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3D视觉报告:3D视觉深度拆解与分析 (中篇)

36氪的朋友们·2017-09-13 10:23
我们相信3D深度视觉进入消费级智能终端将是大势所趋,这将为TX发射端(VCSEL、DOE、WLO)、RX接收端(红外CMOS、红外窄带滤色片、光学镜头)、图像处理芯片、系统模组组装四大环节带来全新的市场价值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海通电子研究”(ID:htzqdz),作者 海通证券电子团队。

苹果3D视觉结构光方案分析

结构光先驱PrimeSense(苹果收购)方案分析

以色列公司PrimeSense创立于2005年,于2006年研发出3D传感器,在当年的 E3 大展上与微软建立了联系,在2009年E3大展时,微软发布了内置PrimeSense 3D传感器的Kinect一代。2010年年底,PrimeSense 与华硕合作开发了Xtion Pro,和Kinect采用了同样的3D传感器。2012年,PrimeSense推出了当时世界上体积最小的3D传感器Capri。由于Primesense在2013年被苹果收购,不再对外输出技术,因此微软在2014年的Kinect 2.0上开始使用自己的3D传感器。

Primesense的核心技术为Light Coding光编码技术,属于结构光技术的一种,是目前最具代表性的结构光技术。结构光技术就是用光源照明给需要测量的空间编上码,将一维或二维的特定图像投影至被测物体上,根据图像的形变情形,判断被测物体的表面形状和深度信息。与普通结构光方案(如英特尔Realsense结构光方案)不同的是,Light Coding的光源称为“激光散斑”,是激光照射到DOE衍射光栅后形成的衍射斑点,只要在空间中打上这样的结构光散斑,整个空间就被做了标记,把一个物体放进这个空间,只要分析物体上面的散斑图案,就可以知道这个物体的位置信息,从而可以非常快的进行景深信息的采集和捕捉。

Primesense的Light Coding 就是以红外线发出激光,透过镜头前的DOE(衍射光栅)形成激光光斑,随后均匀分布投射在测量空间中,再透过红外线摄像头记录空间中的每个散斑,获取原始资料后,再透过芯片计算成具有3D深度的图像。

因此,拆解微软Kinect1代产品,我们可以看到,其主要的零部件包括:红外光发射器、红外CIS传感器、可见光传感器、核心数据处理芯片(PS1080)。

Primesense结构光方案的工作流程是:红外激光器发射近红外光,经过DOE等光学器件的编码形成激光散斑,随后投射到空间物体上;激光光斑投射到物体上之后会发生位移变化,红外CIS采集变形之后的光斑信息,将信息传送至PS1080芯片,经过芯片内算法的计算可以得到物体的Z轴深度信息;可见光CIS采集物体的XY轴平面图像信息,同样传送至PS1080芯片,平面信息与深度信息综合处理便可以得到空间内物体的三维信息。

在芯片方面采用的是Primesense自制的PS1080系统级SOC芯片,可以提供640*480分辨率图像,x/y平面分辨率3mm(2m距离情况下),深度精度为1cm。PS1080芯片拥有超强的并行计算逻辑能力,可控制近红外光源,进行图像编码并主动投射近红外光谱。同时,通过一个标准的红外CMOS图像传感器接收投影的Light Coding 红外光谱并且将编码后的反射斑点图像传输给PS1080,PS1080对此进行处理并生成深度图像。

3D视觉结构光方案产品整体结构分析

通过拆解结构光先驱Primesense的产品结构,可以看到整个结构光产品方案主要由四部分组成:TX发射部分(IR Projector,主要为红外光发射器IR LD)、RX接收部分(IR Camere,主要为红外光图像传感器IR CIS)、RGB可见光图像传感器(Vis CIS)、专用数据处理芯片(Processor Chip)。

3D视觉结构光方案的产品结构,我们也可以在英特尔Realsense近距离结构光方案中得到证实。英特尔Realsense近距离3D视觉方案主要基于结构光原理,由一个红外发射器、一个红外传感器、一个可见光色彩传感器和一颗实感图像处理芯片组成。红外发射器发射近红外光到物体表面,红外传感器与色彩传感器分别采集物体的深度图像和平面图像,最终经过实感芯片的处理得到三维位置信息。

因此,我们可以总结出,典型结构光3D视觉系统的工作原理为:首先红外激光发射器(IR LD)发射出近红外光(IR Light)特定图案(如激光散斑等),经过物体(如人手或人脸等)的反射之后,形变之后的图案被红外图像传感器(IR CIS)所接收,经过算法计算出人手/人脸所处的位置(Z轴);同时,可见光图像传感器采集二维平面(X与Y轴)的人手/人脸信息(Vis Light);两颗图像传感器的信息汇总至专用的图像处理芯片,从而得到三维数据,实现空间定位。

3D视觉结构光方案深度拆解与供应链分析

3D视觉结构光方案——TX红外发射部分

TX红外光发射部分是整个3D视觉重要的组件之一,提供最核心的近红外光源,其发射图像的质量对整个识别效果至关重要。采用结构光方案的3D视觉相比于TOF方案要复杂得多,主要是结构光方案需要采用pattern图像(如激光散斑等)进行空间标识,因此需要定制的DOE(衍射光栅)和WLO(晶圆级光学透镜,包括扩束元件、准直元件、投射透镜等)。

