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众Kiva跟随者中,快仓认为懂物流业务才是核心壁垒

杜暮雨·2016-10-25 08:46
市场的最终大赢家将是有快速复制能力的人,但还没人实现大面积应用及广泛部署。

相比于无人机、最后一公里送货机器人、自动驾驶卡车,在仓库内替代人工拣选的“货到人”机器人是更易落地的产品。

带火“货到人”仓储机器人的是 Amzaon于2012年7.75亿美元收购的Kiva,它可以根据订单需要及库存信息,自动驶向货架并将其抬起送到配货站,配货员面前的电脑会提示配货订单所需商品在货架的哪个货位上,伸手取下即可,员工全程无需走动。支持这一套系统运作的主要是三个部分:工作站后台系统、高速移动通信网络和机器人硬件,36氪此前有过详细介绍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CTAD)的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的B2C电商规模达6230亿美元,一般而言履单成本占7%-8%(498亿美元),仓储费用又占其中一半(249亿美元)。以京东为例,2015年的51亿履单成本中,仓储占约为25.5亿,其中人员费用有好几亿。具体到拣货员费用可以这样估算:京东的11万员工中,配送员有6万人,总部、客服分别有1万多人,剩下2-3万人是仓库人员,假设20%-30%是拣货员,按每人年薪4万,每年便是1.6亿以上的费用。

国内存量的DC有4000万平米,且随着电商的不断发展仍在增长。作为大市场中的刚需产品,仓储机器人目前的瓶颈主要在于,成本、效率尚未突破客户替换解决方案的临界点,且后台软件算法还不能满足大量客户的需求。

成本与效率方面,物流自动化已经存在多年,但适配一套就得数千万、上亿,即使是京东也不敢全面应用。但国内仓储机器人的成本会低得多,目前中国主流的售价是10万一台。

假设一个拣货人员每年花费4万元,每天可以处理接近千单。快仓称在唯品会5000平米的仓库内应用,30台每天可以处理15万单,也就是每台/5000单,实施工期2.5月。对比之下,一台机器效率是人的两倍(而且可以24小时工作),30台需要300万元,等效的人员(150人)每年则需要600万元。另外,快仓称每单平均成本可以做到2.9元,而人工则为6元。

不过我还无法证实以上数据的真实性。以及,在不同的仓储面积、订单复杂程度下,人、机器人的单位时间处理能力都不相同,平均每单成本也不能一概而论。其实拣货效率拼的第一点是机器人运行速度,快仓与同业竞争对手Geek+都称可以达到1.5m/s,第二点就是软件部分的可靠性。

目前中国行业现状是,在小范围内应用可以(比如3000平米仓库配置20台机器人,每日处理几千单),但无法大面积应用及广泛部署。大量机器人高密度运行时会导致通讯、调度难度提升,且机器人系统需要和业务紧密结合,否则容易出现逻辑bug。

快仓CEO杨威就认为,对客户和物流业务的理解是现阶段公司最大的壁垒。

首先,我国的仓储资源较为分散:29311个仓储企业中有89%都是小微型企业,前40名通用型仓储企业面积共3610万平方米,只占整体市场的3.78%。京东最新的数据是520万平方米,已经是国内最大的仓储企业之一,但占市场份额只有0.5%。且有关部门规定仓库每6000平方米就要进行分区,因此中国没有像亚马逊那样在大仓内使用上千台机器人的场景。

也就是说,市场的最终大赢家将是有快速复制能力的人。虽然不存在包打天下的系统,但尽可能地开发出可广泛实施的标准仍是关键。

这就需要通过对业务的理解和磨合来锻炼,比如一个快消综合仓库,可分为电商、小渠道商(一个订单很多SKU)、促销业务(组合SKU突然出现)等不同分拣逻辑,遇到后才能找到适配方法。

杨威称,快仓按单量、结构(每单多少SKU)、总SKU数、库存深度等维度来形成分布式架构,可粗略涵盖大部分拣货逻辑。但其实快仓也经常遇到客户的特定需求,只能慢慢磨练。

团队方面,快仓CEO杨威为北京大学软件工程专业硕士,主要研究领域为机器学习,多主体系统协调与控制。曾供职于全球最大的港口物流设备供应商“振华重工”,负责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运输设备AGV的调度,控制系统研发。合伙人倪菲曾在振华重工任研发中心主任,主要从事自动化码头系统研发,曾开发码头AGV导航控制系统,获得厦门远海自动化码头项目的订单。该公司已有70人。

市场竞争方面。国外除Kiva之外仍有不少公司,比如Clearpath Robotics(GE应用在仓库)、Fetch Robotics(曾获软银2300万美元投资)、Grey Orange Robotic(印度公司,老虎环球基金投资3000万美元)、Swisslog(瑞士KUKA旗下)等等…

Grey Orange官方称部署30个仓库、18万平米的部署,每天处理300万单。对比之下,快仓即将完成8个仓部署、共4-5万平米,每天处理100万单左右,客户包括京东、唯品会、百世、国药、邮政、中兴等,杨威称今年出货量达200台、收入在2000万元左右。

市值374亿的新松在2015年做到16.9亿销售额,物流占收入的25%,但主要应用在电力、汽车、3C行业,而非电商。不过其30%的毛利到是值得参考。

而近年来中国一级市场跑出来的除了快仓,还有2015年创建的Geek+(极智嘉),后者已获得火山石、高榕资本的5000万元A轮,心怡物流(菜鸟物流投资的仓储运营商)的千万元天使投资,今年同样达到200台出货量,总共部署3万平方米左右;以及马路创新、水岩科技(合力、信天创投投资)等。

总体来看,仓储机器人技术尚未成熟,还处于靠大客户测试阶段,工程化量产和供应链能力也仍需补足。

快仓在2014年3月完成天使轮融资,2015年下半年拿到中兴合创的3000万元A轮融资,目前正在筹划B轮融资。

+1
1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下一篇

在这次谈话中,他聊到了对 YC 扩张的理解,驱动他们做出这类决策的原因,也对投资人和创业者给出了一些建议。

2016-10-25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