人类的影响,第一会对我们汽车工业带来一个革命性的改变,上十亿部汽车有可能会改变。第二可能会对我们人类的生活带来最深刻的影响,上十亿个机器人可能会进入每个家庭。

第二个,对我们人类社会可能会有很大的影响的,是火星的旅行,也就是我们人类第一次,可能把生命送上了除了地球以外的星球,这可能在未来十年会发生,不需要二十年。我希望这真的能发生。

 第三个,因为我是一个软件工程师,我觉得我们在未来十年到二十年,可能会看见用算法和,我也不是很清楚什么具体的方法,来实现软件可以自我净化,软件可以自我净化一直是软件行业里面非常重要的,但是这在未来十年二十年一定是会发生的事情。

第四个,集成电路下一步重大的突破,这个重大的突破,可能不是我们找到更小的材料,更细的线,而是彻底改变我们的方法。用什么方法,有可能用有机材料,甚至用基因设计未来得集成电路,也许未来的集成电路是自我复制的。这可能是我觉得我们在未来二十年能看到的。MIT大概在五年到十年前已经开始这方面的研究,目前还看不到什么东西,但是我觉得二十年完全有可能。

最后一个问题,我认为二十年之内有可能实现,但是也许实现不了,就是王坚刚刚讲到的问题,人类的大脑和计算机最终极的连接,也就是说我们可能真的可以把我们的灵魂下载到计算机里。这个我估计也就离长生不老不远了。如果灵魂能下载到计算机里,我们不需要去修复我们的身体,我们的身体可以不要了。

 张曦轲:下面请邢波教授也谈谈您看的这个趋势,无论有关灵魂。

邢波:刚才的总结相当全面,我可以从更小的范围谈两个到三个具体的方向,也跟我个人的工作有紧密的关系。

我认为在未来二十年里面,我们可以期望随着我们计算范式、硬件、软件和理论的突破性的演变的话,机器智能和智能环境这两个东西会变成我们人的一种基本能力,而且可以重新定义我们人的活动边界

另一个比较会产生巨大影响,而且是现实性的可能性的突破,是我们怎么对待人类的健康和医疗和我们生命本身。因为从现在生命科学和它与其他科学的对接的趋势来看,我个人认为在未来得十年或者二十年内,很多以前不可思议的技术,包括所谓的分子制导技术,或者是超级免疫疫苗技术,或者是遗传物质编辑技术,都会成为一种相当低价甚至可送达的技术这时候我们相当根本性的提高人的生命质量、人的寿命和健康条件。人是不是效果获得永恒还是说应该去思考一些更深层次的问题?我也觉得这实在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值得做技术的好好思考,也值得做投资做企业的人思考。

第三个比较有意思,也是相当有前景的方向,是材料科学的革命。原来通常集中在怎么发现新的物质,有特殊的性质或者有特殊的物理结构或者特征。在未来的材料科学里面会产生一种跟其他领域的跨界,特别是我们在美国有时候会谈到所谓的智能材料问题,就是所谓的可编程材料,不同的颗粒度能够产生自我的组合,我觉得这也是未来在十年二十年里面会产生一定突破的方向。而且我个人对他的社会和环境,甚至是人文上的一些影响,是有一定的期待的。


未来投资将去向何方?


未来投资.jpg

 张曦轲:谢谢两位,我想科学的发现,技术的创新,最终结果都是给人类社会和人类生活带来根本的变化。但要实现这个过程,从最基础的科学发现,到技术的创新到生产样品,到量化生产,到真正形成一个业务模式,然后有一个消费群体,其中投资者,前面阎炎老师提到资本起的作用是很重要的。所以从资本的角度,也想结合新投资的话题问一下,从你们的角度未来20年或者未来5到10年你所看到的重大的投资方向是什么?哪些是可能真正有重大产业化的机会产生?首先请吴鹰总,因为他是一个非常杰出的创业家,现在也是非常杰出的投资家,你怎么看?今天如果你要创业会创什么?

