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场未来出行引发的行业激辩 | WISE·2016未来峰会

阿祖·2016-12-06 17:33
影响未来出行最重要的三个要素就是新的技术的变革、场景的需求以及与现有的交通体系的融合。

未来出行的方式究竟是什么样子的,每个人心里可能都有自己的想象,火爆行业的共享单车可能是一种方式,平衡车、电动单车也是新型的交通工具,更炫酷的甚至有载人飞行器,甚至还有很多人想都想不到的VR穿越。每一种形式会如何影响我们未来的出行方式,即没有定论,有引人深思。

在今天的36氪 2016 WISE年度大会未来峰会上,我们针对日前最火爆的出行领域创业组织了一个圆桌讨论,主题就叫做“未来出行的N种可能”。

无论是近几个月处在风口浪尖的摩拜单车和ofo的红黄单车之争,还是随着风口与资本的到来两家高歌猛进的飞速发展,就像ofo CEO戴威向36氪介绍的,“我们在过去15个月融了6轮的钱,最近的一次拿到了1.32亿美金”。(戴威在本届36氪WISE大会演讲全文可以点击阅读《【36氪 WISE大会】ofo CEO戴威:一切周期都是外部的,解决了代步出行的ofo在过去15个月拿了6轮钱》

所以在这样的关键时间节点,36氪WISE大会请来了出行领域各个不同方向最具代表性的创业者:和小米一起发布平衡车的赛格威董事长兼CEO高禄峰,天际线载人飞行器创始人兼CEO李新,主打电动助力单车的轻客总裁兼CTO杜磊,以及前沿媒体元代码创始人卢达烨。

未来出行的形态颠覆想象力

各个嘉宾所处的细分行业使得他们对出行的认识更加深入,同时他们正在开发的产品也是颠覆用户想象力的出行方式。

其中,平衡车就是近些年开始出现的新颖的短途出行形态。高禄峰介绍,赛格威主要做短交通方面的事情,今年也在做机器人方面的事情。经过几年的发展,赛格威现在在全球分了三个大区,包括中国、欧洲、美国都展开业务。

而轻客的产品离普通消费者的认知更近一些。同样是短途出行,轻客选择了单车,差别则在于主打助力电动车。根据杜磊的介绍,在日本和德国,这种助力单车的出行方式已经是很主流了,而且已经比我们早发展了十几年。助力电单车实际上并不是电动摩托的形态,而这种方式的意义很大程度上在于帮助传统单车行业做产业升级。

天际线研发的交通工具则非常的黑科技,他们做的是载人飞行器。李新介绍,天际线现在用的发动机的功率是你现在开的车的6倍的功率。这种飞行器的远期目标就是实现我们在第五元素里面所看到的场景,未来的交通格局可能是空中的立体化,天际线正在为此做出第一步,有可能在未来的两到三年之内,大家可以看到原型机的试飞。

卢达烨所在的领域是虚拟现实的垂直媒体,而他在后面也提到,就像扎克伯格在F8大会上所提到的,他把VR定义为传送,任何人带上VR头盔,就可以瞬间移动到你想去的场景。

细分距离,盈利模式,短途出行的激烈论战

赛格威和轻客都是聚焦短途出行的创业公司,这一领域也在近期火爆异常,所以针对短途出行的讨论是我们今天的圆桌无法避开的话题。

然而同样是聚焦短途出行,赛格威与轻客定位的是不同的距离段。

高禄峰介绍,赛格威定义的短交通是1-5公里。这一距离范围并不适合步行,而汽车在这里也产生了很多问题。而在电子技术和电控的所有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电力驱动的交通工具正迎来良好的爆发时期,也就是是短徒的电力交通非常好的上升阶段。所以电力驱动,是未来短途交通范畴里的第一大趋势。而第二个趋势就是不同的用户属性有不同的选择倾向。谈到这里,高禄峰介绍了他们调研的用户画像。“我们在调研的时候发现,像ofo,像摩拜单车现在非常火。而实际上有车一族和平时乘坐公共交通出行的这些人,对车辆选择的差异性巨大,那就是有车的人几乎不会去选择ofo和摩拜。”这就是平衡车产品存在的根本因素,也就是说不同属性的用户对于不同产品的需求。

