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医疗行业全面开放能力,蚂蚁金服为何甘愿奉献? | 寻找下一个金矿(番外2)

刘涌·2016-11-29 08:41
巨头方向不一,蚂蚁金服希望做医疗生态的基础

一只蚂蚁两只三只蚂蚁

四只五只六只蚂蚁

不是蜜蜂不是蝴蝶 却充满了力气

七只蚂蚁八只九只蚂蚁

十百千万好多蚂蚁

不是超人不是大象 大能量藏在小身体

——万塘路18号 《小小的蚂蚁》

这段闪现着凯文.凯利“蜂巢理论”思想的歌词,来自互联网摇滚乐队万塘路18号(四名乐队成员均来自蚂蚁金服,万塘路18号正是蚂蚁金服在杭州总部的地址)的作品《小小的蚂蚁》。这首歌在2015年9月就已经推出了,但最近在蚂蚁金服“看见智慧医疗的价值”主题公开课上重新听到这首歌,却让人产生了意料之外的联想。

今年8月10日蚂蚁金服合作伙伴大会上,蚂蚁金服宣布将其覆盖商业运作全流程的12大能力全面开放给合作伙伴。截至目前,除了最基础的支付能力外,蚂蚁金服已经陆续开放了开店、营销、会员、理财、融资、信用等诸多能力。

医疗是蚂蚁金服能力开放的重点行业之一。而这堂公开课的目的也很明确,就是向众多医疗行业的创业进一步传递蚂蚁金服能力开放的思路、举措和意义,以吸引更多伙伴加入其中。至少从姿态上,蚂蚁金服表现出了极大的诚意。蚂蚁金服不仅开放了号称最宝贵的深度数据能力,而且反复申述其未来的发展将很大程度上系于那些加入开放平台的合作伙伴。

从各行业来看,医疗健康可能是少有的市场潜力巨大又被互联网改造程度极低的领域,尤其是一度被认为最有可能催生下一个阿里巴巴。而就阿里系企业自身而言,开放能力并不是其开拓医疗健康产业的第一步。包括天猫医药馆、阿里健康、支付宝“未来医院”等,人们高呼“巨头来了”已是时日许多。

相比互联网呼风唤雨的餐饮、出行、电商、文娱等领域,驯服医疗的难度实在高出若干个量级。就算改变是必然趋势,也要消耗足够的时间和耐心。过程长了,时间久了,寂寞耐不住了,信心可能就动摇了。就像当下的局势,寄望通过新技术和经济模式改造医疗的创业者们正面临着一个巨大的低潮。钱烧过了,用户累积到了,医疗资源也有了,但似乎仍旧距离打破医疗围墙遥不可及。怎么办?

现在,像蚂蚁金服这样的巨头如此“大动干戈”,必是已经对未来有了充分的思考,并确认开放能力是其中最具可行性的一条实现路径。那么,从医疗的角度审视蚂蚁金服开放能力的行动,究竟释放了关于未来怎样的想象?应该紧跟“带头大哥”的步伐吗?换句话说,蚂蚁金服算盘里的这个未来,值得全世界的创业者联合起来吗?

蚂蚁金服向医疗行业开放能力

蚂蚁金服至少从两年前就已经开始耕耘医疗领域。2014年,支付宝推出未来医院计划,意在应用移动互联网技术改善就医体验、提高服务效率。也是在那一年年初,阿里巴巴收购中信21世纪,不仅直接催生后来主要承担医疗探索职责的阿里健康,而且也使天猫医药馆拿到了互联网第三方平台药品网上零售试点资质。

相比阿里健康在正面战场“高举高打”的策略,蚂蚁金服则有点儿“草蛇灰线,伏延千里”的意思。蚂蚁金服一直在将自己已经具备能力,逐步向医疗领域渗透。比如,过去两年里,支付宝未来医院计划已经在700多家医疗机构实现了全流程合作,并且在3000多家医疗机构实现了可预约挂号。

稍微解释一下全流程合作与预约挂号的差别。预约挂号仅是整个医疗服务当中初始的一环,实际上,支付宝能够给医疗机构提供的能力远不止于此。患者这一端还可以再深入到检查报告推送、医疗费用支付,医疗机构这一端则包括数据管理、机构运营、信息安全等。比如支付宝就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合作,将其产品“蚁盾”应用于反医疗欺诈,这其中就包括防黄牛。

除了在医院端,蚂蚁金服在对接社保支付方面也已经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已经在医保移动支付领域进入实操阶段的是在深圳市,而在这个方面表现出合作意向的则已经有100多个城市。

通过过去两年多的实践可以看到,蚂蚁金服通过支付宝来拓展医疗始终是以一种工具化、平台化的思路。即蚂蚁金服没有直接涉入医疗服务链,而是为医疗机构、药店、卫生、人社以及用户提供工具。当这些机构和用户通过支付宝在蚂蚁金服的平台上越聚越多,其实也就意味着新生态下的智慧医疗的形成。从向合作伙伴全面开放能力可以看出,蚂蚁金服希望进一步加快新医疗生态的形成。

