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 每句话都是“权力的游戏”,摸清套路才能成为高明的说话者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2017-08-08 08:03
说话的门道也是一种权力的博弈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中欧国际工商学院”(ID: CEIBS6688)“,编辑:张响;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旨在为商界精英提供有深度、有价值的内容信息。

《权力的游戏》第七季正在热播,剧情走向再次牵动粉丝的心……其实,权力的游戏不止存在于列国的纷争,现实生活中,你与他人沟通的每句话都可以是权力的游戏。 

什么语境下说什么话,如何切中要害?说话的门道也是一种权力的博弈。今天这篇文章,小欧带你走进说话中的“权力的游戏”。


一套公寓,卖价从百万元到上亿元不等,其中,建材和人工并不是大头,贵,是贵在地段上;一枚导弹,造价从百万元到上亿元不等,其中,炸药的成本几乎可以说是忽略不计,贵,是贵在能够打中目标上。

说话也一样,重要的是语境。在什么时候说什么话,关键是顺应当时、当地语境的需要。

那么,应该怎样正确分析语境呢?我们需要掌握一套通用的方法。这套方法的核心理念是:“每句话,都是权力的游戏”。

这里的“权力”不是勾心斗角的宫心计,也不是官大一级压死人的强迫,它是语言过程中自然形成的形势关系。而且,说话是权力游戏,但却不只是争取权力的游戏。好的语言,既能获得也能赋予权力,也就是能让对方从中获取力量,产生信任,受到鼓励。

纯就学理来说,影响他人的观念正是语言的终极目的。你需要影响谁的观念,谁就掌握着这场语言游戏里生杀予夺的权力。



比如,希拉里和特朗普辩论时,他们要争取的是选民的好感,所以选民拥有权力,他们的眼睛虽然都在盯着对方,但是心里都在都在想着那些无所不在的真正权力者。

又比如,乔布斯开新品发布会,首要目标是争取媒体的关注,所以,媒体拥有权力。虽然他在现场是神一样的存在,但是无论使出多少花火,万变不离其宗的目的是“让记者传达我想传达的信息”。

掌握这样的分析方法,我们才能抓住题眼,在未曾开口之前先看清说话的真相。反过来说,我们日常生活里大部分的“说错话”,不过是因为没有搞清权力的归属,错误地理解了场景,从一开始就选错了策略。

常见的五种说话场景里,权力的大致关系如下图所示:


演讲——权力的形成 (吸引、聚焦和引导)

沟通——权力的流动 (避免冲撞与协调转向)

说服——权力在对方 (无权的一方要改变有权的一方)

谈判——权力在双方 (双方要合作,才能解决问题)

辩论——权力在他方 (双方无权决定胜负,通常由中立第三方裁决)

首先,我们可以对照上图,自测一下我们是否犯过如下这些错误。

01、演讲时,上台伊始就急着煽情或者下结论

在话语权还没有形成,也就是还没有来得及在观众心中建立起我们的亲和性、可信度和权威感的情况下,这样急于求成的说辞,从来就不会有任何效果。

带着这个思路,我们再回看那些经典的演讲视频,会发现演讲者最开始都会有一个成功的破冰,也就是在三言两语间拉近与听众的距离——先获得观众的心理认可,再来传达真正的信息。

我们必须先理解演讲是“权力的形成”,重在对听众的吸引、聚集和引导,才能在这个场景里掌握主动。

02、沟通时,喜欢强行推进自己的结论

比如,有人喜欢用反问和追问的方式逼迫对方同意自己的某些观点,以为这样步步紧逼,就是逐渐接近真相的透彻沟通。然而,这样做,要么使对话演变成为争吵,要么对方嘴里说不出什么,心里会彻底对我们关门,变得越来越难沟通。

因为沟通是“权力的流动”,重在拉平二者的关系,让对方都能讲出自己的真实想法,所以我们需要的不仅不是刨根问底,反而要像激流中的划艇者那样,在容易触礁的地方不断协调转向,避免冲撞。

任何一方凌驾于另一方之上,甚至只是暗示出地位的区别,都是沟通的大忌。

03、说服时,以为只要辩倒对方就可以“以理服人”

事实上,说服是“权力在对方”的一个场景。想象一下,作为一个顾客,我们完全不需要任何理由,就可以拒绝任何人推销的任何东西。这时候,如果售货员以为可以以理服人,一定要问出“为什么不买这件东西”,说不出来就必须买,我们会不会报警?

