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石所面临的拷问,也许可以在《疯狂动物城》中找到答案

三节课·2016-03-13 21:14
对于机器而言,所谓的一手好棋只是又一个胜率为83%的决定

本文作者黄有璨,三节课发起人,微信公号“黄的世界”作者三节课是首家互联网产品主题学习社区,免费提供最系统的产品 + 运营课程学习,定期出品有深度的产品观察 + 评论。

今天,有两件事。

一是李世石与AlphaGo之间的人机围棋对战,在AlphaGo已经3:0领先,已经确定赢下系列赛的前提下,李世石终于扳回了一局,把大比分变为了1:3,这对于此前承受着巨大压力的他,可能是一种难得的解脱。

二是我去看了《疯狂动物城》,这应该是近一年来我在豆瓣看到评分最高的电影了。截止到目前,《疯城》在豆瓣的评分为9.4分,这是一个高得吓人的分数——要知道,强如当年的《盗梦空间》和《星际穿越》这样划时代级的巨作,在豆瓣的评分也不过只有9.2分和9.1分。

就着这么两件看似完全无关的事,我想零散聊点儿想到的东西。

 

关于李世石和AlphaGo的这个系列对决,我第一时间涌上心头的感受是:感伤。

一个天才级的职业棋手,理当是视自己的名誉和技艺为性命的,但与AlphaGo的这轮对决,在前三局李世石是完败。

要知道,这场完败,可能不仅会影响到他的名誉,甚至,更加可怕的是,他作为一位棋手的职业信仰——甚至可能不只是他,所有职业棋手们的职业信仰都将从此受到巨大的挑战。

正如,假使有一天,也有一个机器可以写出比我还好的文章,我必将会开始怀疑起一些东西来——假如我引以为傲的事情,现在竟然分分钟就能够被机器所代替了,那我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何在?我那种写出了一篇好文章得到无数人赞赏认可后引以为傲的自豪感,又将何处安放?

 

无论如何,我是特别想向李世石致敬的。背负着如此沉重的压力和全人类的目光、他已经竭尽所能的尝试了与AI进行对抗。作为一名职业棋手,他纵使已经在这个系列赛中败给了AI,他也仍是带着尊严离开棋盘的。

考虑到有更多人其实只是纯粹抱着一种“看热闹”的心理在观看这场人机对决,并在此过程中施以了大量冷嘲热讽,李世石正在经历着的这一切,就更加不易。

尤其是,已经确定输掉了整个系列赛后,李仍需要与AlphaGo继续对战两局,哪怕明知有很大可能他会以0-5输得一败涂地。

当然,也必须要给设计出了AlphaGo的Google团队致敬。无论如何,AI能来到目前的程度,都是不可思议和值得敬佩的。

 

假如我们沿着李世石和AlphaGo这轮人机大战的进展往下想开来,就有了一个最近一段时间喧嚣直上、更加宏大、甚至接近于“终极”的话题——假如机器的计算能力已经强大到了远超人类的地步,以至于在一些复杂决策上已经可以比人更加智能,那么人类的出路在哪里?甚至是,人类存在的意义在哪里?而人类,又是否会逐渐被机器所奴役?

经过这个系列赛,这个问题,相信也会在李世石心中此起彼伏。

沿着这个命题,我无意间想起,刘慈欣有一部短篇科幻小说,名字叫什么我有点忘记了。情节大概是这样的——

某一天,人类终于遇到了一个科技发展程度远超自己的外星种族,对方是一个技术驱动的种族,他们的技术能力和已有的运算能力,成百上千倍于人类,以至于人类世界中的一切,在对方眼中,都是自己借助技术可以轻易实现的,看起来都如此破旧和不值一提。

在如此巨大的差距面前,外星种族认为人类世界中的一切都是无意义的,想要毁灭掉人类世界中的一切。

但,人类代表在与对方对话时,显得执着又顽固,他们坚称,人类世界中的有些东西,是哪怕科技程度发展远超人类的外星种族都做不到的。比如:诗歌,尤其是那种可以带来一种直击人类心灵的美感的作品。

崇尚以科技为核心的外星种族被这个观点激怒了,他们试图要凭借科技写出超越人类伟大诗人——李白的诗歌,为此,他们开发了计算能力强大到了极致的程序,甚至开始让程序模仿李白在写诗前的一切行为,依靠学习获得相似的体验,例如:饮酒、游山玩水、美色相伴。

在技术的驱动下,外星种族试图去结构和分解所有这些体验背后的一切,获得“伟大的诗”产生背后的特定逻辑。但,最终外星文明痛苦的发现,在技术和算法的推动下,自己虽然已经能够写出一些不错的诗,但它们并未能够写出超越李白的诗歌。因为,很多时候,伟大诗歌的创作,都是非逻辑的。

