殳俏:开一家可口的公司,可以读到、看到、吃到

刘涌·2016-08-18 08:46
人与食物究竟有怎样的美好关系?

殳俏的办公桌上,那盏绿色灯罩的老上海式台灯颇为醒目,让人不禁猜想,她仍然更爱那个从小就生活的上海。不过,北京倒应该占据着殳俏现在的生活重心。这里不仅有她的家庭,还有一家她亲手创办起来而且估值已经过亿的大公司——悦食中国

消费升级的风吹起了很多行业,包括美食(学名:餐饮业)。殳俏十几年前就开始与这个行业打交道。那时候,她是以美食专栏的形式描述自己的美食经历和理念。人们总是误以为,一个美食家的生活肯定是每天都有吃大餐。“那怎么可能。”而且很多时候,殳俏对“吃货”一直充满戒备。

吃是与食物最密切的一个事儿,但殳俏不想让人们对食物的理解,仅仅停留在“吃”这个最初级的层面。之前在谈到悦食中国创办之初的招聘标准时,殳俏就明确提到过她需要的不是吃货,而是美食工作者。在她看来,美食工作者要有许多超出“大吃一顿”的追求。

无论家庭还是事业,都需要殳俏投入相当大的精力,但写作却一直没有停过。《胖子之城》是刚刚出版上市的作品。她说,现在依然每天以15分钟1500的节奏进行写作,讲述她关于食物的思考和体验,在商业世界里可以观察到的更丰富的生活和世事,以及那个看起来充满玄机和禅意的理念:人与食物的美好关系。

1.当我们在谈论美食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西班牙斗牛犬餐厅曾是享誉全球的米其林三星餐厅之一,而它的主厨、“分子厨艺”大师Ferran Adria却自己关掉了这家餐厅。Ferran后来去做了几件事情,包括制作出带有火腿、Cheese等味道的胶囊,给那些癌症患者的家庭做临终关怀,完成病人最后的愿望;还有就是发掘西班牙的原初食材,像白茄子,并把料理它们的菜谱免费向世人提供。

殳俏说,Ferran做的这些其实才是一个美食工作者所应该具有的意义和价值。2011年创办悦食中国,殳俏决心将她自己关于美食工作者的理念付诸商业实践。或许是十多年写字儿生涯的惯性,悦食中国最初是从一本杂志——《悦食Epicure》的诞生开始的。那是在纸媒被唱衰最激烈的年代,但殳俏以市场上能够提供同类优质内容太少为由,坚持杂志的操作。

图片来自《汕头就是一座牛丸的城》,载《悦食|潮汕特辑》

如今,内容创业已是时下最人们的方向,而美食几乎又是热门中的热门。而悦食中国无论是杂志还是订阅号,都成为这个领域的佼佼者。

“这几年,人们对美食内容的需求实在让人惊讶。”这个变迁的过程恰好发生在殳俏的美食专栏的写作过程中,也大大提高了她自己的知名度。“刚开始那会儿我都不知道怎么跟人解释自己的工作,亲戚朋友听说跟美食有关,都以为我是写菜谱的,或者在教人做菜。但现在,这方面的内容已经非常丰富了,而且似乎人人都在谈论美食。”

这个变化大体也可以用消费升级来解释,因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有能力、有意愿去寻找和享受更好的美食体验。恐怕绝大多数人的手机里,都会订阅那么两三个美食频道,推荐好吃的食物、菜谱或者餐厅。尤其是许多演艺明星也都加入了美食的创业圈,像林依轮创办的饭爷,黄磊创办的黄小厨等。这些自带IP属性的创业公司,也为美食圈聚拢了更多的人气。

《悦食Epicure》则把这两者结合在一起,每期的封面都会讲述一个明星和他/她的美食故事。“一定是一线的明星。”殳俏说。梁家辉、林更新、陈坤、黄渤、陈柏霖、彭于晏、周迅、廖凡、陈奕迅……每隔两个月,这些通常都会出现在时尚杂志上的当红艺人,却会在一本美食杂志的封面上“挤眉弄眼”,与各种食物、食材“卿卿我我”。