除了能够省掉中间的BD环节提高效率外,蚂蚁金服开放能力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触达、连接、融合。具体而言,包括行业政策及解决方案、应用接入和运营管理,以及案例入选和服务市场。蚂蚁金服希望通过更快速的接入,更灵活的运营,能够支持生态伙伴迅速抢占线下场景和服务入口。换句话说,蚂蚁金服提供的能力包括数据、营销、支付、会员等能力,合作伙伴在此基础上提供服务。

例如在支付端,支付宝打通医保支付的条件下,在支付宝与医疗机构、支付宝与结算机构之间都需要有服务商的介入。此外,蚂蚁金服多年实践形成的智能风控体系,能够对每一笔交易从身份、账户、设备、环境、行为、偏好等8个维度进行实时风险扫描。如今,蚂蚁金服将其金融级别的安全能力开放给医疗行业合作伙伴,共同保护医疗大数据安全。前面提到的蚁盾是蚂蚁金服首推的风控产品。

目前,在蚂蚁金服的开放服务平台(open.alipay.com)上,药店和医院的行业解决方案都已经上线。

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蚂蚁金服一再申述,合作伙伴之于其生存发展的重要意义。毋庸置疑的是,蚂蚁金服在安全、支付、数据、营销方面的能力都非常强,对于任何一家初创企业而言无疑都称得上是“巨人的肩膀”。但这究竟只是蚂蚁金服的又一门生意,还是有更遥远的未来,是否值得创业者追随?

眼看2016年就快过完了,确实如预料中的艰难。基本到去年这个时候,整个互联网医疗的故事就讲完了。医院、医生、患者等层面的痛点,平台、垂直等类型的模式,会员、药企、保险等付费方式,该说的基本都说了。然而2016年的医疗领域,爆发并没有出现,反倒陷入了卖药变现的想象力匮乏阶段。

经过五年来的探索,互联网医疗大体经过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综合咨询类平台,从早期PC起步阶段的寻医问药、39健康等,到移动互联网初期的春雨医生。这些平台主要得益于每一次技术变革初期的红利,但之后互联网医疗就很难再出现这样的综合平台。第二个阶段是重度垂直类公司,但现在看来,重度垂直基本很难有前途。原因有两个:一个是单打独斗很难整合各方资源,导致大多数服务闭环只是纸上谈兵;另一个更根本的是,垂直模式的思路仍然是医疗为中心,在没有强品牌的背书下,几乎无法有效管控患者。

但医疗肯定是所有人都不想错过的市场,那么当创业者面对医疗市场力不从心时,巨头们在这个时点又做着怎样的打算?

总的来看,医疗领域的开发大体又这么几个类型:药企基本上是一门心思买医院,比如这半年里出手的海南海药、济民制药、恒康医疗等;另一拨在医院领域耕耘的是近年崛起的医疗集团,比如床位数已过万的北大医疗、华润医疗等;还有一拨是不仅买医院,还自己建医院的,多见于险企、房企,这方面近期最有代表性的显然是放话出来投500亿建10家三甲医院的宝能,以及11亿入股和美医疗的泰康。

相比在实体医疗层面挥金如土,青睐互联网的巨头们则希望能够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其中“打法”最接近传统医疗的是平安,斥巨资铺设医生、诊所、保险三条业务线。估计仰慕美国凯撒模式的平安,后续花钱的量级依然不会太小,像年初刚刚完成5亿美金融资的平安好医生已经放话出来启动B轮融资,可见对资金需求的强烈。

百度应该是在第一代互联网医疗中商业化最成功的,但这套广告导流的模式到现在基本气数已尽。而在移动互联网阶段频频被指掉队的百度,似乎谋划着“跨越式发展”。近期李彦宏在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就指出,移动互联网时代已经终结,取而代之的将是人工智能。百度医疗大脑不久前也正式发布,如果按照李彦宏的公开表态中的判断,这将是百度在医疗领域的杀手级产品。

与平安这样偏传统、百度这样偏激进的路径不同,蚂蚁金服的选择更为折中与温和。

实际上,阿里之前也曾激进过。阿里健康成立不久,便在石家庄落地尝试医院处方外流,但很快遭遇医疗机构抵制而不了了之。仅一年后,阿里健康运营的药品电子监管码业务遭遇药品零售企业联合抵制,致使食药监总局发文暂停了药品电子监管码的扫码。阿里健康在一年之内接连在医疗、医药领域受挫,也充分表明这个领域的水之深、利益之复杂。

支付宝虽然一直以工具类的角色出现在医疗领域,但应该同样对这里的不易深有感知。比如在医疗政策相当开放的深圳,支付宝从2015年8月第一次接触到2016年6月最终上线医保移动支付,仍然花掉了10个月的时间。而大多数城市仍然仅仅是对此表示意向。

从这个角度理解,蚂蚁金服这次向医疗行业开放能力也可以说是以退为进的策略,退是指推到合作的创业企业背后。或者说,蚂蚁金服所构想的互联网医疗第三阶段是一种整合式的医疗。平安所做的是希望通过一己之力来整合医疗中的各个资源,而蚂蚁金服则是通过共享自己的能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与合作伙伴一起构建新的医疗系统。

医疗怎样的未来?

