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再忍受糊成一片的VR画面?一项自称完美的解决方案来了,只是…|潮科技

Azure1984·2017-06-21 18:56
你愿意花重金提高VR眼镜的清晰度吗?

作者| 田煦阳

编辑| 傅博

有没有觉得头图十分模糊?其实,这是现在VR设备的常态。

市面上的绝大多数VR头显设备,无论是移动相性良好的三星Gear VR亦或是售价高昂、全副武装的Oculus Rift,都没能逃过目前VR最大的技术难关——低分辨率。

由于各大厂商激烈竞争的主战场是诸如改善浸入式体验等显示技术,这一问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且发展缓慢;VR设备的尝鲜者们,在畅游虚幻世界之时,不得不忍受画面模糊这一刺眼的瑕疵。

本月早些时候,谷歌VR主管Clay Bavor向我们披露了其正处于开发中的20M像素屏幕。这一屏幕能将常见VR设备如Rift和Vive的分辨率提高到现在水准的17倍左右。

可惜的是,该创新距离大规模商业化相差甚远:

若想达到预期效果,头显设备每秒要烧掉50GB甚至是100GB的流量,数字之大令人咂舌。这一创新,甚至让人们对于VR设备的前景变得更悲观了一些。

或许,初创公司Varjo的出现可能会让我们打消对这一技术环节变成世纪难题的顾虑。

并非是传统VR设备巨头的Varjo总部位于芬兰首都赫尔辛基,这一名字在芬兰语中意为“影”。新锐的他们于去年8月创立,但是直到今天才向我们揭开神秘的面纱。

目前,Varjo在前诺基亚和微软产品经理的引导下,意欲在硬件和软件两方面双管齐下,为我们提供超清VR景象。

Varjo的CEO Urho Konttori先生来自诺基亚与Angry Birds的故乡芬兰,曾参与过诺基亚N9及微软Lumia手机等旗舰产品的研发。

该公司的影像主管Mikko Ollila先生曾在诺基亚及英特尔的相机技术部门工作,另一位联合创始人Klaus Melakari先生则是诺基亚图像部门的领导者。

由此我们不难理解,坐拥如此豪华阵容的Varjo将自己的首要目标定为:能同时兼容VR及AR的高端头显设备。

乍一看,这一目标似乎在Facebook, 三星,谷歌和其他科技巨擘都在开发VR/AR的背景下显得平淡无奇。而Varjo能吸引如此多的眼球,无疑是因为拥有让自己在如此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的独门法宝——“人眼分辨率”。

据他们披露的信息,这一全新技术将超出目前VR设备的清晰度达到70倍之巨,算是充满想象力的重大技术突破。

“人眼分辨率”其实有两层含义,一方面是指屏幕正中央的分辨率达到惊人高度后,可以隐藏掉单个像素点;另一方面则意味着头显设备的成像将会参考日常生活中人类视力来捕捉景象的工作原理。

其实Varjo头显设备的分辨率,并非是在全屏幕统一的:

左侧及右侧边缘分辨率相对较低,而中间部分则高出许多。正如人类大脑及眼睛过滤视线焦点外的事物,Varjo头显设备将使用眼球跟踪技术及其他软件来更好呈现虚拟场景。

简单来说,即通过只在中间部分提供高分辨率,利用技术在其他部分进行补全,及可达到整体均为高分辨率的效果。 

其实Varjo并非第一家提出这一理念的公司,但是他们胜在将其变得更加具体。这种商品定位,意味着Varjo需要为其产品装配最新最好的部件。

Konttori先生表示,其实他们已经做出了最终产品的一个原型,不过并没有在公司结束闭关修行接受采访时将它带到美国。

不过,Varjo还是带来了一个demo好让我们一饱眼福——他们动手对现在民用版的Oculus进行动手改造,为其搭载两片全高清的Sony MicroOLED镜片。

作为实现70倍分辨率的核心环节,这一镜片大小仅为0.7寸。在透镜增强的加持下,头显设备中通过镜面反射所成的约为20度角图像将会被高密度的每英尺3000个像素点填满。

这一结合所带来的的效果有力地践行了他们的理论:

视野中央长方形部分(约占总视野的15%)享有完美清澈的超高分辨率,但是周围的边缘部分则变回了模糊的典型VR景象。

Varjo demo中令人瞩目的部分,应该是那些影片中非常精妙的细节在当下尚未成熟的VR头显设备中白白浪费掉了。

用来展示的三个场景分别是布置了家具的虚拟房间,开满弹窗的电脑桌面及一架虚拟喷气机的座舱。

这些看起来平淡无奇的景象,在Varjo设备中正中央的长方形区域获得了新生。那些配有双1080x1200镜片的Oculus都无力呈现的细微之处,如家具的纹理,弹窗中的文件名霎时间变得十分清晰。

实际上,这一简易却惊喜的demo完全没有应用公司最为核心的眼球追踪技术。那么产品完全体的功能到底会有多强大呢?我们只能想象了。

尽管demo中的超清区域仅有这一小小的长方形,但超高分辨率的场景已经大大超出了我们的预期。我们是不是再也无需眯着双眼,来欣赏这些因技术难题而被无奈吞掉的细节了?

不过,尚处于开发阶段的Varjo头显设备并非完无缺,还存在诸多或大或小的问题。

在达特茅斯大学从事3D视野方面研究的计算机教授Emily Cooper,就认为Varjo引以为傲的目光追踪技术实施起来十分棘手。

她认为,可能出现的问题包括难以校准,难以在任何画面前保持始终如一等等。

其背后的原因之一是,当我们以保持不变的角度反复观察同一物体时,我们并非总是启用视网膜的同一部位。这一人体独特的构造可是给头显设备出了个大难题。

相较之下,多余冗杂的接线,显示屏幕与镜片间明显的分界线就显得无伤大雅了些。

目前,各家公司出品的设备在帧速率上有着细微差别,这会在分界线上造成图像的抖动。不过Konttori表示,随着图像技术和软件的升级换代,这些问题都将会在正式发售前迎刃而解。

Varjo团队预计会在年末发布与Steam VR兼容的早期试行版,然后在明年迎来面向所有消费的正式发布。Konttori的团队坚信已经使用或即将使用VR技术辅助工作的人群如建筑师、设计师等将会对市面上最为高端的Varjo头盔充满热忱,即便是可能要为其破费数千美元。

Konttori先生还透露,如果能在提升分辨率这一高端细分领域大获全胜,Varjo团队将涉猎VR、AR、混合现实的其他分支,甚至有信心超过Magic Leap等知名公司成为市场老大。

+1
2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