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世界?请向大自然学习

逍遥·2017-08-23 20:37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开智学堂(ID:openmindclub )”,作者: 李亮;36氪经授权发布。

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

当下,经济焦虑未褪,知识焦虑已来,面对这个时代命题,如何破题?人们用行动给出了答案:学习。于是,在讲座和订阅里奔波,在付费和听课中徘徊,成为人们的「业余生活」。但当大风刮过,尘埃落定时,人们双目四顾,懵懂间发现:自己似乎还停留在原地,还被困在现实的牢笼中。

是知识无用吗?不,是知识没有为你所用。那么,如何生成自己的知识世界,如何将别人的知识融入自己的体系?如何「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答案很简单:请向大自然学习。

「我能和你学习什么呢?」你问大自然;
大自然想了想,说:「分形」。

什么是分形?

1967 年 Science 上一篇名为《英国的海岸线有多长?》(How long is the coast of Britain)的文章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人们纷纷疑惑:这个测量一下不就出来了吗?为何还要发一篇论文?细看之下才知道,这个名叫本华·曼德博(Benoît B. Mandelbrot)的作者想探讨的问题并非那么简单。

曼德博在论文中得出了这样的结论:海岸线的长度和尺子的长度有关,丈量海岸线的尺子越短,海岸线的长度越长。甚至,当尺子无穷短时,海岸线长度无穷大。

无穷大?这怎么可能?!当然有可能,因为海岸线的结构其实是「自相似」的。

要理解「自相似」这个概念,请来看看这两张图,观察一下这两张图在形状上是否具有相似之处?

看出他们在结构上的相似之处了吗?没错,都有类似锥形的结构。如果我们站在更宏观或者更微观的角度去看海岸线,会发现,到处都是这种「自身局部的结构是自身整体的缩影」。这,就是「自相似」。

实际的世界可能难以一下理解,那么不如来看看瑞典数学家科赫据此构建的理想模型吧——科赫曲线

科赫曲线是通过不断应用如下规则得出:

  • 从一条直线开始;

  • 将每段线段等分成三段,中间一段替换为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每一边都等于原线段的1/3;

  • 对生成的图形再次应用科赫曲线规则,不断继续。

不断运用这一规则,科赫曲线在每一次变化时,其长度会变为原来的 4/3,故此,长度会变得无穷大。海岸线长度之所以会随着测量的尺子而变化,正是此理。

像这样「一个粗糙或零碎的几何形状,可以分成数个部分,且每一部分都(至少近似地)是整体缩小后的形状」被称为分形(Fractal)。

简单的说,如果一个图形的局部放大后,和原本的图形相似,那么这就是一个分形。

分形理论的应用

看到这里,你也许有一些疑问,分形是挺漂亮的,但它有什么用呢?为什么需要向大自然学习分形呢?俗话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学习之前,不妨先看看其他领域的人是如何运用分形的。

曼德博 1967 年在 Science 上发表论文时,还没有提出分形这个词,直到 1983 年,他在著作《大自然的分形几何学》(The Fractal Geometry of Nature)才首次完整地提出了分形(Fractal)这个词,并详细论述。

书中提到,分形存在于大自然的各种结构中。比如起伏不平的山脉,变幻无常的浮云,九曲回肠的河流,纵横交错的枝丫,晶莹剔透的雪花……全部是「自相似」的分形几何结构!

在曼德博提出分形理论之前,人们描述世界时大多使用欧几里得几何,也就是大家熟知的三角、矩形、圆形等等规则图形。但科学家发现,用欧几里得几何完全无法描述复杂的大自然!一枚小石子,如何用圆形或者方形来描述?一座山峰,仅用三角形描述就够了吗?分形理论的出现,解决了这一问题。

这对于计算机仿真方面起到非常大的推动作用,比如生成树叶、山脉等自然环境,运用分形理论来生成往往更为逼真。

只需要给一个初始的公式,然后计算机会自动生成树木,而简单修改参数后,就立马会生成不同的树木。

看到这里,你明白了吗?这种确定一个初始的结构,然后在不同范围上不断生成「自相似」的结构,就是大自然教给人类的知识世界生成法则!

