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上影这样的国企都换不到美元了,“买下好莱坞”终究只是梦一场?

娱乐资本论·2017-03-10 09:38
外汇管制趋严,已让中国资本在好莱坞等海外投资市场越来越不受欢迎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娱乐资本论”(ID:yulezibenlun),作者高庆秀,编辑郑道森;36氪经授权发布。

政策,依然是影视行业的最大风险之一。

今日,根据Variety的消息,受到中国外汇管制趋严的影响,上影集团、上海华桦影业参与派拉蒙接下来3年所有电影产出意向可能将化为泡影,涉及金额高达10亿美金。

这已不是中国限制资本外流给带来的首个问题。

鑫科材料、万达集团出海收购,诸多公司在好莱坞高达十几亿的并购案,结果都是铩羽而归,甚至连正在拆除VIE架构的影视公司也受到影响。 

尽管外汇监管政策主要是为了限制企业往海外抽逃资金,并不是单独针对娱乐产业,但监管政策趋严,中方企业无法拿到换汇监管许可,就无法完成交易。这让一直在国际市场横着走的中国财主变得不那么受欢迎了。 

有业内人士此前接受采访时称:“以前客户会问,是否能够确保让中国买家加入。而现在恰好反过来:一些客户会问,能不能在没有中国买方参与的情况下达成交易,因为中国投资者在国内面对不少挑战。”

根据娱乐资本论了解,这项政策对出境外汇限制主要以窗口指导为主,并没有具体的金额比标。目前为止,对于金额在几百万美金以下的外汇出境,外汇管理局并没有多加限制。

上影投资派拉蒙电影,还有变通策略吗?

“上影投资派拉蒙”的消息,从《变5》投资权在中国分销的时候就开始传。谁也没想到会是这样的结局——在外汇政策越来越严的情况下,上影要打给派拉蒙的第一笔资金可能无法到账。

2016年以来,中国央行多次就外汇兑换和汇款出台规定。与海外直接投资有关的单笔500万美元以上的购汇申请必须提前咨询并获得许可。 

就在不久前,万达集团 10亿美金收购美国DCP 100%的股权一事,也同样因为外汇的原因未能成行。此番上影遇到的麻烦,让人们意识到,就算是像上影这样的国企,也未能在外管局获得“特殊优待”。 

然而,在这次上影跟派拉蒙的交易中,另一家公司华桦传媒却几乎不受影响,原来,这是因为华桦原本就有不少海外资产,可以直接通过外币投资。 

对于这笔交易遇阻的情况,华桦传媒在给媒体的邮件中称:“我们会持续带给观众好的作品,加强与派拉蒙的合作,目前我们已经取得了不错的进展,对这笔交易最终会完成也充满信心。”

上影与华桦的这次联合投资,会不会还有变通的方法?有业内投资人告诉娱乐资本论,或许还有两种可能性。 

第一种是向在海外有资产的公司借美元,然后按照相应的汇率,偿还给债权公司人民币。以上影集团为例,一个可能的解决方法就是在海外拥有美元资产的华桦传媒代表两家公司先用一部分海外资本支付第一笔交易金,然后上影再通过国内的主体支付给华桦人民币。

“这种形式比较麻烦,但确实可以操作。”该业内投资人称。

第二种方式是,由于目前,香港受外汇管制的影响比较小,可以以香港作为跳板,先把境内的资金转到香港的公司,然后再将资金从香港汇到海外。

毕竟,外汇管制作为一种阶段性的政策,管制只是暂时的,持续一段窗口期之后就会自动回复正常。

上影“黄了”,中影的海外投资会有戏么?

今年1月,中影股份发布公告,公司之全资子公司中国电影器材有限责任公司拟以不超过1亿元人民币,通过参与定向增发和收购股权的方式,收购法国YMAGIS公司15%的股权,并开展业务合作。

有业内人士认为,上海电影受到外汇政策管制,但中影这笔交易有可能就成了,因为,上海电影背后是地方,而中影背后则是国家,或许外管局的政策会松动一些。

一位好莱坞制片人告诉娱乐资本论,由于外汇管制主要通过窗口指导的形式发挥作用,相比之前,现在公司几百万美金的外汇出境时在流程上并没有发生很大变化。而在房地产投资领域,曾有中国投资者未能获批3000万美元的换汇额度。 

“对于长期从事影视行业的公司汇款,可能给的额度稍大一些,如果是对影视行业的跨界投资,基本能申请的外汇额度比较小。”上述好莱坞制片人称。 

在中国公司出海投资领域中,除了股权投资,还涉及到中外合拍片等项目投资。由于单片投资金额比较小,新政对单片投资的影响可能相对小一些。

“买下好莱坞”曾是风口,却被外汇“卡住脖子”

娱乐资本论获悉,类似与好莱坞的大型交易,谈判周期一般是1年左右。

如果退回到1年以前,正是2015-2016年年初,中国电影市场最繁荣的黄金时段。那时候国内影视标的价格飞涨,在一级市场,手里只要随便握有一两个IP,公司估值便往两三亿上靠。 

在国内买公司实在不划算,但当时影视行业又是投资风口,大资本开始瞄准海外。 

海外片在中国市场越来越受欢迎,就算在国内电影市场不景气的2016年,《疯狂动物城》也能拿下超过10亿的票房。相比之下,海外影视资产性价比高,一旦买下,几乎是坐等升值。

因此,2016年,包括万达等不少大资本,都产生了去好莱坞“买买买”的意向,最终,万达买下传奇,并与索尼达成合作,批量投资好莱坞电影。 

此外,参与好莱坞片单投资的,还包括完美世界与环球影业、博纳与福斯旗下的TSG等,中国资本还跟派拉蒙、华纳等大公司也都传过绯闻。 

有意思的是,中国公司在海外的类似投资,可能甚至都不需要用自己的资金。 

“除了万达这样量级的公司,中国公司出去的时候,基本上兜里的钱很少,都是先跟好莱坞的公司接触,谈一个意向,然后稍微交一点保证金,接着回国募资。”一家母基金投资人表示。 

一般情况下,上市公司会通过发公告进行公开募集,另一种方式是,联合几家公司,设立一只美元基金。 

当然,除了真实投资以外,也有业内人士认为,部分民营企业在通过文化投资的方式,向海外悄悄的转移资产。 

路透社透露:投资银行瑞银的欧洲、中东与非洲(EMEA)并购业务主管Severin Brizay指出,中国买家在过去两年中到处出击,而且颇受欢迎。 

但如今,外汇管制趋严,已让中国资本在好莱坞等海外投资市场越来越不受欢迎。

+1
0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下一篇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企名片就不停的被创投圈人士提及。

2017-03-10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