吴鹰:其实你刚才讲的时候,我一直在想黄晓庆的最后一个问题,他说把人的灵魂装到计算机里面去,身体的其他部位就不需要了,我们以前是同事,我也喜欢跟他争论。其实有很多很美好的生活还是需要用到身体的其他部位的,比如吃。你们想的事肯定跟我不一样,你们想邪了。

我要纠正的一个事,人类到今天为止最伟大的创新,其实是金融。真的,金融本身是很了不起的事,把未来卖出去,好多都是靠金融来做的。今天不可否认的,刚才王坚也讲互联网本身,互联网碰到金融,互联网金融将来会带来人类,这两个,我觉得往后最大的创新,可能20年甚至30年是互联网,这两个东西碰在一起,我觉得会做出很大的东西,这个很多人也都看到了,但是具体要怎么做,还是不一样的。我从投资的角度来讲,这几年的布局跟它有关的上下游做了很多这方面的投资。

张曦轲:方方你作为资深投资者,一直在投行,同意不同意吴鹰的观点?

方方:我同意,第一个关于金融本身,金融是资源分配的一个机制,而金融是把人类的负能量,贪婪和恐惧,用金融的机制转化成正能量,是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对科技的进步,对人的教育,对人身体本身的提升。所以从这个角度,我觉得一个投资的方向,就是怎么能够让金融的决策更加的理性化,更加的有效和更加的分散化。因为现在很多的金融机构,是集中式的决策,那么是你把钱交给保险公司,保险公司帮你去决策,你把钱交给银行,银行帮你去决策。所以我觉得一个投资方向就是投资本身,就是对于用技术手段来提升投资本身的决策,能够让投资本身在这个负能量转化为正能量的过程当中更有效的和更准确的达到它的目的。

现在的说法我觉得这个还不能完全涵盖对投资本身的投资,这里面涉及到决策,涉及到社会形态,涉及到通讯、计算等等,所以,我这一段时间花了,跟几个朋友,萧锋、易总一起学习区块链,我感觉这个还是非常有根本性改变的一个技术,以及它对人类社会的影响,特别是对金融和决策的影响的。所以,我觉得这是一个我希望关注的方向。

张曦轲:我也想插一句,因为我自己也是个投资者,我非常同意刚才吴鹰和方方的观点。其实今天在中国,我觉得我们不是一个金融创新过渡,而是仍然金融创新不足,金融的行政管制过多,这仍然是今天金融领域出现很多很多问题的核心所在。李柏霖老总,您是实际创业干事的,您也参与金融,像移动支付,您怎么看?

李柏霖:首先感谢各位观众、嘉宾在中午吃饭的时候,这么辛苦听我们演讲。实际在座几位从技术、金融投资的方向都对我们目前面临的实际状况做出了一些解读,我刚才看到我们黄教授这边讲到他关于技术的一些认识,而恰好也跟我对整个科学技术认识的方向不谋而合。我认为主要有四大领域的技术,真正是我们科技进步的一切基础。

第一、生命科学;第二新材料新能源;第三信息技术;第四就是人工智能。


技术是把双刃剑


科技是把双刃剑.jpg

张曦轲:我们大家谈了很多技术发展的领域,包括提到金融创新,但技术其实也还是一个双刃剑,我们今天早上谈的大多数是关于技术好的方面,我也想请嘉宾再展开讨论技术对生活深层次的影响。但是技术很多时候也带来负面的东西,对伦理学上生物技术的突破,在很多,比如最近有一个叫快播,是一个案件,有很多很多人在讨论这个事件,先不评论这个事件本身,有一句话在法庭上说出来,搞技术不容易,我们怎么从站在社会和社会伦理这个角度看待技术未来得发展,包括对环境对资源的影响,哪些技术的突破会形成正面的影响,又怎么样防止它产生的风险?先请张醒生总给我们谈一谈技术对社会这个层面的影响?

 张醒生:事实上我们每天都在看到新的技术和新的科学突破以后,它自然对我们的生活、伦理、社会结构、组织形式都带来了新的影响。说个很简单的例子,十年前我们中国的社会能够允许同性恋吗?不可能的。但是,再过十年,没有结婚的单亲妈妈或者单亲爸爸,自己生育孩子,你能不接受吗?因为生命科学的发展

刚才黄晓庆讲到最后说灵魂可以注入到机器人中,其实未来人的形式会不会也发生变化?我们的生命很可能变成几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肉身阶段,未来是数字阶段,从这个阶段讲生命可能就是永恒的。所以从这个角度,社会也在受到很大的冲击,我们的观念也在发生变化,我们过去,包括讲的,刚才张曦轲点评的快播案件,我们未来论坛不谈现实,但是再往前看5年、10年之后再回头看这个,可能根本它就不是一个事情了。因此它对社会的冲击,最关键是对我们自己的思想,可能还停留在我们自己的现实中,可是技术这些科学的发展已经超越了。当然任何未来得科学都是基于今天的每一步。

张曦轲:陶总,您看的企业很多,接触的范围也很广,您怎么看技术对企业界,对产业化,包括对整个更广阔的大的社会的影响?