在一张张明星脸下面,悦食则几乎囊括了与食物有关的一切内容。节气、食材、食谱、食客、厨师、器物、地理、餐馆、自驾、野餐、心情、故事等。殳俏说,为了保证文章的质量,悦食中国的全部内容是100%的原创生产,而且她会直接参与把关。

但在纸媒整体面临生存压力的时候,殳俏的杂志也面临着生存的质疑。“杂志的广告收入已经可以养活我们自己。”殳俏看起来对有关的质疑已早有耳闻,“我们主要是以订阅为主,而现在有越来越多的订阅量。”几万份的订阅量大体还可以让人满意,此外,悦食中国的微信订阅号还有几十万的订阅量。

殳家早餐图 张乐陆绘

通过分析用户群体之后发现,在悦食的受众人群当中,女性是其中的主体,大约占70%左右,年龄段主要是30-45岁。大致可以这样描述她们:有品位、有家庭、有经济能力,以及有一点关于美食的追求,正是传说中的“中等收入人群”。

用自己生产的内容能够影响一个群体的生活方式,还是蛮大的成绩。按照年龄段来推断,她们也很有可能是殳俏专栏一直以来的读者。“嗯,有可能。”殳俏瞪大了眼睛,似乎信以为真,但觉得自己肯定里网红还差得很远。“我的性格决定了我成不了网红。”虽然真的拥有不少粉丝,但殳俏大多数时间还是远远的躲在自己的文字后面,低调的经营着自己的家庭和公司。

2.育儿、资本和开公司

不只是杂志,在悦食的内容产品线里还有纪录片。2013年,6集的记录《悦食中国》上线,地产商花样年是主要的出品人,并且请来了当时火遍大江南北的《舌尖上的中国》执行导演任长箴。这6集片子的选材,花了殳俏一年时间。出来之后的效果和反响都还不错,但在那之后的新作品却迟迟没露面。

“正在做,已经拍完一集了,题材是关于菜市场的。主要是,我想把它做得再精致一点之后,再做宣传。”殳俏在过往的文章中已经多次谈到过“菜市场”这个场景,有时候是买腊味留下的“恐怖”印象,有时候是买完菜回家路上对晚饭的满满期待。每一个普通家庭,一定都与菜市场发生过无数的故事,而菜市场也就成了窥视当地人们生活的窗口。

云海肴·云南菜市场 来自悦食中国

无论是在别人的故事里,还是在自己的故事里,殳俏讲述的许多都是关于生活的故事。这也许正是殳俏的“世界观”,用她自己的话就是“食物是她与世界的连接点”。

有时候,这会让人有些好奇。毕竟美食尽管受欢迎,但在绝大多数人眼里,并不是一个那么高级的事情。它又是如何成为在一个人的世界里占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可能是吧,我家里人都对吃这件事情比较在意一点。”总是出现在殳俏文中的大家庭,也许是这个观念的最初来源。

究竟如何用食物连接世界,怎么实现这个理念的商业价值,怎么把公司做大?

殳俏没有讲出特别“高大上”的概念,“吃是一种最简单的获得快乐的方式”这个理由听起来也特别实在,而且她似乎对那些大概念特别排斥。“看到你列出来的这些问题时,我都觉得好紧张,特别怕回答这样的问题。”她把打印着问题的纸推得远了一点儿。那些都围绕着悦食中国的发展,提出的一些算是挺常规的问题。

但殳俏并非回避这些问题,她说,其实就是得坚持。面对每天各种琐碎的事情,与团队一起每天处理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果不是你来采访,他们早就进来找我了。”而作为一个母亲,殳俏敏锐地感知到了开一家公司与养育一个小孩之间的某种共性。

