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俞军的产品军规做投资

金沙江创投·2017-03-27 16:55
上一篇,作者将俞军的三条产品军规用作投资,作者和读者都意犹未尽,这一篇中再次拜访俞军老师,深度解读军规的奥秘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金沙江创投”(ID:GSR-Ventures),作者江澜;36氪经授权发布。

俞军把产品军规从早年的12条删减成现在的3条。我在上一篇用俞军的产品军规看投资中试图把三条产品军规运用在投资上,写的过程中越发觉得军规本身蕴藏着太多产品经验,值得细细琢磨。于是,应读者要求,正式开启《用俞军的产品军规做投资(下)》,再次拜访俞军老师,2个小时的沟通,我理解得也更加深刻了,下面逐条分享给大家。

第一条,(新体验-旧体验)-迁移成本。

第二条,用户样本量。

第三条,怀疑精神。

第一条在上篇中描述得比较多,这个公式来源于经济学原理,是经济学公式在产品上的引申,能非常简单地得出结论,适用性非常广泛,不管是做产品,做投资,哪怕做生活中的决策,都可以用它来算算。

第二条,用户样本量。在上篇中我主要描述了在投资场景下的理解方式。在这里我想再补充一下用户样本量在产品应用上的理解。

产品满足的是用户的某一类需求,产品是需求的合集,不是用户合集。

例如微信解决沟通,滴滴解决出行,淘宝解决购物。无论用户是学生,是各行各业的工作者,还是退休的老人,只要你有沟通的需求,你都会用微信。

用户不应该做画像,去固定成某个年龄范围,某个性别,某个身份。应该把产品理解成需求的合集,尽可能多地获取各种用户使用产品的信息。用滴滴来举例,比方说学生怎么用滴滴,上班族怎么用,他们雨雪天怎么用,晴天怎么用,在北京怎么用,回老家怎么用。去了解每一类用户怎么想,怎么看,怎么用,只有足够多地并且不断地获取这些详细的真实用户使用场景,才能设计出更符合需求的产品。

第三条,怀疑精神。这一条也可以描述成科学方法论。科学方法最具有通用性,产品设计本质上来说是人文科学的一种,产品理论是用科学方法去解决人性的需求问题。科学的方法是不断地证伪。尝试去推翻一个结论,这个过程能够不断去验证结论的真实性,推翻的过程就是不断完善结论的过程。

还是举滴滴的例子来说明。滴滴的整个产品链条上的角色有,司机,乘客,供应商,竞争对手,投资人,政府。司机又可以分不同的城市,而同在北京的司机还能够分为北京城区和北京郊区,每个角色这样细分下去是一个细化到最末端的决策模型。当我们做决策的时候强依赖这个模型,做每一个角色,每一个场景下的假设。

比方说,北上广深的司机,预期月收入是 8000-10000,二线城市可能是6000-8000,三四线城市是5000,乘客对打车价格的承受范围也不相同,在不同的场景下付费意愿也不同,有的时间紧迫,有的可能不太紧迫,所以在做定价产品的时候就要区别到每个城市,每个乘客,每个场景。制定出一个基础的定价规则以后,再去思考其他角色反馈,比方说竞争对手会怎么做。在长期的交手中,能够从竞争对手处多次获取反馈,依此可以做竞争对手的跟进推测。可能最早期,是假设竞争对手的各种反馈,依次思考这些假设,证伪自己的决策。

One more thing…

这三条产品军规每一层有非常强的关联性和递进性。第一条是最通用的原则,从初阶到高阶产品经理都可以用这一条来分析需求。第二条是积累和归纳。每一个场景的积累需要时间,产品经理最初期的1-2年是积累的关键期,如果此时你在一个快速成长的产品中,能够得到快速的积累。积累出的需求场景,做归纳并分类,是提出新方案的基础。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做自己最熟悉的领域更加容易做出成绩。第三条,是验证需求的方法。这一条也可以用来总结各种方法论,是跳出需求本身的升华。

+1
2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下一篇

做不成共享单车买卖的滴滴要把ofo接入进来了?

2017-03-27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