而对于共享单车的出现会不会对仍然在造单车的轻客产生影响?杜磊介绍,轻客的产品与共享单车的目标出行距离不一样,轻客的电动助力单车目标是5-10公里的出行距离段。杜磊表示“我觉得我们的产品跟共享单车,包括跟高总的平衡车产品,都是互相补充的关系。”单车这种形态是一个成熟的城市的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再往成熟发展之后,汽车不再是满足购物心里需求的产品,而单车是否是合适的出行选择会得到理性的回归。

高禄峰更是坦言,共享单车的盈利模式是这个业态的严重BUG!“可能明年这个时候像摩拜单车和ofo就会陷入到一个困局,尽管资本的推动作用显而易见,但生意的本质是要盈利的。我认为在摩拜单车和ofo这种形态的生命周期总是摇摆在盈利和不盈利的生命线边缘上,当他呈现一定的利润,就会有很多竞争者继续杀进来,原因就是这个模式门槛过低了。”

未来出行系统的终局

而在讨论出行行业最终将会呈现什么样的格局,讨论嘉宾的思路则更加广义化,讨论的范畴不仅仅是硬件、技术、模式等等。

高禄峰首先引入了交通信息系统的要素。这一点不仅在于单个交通工具的导航与车通信,也在于用车需求与车量供给的匹配。看起来,撬动汽车行业的关键力量是自动驾驶,而实际上,自动驾驶所带来的充分的车通信可以解决很多目前交通信号灯能解决的问题。

天际线的李新介绍,至少3-5年内,他们所做的载人飞行器离普通百姓生活还比较远。主要原因是我国工业实力的问题,使得零部件造价成本离民用始终还有距离。而现阶段,天际线的主要合作是和军方进行的空中救援项目。“整个中航攻略,十四五规划,也把航空救援列为重大专项,做了一个十年的长期规划。”

而谈到未来出行系统的终局,李新认为,关键在于人类找到自己不同需求下最舒服的出行方式,“比如200米左右,走着就最舒服”。而具体界定方式还是离不开距离。把范围缩小到城市交通,几十公里的范围,载人飞行器就有可能解决这个问题。而短途出行还是轻客和赛格威要权利解决的领域。

轻客杜磊认为,未来出行的终极解决方案有可能是一个广义上的可穿戴设备,可以让人的技能无限的延伸,大概可以想象为钢铁侠的样子。“这种能力我觉得是未来终局的交通方式,就是回归人的本源。”

卢达烨则提出一个新的角度,除了以距离来给出行分类,我们还可以用成本来划分出行的类别,时间成本、财务成本、甚至在雾霾天里我们对健康的顾虑都是成本的要素。而将出行成本压缩到极致的方式就是,带上VR头盔,直接“穿越空间”,也就是前文里扎克伯格提到的“传送”的意义。

36氪主持人王振宇总结,影响未来出行最重要的三个要素就是新的技术的变革、场景的需求以及与现有的交通体系的融合。

在圆桌的最后,每一位创业者也分享了他们在创业过程中最大的体会。

高禄峰:创业里我没见过捷径,该过的槛、该进的坑,样样都没落下,大家一路保重吧。

杜磊:如果创业者的精力只能做好一件事情就是把产品做好,这个产品只有一种特性,能拿的出手,那么就是为人创造价值。

李新:创业要务实,要对企业的盈利负责,要给股东交代。

卢达烨:创业要做自己喜欢和认同的事情。这些才能成为动力让创业者在遇到困难时,走得更远。

+1
3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下一篇

黑产面前,信用风险几乎都可以忽略不计,中国有超过500万人从事黑产,曾经肖文杰的同事做了一个借款项目,上月开门,下月关门,坏账率80%,全是被黑产者吸干净了

2016-12-06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