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O.史密斯丁威:不盲从“智能”,好体验才是大众消费品的根本

WISE·2017-03-10 15:49
已经拥有143年经营历史的公司如何看待智能家居?

智能家居是今年中国家电及消费电子博览会(AWE)的热门词,众多参展品牌都在努力将“智能”两字塞进产品中。对于这个被高捧的概念,A.O.史密斯的丁威在接受36氪记者专访时,却显得很冷静,“其实在公司内部,我们很少谈论智能家居,在一定程度上,现有的产品还有诸多体验与功能上的需求没有被满足,对于新概念,我们不轻易否定,但不懂或者还没有强烈感觉的时候,我们还保持观望,不轻易投放资源,不轻易改变经营方向。”

在丁威看来,已经拥有143年经营历史的A.O.史密斯,应该更专注于有没有解决产品难题,有没有提升用户体验,是否真的满足了用户的需求。

本届AWE展会上,A.O.史密斯展台就以体验复合“场景化”的方式对旗下的全系产品进行了展示。在超过1000平方米的展览现场,通过诸多创新技术体验模块以及生活场景化产品展示区借助生动化、VR等技术辅助,使参会者体验到A.O.史密斯不同品类新产品新技术的价值。包括长效反渗透净水机和大CARD值空气净化器在内,A.O.史密斯在AWE上发布的六大品类新品。

36氪记者也在此次展会上专访了A.O.史密斯集团公司高级副总裁兼(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总裁丁威

36氪:今年参展品牌几乎都将主题设立为“智能家居”,从A.O.史密斯角度是怎么看智能两字?

丁威:像这次展会,很多企业都把“智能”放在首位,有些家电企业是把这个概念当做展示主题在说。从我们的角度,是要将解决消费者需求的核心技术放在最首要的位置。

事实上,我们始终觉得,在我们所销售、生产的几个品类里,也就是电热水器,燃气热水器,家庭取暖设备,包括现在做水净化设备和空气净化设备,都是居家、大众消费产品,在这个层面上,到底应该更关注智能技术含量还是解决问题本身?

从目前来看,我们始终在意的是解决了多少行业难以解决、但用户真实需求的问题。

比如空气净化器,用户体验不够好,不同价格之间的产品,到底差别是什么?效果有什么不同?这个品类,我们现阶段要求研发团队进行智能研发,根本就不符合市场需求,现在最大的挑战是能不能解决消费者现在的问题。公司对于研发团队的要求,就是开发出一款产品,能够实时告诉消费者净化效果。所以我们就会在空气净化器中加入一个显示器,实时能够探测和显示目前的PM2.5的数值。

我们在公司很少谈论智能家居,我们会强调消费者的问题有没有找到好的解决方案。

36氪:通常,从获取市场反馈到产品研发的周期有多长?

丁威:我们内部分长线项目和短线项目,其实不会给团队太大的压力,要加人、要研发费用,我们都可以支持。一些短线项目像是形象升级,或者产品改造,一般12个月左右。一些长期的项目,我们不会设限,一年,两年都有可能。

36氪:那你觉得现在热议的智能家居,会是个伪命题吗?

丁威:我们不希望自己傲慢地对新名词或者新概念轻易否定,但真的不懂或者还没有太多感悟的时候,我们的态度是保持关注,但是不会随意投放资源,改变经营方向,我们还是专注于解决产品难题。

像是我们做得最早的电热水器,到现在其实没有太多新鲜东西可言了,但还是存在一些使用体验上的问题,比如水总有用完的时候,水箱体积太大,看上去不安全,如何在体积小巧的同时做到不断水?听起来像是无解,但这是我们内部在想办法解决的问题。我们其实6年前就开发出样机了,只是距离商业化,还有一些障碍点在努力攻破。

A.O.史密斯毕竟有143年的经营历史,始终的要求就是做事实在,整个公司不提倡追逐时髦概念。其实,可能每5年就会有新名词出现引领一波思潮,比如柔性化生产,六西格玛,制造2025,工业4.0等,跟风前行只会把握不准自己的经营。但从我们公司角度,不管概念怎么变,我们都在强调整个生产环节、研发环节、营销环节,能否通过创新来提高效率、提升品质。

36氪:具体会如何做?

丁威:产品上要减少浪费,对消费者和客户没有价值的,就消除掉。这不是简单的偷工减料或者简单的降成本。比如营销环节,按照我们现在的规模,每年要保持品牌的活跃度,每年至少需要2亿人民币的广告费花费,但5年、10年以前那种投放在传统媒介渠道上的钱不再需要了,终端从电视节转向了手机端、社交媒体端,那么推广和营销的方向和手段就要改变。

那么在生产端也一样,生产关系生产效率在很多新技术的前提下也在发生改变。比如机器人的成本在降低,一些关键的生产环节是否可以引入机器人?

我们现在每一个品类都有自己生产线,要保证产能的扩张可能就需要投入新的生产线,我们的工厂内部有专门的自动化部,就要求任何上一条新线,要确保比老线的劳动效率提升35%。

36氪:觉得机器人替代潮会很快到来吗?

丁威:我觉得大家要理性看待这个问题,机器人、自动化这些的确促使很多企业重新重视生产过程,目前劳动力成本的高企和企业盈利能力的下滑,的确让不少企业都面临生存问题。但中国的机器人应用是否会超过日本、德国?劳动力成本的压力是否大到了需要被完全替代?这是需要思考的。即便是在我们美国的工厂,大量组装的岗位、制造生产的岗位都离不开工人。

而且替代与否,替代的比例多少,取决的因素很多,甚至关乎经济发展、社会问题。以中国的经济发展来看,各地区发展不平衡,内部调整空间还很大。

就劳动力成本来说,也不能一刀切。机器人取代工人,我们得看工人一年平均工资是多少来测算投资回报,10年前一个工人所有成本是5万/年,那可能花15万买个机器人,3年回报比较合适。但今天工人所有的成本加起来,是10万/年,那可能30万的机器人都值。我们还是选择走专业化路线,管理相对单纯,企业资源相对聚焦,不会被过度稀释。

+1
1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下一篇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