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建联脱鞋风波:总归要为过去的错误买单

王雷柏·2016-11-04 10:07
每一次突发危机都绝非偶然

一双鞋让CBA成为了焦点,也将李宁推上了风口浪尖。职业联赛的赛场没能吸引镁光灯,赛场外的事件反而引爆了舆论,这真是一个尴尬的局面。

CBA第二轮广东对深圳的比赛,由于不合脚,易建联当场脱下了赛事官方赞助商李宁的球鞋,随后退场。2012年,李宁为长达五年的赞助合同豪掷20亿,而2016年的这个瞬间成为了这五年来品牌最大的一次曝光,虽然这种曝光与自己的设想相去甚远。

媒体和公众对于充满冲突的事件有着天生的偏爱,而那些拥有戏剧性符号的冲突更加正中下怀,这些符号有力地引导着人们情绪的迸发。在这样的一场冲突事件中,球鞋成为了众所瞩目的符号,不幸的是,李宁的logo赫然在上。

“这真是一个突然砸下来的危机。”李宁的团队可能会这样想。但今年大多数品牌遭遇的危机都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没有一个突发危机是真正突发的。

1941年提出的海因里希法则(Heinrich’s law)曾提到,对于企业而言,一次重大的事故背后必然有29件轻度的事故,另外还有300件潜在的隐患。虽然理论提出的背景是为了规避企业的安全事故,但背后的道理与品牌危机相通。

在易建联脱鞋风波之前,篮协与球员间的冲突就已浮现。今年夏天,篮协发布通知,明确取消了本赛季的特许贴标鞋。首轮比赛中,耐克赞助的周琦就因拒绝穿着李宁球鞋而被禁止入场。随后,周琦、王哲林等球员在微博中表达了对篮协规定的不满。篮协也据此对四名球员进行了通报批评。

四名球员的声量或许不足以引爆舆论危机,但当大牌球员用颇为戏剧化的方式表达抗议时,事情就发生了质变。

但冷静下来思考,这场危机中谁又做错了呢?李宁要求按合同行事,篮协站出来维护赞助商权益,作为个人赞助商的耐克同样需要易建联完成合同条款,而易建联需要一双合脚的球鞋。

这就是有趣的地方。兜兜转转了一圈,每个利益相关方都有自己的诉求,而且这些诉求都颇为合理。所以似乎谁都没错。

但如果将时间拨回到2012年,那个李宁决定豪掷20亿签订五年合同的时刻,危机的根源也许就埋在那里。

当年李宁的决定让很多人倍感惊讶。从纵向的角度看,李宁之前,安踏从2004年到2011年持续赞助了CBA,每年的赞助费用在2000万至4000万之间。当李宁将赛季报价陡然飙升至4亿元时,安踏惊呼着“疯掉了”然后选择了退出。从横向的角度看,阿迪达斯也曾出资4亿美金与NBA联盟签订了长达11年的合作协议,年均3600万美元。

不管怎样审视,李宁每年4亿的赞助费都很难划归为理性的决策。

当五年的赞助期即将结束,发现高支出并未换回高收益的李宁,开始要求更为严格地履行合约;又将重新招商的篮协,也希望树立起“维护赞助商权益”的形象,毕竟他们要面对的可是一个原本不小的基数。在理性的商业战争中,人们迟早要为不理性的冲动埋单。

与此同时,这次危机也引出了另外一个问题:体育营销中,组织和运动员谁将成为主流?

这一问题的背景是,组织和运动员之间的冲突正变得越来越多。今年里约奥运会开幕前,中国游泳队和宁泽涛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蒙牛成为了国家游泳队的赞助商,而宁泽涛选择了和伊利签约。随着体育商业化步伐的加快,如果没有完善的机制设计,未来由商业纷争引发的组织和个人间的对撞将会更多。

不容忽视的事实是,组织正将权利和价值让渡给个人,这正在成为一个趋势。一些全球性运动装备品牌,在数十年前就已经洞察到了这一点,他们会对运动员进行甄别,并选择那些富有潜力的对象重点赞助和培养。相较组织,富有魅力的运动员能带来更为有效的意义迁移。人们想着“一双好的球鞋会让我像科比一样”,购买行为随之发生。从这样的角度看,篮协需要变换态度和角色,给予运动员更多地尊重并与他们更好地协商。

好在这场危机正在平息,篮协宣布易建联“禁赛一场”,既维护了组织权威,也不至于引发舆论反弹;易建联为自己的情绪起伏道歉,并表示愿意接受责罚。对品牌既有的伤害虽然已经产生,但好消息是危机不至于愈演愈烈。

这是一个足够特殊的案例,严格来讲所有人都没有错,但所有人也都多少受到了波及,而这些伤害却来自于早前一个看起来不够深思熟虑的商业决策。

当然,当时的豪赌多少也带有一丝振兴中国篮球的情怀,毕竟李宁一直高举着民族企业的大旗,也高呼着“让改变发生”。

可是现在回过头去看,改变发生了吗?这真是一个问题。


+1
2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下一篇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羊毛还是出在羊身上,最终总要有人为此买单。

2016-11-04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