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美信息流动不对称的几点思考

36氪的朋友们·2016-03-09 10:37
从ApplePay入华中美关注度的冰火两重天说起

编者按:在国内许多人看来,中国互联网已有很多方面领先美国。但是这些却很少被国外科技媒体关注,中美双方在信息的流动上呈现出不对称性。本文作者从实例出发,谈到了对中美信息流动不对称的几点思考。本文来自作者 朱赟,36氪经授权转载自微信公众号 嘀嗒嘀嗒(ID:gh_47acc853ec5b)。

昨天看到冯大辉写的一篇 「从《连线》对小米的报道说起」,提到中国互联网可能在很多地方已经走在美国前面去了。移动互联网已经领先美国很多,但这些很少被国外科技媒体关注。比如小米的成功,其原因是很值得思考、深挖、和借鉴的。

此转完文章到朋友圈,引发很多朋友的讨论,也引起了自己的一些思考。我自己确实很少看到英文报导国内的领先技术或模式或运营机制。我们知道 infoQ 和很多类似媒体会把很多湾区优秀的博文第一时间完整准确地翻译传送到国内,并且已经做的很有影响力,这件事确实很有价值。但是把国内的先进之处翻译或准确传递过来的我却很少见到。然而有筒子指出:

“有些华漂老外专门干这个,我认识一个做 cnet 作者专门写亚洲 IT 新闻,很多年了。以前创新水平低所以没人注意。”

“tech.meituan.com”

“csrd.aliapp.com”

可能是有的。但是感觉还是没有特别的在美国被广泛传播。举个例子,上次 ApplePay 入华的事,国内 IT 界媒体炒作的纷纷扬扬,而我当时试着用英文 Google 这个话题,几乎没有美国的媒体关注(从搜索结果来看),或者只是短短的几笔带过。当然这个例子并不是中国的科技创新,只是拿两边的关注度做个对比。

究其原因,中美两方关注度和信息流动会如此不对称呢?

首先,美国 IT 人喜欢用的一些主要信息渠道对国内技术或成就的关注度不高。

在美国大家获取信息都是哪些途径呢?

  1. Quora。对应于国内的知乎。这个模式大家知道,需要一些人去挖坑提问,也需要一些懂门道的大V经常说道说道,大家才能慢慢了解并扩散。然而对国内各种技术和模式熟悉的“知者”,往往都是混知乎,很少有人混 Quora。而长期混 Quora 的筒子又是大都对中国不太了解的中外人士。

  2. Facebook 上的各种媒体订阅。同时混 Facebook 的好友圈和微信的朋友圈,我感觉和中国相关的报导几乎仅限于微信朋友圈。而 Facebook 订阅几乎都是湾区和美国的报导,并且一旦是一个值得关心的话题,很快就有微信上传播的中文版本,反向则不成立。

  3. Twitter。很像国内的微博。貌似我认识的几位自媒体人,曾经也都混过 twitter。Twitter 大家知道,其实它本身并不承载太多信息,而是通过简讯去迅速传递一份已有的信息。中国有点什么事,貌似大家在 twitter 上扩散的热情并不高,因此也不会引来什么关注。而反之,很多国内的人却是 follow 了一些这边的一些 “蓝鸟”,所以美国有点什么风吹草动国内倒是立马知道。

  4. Hacker News, Reddit,Pinterest 等等其它也是美国人喜欢关注的。然而这些渠道对于国内任何事情几乎没有任何提及。

其次,国内公司好像不太有公司的博客。尤其是领先的技术或经验。

能够读到的,大部分是谁谁谁做到了什么,而不是怎么做到的。或者公司有员工承担着布道师或自媒体的角色写一些公众号,不乏干货和技术的传播,但是却很少涉及到公司的技术创新,很多只在一个公司可以放行的程度上看到的一些分享。影响力也远远不如一个公司自己的博客。有人说:“不报道,自己偷偷跑不好么?” 可以想象这样的心理,然而并不苟同。进步更应该是基于公开的共同切磋,而不是自己练独门秘籍。Facebook 频频开源自己的软件和工具,Google 频频发表 white paper 细述技术根本,这些公司也都有自己的技术博客,保持频繁的更新。Facebook 因为开源 React 就把它的前端变得落后了么?并没有,相反的,因为这样的开放和开源,吸引了更多同仁的推广和完善。有句话用在这可能不太适用:揣着小聪明觉得自己独特的点子不能被人偷学了,终是成不了大事的。

如果说不乏有些公司腾不出精力来折腾这些事。这事也不一定。如果你是大公司,这样的资源不会没有的。就算你是小公司,如果你对分享是持鼓励的态度的,这事还是很有希望。所有湾区公司的技术博客其实都不是公司专门派人更新和维护的,都是工程师们自发自主的分享和维护。你说 Airbnb 大么?不大。然而我们依然有着我们的开源,我们的博客。而这种对技术有着由衷的热爱的公司文化,必将帮你吸引来真正的技术牛人和人才,你信不?

