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加快推进个人征信牌照发放,8家试点机构离牌照还有多远?

何沛宽·2017-04-21 15:15
个人征信牌照要是落地了,影响有多大?

近日,中国央行副行长陈雨露在北京表示,央行正加快推进个人征信业务牌照发放工作。

个人征信业务,是指征信机构对个人信用信息进行采集和加工,并提供给客户的评估服务。此次加快个人征信牌照发放(“开闸”),指的就是央行将对征信机构发放经营牌照,准许从事个人征信业务。

这一次陈雨露在会上突出了个人征信业务的独立性、个人信息隐私权益保护、公正性三个方面的原则。其中,

  • 独立性方面,征信产品和服务的使用不能与征信机构股东或出资人的其他业务相捆绑,不能成为股东或出资人谋取他利的手段。

  • 个人隐私方面,此前一直没有发放个人征信牌照,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基础设施不完善,《个人信息保护法》中个人信息采集的边界和监管尺度模糊。如果央行作为征信业的行政监管部门发放个人征信牌照,可能会出现持牌机构从模糊尺度中做出“违背个人信息安全,但无法可依的”尴尬现象。征信涉及个人信息保护,需要受到比其他金融机构更为严格的监管。

  • 公正性方面,注重解决信息不对称导致的信用违约风险问题,提高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助力普惠金融发展。

个人征信牌照发放的问题,其实早在2015年央行就下发通知,要求芝麻信用、腾讯征信等8家试点机构做好个人征信业务准备工作。不过事实上到现在,这8家机构仍未正式取得牌照。8家公司中,部分公司其实并不独立,也就是说它们兼顾信贷业务,比如腾讯有微粒贷、蚂蚁金服有花呗,拉卡拉也有信贷业务(官方曾表示信贷业务会独立于征信服务),这些公司在征信服务上操作起来独立性问题并不容易解决。

此次的消息,央行要加快推出征信牌照,但是真的可快速落地,还是仍要等待,央行要怎样权衡这些最关键的原则?

另外,国内630家银行,2500家左右的P2P,近9000家小贷公司,近20家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在互联网金融领域均有所涉足,征信牌照具体落地到哪家,在独立性、公正性等方面的考核都会是市场关注的热点。

关于个人征信牌照的市场,此前就有数据对照中美两国情况,预测中国个人征信市场规模将超过千亿。再者,对比海外成熟征信行业中,征信应用场景包括信用卡、消费金融、融资租赁、抵押贷款。另外在酒店、租房、租车、婚恋、签证、分类信息、学生服务、公共事业等服务领域也可以用到。几乎与钱相关的交易场景,都可以与征信关联。

等国内个人征信系统逐步完善,征信机构、个人收入来源多元化,征信应用渗入到生活的各种交易场景,给国内带来的影响远不止千亿市场的生意。









+1
2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