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2016】宿命HTC!

石亚琼36氪@123·2016-02-22 06:17
一场799美元定价引发的商业格局~~

2016年2月22日,当HTC董事长王雪红带着新一代Vive头显来到巴塞罗那参展时,不知道会不会想起2011年的MWC。那时的HTC借势Android,风头正劲,HTC Hero成为“年度最佳手机”当之无愧,毫无争议。

这样的荣光,似乎离HTC已经很远了。2011年开始,Android大举扩张,三星后来居上, Moto、LG等厂商奋起直追,中华酷联等厂商低价入局,小米这样的新秀崭露头角。昔日安卓世界的霸主HTC,正被后来者快步追赶。

这样的大起大浮,王雪红一定不陌生。类似的剧情在智能功能机时代就已上演过。遇贵人,高开,低走,再遇新贵人,似乎成了HTC打不破的宿命怪圈。

这一次,命运似乎又要跟王雪红开一个玩笑,她和HTC又被带到了一个新的高点。

一 

把HTC带上高点的新贵人是Steam 和 VR。

这家曾做出过半条命、发行过Dota的游戏巨头,一直对虚拟现实表现出浓厚的兴趣。Steam一度选择了Oculus,为其提供了不少支持,希望未来能切入VR内容的分发。不过,当Oculus 被Facebook收购,自己做起商店时,这家一直在内容发现发行领域革新的公司,终于坐不住了。他们需要选择一个新的合作伙伴。

或许还要感谢Oculus 选走了三星,Steam和HTC的牵手顺理成章。在共同的商业利益面前,无需多言。

Steam手里的技术,如同当年Google手中的Android系统,但要珍贵得多。Android一直开源,只是当年还没有厂商愿意使用;Steam手握圣衣,在打磨成熟之前,还不会轻易赠人。

HTC拿到了一张VR顶级头显竞赛的入场券。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今天发生的一切,似乎就是移动互联网时代 HTC 的翻版:快人一步,早早与技术大拿建立了合作,手握圣剑,上一次是 Google,这一次是 Steam;同样在早期打造了极为优秀的产品,广受好评,上一次是 Sense系统,这一次是大空间定位技术。

相似的可能还有 HTC 的梦想。HTC一直希望打造自己的生态,移动互联网时代 HTC 一度想要开发自己的操作系统,这一次则是自建开发者服务平台,早在2015年就召开了全球开发者峰会。

或许,故事的下半部分还会惊人的相似。同Google一样,Steam也希望能将自己的技术大举推广,打造VR平台,在VR领域续写分发传奇。如同“Android+”的手机,“Valve+” 的硬件必然还在路上。

那时,失去圣衣护体,HTC还能走多远呢?

这个难题,智能手机时代就在困扰HTC。即使在Android手机市场遥遥领先,HTC也未能守住先发优势。面对后来者,HTC几乎毫无还手之力。

2010年第四季度,HTC在Android智能手机市场的份额首次下滑,跌至32%(Flurry数据)。一年之前,这个数字是67%。下滑幅度之大,令人瞠目。三星、Moto、LG公司入局,侵蚀了HTC在智能手机领域的先发优势和市场份额。凭借Galaxy S系列手机的畅销,三星的市场份额达到27%,Moto份额扩大至24%。2009年几乎没有卖出手机的LG,也抢走了7%的份额。而缺乏知名旗舰机型的HTC,先发优势所剩无几。

情况还在继续恶化。2012年,HTC智能手机销量仅为3210万部,市场份额骤降至4.7%(Gartner数据)。2013年,虽有HTC One保驾护航,但第一季度HTC的市占率已经跌至2.5%, 第二季度跌出前十(ABI Research数据),第三季度净亏损30亿元新台币,市值蒸发90%。2014年时,销量惨淡的HTC,已经专区开发智能穿戴设备、运动相机。 2015年开始,HTC已经拒绝对外公布销售数据。

战局步步溃败,HTC却招架无力。前CEO周永明,被赋权、收权甚至下台,HTC依然回天乏术,市占率、股价持续下跌。投资布局不断,先后大手笔收购PC显卡制造商S3 Graphics、流媒体公司OnLive、购买Beats股份,最终也没有起到任何积极作用……

这也难怪,与其说是管理,倒不如说是在智能终端的战略,才是HTC失利的根源。不注重品牌建设,被苹果、小米等手机厂商吊打;不注重掌控上下游,才会频频拖累新机发售,即使帮三星改良Almond屏良品率,也无法得到供货;不注重专利建设,缺乏核心技术,总是受制于人……