再说开源这件事情,其实做起来,远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高门槛或者高成本。其实很多公司开源的工具并不是一开始就拿他当个项目来做的。就是为了开发自己的产品,然后遇到一个特定的问题,做出来的方案,再好好整理装扮下,就可以开源。不要觉得自己的代码质量是不是不够硬,也不要觉得自己的问题是不是太特例化,别人用不上。你会意外的发现,遇到类似问题的人或者公司,绝对不是你一个。

有人说国内公司写博客也是中文的。可是只要你能持续有有价值、有干货的内容,我想愿意在翻译上出力的筒子和媒体,应该不会是太难的事吧?

最后,终其究竟,国内现在值得关注的技术或经验还处于一个积累的阶段。

和一些混迹国内外两边的筒子聊过。国内现在有创新么?有。但是主流的还是一些微创新,比如各种各种的小的手机应用等等,而很少具有像 Google AI 或者引力波那样的重大创新或发现。此外,还有很多的扩张模式,运营机制,国内也是积累了丰厚的经验财富的。这些经验和领先是足以让硅谷的一些很好的公司咂舌的。听说有某很牛的公司最高层在去中国探访了包括小米等一系列国内先进的公司后,曾发出过极其真诚的感概。另外,其实大公司内部都在互相学习:Facebook也非常关注微信等产品。而 Google 内部对于像 Alipay 这种流行支付都有专门研究的,不过在硅谷的媒体上还是很少提及罢了。

此外,有了创新,关注度也是需要时间积累的,且常常滞后于创新带来的影响力。这就就好像大辉老师说的偏见、说的智力上的偷懒。它是一种思维惰性,也是一种思维惯性。大家习惯性地把眼光放在硅谷 —— 当然,我也相信硅谷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还会是世界关注的科技中心。因着这样的习惯,让大家开始关注一个新起之秀,这不仅需要实力的积累,也是一个需要各方面有意识的襄助的过程。就好像你习惯了看一些大 V 的公众号,想让你留点时间关注下一个新起的小号,也是需要时间积累的事儿。但是如果不努力,这个惯性就很容易一直持续下去。

最后的最后,一些题外话。

有人会说,不关注也挺好啊,我玩我的,等我很牛了,别人自然关注了。这个道理没错。但是有两点可以考虑下。第一,当你站在一个众人瞩目的舞台上的时候,你更容易不断突破自己,努力提升,不断展现自己更好的一面。这种关注其实是一种潜在的动力,可以反作用到你的进步。第二,更重要的,当你真的有了影响力,有了信誉,你才更有可能吸引到真正的人才。这话曹神有一篇文章专门说这事,建议看看。而这样的例子也随处可见。Google、Facebook、为什么可以不断的吸引各地的人才?因为他们牛,因为大家都知道他们的影响力,因为大家觉得这样的公司靠谱。

其实,已经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国内的机会和进步,也越来越多的人被各种各样的机遇吸引着回国。近几年,回国的人里面牛人的比例也似乎是有所提高。早些年,海归还比较吃香的年代,可能这边混的不上不下的都可以回国,而这些年,越来越明显的趋势是,你要是在硅谷混不好,回国可能更是白搭。认识不少一跳或者二跳认识的牛人朋友,在这边的某个领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见识后,赚的钱也够退休了,却决定开启新的旅程,回国接受挑战。其实回不回国这件事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首先应该看清楚自己的优势和自己的劣势,自己的追求是什么?国内的形势是什么?自己从心理和认识和技能上应该有哪些准备?又能带回去怎样的价值?如果仅仅是因为随大流或者是觉得顶着硅谷的帽子回国混混看,我觉得不回也罢。

PS:我并没有觉得我有见识在这里试图对这种不对称提出很好的提议。不过是早上路上坐车想到的一些杂感和浅见。到了公司就要开工了。先写这么多吧。

+1
0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下一篇

运营太苦了,干的事太容易杂乱和琐碎了,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比苦更让人觉得失望和灰心的,是得不到重视。

2016-03-09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