于是,为了写出超越李白的诗,技术驱动下的外星文明想到了另一条理论上可行的路径——穷举法。也即,在符合韵律等规则的情况下,把所有可能的字词组合都穷举出来。

最终,外星文明成功的完成了这一壮举——不计其数的诗歌被创作了出来,其中也必定包含了那些能够超越李白的诗歌。

但是,外星种族最终仍然认输了。

因为,虽然那些诗歌上的巅峰之作已经必然被创作了出来,但外星种族却无法开发出一个具备诗歌鉴赏能力的程序,也就无法借助伟大的技术把这些巅峰之作从几亿亿首诗中检索出来。

这意味着,技术层面上外星种族虽然已经确实超越了李白,但他们却仍然没有真正得到和拥有那些巅峰之作,因为它们无法被找到,无法被鉴赏,更无法被品味。

正如,当人们下出了一手足以扭转乾坤的好棋的时候,你会有一种浑身发抖汗毛竖起的兴奋感。而对机器而言,那只是又一个胜率为83%的决定,它不会为此兴奋和激动,也体会不到这一手棋背后的震撼。

 四

再说回那部评分高的吓人的皮克斯的动画电影——《疯狂动物城》。高分的背后,是它讲了一个看似简洁轻松,而又蕴意无穷的好故事。

而这个故事之所以会容易打动你,是因为你会发现,片中兔朱迪和狐尼克身上发生的一切——从对某个梦想的执着、到踏上未知旅程时的喜悦和憧憬、到在胸怀大志却得不到重视时的彷徨、再到征途上不自觉的迷失和最终的回归,恰恰是每一个人在其一生中或多或少必然都会经历的内在生命历程。

关于此,国外知名神话学家约瑟夫.坎贝尔曾经有过一个叫做“英雄之旅”的理论,大意是,人身上,与生俱来的都存在着一些欲望、恐惧还有一些内在的力量,而一个完整的人生,正是一个人借由不断的体验,持续发现和认知到自己的恐惧,并不断发现自己身上新的力量,最终趋近于完整的状态。正因如此,人类世界中,不分国家和种族,总是会存在着很多以这条主线为蓝本的神话。包括诸如《疯城》这样的电影,也都是暗合这一逻辑的。

在约瑟夫.坎贝尔看来,与机器不同,人不应当是一种为了“结果”而存在的种族,人存在的更大意义、价值和使命,是不断的感受、创造和发现,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趋于完整。

这个状态,佛家里也有类似的表达,叫圆融。

《疯城》火爆的背后,对于上面的终极问题,其实暗藏着一种回答。

 

我还曾经机缘巧合参加过一堂国学课,那堂课里,老师有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

“真正的国学中,绝不提倡直接出世,而是提倡先能够充分入世,再从中去思考和发现出世的可能性。且,真正的佛家信徒更倾向于认为,唯有先成功入世者方可真正出世。”

正如,如果你还未曾真正触碰过欲望和欲望得到满足的时刻就决定要放下欲望,那有可能是一种阅历问题。而如果你已经经历和触碰到了那些欲望得到满足的时刻,之后再来选择放下欲望,那则是一种人生态度。

也好比无知与天真,无知是没经历过,天真则是经历过后选择放弃。曾在一篇文章里看到经典的描述——不知而为之为无知,知之而为之为天真。天真者无邪,但未必无知;无知者无畏,却未必有勇。

需知道,无知与返璞归真是不一样的。一个未经世事的小孩,与一个饱经风霜后仍可保持一颗孩童之心的老人,一定是截然不同的两种境界。小孩的纯净是因无知,而老人的纯净则是一种超脱升华。

唯有闯荡过,被伤害过,才谈得上返璞归真。

这个逻辑,与约瑟夫.坎贝尔的“英雄之旅”,其实殊途同归。

 

我又想起,关于科技发展与人类间的关系,程苓峰曾经和王兴有过这么一段对话,也同样让我印象深刻——

程苓峰:你觉得科技越发达,人类就越临近灭亡?

王兴:是可能。

程:那你还坚持在科技行业里创业的原因是,这个趋势是个人无力阻挡的,那就不如跳进去感受它?

王:对头。

其实,太多事情可能都是如此,与其把大把时间去投入和关注如何可以掌控更多,不如只是尽情体验和感受,然后找到在一个你无法控制和改变的世界中你最应该有的位置。

如果要探讨人工智能远胜人类后,我们该何以自处这类务虚的话题,这可能就是我的答案。

+1
0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