更早的智能功能手机时代,HTC也未能逃过这样的怪圈。2002年,微软发力移动终端。HTC因为研发生产iPAQ小有名气,被微软挑中,生产搭载Windows mobile系统的智能终端,多普达686应运而生,大红大紫。但在诺基亚崛起后,高达80%的市场份额优势又荡然无存。

遇贵人,高开,低走,再遇新贵人,似乎成了HTC打不破的宿命怪圈。

代工厂出身的HTC,最擅长的是整合上下游,提升利润率,依靠扩大销售,提升规模。这种ToB的企业基因,缺少核心技术、缺失对上下游的把控,缺乏品牌建设的意识与能力,很难在ToC领域有建树。这或许才是HTC宿命怪圈的根源。

 三

可是,谁有愿意看到HTC这样的宿命在VR领域延续呢?

想必绝大多数VR用户都不愿意吧。这家曾经做出过HTC Diamond,开发出HTC Sense UI,制造出第一台安卓手机的公司,这一次带来了Vive。用户自然还希望HTC能带来更多高质量的产品。

VR领域的开发者自然不愿意。VR市场还处于早期,有数据表明,Oculus 和索尼预测的2016年销量都仅在百万左右,开发者的收益难以保证。市场还需要HTC这样的大公司教育,吸引更多VR 玩家和用户。

头显的竞品也应该不愿意。产品还出于初期,供应链还不成熟,即使是竞争对手,也愿意HTC提供更多的创意,一起催熟产业链。

HTC自然不愿意。

相比于功能机时代,智能手机时代,HTC的走低已经触目惊心。本月,HTC公布2015年财报,全年累计营收额1216.84亿元新台币(约为240.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滑35.2%。2016年1月,累计收入更是同比暴跌47.23%,亏损34亿元新台币。如果VR真的有机会成为新的计算平台,这种跌幅或许还会更严重。更何况这一次,HTC的先发优势都不明显,Oculus VR、索尼PS VR都已是强大的竞争对手。

代工厂出身的HTC一直在努力打破这种宿命。早在2006年,HTC就开始自我革命,打造自主品牌,不惜与之前的合作伙伴“反目”。自断其臂的HTC股价狂跌。HTC Touch 、HTC Diamond名噪一时。只是生不逢时,问世于苹果、Android兴起时,必难以抵挡势不可挡的智能手机大潮。

只是,你很难理解智能手机时代,在中低端市场吃过亏的HTC,这一次却没有及时醒悟。Oculus VR有资金优势、先发优势,索尼 PS VR有开发者和玩家的积累,HTC产品以外的优势极不明显。不在价格上做文章,就意味着早早退出战场。

799美元的售价,不高,甚至是激进的“赔钱价”,但相比对手,也不足够低,做销量的爆发力不足,做利润的潜力也不大。这或许也不难理解。这对于HTC来说,一定是一个艰难的决定,低价就意味着低营收低利润,更意味着低股价,但HTC不愿意再错过,不愿意再错过有下一代终端潜力的VR头显。

对HTC来说,这是在C端市场的背水一战。只是799美元的价格,即使激进,有多少人愿意买单,才是最终决定战局的变量。

对于HTC来说,这一次,他们的运气要好得多。相比于C端市场,VR还有广阔的B端市场要。而这恰恰是Vive和HTC最擅长的领域。

不久前,高盛曾做过一个调研。列举了VR、AR技术可以应用的 9 大领域及其市场规模。除了视频游戏、事件直播和视频娱乐这些由C端用户推动的细分领域,还有40%的市场份额会出现在B端市场,包括医疗保健、房地产、零售、教育、工程和军事等。

QQ20160220-2.png(注:图片数据来自高盛,翻译来自腾讯)

HTC Vive最大的特色就是以激光为基础的Lighthouse追踪系统,可以让佩戴头显的用户在5英尺乘以15英尺的空间范围内移动。相比于Oculus Rift还只能“站着体验”,HTC Vive更适合行业应用。

HTC 自然没有放过这个机会。已经建立了做 2B 的团队,完善了三种合作方式:①向厂商主动提供适合的创意、硬件产品,并介绍合适的开发团队;② 向厂商提供硬件产品的同时,提供软件开发支持,比如找到开发团队;③仅向厂商提供硬件产品。王雪红曾向 36 氪透露,“除了奥迪汽车,你能想到的所有知名品牌,都与我们建立了合作”。

也许,随着 Vive 的上市,我们还会看到更多的项目落地,壮士断腕的HTC 也能迎来“更好看”的财报。

这或许也是HTC宿命的一部分吧……

+1
0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