押注自动驾驶?“插班生”英伟达(NVIDIA)破局汽车产业依旧困难

CarTek·2017-01-09 14:43
今年CES发布会上与ZF(采埃孚)、博世、奥迪等的合作迹象表明,汽车自动驾驶将是其下一步致胜棋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HackDrive骇驾”(ID:hackdrive),作者刘布斯,36氪经授权发布。

尽管黄仁勋口头上说,游戏才是英伟达(NVIDIA)的核心业务;但今年CES发布会上与ZF(采埃孚)、博世、奥迪等的合作迹象表明,汽车自动驾驶将是其下一步致胜棋。

近两年IT公司与汽车厂商的合作尤为密切。诸如Google、苹果、微软、QNX等,都不同程度上建立了属于自己的汽车生态体系。但这些公司属于上层应用级支持商,没有真正进入汽车供应链体系,大部分属于玩票心态。

对于英伟达来说,境况就不同了。它的Drive PX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将直接在芯片级市场与英特尔、高通、恩智浦、瑞萨电子等老牌企业产生正面碰撞。

高调的新品发布与眼花缭乱的产品命名,给人一种“英伟达在汽车领域布局已久”的错觉。实际上,相比前述几家公司,英伟达只算是一个插班生。但在自动驾驶浪潮袭来之时,黄仁勋意识到,英伟达在游戏领域积累的超级计算能力与人工智能经验,将成为其挑战传统汽车半导体供应商的绝对筹码。

实际上,英伟达虽然在汽车领域宣布了不少跨界合作,它本身并未渗透进汽车产业。直至特斯拉Model S这样的更加智能化和多媒体化的车型出现,英伟达才找到了一点存在感。这一点得益于英伟达早期在视觉处理和移动计算领域积累的优势。

在CES上,英伟达发布了AI Co-Pilot辅助驾驶系统。它可以看做是一个“智能副驾”,协助驾驶员监控周围的动态,并作出反馈。这一概念,后面会被集成到Xavier超级计算机中,成为智能汽车的大脑。

而Xavier的应用,则依赖于汽车厂商对于英伟达Drive PX解决方案的重视程度。因为,英伟达的竞争对手还有很多,而且各个实力强悍,并具备汽车产业的深厚资源与供应链关系。

这次与奥迪联合研发自动驾驶车型,可以看做是英伟达对于不久前英特尔与宝马合作的一次回应。

英特尔与英伟达相比,在汽车领域的存在感并未高出很多。与宝马合作自动驾驶车型的研发,得益于宝马与英特尔长期在ConnectedDrive(宝马智能互联)产品上的合作关系。

其实,这两家“英”字头的芯片公司,过去几年或多或少都在车机领域有所渗透。比如宝马的i3,既采用了英特尔的Atom凌动处理器,也搭载了英伟达GeForce 8视觉处理器。然而,在这两家之外,还有一串很长的供应链名单:

飞思卡尔、意法半导体、英飞凌、德州仪器、瑞萨电子、恩智浦、富士通、博世、赛灵思、高通....

英伟达与英特尔的产品,在宝马i3上加起来都不敌飞思卡尔的一半多。而自动驾驶,对于他们(再加上高通)来说,应该是一个弯道超车的机会。

当前,CPU与GPU在车内的应用,仍停留在车机(娱乐信息系统)层面,还没上升到整车的控制中心级别。99%的车型,也并不需要英伟达Drive PX这个级别的运算能力,甚至连Tegra 2、3处理器都不是很普及。

特斯拉Model S最早装配了英伟达的Tegra 2作为处理核心,后来升级到3、4,一直到X1。这与宝马i3搭载英伟达GeForce视觉处理单元有着本质的区别:英伟达不仅是一家显示芯片制造商,同时也提供移动计算芯片;当移动市场被高通占据后,汽车可能是英伟达侧面突破的一个机会。

据ABI调研公司预测,车机芯片营收在2020年左右可以达到19.5亿美元,这比2013年的6.8亿美元增长了2.8倍。这主要得益于车载娱乐信息系统的普及。不过,在这个市场中,占据绝对领导地位的,依然是汽车半导体厂商。

另据IHS发布的一份2013年的调研显示,在车机中的互联与处理器单元市场分布中,恩智浦(NXP)以16.8%的市占率占据第一位;紧随其后的是意法半导体,占据13.8%的份额。

而在智能手机领域有出色表现的德州仪器(TI),仅占6%。即便如此,它也比双“英”加上高通在车机中的占比要高很多。

所以,目前的局面是,在汽车智能化的大趋势下,英伟达、英特尔、高通三家公司,利用其各自在移动计算、云计算与视觉处理方面的优势,成功笼络了宝马、奥迪、福特、特斯拉等车厂。

这些车厂研发的智能汽车,搭载着各种摄像头与传感器,在CAN之外,还部署了FlexRay、MOST等高带宽的通讯协议,自然需要更强悍的处理器以及云平台作为运算能力的保证。

英伟达的Drive PX应运而生。在奥迪推出的自动驾驶A7测试车上,有一个叫做zFAS的主板,这上面集成了英伟达的Tegra K1处理器,以及一个MobileyeQ3视觉处理芯片。而英伟达的Drive PX解决方案,就是一块这样的主板,只是没有Mobileye的产品。

相比传统的汽车半导体公司,英伟达的真正优势,并不在于芯片设计能力,而在于它代表它的友商英特尔、高通,真正把深度神经网络(DNN)、云计算以及视觉技术引入汽车芯片。

尤其是在DNN方面的积淀,是英伟达致胜的关键棋子。这就是为何在今年的CES上,黄仁勋对AI(人工智能)汽车大着笔墨。英伟达押注AI,就是押注自动驾驶。借助在人工智能和移动计算方面的优势,英伟达有望在汽车领域脱离二级供应商的地位,直接成为Tier 1公司,成为汽车供应链的一个环节。

未来,以英伟达Drive PX 2为代表的汽车移动处理模组,将成为与变速箱、四驱系统等并列的汽车零部件。

同时,“双英”格局正在形成。

+1
0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下一篇

某平台美食类短视频项目的数量翻了10倍多,短视频创业会在2017年泡沫化么?

2017-01-09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