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室无人货架扎堆融资,谁在花式拥抱无人零售?

Evelyn杜·2017-09-11 20:06
6月、7月无人便利店扎堆融资,8月、9月办公室无人值守货架成新的唐僧肉。

共享经济过后,无人零售成了资本追逐的下一个风口。6月、7月无人便利店扎堆融资,8月、9月办公室无人值守货架成新的关注点,无人零售的战场转移到了办公室。

目前,在无人零售主要有三种形态:自动贩卖机、无人便利店、办公室无人值守货架。此外,还延伸出了无人咖啡馆、无人值守书店等等。

谁在拥抱无人零售?

站在风口上的“无人零售”受到了资本的竞相追逐,据36氪不完全统计,6月-9月无人零售领域共发生13起融资事件,无人便利店的融资主要集中于6月。

而办公室无人货架的融资主要集中于8月-9月,除了融资外,36氪还在期间报道了多家办公室便利货架/柜项目,包括每日优鲜“便利购”便利吧便利客果酷等等。

纵观各种无人零售业态,投资方和创始人都挺有趣。这些“新物种”多带有互联网背景和电商血统,背靠着各种“爸爸”们。

办公室无人货架为例,猩便利的创始人出身阿里和美团点评,而天使轮的投资方为美团点评的高管;哈米科技与天猫旗下易果达成合作;果小美创始人阎利珉为原聚划算总经理;目前尚未融资的每日优鲜则是带着联想和腾讯背景。

这些巨头们不仅投资无人零售创企,自己也会搞一些事情。比如,阿里淘咖啡、苏宁无人店苏宁体育biu、天虹无人便利店Well Go、居然之家无人便利店EATBOX、娃哈哈合作的TakeGo。

普华永道思略特咨询服务合伙人徐晋对36氪表示,新零售的概念、无人零售的形态是由互联网企业在推动的。未来背后的主导很可能就是互联网巨头,尤其是腾讯和阿里。他们不仅有规模和资金,还有交易端和社交端的庞大数据。未来零售的形态的塑造者应该是平台型的互联网生态企业,现在是一个试错期。

无人零售为何火起来?

无人零售为何会在当下如此火热,究其根本要从新零售兴起说起。

领投了缤果盒子的纪源资本管理合伙人徐炳东曾表示,新零售是在“线下已经被电商打得七零八落,发展速度有限和线上不敢扎堆投资”的情况下产生的一种线上线下融合的形式。

徐晋认为,马云在提出新零售后,掀起了电商往线下走的“风潮”。微信和支付宝在推动自家移动支付落地各个零售场景时,也成为推动新零售的一股力量。

在电商往下走拥抱新零售时,无人零售业态拥有让人无法抗拒的优势:在科技的助力下,单店成本要比传统零售低很多。以无人便利店为例,不少创企都表示,由于无人便利店面积小,在节省租金的同时又省去人工成本,单店的成本可能只有普通便利店的十分之一。

对于投资人来说,无人便利店成本低,是个赚快钱的好办法。对于一些投身无人零售的零售商来说,这种形态是在租金和人力不断升高的当下,企业提高利润率的好办法之一。

数据统计,在是欧洲、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零售业的毛利润仅为 15%-20%,其中人力成本占到12% ,而中国零售业的人力成本占7%左右。

对于24小时经营的便利店,人力成本要比同等面积的其他零售形态更高一些。据徐晋给出的数据,几年前经营一间便利店,客单价5-6千就能保本,但是现在市中心店面,可能客单价1万-1.5万才能收回本钱。

EasyGo创始人在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表示,一家无人便利店的投资额在10万元左右,以EasyGo的营业来看,单店每天的营业额在2000元左右,即一个月有6万元收入,毛利率在35%左右。

这样的毛利率和成本收益的确算得上亮眼,占地面积更小,租金更低的办公室无人货架和自动贩卖机应该数据会更好看一些。

投资了F5未来商店的创新工场华南区总经理熊昊表示,无人便利店的面积大概30平方米,可以下沉到,动辄100平米的711等便利店进不去的小社区、景区中。此外,机器取代人是大势所趋,零售业也不例外。

此外,无人零售中的办公室货架被认为是个高频的客流节点,可以获取稳定的线下流量。哈米投资方元璟资本创始人王琦认为,办公室零售是最贴近消费者以及最有可能获得线下流量入口的新零售业态。而IDG资本的楼军表示,办公室无人货架在终端购买频次、消费转化率都有很大的优势。

而在消费者体验上,无人零售主要能够满足便利、不用排队等消费者需求。这些无疑都是巨大的吸引力。

面对无人零售,谁都不想迟到

尽管如此,无人零售的各种形态还是受到了不少的质疑,似乎无人零售的时代到来的太早了。经我们总结,这种质疑主要有三点:支撑无人零售的科技是否够成熟、无人零售是否真的能戳到消费者的痛点以及它是否真的犹如创业者说的那么节约成本。

支撑无人零售的科技是否够成熟?