 陶匡淳:刚才很多专家已经谈到过信息科技、云端技术,数据的分析,对我们来说这是一些新的挑战,但是我们必须要面对。

那么,作为企业的领导,我们怎么样去创新?怎么样去面对这些挑战呢?我本人觉得,首先你如果要我去搞一些创新的活动,我觉得我做不来,我没有那个本事。我一直以来,从大学毕业到今天,我都是学一个专业的,你要让像我这样一个人去创新,我并不是最有效利用资源的一个方法。但是我觉得还是可以的。这不但是我们会计领域、法律,甚至一些比较传统的行业都可以去想想这个问题,怎么样去创新?我们采取的方法是比较注重外部的影响,怎么样去引入一些新的投资、新的人才,比如说我们在两年前设立了一个我们自己的基金,到今天已经投入了6个项目,并不是为了赚钱来投的。更主要的是为了怎么样通过这些投入,比如说是一些财务分析的公司,去改善我们自身的一些产品,改善我们怎么样能够对客户提供服务的。

还有一个环节,就是怎么样成立一些,对我们很有帮助的一些战略合作,比如说我们跟未来,英国有一家塞车队,跟他们组成一个战略合作,是为了借助他们的力量去影响我们的思想,去帮助我们开拓一些新的大数据分析的服务。所以我觉得,值得我们组织这个论坛、组织会议的领导层思考一下的,这个论坛的观众、听众,到底应该是创新者而已还是社会的普罗大众呢?也包括一些像我们这样比较传统的业务,也应该是新题目的听众之一,这也是我们为什么决定赞助这个论坛的非常大的因素。

张曦轲:谢谢陶总!我想事实上,如果每个会计师,每个审计师每天都来创新的话,我们是有很大担忧的。

在1分钟后和他们说再

图片1.png

张曦轲:我想在最后的几分钟里面,想给每位嘉宾一个机会作为一个总结,尽可能把总结控制在一分钟以内。

 张醒生:我的观点还是一样,我觉得未来和今天是紧密连接的,我们首先要面向未来得时候,要知道,我们思想上要能跟得上未来的变化,我们社会的法律和社会的结构要能跟上未来的变化。我自己预期,未来可能小公司掀翻大公司的趋势会越来越剧烈,也就是创新未来不在大公司里,黄晓庆都离开了全球最大的移动公司自己创业了,在美国,在国外,包括中国,现在我碰到一些跨国公司的老同行们,他们现在很多人都蠢蠢欲动准备要出来创业了,因为大公司已经不具备未来创新的原动力,小公司才是未来得方向,所以创新以个体和小公司为主。

 邢波:我想借这个机会稍微从高校和基础教育这方面多讲几句,爱因斯坦实际上他的创新跟我们刚才所讲的在公司和在社会层面的创新很不一样,他是产生了一种新的知识。他在一个长远的未来产生了一些产业或者是工业上的效益。所以我想我们对创新这个空间的定义,应该多样化而避免这种极化,比如说所有的资源或所有的兴趣都走到了某一个方向上去,比如说都去做基础研究,或者都去做应用研究。所以这个是也许在下午的论坛上会有进一步的探讨,但是我想这里还是有必要强调一下。

而且,学校和公司的功能是互补的,而不是相对的关系,经常会有很多教授,在完成他们的理论创新以后进入到工业界去进一步做下一步的实现,反过来也有工业界的人士因为他们的创新还没有达到深层次上的理解,所以返回学校做继续的研究。这种我想应该是鼓励,而不应该说成是异类。

 也许我们在中国的创新界,我们创新的人士,我觉得,从我本人的感觉,需要培养的一种精神,这一点我想大概总结一下,因为我原来写了一下。

一种,我觉得新技术给人们带来的机会和力量是相当巨大的,实际上是一种双刃剑。它可以造福人类也可以祸害人类,所以科学工作者第一要有良心,要建立一个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能够在个体或者是团体的族里在人类进步和人类的发展中找到一个平衡点,有所为有所不为,而不是不择手段。