分形与知识世界

当下人们吸收的知识大多是碎片的、零散的,极少是完整的、体系化的,这种情况下,如果自身没有一个牢固的知识世界将这些碎片知识融入自己的生态循环,那么无论学习多少,它们都将是你生命中的过客而已。

如何生成自己的知识世界?你需要首先根据具体情况建构属于自己的「初始结构」,这里以书籍举例。

当你翻开一本书的目录时,你会看到什么?你会看到这样结构:

无论书籍中间有多少章节或篇幅,但书籍整体分为三大部分:开头 + 主体 + 结尾。

开头多为序言、推荐语等,目的是介绍本书,为读者提供一些背景和概要信息;主体部分是全书的主要部分,分不同章节,是用来回答或说明开头部分提出的问题或目的;结尾部分主要包括结语、附录、参考文献等,用来做一些补充,或者提供一些信息的支持等。

比如《追时间的人》这本书的结构大致如下:

开头、主体、结尾,这就是书籍的「初始结构」,那么它的「自相似」体现在什么地方呢?比如在文章层级(比如本文),也是开头(说明本文要写什么)、主体(详细论述、举例)、结尾(信息补充)这样的「自相似」结构。对于学术书籍而言,篇章也无非是:开头(理论、概念)、主体(论证、应用)、结尾(习题、思考题)的结构。

既然可以在更小的范围「自相似」,那么更大的范围呢?当然也可以。比如对于学习某一个学科而言,你需要读多本书,这时,你还可以采用这样的结构来组织资料:

  • 开头:这个部分包含该学科的入门书籍、科普书籍等,如经济学里面的《经济学原理》,目的是弄明白这个学科具体研究哪些方面;

  • 主体:这个部分包含该学科的各类经典书籍,还是拿经济学举例,你可以在这个部分放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等书,目的是从不同的角度深入了解该学科;

  • 结尾:这个部分包含该学科最新的论文、一些特殊的应用等等,目的是作为课本的补充。

这样,确定一个「初始结构」,在不同层级上不断形成「自相似」结构,这样,你的知识世界就形成了。

构建知识世界的好处

史蒂芬·平克在《写作风格的意识》里面写道:

写作是将网状的思想,通过树状的句法,组织为线状展开的文字。

而构建自己的知识世界是将线状的文字重新编织成属于自己的网状思想。这样做的好处很多,大体来说,有三个方面:

1. 便于理解记忆。

因为是自己的思想,理解自然通透。

在《张五常的学习方法为什么好?因为符合人类的认知原理》一文中,我提到过:不同于以往所知的「理解可以帮助记住知识」,张五常认为:理解是记忆的代替

强记理论不仅很难记得准确;当需要应用时,强记的理论根本无济于事。明白了理论的基本概念及含意,你会突然觉得你的记忆力如有神助。道理很简单,明白了的东西就不用死记。但理论的理解有不同的深度,也有不同的准确性。理解越深越准确,记忆就越清楚,而应用起来就越能得心应手。所以读书要贯通——理论上的不同重点的连带关系要明白;要彻底——概念或原则的演变要清楚。

这样,生成自己的知识世界,在理解的帮助下,你能记住的知识会成倍增长。

2. 便于跨学科学习。

大自然既然可以将分形运用到山川树木、陆地河流,那么你为什么不可以呢?

生成自己的知识世界,你可以将其套用到不同的地方,无论是学习写作还是学习编程,无论是学习文学还是学习物理,你可以在不同学科上继续「自相似」,进行跨学科学习。

投资家芒格是跨学科学习的高手,他告诉我们,将不同学科的思维模式联系起来建立融会贯通的格栅,是投资的最佳决策模式。用不同学科的思维模式思考同一个投资问题,如果能得出相同的结论,这样的投资决策更正确。

同理,不仅是投资,跨学科学习可以帮助你在更多地方进行判断和决策。

3. 便于持续输出。

既然生成了知识世界,那么不仅要用于学习,更应该用于输出。

二十世纪最伟大的作家纳博科夫一次采访中被问到:

您怎样进行写作?您的创作方法是什么?

纳博科夫是这么回答的:

我并不从开头写起,一章接一章地写到结尾。我只是对画面上的空白进行填充,完成我脑海中相当清晰的拼图玩具,这儿取出一块,那儿取出一块,拼出一角天空,再拼出山水景物,再拼出 —— 我不知道,也许是喝得醉醺醺的猎手。

不善写作的人,大多是属于思路不清晰导致的,而非无法表达,当有了确定的知识结构以后,你要做的只是把信息按照既定的结构去填充罢了。

结语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知识世界建成后,学习是碎片还是整体已经不再重要,因为你知道,它自会依循世界的规律运转。

+1
23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