在说服的过程中,我们就是那个推销员,对方就是顾客。而说服的关键,就是要尊重并且利用对方的主动性,使其从自身角度出发,心悦诚服地接受我们所希望其接受的观点。我们要卸下对方的心理防御机制,诉诸对方自身的心理需求,让“我说服了你”变成了“你说服了你自己”,让“我的观念打败了你的观念”变成“你的观念升级了”。这既不是卑躬屈膝,也不是蛊惑人心,而是对说话中真实存在着的权力关系表示尊重。

04、谈判时,以为只要真诚沟通就一定能携手共赢?

比如,我们有没有因为方案细节与同事苦聊通宵,以为这就是“有能耐”“善沟通”的经历吗?这种通过“软磨硬泡”取得的“共识”,真的能让彼此合作快乐吗?就算能,其中花费的时间成本是我们能消耗得起的吗?

其实,当方案各有优劣,谁也说服不了谁的时候,我们所面临的场景是谈判,而不是沟通,而这是一种“权力在对方”的情况。此时,我们需要的是把各自的、诉求、损益摆到台面上来谈,通过讨价还价的利益交换,尽快确定一个双方都可以接受的版本。

05、辩论时,以为只要压倒对手就是自己的胜利

接着上面的案例说。当双方就某些细节争执不下时,我们也可以通过引入“有决定权的第三方”(比如双方共同的上级)来解决僵局。这个时候,场景就变成了辩论,而辩论是一种“权力在他方”的话语体系。形象地说,是彼此都盯着对手,但是心里都想着怎样得到旁观者的认可。对手其实并不重要,他们只是我们向第三方证明自己的正确的一个工具。这是辩论的基本策略,也是辩论讲究风度的根本原因。

以上这样的场景划分和权力关系梳理,只是最粗略的概述。实际上,我们每次开口之前,都应该结合具体情况,快速做一遍分析,以下图为例。

在任何一个场域里,我们都必须通过聆听和观察收集足够的信息,来判断权力的归属和场景。同样,在每个场景里,我们都可以通过观察、分析这几个维度,来调整说话策略的细节,具体见下图


现在我们试着上面的方法,分许某个环境空旷/听众松散的演讲场景里,大致的权力关系是什么样的。


在上图我们能看到的是:首先,靠近、关注我们的人,往往是我们坚定的支持者。所以,演讲时要建立一个轻松的气氛,放松自己紧绷的情绪,就要先和自己的支持者建立语言和情感上的默联结。很多有经验的演讲者在开始正式讲话之前,会先与台前比较靠近的人握手,或是与场内熟人互动,就是这个道理。

而那些表情漠不关心的人,既有可能是中立者,也有可能是反对者。后者一般会暗自摇头,或一边摇头,一般与人交头接耳,你很容易就可以在人群中把他们辨别出来,一场好的演讲,不只是场面热闹、笑声不断,必须留下值得思考个称颂的观念,演讲才能流传。而这些,要靠你将中立者变成支持者,或是将那些不坚定的反对者转化为支持者,才能实现。

至于那些主动靠近我们、尝试打断我们,甚至提出刁钻问题的人,则是活跃的反对者。我们完全可以通过良好的应对挑战来强化支持者的关注,并转化部分中立的听众加入支持者的行列。

当然,我们没必要,也不可能每次说话前都做出这样的图示。但是要知道,高明的说话者之所以能够掌控节奏,就是因为他们有这样一份内化于心的局势图。如果一开始你的直觉并没有那么强,就不妨按照以上所演示的图像化方法,试着分析一些常见的说话场景,把它当成练习快速分析说话场景的辅助工具,最终做到对说话中的权力关系了如指掌、运转自如。

本文选编自中信出版社《好好说话》一书。

+1
1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下一篇

“乐视生态只是我们的一家供应商”;Uber前CEO卡兰尼克回归无望

2017-08-08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