 创新和突破不是一蹴而就的事,而是建立在很大基础上的一个冰山一角,我们看到的是一角,但是下面是有很大的基的。所以科学工作者要有耐心在技术和文化上做长期的积累,需要培养一种鉴赏力、判断力,厚积薄发,而不是跟风或者是做短期的突破。

 第三创新突破是没有捷径的,不是短跑比赛或是遭遇战,打一枪赢了以后就可以结束比赛。它需要科学工作者和创新人士、基础工作人士要有足够的耐心和诚心,而不是获得一种短期优势,应该敢于做正面的竞争全面提升自己的能力,把过程置于结果之上,来真正提升自己的可持续的动力。

最后一点,我个人期望看到的,尤其是在我跟很多学生的交流,特别希望看到的,创新的突破是需要落地的,既需要很远大的理想但是也需要很细微的行动,所以科学工作者和创新人员需要有一种匠心,不能好高骛远粗枝大叶,需要重视细节,在过程上的关注,要宁缺毋滥,有追求完美的一种情节和境界。所以如果创新的人群有这么一种情怀的话,会是一种很好的结果。

吴鹰:我觉得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人是最幸运的,我们的论坛叫新趋势、新技术、新投资,我在CES最大的感受是说这些很多以前想象中的东西,现在非常真实了,就使生活更美好、更方便、更省钱、更五彩缤纷。刚才王坚讲的机器人是50年前就有人提出来的,但是今天做的人工智能AI的这些是以前的若干个数量级,由于数据计算能力的不断提高,有了这些以后,到了真的一个爆发的点了,所以基点临近讲的就是这个事。再一个中国制造加智能控制是中国制造业很重要的一个出路,非常重要,也是我们的一个机会。

 谢谢!

陶匡淳:我是专业领域的,我的一些话,可能也是针对专业领域的认识。我想借用今天李彦宏用的一句话,先行先试,作为专业行业我们一般都是比较保守的。很多时候要做投资,除非那个投资已经是100%证明是赚钱的,才去投资。今时今日,2016年我们还是抱着那种完全不能够失败的方法去领导我们的企业,这是不行的。无论是在我们自身的投资,甚至于我们对客户的投资,一些客户的投资,一些贫穷领域的投资,如果我们不敢于尝试,我恐怕一些专家领域的分子,可能再过好几年也面临淘汰。谢谢!

 李柏霖:科技是改变世界的力量,而我们这些科技投资人是这一过程最有力的驱动力。我们现在所有的投资,肯定是侧重于科技与更前沿的一些技术,包括对于一些新技术新思路领域的投资,但我认为更大的投资还是对于人的投资。我这里非常欣赏今天上午是我师兄张磊说的那句话,人才投资是永不退出的投资。

其实我想说无论多么前沿的技术都离不开人文的思想、家国的情怀,也愿我们的祖国越来越强大,我们青少年的未来越来越美好!中国梦、家国梦,在科学技术的驱动下早日实现。谢谢!

黄晓庆我感觉到我们可能遇到了当年创业之后第三个最重要的产业机会,也就是ICT产业和机器人产业的融合,而形成ICTR这种新的产业形式。这种产业形式的结果就是我们将来能看到的智能机器人,能够有效的代替我们人在社会当中某些角色的工作,我愿意贡献我自己未来十年的时间给这个产业。

方方:一句话,我觉得无论是科技、投资,最重要的是人性的投资,是对人性的培养,是对人的培养,对人的未来的展望。所以我觉得无论从投资还是从科技,我会从三个角度来看,人的教育,人的行为和人对未来的期望。我希望这也成为我们未来论坛未来的一个核心的理念。谢谢!

 张曦轲谢谢各位嘉宾的讨论!我今天特别感谢组委会做了一个特别安排,让我九岁的儿子也来参加这个会,当然只是一个感受一个学习,我想这个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我非常认同刚才各位嘉宾讲的,一切都在于人,认同张磊先生的原件,包括他提倡设立科学大奖,为了培养未来人才。

我觉得我们的世界有什么样的未来,根本上取决于未来一代的年轻人,我们未来论坛就是要让我们未来的一代热爱科学,追求前沿,拥抱创新,人类的未来百年一定更加美好!谢谢大家!

+1
0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下一篇

编者按:2015年的容器技术圈,是各家施展手脚封疆划土的扩张一年,也是Docker以及容器技术生态参与者不断完善自己的进化一年。

2016-01-18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