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公关不能死搬杜蕾斯广告,最快的不是最好的

36氪的朋友们·2017-05-11 20:00
对于危机公关,杜蕾斯的话最接近本质:最快的并不是最好的,坚持到底才是最强大的。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老昙一见”(ID:Tan-view),文/徐昙,资深商业领域观察者,《中国企业家》杂志助理总编辑,《中国经营报》原产业版组主编,有超过10年财经报道经历。著有小说《上市赌局》《伪妆》(笔名易楼兰);36氪经授权发布。

看热闹的都不嫌事大。而出来撕的,最后发现都准备不足。

战与和,没有绝对的对错。战,就是觉得自己有优势能打赢。和,就是看清劣势知道后果。

对于危机公关,杜蕾斯的话最接近本质:最快的并不是最好的,坚持到底才是最强大的。

当对簿公堂的时候,还有没有真正的赢家? 


这几天,安邦要告财新了!看到的人都亢奋了一下。安邦不是普通的企业,财新也不是普通的媒体。两个神仙打架,拼的是什么呢? 

老昙的第一反应是,把财新的封面文章《穿透安邦魔术》又找来仔仔细细的看了一遍。安邦的法律部声明说“《财新周刊》多次对公司董事长吴小晖进行人身攻击……对其合法经营活动进行一系列抹黑”。于是我又把财新历次对安邦的报道都翻出来又仔仔细细看了一遍。看完后,觉得对安邦和吴小晖更了解了。 

看热闹的都不嫌事大。而出来撕的,最后发现都准备不足。 

在安邦的强势宣战中,法律部的身影湮没了公关部的身影,无从得知安邦公关部的态度。

不过在以往其他企业的案例中,公司都要告媒体了,公关部是最后一个知道的。 

这就像鸦片战争英国人打到了珠江口,要战还是要和,一定有不同的态度。 

国防部(法律部)是主战的,外交部(公关部)是主和的。 

最后打了起来,都是老板意志。 

每一个官司背后都站着一个强势的老板。对于大多数公司,法务只是防御性的武器,公司法务的存在,很大意义上是要把公司的法律风险降至最低,而不是平添一件法律武器。不排除那些作风强势、特立独行的企业或老板,把法务作为一种有效进攻武器,甚至是威慑手段。 

当然,也不排除打官司也是一种公关手段,高调自证清白。

图说:易楼兰的小说《伪妆》里,女主角周小苗,一个小公关,天然带着铲事的属性,一上岗就发现四面楚歌。面对危机公关,公关部起草的口径犹如围棋的“布局”,攻守平衡,暗含后势。而经法务部一改,就变得跟媒体急赤白脸了。看似强势,实则底牌尽露。

战与和,没有绝对的对错。战,就是觉得自己有优势能打赢。和,就是看清劣势知道后果。 

99%的公关都不想和媒体对簿公堂,哪怕是面对有瑕疵的报道。因为所有企业自认为正确合理的逻辑,放到舆论的风口上,最后发现都走了形。 

企业的逻辑是:遭受虚假报道——状告媒体——打赢官司——媒体道歉、赔偿损失。 

现实的情况却是:互撕——口水战——围观者众多,话题扩大,口水战升级——旷日持久的官司——不了了之或者和解。 

安邦状告财新同样不能逃脱口水战的泥潭,仿佛互撕才是对簿公堂的第一环。财新传媒法律部反击安邦称“污指财新出于自身经济诉求对其攻击抹黑。这是罔顾事实的构陷之举,完全缺乏法律依据。”看,互指抹黑,而真相还旷日持久。 

危机公关的第一个原则就是不要扩大话题,不要制造新的事端。一旦对簿公堂,恰恰触发了舆论发酵,已很难聚焦问题本身了。 

而且“战”,是要有成本的。 

一位食品公司的PR告诉老昙,一旦诉讼法律,法律部门和PR部门肯定要参战,其次,还要生产和销售部门提供业务损失的证据。几乎是举公司之力对付媒体。风险是要承受竞争对手推波助澜的恶意传播,以及事件对销量和市场的影响,毕竟很多消费者是脆弱的。 

最轰动的案例就是2013年农夫山泉对决《京华时报》,《京华时报》都不存在了,而这一官司却永垂公关史。 

因为两家几乎都动用了最大的资源,早已不是公关部和跑口记者能处理的范畴了。最后的结果却是两败俱伤。 

老昙梳理了这几年的企业状告媒体案例,主要是以下情形: 

1. 公司比较集权,老板不懂媒体关系,在愤怒中拍脑袋让法律部状告媒体; 

2. 管对外事务的负责人是法律或者政府关系之类的出身,不懂媒体关系,希望以强势的态度对待媒体,博取功绩。 

3. 企业以告媒体的方式巩固相关利益方对他的信心。

4. 企业确实清白,媒体进行负面报道别有用心,企业有确凿证据和有必胜的信心状告媒体。

这些官司中,企业胜诉的寥寥无几,很多以和解告终。胜诉的少数案例基本是第四种情况。也只有第四种情况下与媒体对簿公堂才是对企业最有利的,不仅在该事件中维护了企业的利益和声誉,也对其他企图跟进的媒体起到了杀鸡儆猴的作用。 

许多公关都记住了危机公关的第一个原则:反应要快!要在第一时间阻断对公司的不利影响,掌握舆论主动权! 

比如最近最轰动的两个案例周航VS乐视,安邦VS财新。4月17日晚间易到创始人周航指斥乐视挪用易到13亿资金,乐视马上在4月17日更晚发布回击声明。4月28日《财新周刊》发布封面文章《穿透安邦魔术》,安邦4月29日就针对报道发布了法律部声明。都是不让记者睡觉、不容喘息的节奏。 

但是,把握了危机的开头就能把控全程吗?事态是不断扩大的,开始和结束的影响范围肯定不一样。 

杜蕾斯那句著名的微博营销语最接近本质,用在公关身上是更贴切的概括:最快的并不是最好的,坚持到底才是最强大的。 

企业的一个误区在于和媒体比谁的嗓门大!很大程度,话语权掌握在媒体手里啊!危机公关的目的不是对怼,而是把对公司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 

2016年央视3.15曝光饿了么订餐平台各种问题,饿了么网上订餐高级市场经理微信讥讽是因为没有给央视交费,从而引发更大反弹。 

企业解围靠事实,而事实是滞后的,第一时间态度比事实更重要。

一位老公关观摩安邦状告财新的摩擦说,换做他会如此处理: 1、不理财新报道,说自己的战略和发展,间接回应,不正面回应和冲突。2、如果发声明或者起诉,也不扯广告要挟的说辞。总之,一面要控制负面发酵,一面做正面修复。 

非要撕,就要对公司和产品有底气,其次口才要好,建议请罗永浩做做培训导师。而且姿势要对。

或许危机公关的秘诀就是公关的常识和企业的常识:长期维护媒体关系;坚守企业责任和底线找不到硬伤。


+1
4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下一篇

低价和中等价位的智能手机获得了高速增长

2017-05-11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