从整个互联网医疗的演进来看,整合医疗(与凯撒模式无关)是一个“山重水复”之后需要作出的选择。而在医疗大变革的时代,整合医疗是否属于未来?

医疗变革的推动因素主要来自两个方面:制度和技术,巧合的是,这两个因素都在推动医疗向同一个方向演进。制度推动的变革来自国家医疗体系的转型,而医疗、医保、医药这“三医联动”的转型都不约而同的指向了一个方向:整合。

医疗层面 公立医院改革是医疗转型的核心。公立医院改革转型的方向是不同层级医疗机构发挥不同功能定位的分级诊疗。分级诊疗的核心不在于分,而在于“合”。它是希望现有孤岛化的医疗机构,整合成为全科、专科相互支持的家庭医疗服务体系。

医保层面 在实现全民基本医保之后,医保转型就进入到了两个层面:一个是医保管理体制的整合,当前的重点是三保合一;另一个是医保统筹水平的提高。提高统筹水平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整合,它是将地域化的医保管理体系整合成为区域化甚至全国统一的医保网络。

医药层面 作为市场化程度最高的医药层面,转型的主体是医药企业。一方面是新版GMP、GSP的相继实施,提高行业门槛,一方面是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提高产品质量,再有就是推动新药研发提高国家医药工业的整体竞争力。而这些举措整体上的趋势,是推动医药生产、流通企业的集中度。

但与趋势整合相对应的是实体机构的分散化,即门诊、检查、影像、手术、住院,甚至医生与医院之间,都将出现独立的机构提供服务。这就尤其需要信息技术将所有这些分散的机构,极其高效的连接在一起,也就是未来整合体系下的互联网医疗。而且现在的一个基本共识是,未来的医疗将不再以医疗为核心,而是以健康为核心。埃里克.托普更是直白的指出,未来的医疗将是瓦解医生绝对权威后以患者为中心的民主式医疗。

从蚂蚁金服的角度,相信未来医疗将越来越多线上化是开放医疗能力得以成立的基本前提。而线上化之后的趋势怎样?之前我们分析过,以患者为中心的互联网医疗整合大体有三种模式,即通道整合,在任何患者需要的地方出现并提供服务;数据整合,在人体数据化背景下,数据积累将直接决定健康和医疗结果;支付整合,几乎是所有服务场景当中的必备环节。

因为支付宝这个产品的特殊属性,蚂蚁金服在通道、数据和支付三个方向上都具有整合能力。一切看起来似乎顺理成章,但蚂蚁金服的挑战仍然存在。一方面的挑战来自医疗的开放速度,制约着未来医院、医保移动支付的落地速度;另一方面更主要的挑战则可能取决于合作伙伴,巨头的加入是否会抢走大家的机会,小公司与巨头合作能否平等,这样信任的建立可能需要磨合与时间。

欢迎一起聊 “金矿系列”(liuyong@36kr.com):

【寻找下一个金矿】移动医疗兴起 “制服诱惑”

【寻找下一个金矿②】移动医疗 “2B or not 2B”?

【寻找下一个金矿③】医院的 “后门”

【寻找下一个金矿④】医疗大数据的苟且与远方

【寻找下一个金矿<番外>】移动到连通改朝换代,医联想为医生搞掂一切

【寻找下一个金矿⑤】VR 技术会不会加速传统医疗的全面革新?

【寻找下一个金矿⑥】医疗 IP 的美丽与哀愁

【寻找下一个金矿 7】互联网医疗 “出海” 进化论

【寻找下一个金矿8】医疗SaaS:发生在云端的“二次医疗革命”

【寻找下一个金矿9】都想让医保出钱,但减少花钱的事也许才挣钱

【寻找下一个金矿10】关于未来医疗,我们赌什么?

【寻找下一个金矿11】在分级诊疗的“消耗战”中如何突围?

【寻找下一个金矿12】诊所疯狂

【寻找下一个金矿13】未来五年,谁能整合医疗赛道?

扫描145家中美创业公司:梦想更大,还是坑更大? | 寻找下一个金矿14

现在不投医疗人工智能,未来十年至少错过八成医疗服务市场 | 寻找下一个金矿15

医疗整合与医院肢解:两大趋势蕴藏着怎样的未来?| 寻找下一个金矿16

+1
1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下一篇

在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开始了解、接触港股等海外证券资产的大环境下,富途面对的是一个前景十分广阔的市场。

2016-11-29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