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小巴业务正式上线,这会帮助滴滴在最后三公里出行市场扳回一局吗?

Nicholas·2016-12-15 16:00
滴滴在精细化运作,针对短途出行推出了相应产品。
艺人资源搜索整合服务平台
我要联系

今天,滴滴小巴业务正式上线,主要用于解决城市主干道之外的最后三公里的出行需求,实现用户与公交站点及地铁站点的行程接驳,产品首期已在北京、成都部分区域开通。

开通地区的用户可通过手机客户端滴滴出行来呼叫小巴,小巴会智能计算乘客上车点和下车点,乘客选择确认后,就会通知用户“打”小巴的时间和地点。

我们可以先对比下滴滴小巴和此前滴滴大巴和滴滴快车拼车的不同,滴滴小巴更像在同一时间内将同一去向的乘客拼到一起,相对于滴滴大巴,滴滴小巴的人数较少,拼起来更快更机动灵活,不会闲置;相对于滴滴快车拼车,滴滴小巴是在同一时间点拾取上多位乘客,且是在交通枢纽等接驳点来回输送客人,效率较拼车更高。

滴滴出行高级产品总监罗文说介绍了滴滴小巴这一产品的技术实现路径,他介绍道,滴滴会将用户的出行需求分门别类,通过技术手段实现对整体用户的出行需求进行细分和聚类管理,实现一个价格浮动、路线浮动、并且时间也浮动的产品来满足不同用户的出行需求。比如用户从地铁站出来后,对去往相同方向的乘客进行聚类,让他们搭乘同一辆车出行,但价格可能不一样,路线也是动态的。

据悉,滴滴小巴主要有三个特点,包括智能计价、虚拟站点以及最优路径规划

计价方面,产品会根据站点、线路、时间以及实时供需等30多个影响因素进行计算报价,线路热度越高,同行人共同分摊成本,单个用户成本下降,等于是5元内实现了专座出行,而相对于市面上的对标产品(价格也在5元左右)“小蹦蹦”,滴滴小巴的安全系数和乘坐舒适度都得到了提升。

所谓虚拟站点,即滴滴小巴将顺路用户聚集到同一个上车点,这是基于滴滴大数据,通过热力图挖掘出高覆盖、密集的上车点。据悉,所有虚拟站点的设立都要求易于车辆停靠,并且易于乘客找到。

而最优路径的规划,即“无固定路线”,这是因为小巴也正如它的定位出发点,是完全按需的出行产品,根据需求规划路径不断引导车辆行驶,当有用户叫车时,滴滴小巴会根据需求智能计算路径,在体验范围内进行最优供需匹配,动态调整路线。

滴滴介绍道,小巴业务的乘客上车效率能够达到30~40秒,司乘按照平台引导至指定站点碰头,可以省去了电话沟通的环节,能降低双方沟通和等待的时间成本。以当前小巴在北京回龙观的业务为例,每天售出座位峰值达5000座,并且这个数据只用了60辆车来完成,每车日均完成超过80座,在高峰时期每车平均完成12个座位/小时。

2015年10月至2016年9月期间,滴滴出行平台上共享出行的累计里程为53.5亿公里,对于这个新的共享产品滴滴小巴,滴滴表示加入了平台对司乘的百万保险,并且严格司机准入门槛,后台记录行程轨迹,以保障司乘安全。

在滴滴出行的整个业务板块中,虽然我们目前尚不得知其三公里短途出行究竟占总里程多大比例,但随着滴滴整体价格的上扬、以及摩拜单车等共享单车平台的兴起,短途出行市场也开始被分流到上述短途出行平台。现在滴滴推出小巴业务,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滴滴在三公里市场收复失地,虽然小巴仍不能像无桩单车那样给乘客任意上下车点的方便,但总的来说,之前有不少白领都会乘坐那种“小蹦蹦”,这个市场不用再重新进行教育。

滴滴小巴的推出,意味着滴滴在根据按照距离长短推出相应的产品,对整个出行市场进行精细化耕作了。

我是36氪汽车记者,负责特斯拉、无人驾驶、新能源、车联网、出行及后市场,欢迎直接与我联系,微信:17701221940

+1
0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报道的项目

艺人资源搜索整合服务平台

下一篇

互联网软件开发众包模式,是对软件开发模式的颠覆还是众人追捧的一场自嗨?

2016-12-15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