“也许我可以在他一出生的时候,就计划让他将来成为科学家、文学家,但小孩长大以后会怎么样却根本没法确定。”随后,殳俏便把所有跟公司有关的事情,都套用到她的“育儿论”里面,听起来特别有生活气息。“我都会想象开公司是我的第三个小孩。我会从他们身上总结很多关于公司的经验。”殳俏说。

殳俏始终觉得,踏实的做事比喊出一个远大的目标重要得多。不过,这毕竟是一家已经到了A轮的公司。过去3年里,悦食中国总共完成了3轮融资:2013年获得数百万人民币的天使轮融资,2015年获得经纬中国700万的Pre-A轮融资,2016年获得诚承投资领投、经纬中国和喜乐佳跟投的3000万人民币A轮融资。

资本还是需要一些远大的故事。殳俏也承认,有些时候有些事儿是资本的力量在推动着发生。但在这其中,她仍旧积极谋划的公司的未来。在最新引入的投资人中,除了经纬中国之外,其它两家都是产业资本。可以想见,产业资本的介入能够在生产和渠道上给予悦食更多的支持。

3.慢

作为新一轮融资中唯一一家财务投资人,经纬中国的管理合伙人张颖明确说过,投资之初就知道悦食是一家慢公司,期待它有朝一日能够成长为大公司。另外两家投资机构,都有深厚的产业背景。产业资本对回报周期的要求则更要宽松得多。但就算是慢,也总要有一条成长路径,“育儿论”应该是没法说服投资人掏钱的。

按照悦食中国现在的模式,其实就是内容+电商。殳俏说,她想做的首先还是一个能够为爱吃的人提供服务的全媒体公司。在某种程度上,电商传递着产品的信息,也带有媒体的属性。

内容方面,除了杂志、记录片、APP、微信订阅号等已有的内容形式和载体之外,包括美食电影、美食网剧、实体餐厅、咖啡馆等等方面的合作都在谈。殳俏并不缺乏这些领域的经验,比如很早之前她的小说《双食记》就已经被改编成了电影。但这些推进的并不是那么快。“我还是要把一件事情想清楚,做成的把握有多大、是否符合我们的人群。这些我要想清楚了再去做。”殳俏说。

现在悦食中国的团队已经有五十几个人,一半是在做内容,另一半做的是电商。

通常情况下关于这两部分业务的故事应该是这样的:内容的部分聚集用户,形成规模后再向电商平台导流。但殳俏讲的是这样的:“其实就是,当读者读到了、看到了,然后就是想再买到。”而且谈到电商,殳俏颇为庆幸,“我们的电商虽然规模不大,但真的还是盈利的。”

做电商的复杂程度要不媒体高不少,食品安全、仓储、物流、价格、成本等都需要实打实的解决。“开始我还纠结了一下,到底要不要自己卖,要不要做导购,后来还是决定自己卖。”而挑选电商里销售的产品,也和讨论选题一样成为殳俏最喜欢参与的事情,并且依旧挑剔。“有些东西其实真的卖得挺好,但不符合我们的调性,那也不会卖。”殳俏说。

目前,悦食的电商有两类产品:一类是品牌商的产品,一类是悦食独家“特供”的产品,比如之前卖得很好的“十八贡”。十八贡是从中国十二个省市自治区的原初产地直接取材,其中十四项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或“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称号。这类特供产品则主要是代工生产。

虽然量小且有盈利,但这里面也存在着不确定因素。比如在供货方面,生产者大多都是愿意跟量大的电商合作。“就算量小,但我们的优势在于自己还是个媒体,他们还是愿意跟我们合作,因为我们会有背书的作用。”殳俏说,她对做成媒体还是很有信心的。

采访中间,殳俏提到了办公室墙上挂着的那副女儿的画作,能够明显看到她神情里的喜悦。可能在未来的某一天,这家同样让她全情投入的公司,也会给她带来同样的喜悦。

+1
0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