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B端到新中等收入人群,艺术品电商“宝甄”能否用租赁模式改变用户低频消费?

朗尼·2016-08-15 18:57
艺术品电商这件事实际上不需要太多套路。

购买艺术品,往往是人们基于感性认识、收藏价值等系列混合反应的一种消费行为,而艺术品作为一个生活非必需品,也通常被人们看作是消费升级的一块试金石。切这块千亿蛋糕的创业项目我们此前已经有过许多报道,例如从艺术家社群做起的艺术品电商“Artand”、从艺术相关内容解读的“意外艺术”、线上艺术品拍卖的“大咖拍卖”,还有切中“鉴定”缺口的“收藏联盟”

但这次我聊的宝甄却觉得,艺术品电商这件事实际上不需要太多的套路,因为真正摆在这个市场面前的难题只有一个:如何将艺术品消费从低频转向高频。

宝甄的办法是通过租赁的方式,先咬住B端市场,通过低租金(1元一天)让艺术原创真品入驻各大企业、银行、高档餐厅、高档物业、商户、会所、医院等实体空间,从某种意义上讲,宝甄是将这些场所转化成传统的“艺术画廊”,但铺陈面和导流入口来看,又较传统的艺展场所宽泛很多。在租售的每幅画的画框外都会配有二维码标签,用户可以通过扫码直接登陆宝甄线上商城,进行作品解读和消费,实现线下导流。

从消费升级的角度来说,宝甄想抓的是“新中等收入人群”这部分人群,“大多非票友”、“有一定的消费能力”、“对美有追求”是他们对新中等收入人群的人群画像。宝甄上的艺术品售价大多在3000—30000之间不等,平摊下来一天一元的租金是新中等收入人群可以接受的范围。此外,可以自由退换的租赁模式也能解决消费者审美疲劳的痛点。不过宝甄认为艺术品市场的一个普遍消费逻辑是,用户的忠诚度会比较高:比如从宝甄租赁出去的大部分艺术品,最后都会被用户买走,这种行为或许可以归为所谓日久生情的“感性消费”。

动辄数千万的艺术品市场注定不会成为高频消费需求,而从老艺术圈里沿袭下来的行业规则是,讲究师从名家。基于此,宝甄选择走“学院派”,目前已与包括中央美院在内的12所艺术专业院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并且建立了一套艺术品经纪人制度。类似于艺人经纪,艺术品经纪人会向从八大美院及上百所艺术专业院毕业3-20年的专业艺术家征集作品,帮他们进行作品售卖。宝甄认为,和价值不菲的名家名画相比,在这群新锐艺术创作者身上下注,或许是一门稳妥、升值空间更大的生意。

盈利方面,除了租赁和售卖,宝甄还提供了私人定制服务,即用户提供肖像照,宝甄帮忙联系画家进行创作。未来,宝甄还想做一些艺术品金融方面的事。

从数字上来看,从今年3月份开始,宝甄以平均每月100家的挂画机构速度增长,已签约合作艺术家约3000多人,艺术原创作品3万幅,独家签约自营艺术家数十人。月均PV达15万,注册会员超10万人。

宝甄网创始人谢蕾曾任梅兰日兰(中国)有限公司中国市场部经理、北京国电环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目前还担任北京京联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联合创始人樊婳曾任职亚信科技、博思软件公司等外企高管。

目前宝甄正在寻找A轮融资。



+1
0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下一篇

匹配的设备实让“虚拟现实”更加现实。

2016-08-15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