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出行大戏终将落幕?笑到最后的是很可能是软银

墨腾创投·2017-07-25 07:24
滴滴20亿美金投资Uber东南亚最大对手Grab是软银下的一盘大棋中的最新一击。处于自动驾驶状态的Uber是否应该利用自己越来越小的估值优势尽快整合?

本文作者徐喆赟(微信号xuzheyun),墨腾创投(Momentum Works)高级项目经理,在东南亚地区有两次创业经历,并紧密关注东南亚和印度的相关市场,以及其中中国投资人、创业者和成熟公司的机遇。

传言似乎永远不是空穴来风。经过市场上几个月的猜测,滴滴终于确认战略投资Uber在东南亚最大竞争对手Grab,而这轮投资一同站队Grab的还有软银,总投资额将高达20亿美金。另外Grab还计划从其他投资人再募集5亿美金来确保Grab在东南亚有足够多的弹药储备。据说已经超募。

我们去年下半年对东南亚出行市场的三足鼎立做了一个比较详尽的分析:https://36kr.com/p/5053369.html 。在Uber与Grab的长期竞争中,腾讯领投的Go-jek异军突起。原先KKR和华平的5.5亿美金注入之后,很多人都以为Go-Jek下一步应该在寻求出售了。

这大半年来,利用几十万的摩的司机做出纳,Go-Jek的支付系统Go-Pay在印尼迅猛发展,而整体业务援引知情人士原话:‘目前已有稳定现金流收入’。当Uber处于‘自动驾驶状态’窗口期,这一次软银和滴滴联手的主动海外阻击将会给东南亚的出行格局带来怎样的变化?

东南亚从来就不是一个单一市场,无法清晰认识到这一点也是很多跨国公司折戟的原因。当滴滴成功与Uber在中国达成‘合并’的消息传出后,Grab创始人陈炳耀立马给全体员工发了封邮件,说滴滴已经证明Uber是可以被打败的,他们也要复制滴滴对Uber的成功阻击,而现在,他们似乎也办到了。最近一段时间,新加坡方面的用户能直观感受到Grab补贴力度比Uber更强频次更高;今年3月前后,Uber与Grab先后进入缅甸市场,而从目前的市场占有率和增长率来看,Grab均略胜一筹。在敲定最新一轮20亿美金乃至25亿美金投资后,Grab随之而来的海量补贴会是导致Uber退出东南亚的最后一根稻草吗?

我烧,故我在

支付的故事

最新一轮由腾讯领投的Go-Jek在支付上使用自身的Go-pay,在迅猛占领印尼市场的同时占据了流量与支付入口; 虽然周围朋友普遍认为目前腾讯这次投资布局卡位的意味更重一点,但是完全不排除Go-pay接入或者添加微信支付的可能。Go-jek利用摩的在印尼迅猛发展,不仅占据出行市场,还延伸到包括按摩、快递、送餐、购物等O2O业务门类,其中送餐业务占到了整个市场的至少九成。

就目前市场发展情况而言,出行依旧是东南亚目前资本最青睐的行业:足够大的人口,足够高的频次,足够广的想象空间 - 这应该是区域里最好的单一支付场景。游戏行业方面,即使号称东南亚版的腾讯SEA(原Garena)总估值也不超过40亿美金;电商方面,阿里约27亿美金控股的Lazada即成为区域里的巨无霸(当然还有腾讯的Shopee);而出行方面Grab累计融资已经超过34亿美金,新兴的Go-jek融资也近18亿美金,并且如前文提到已经有稳定的现金流收益,后续有很强的融资能力。

Go-Jek的创始人Nadiem Makarim据说每天骑摩托上班

Grab也在猛推支付GrabPay,从大局来看,背后有软银作为第一大股东的Grab运营上再怎么没有效率也无妨最后笑傲江湖。腾讯新一轮的投资,对Go-Jek有很大的定心丸的作用——站队了。

当然,这也意味着和当年滴滴一样,东南亚这几家出行“巨头”成为独立的互联网巨头的机会应该是永远的失去了。(刚刚并购Uber独联体业务的Yandex或许还有这样的机会)。

孙正义的大棋

几个月前软银给滴滴的一轮50亿美元注资,好几个朋友就预测他们要联手在国际市场上大展拳脚了。估计这一轮滴滴对Grab的投资很大一部分,甚至全部,是来自软银。

前几天孙正义的演讲在朋友圈里刷屏,回顾软银最近几年的投资,俨然发现软银似乎每一次都正确站队。对于有野心的资本来说,好的赛道,好的项目,哪怕估值高一点,股份少一点也要进去;这一点在号称资本绞肉机的中国市场已经得到充分展示,而东南亚区域本土的风投似乎都还没有足够的意识去抢夺好项目,对于饥渴的国内资本来说确实是一个不错的机会。在东南亚,软银以战略投资者而非VC的身份,通过对滴滴的50亿投资及这一轮与滴滴跟投Grab的20亿,默默以最大股东身份打造出了可能是东南亚地区最大的出行巨头;反观Uber急于套现的资本方,不禁十分感叹。 

Grab的President Ming Maa,原来是软银的资深投资经理

Uber接下来的路

从中国市场的滴滴到俄罗斯市场最近与Uber‘合并’的Yandex,我们可以看到没有了Travis Kalanick坐镇的Uber在僵持的局面下更会选择妥协:面对软银与滴滴递来的橄榄枝,Grab似乎已经预见到了与Uber东南亚的整合。

面对看不到尽头的烧钱计划,或许是执着于打赢这场无下限战斗的Travis成了急于套现离场的早期投资人的唯一障碍?为了把Travis赶下台,可能这一切的丑闻都是Uber自己投资人抖漏出来的?君不见一度占据每天都媒体头条的各种丑闻,但是自Travis辞职之后似乎一夜之间都消停了?

曾几何时

墨腾的老朋友,Rocket Internet前亚太区总裁Kiren Tanna之前对Uber的战略做出了如下的猜测:

  • 将Travis剔出管理层,引入一个和投资者更加友好的管理团队;

  • 控制支出,准备和竞争对手的整合。尤其是在竞争对手弹药充足的亚洲(包括中东)地区;和软银沟通,统一思路;

  • 尽快完成换股合并的谈判。目前Uber的估值相比对手还是虚高,所以这个时候完成换股合并对Uber来说非常划算;

  • 停止在外卖(UberEats),快递(UberRush)等和主业不完全吻合的项目,保存现金;

  • 在手上还有大量现金的时候完成以上各项,因为Uber再要融资已经非常困难了;

  • 制定一个详尽,可信的盈利路线图:提高价格,逐渐减少补贴,价格差异化等等手段来提高利润率。

  • 争取在2019年IPO。

我们很认同这个思路。 最新的消息来看,Travis离职后的Uber似乎直接把负责国际市场(包括拉美、印度、亚太、中东、非洲)的International Growth组砍掉了,随之新成立了一个叫Earnings的组专门负责提升利润。但是Uber接下来需要加快速度,因为这本身就是一个博弈的过程。嗅到机会的竞争对手不会轻易放过的。

随着软银与滴滴20亿美金的到账,东南亚地区的出行大戏似乎终于要到了尾声;而腾讯与阿里最近在东南亚的大手笔布局却又让我们发现进军东南亚其实早早就排上了大佬巨头的议程。出行大战结束后,也许下一个就是电商?还是支付?让我们对东南亚拭目以待,你准备好了吗?

+1
5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下一篇

天天和京东的断交,在苏宁和圆通加入后,达到了高潮。

2017-07-25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