三种主要的无人零售业态中,无人便利店的最为复杂,也最受质疑。目前,在无人便利店主要有三种技术应用的模式:一是以缤果盒子为代表的RFID物联网技术;二是以Amazon GO、淘咖啡为代表的机器视觉等人工智能技术;第三种就是最简单的扫二维码技术。

Amazon GO和淘咖啡的人工智能技术更为先进,使用摄像头、传感器以及算法来跟踪用户,但是实施起来难度最大,成本最高。由于纯计算机视觉技术还不够成熟,所以实际体验中会有不少异常错误出现。

亚马逊2015年提出Amazon GO概念,但因技术故障至今也未开门营业,完美运营的条件是店内少于20人,听起来有点鸡肋。国内的淘咖啡也只是以快闪的形式暂时营业几天,能否经得住大波消费者的考验也很难说。

京东副总裁翁志在接受媒体采访也表示,无人便利店短期内普及比较难,因为涉及到的技术复杂度很高,技术还需要更多的准备。

RFID物联网技术的弊端则要更多一些,可以说没太多人工智能的东西,主要就是省去了“结账”那步,有点像日本便利店的无人收银系统,没有太多顾客数据的累积和沉淀。假如RFID的标签藏得太深,还会出现识别不了的尴尬情况。此外,如果客人购买的商品超过5件需要分批结算,也没有特别方便。

而对于无人便利店来说,徐晋认为,除了“前台”的技术,后台的物流体系、供应链也同样重要。“无人”背后需要的是基于数据的对整个供应链的整体优化。

无人零售能戳到消费者的痛点么?

从新零售概念的兴起,到无人零售落地实践,我们把更多的目光放在了这些新形态怎么省成本、怎么赚钱。对于消费者的体验,大多都一笔带过。

徐晋认为,无人零售主要还是由巨头公司和零售电商行业推动的,而不是消费者诉求发生了多么大的变化,消费者依旧还是以便利和便宜为消费“准则”。此外,中国正处于消费爆发期,很多新品在上市,大家有很多选择。而无人零售与门店服务相比,有一定的限制,是否具有销量潜力,企业们也在试错当中。

尼尔森中国区消费者研究总监马荷芳也表示,无人便利店并没与消费者的需求完全匹配。目前,便利店餐食方面占业绩的很大一块,带动了不少人流,但无人便利店还不能很好的解决熟食等产品问题。以尼尔森的调查,在消费行为中,消费者还是需要店员帮助的。

EATBOX落地后被吐槽不够接地气,一瓶水都5块钱。无人便利店和无人货架的SKU数量有限,很难保证用户的需求能被满足,如何黏住口味多变的用户都是问题。在技术不稳定的情况下,结账要试个几次,也是不怎么方便的体验。

以目前中国的情况来看,人力成本虽然是上涨的,但是还没达到台湾和日本那么高位,没有人就意味着没有服务,这个人力成本节约的是不是有价值,目前还看不出来。

从与中国城市结构类似的日本来看,虽然人力成本巨高,便利店密集,但仍配有店内的服务人员。在社区和老年人密集的地段,有人服务也是一种需求。

无人零售击中了零售商的痛点,但是消费者的痛点似乎并没有很好的解决。

无人零售到底能不能节省成本?

无人零售其实并没有我们所期盼的那么“省钱”,如果用了亚马逊最高级的技术,大概一个茶叶蛋卖到100美元才能回本。

第一财经做了一个关于无人零售成本的调查,其中指出无人便利店的隐性成本很多,例如前台没有工作人员,但是每10家无人便利店就需要至少4-5个后台维护人员,此外还有补货员等;技术成本很高,即使是RFID标签每个成本也要0.4元,几百个商品的标签成本又是一笔账。

再拿看似成本更少的自动贩卖机为例,根据腾讯的报道,在北京一台包括饮料、零食在内的自动售货机包括采购价、电费等成本要每年至少也要3.6万元,但销售旺季每月的营业额仅为5000元左右。再考虑一下后台补货的工作人员、机器的寿命,这个生意并没有想象得那么赚钱。

此外,无人零售选址的成本也很高,表面上无人零售看什么地方都能放,但实际上都很有讲究,无人零售属于新事物,只能不断地摸索放在哪最赚钱。此外,如果入驻社区和写字楼,与物业的沟通也是一笔不小的成本。

无人零售还会出现一种情况,商品“丢了”的损失费。比较能“作”的外国人,日前尝试了一下在无人便利店里“偷”东西。在结账时,结果并不怎么“完美,没检测出一瓶可乐,但增加了一瓶皂液。

有网友评论称,假如消费者直接在便利店里把可乐喝光了,结账时会检测出来么?这个问题也是脑洞很大。

罗兰贝格管理咨询全球合伙人兼大中华区副总裁陈科指出,无人便利店在考验消费者的素质,如果遇到素质较低的顾客破坏了货品,就造成了企业经济损失。

办公室无人货架更会遇到“丢”东西的情况,即使不是员工偷偷拿走,也有可能被猫吃了。我司有两只可爱的猫猫,其中一只经常会去无人货架偷吃火腿肠,几次被逮到。

无人零售这个大风口存在种种利与弊,资本一窝蜂的拥上来就意味着已经到了喷井期么,这种商业模式一定会成功么?徐晋认为,目前还很难说。无人零售还处于非常早期的试错阶段,它的技术基础是具备的,也是有一定需求的。但是最大的问题是,单产能否覆盖成本。

在中国互联网企业一窝蜂扎堆的情况下,无人零售刚来到一个起点。徐晋表示,未来一段时间,还会有无数的企业进行试水,出现各种形态无人零售。在一到两年的时间内,有一批企业退出市场,但也不排除会崛起一到两家领军企业。

无论无人零售来得早不早,谁都不想迟到。


+1
5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