整个TX发射部分的工作原理如下:

1)首先激光发射器VCSEL发射出特定波长的近红外光(一般为880nm/910nm/940nm),光束准直性好、光束横截面积窄的高斯光束。

2)先经过光束整形器Beam Shaper形成横截面积较大的、均匀的准直光束。Beam Shaper主要包括扩束元件(Beam Homogenizer)和准直元件(Collection Lens),扩束元件的作用在于将激光扩大横截面积,从而使激光束的横截面积可以覆盖后面的衍射元件,准直元件的作用是将扩束之后的激光重新调成平行光。

3)穿过Beam Shaper的激光随后经过DOE衍射光学元件形成特定的光学图案pattern。

4)经过DOE形成的光学图案再经过最后的投射透镜(Projection Lens),便可以从TX发射部分发射出去。

4.1.1VCSEL是近红外光源最佳方案

目前,可以提供800-1000nm波段的近红外光源主要有三种:红外LED、红外LD-EEL(边发射激光二极管)和VCSEL(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

VCSEL可以说是红外激光LD的一种,全名为垂直共振腔表面放射激光器,顾名思义,它采用垂直发射模式,与其他红外LD的边发射模式不同。VCSEL的垂直结构更加适合进行晶圆级制造和封测,规模量产之后的成本相比于边发射LD有优势,可靠性高,没有传统的激光器结构如暗线缺陷的失效模式。相比于LED,VCSEL的光谱质量高,中心波长温漂小,响应速度快,优势明显。

综合分析三种方案,LED虽然成本低,但是发射光角度大,必须输出更多的功率以克服损失。此外,LED不能快速调制,限制了分辨率,需要增加闪光持续时间;边发射LD也是手势识别的可选方案,但是输出功率固定,边缘发射的模式在制造工艺方面兼容性不好;VCSEL比LD-EEL的优势在于所需的驱动电压和电流小,功耗低,光源可调变频率更高(可达数GHz),与化合物半导体工艺兼容,适合大规模集成制造。尤其是VCSEL功耗低、可调频率高、垂直发射的优点,使其比LD-EEL更加适合消费电子智能终端。

VCSEL由于其制造工艺难度较大,产品的成本相对较高,随着各大厂商的重视,尤其是高速光通信的快速发展,VCSEL工艺逐步成熟。近年来VCSEL已经大规模用于高速光网络传输领域作为激光光源,目前的产品价格已经非常接近LD-EEL。

VCSEL的制造依赖于MBE(分子束外延)或MOCVD(金属有机物气相沉积)工艺。在GaAs(80%左右的份额)或InP(15%左右的份额)晶圆上生长多层反射层与发射层。典型的VCSEL结构包括:激光腔(laser cavity),顶部和底部分布式布拉格反射器(DBR),电极等部分,其中激光腔的主要部分是量子阱(quantum wells)和光限制层(confinement structure)。由于VCSEL主要采用三五族化合物半导体材料GaAs或InP(含有In、Al等掺杂),因此移动端VCSEL产业链与化合物半导体产业链结构类似。

目前,全球范围内主要的VCSEL供应商包括Finsar、Lumentum、Princeton Optronics、ⅡⅥ等公司,它们在移动端VCSEL处于前沿的研发角色。具体的生产分为IDM和代工两种方式,在代工模式下,由IQE、全新、联亚光电等公司提供三五族化合物EPI外延片,然后由宏捷科、稳懋等公司进行晶圆制造,再经过联钧、矽品、同欣(基板)等公司的封测,便变成了独立的VCSEL器件。

目前,致力于移动端小型化VCSEL方案设计的公司主要包括Finsar、Lumentum、Princeton Optronics(已被AMS收购)、ⅡⅥ等国外光通信器件公司。国内方面光迅科技、华芯半导体具备中低端VCSEL的设计和生产能力,长春光机所在VCSEL技术研发方面有一定竞争力。但是整体而言,国内公司与海外巨头相比差距较大。

近年来,国内在VCSEL方面开始出现优秀的创业型公司,比如2016年1月创立于美国硅谷的纵慧光电,已经做出了具备高效率、高性能的VCSEL芯片产品,涵盖了850纳米和940纳米这两个波段,有望应用于3D视觉消费级市场。

根据Lumentum在17年二季度的财报说明会,其消费级VCSEL产品订单从上季度的500万美元大幅跃升至2亿美元,根据美国和台湾产业链(如BI、科技时报等)的分析,订单主要来自于苹果公司。我们判断,Lumentum将为苹果新一代iPhone8提供3D相机中的VCSEL器件,而且是主力供应商。除了Lumentum之外,II-VI公司也在苹果供应链之列,同时菲尼萨也有望加入。

4.1.2DOE 对于结构光方案至关重要

在3D视觉结构光方案中,必须采用特定的pattern光学图案(如激光散斑等)实现深度信息的测量,因此DOE对于结构光方案是至关重要的核心部件之一。

DOE衍射光学元件(Diffractive Optical Elements)是基于光的衍射原理,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并通过半导体芯片制造工艺,在基片上(或传统光学器件表面)刻蚀产生台阶型或连续浮雕结构(一般为光栅结构),形成同轴再现、且具有极高衍射效率的一类光学元件。

DOE的基本原理是利用衍射原理在元件表面制备一定深度的台阶(光栅),光束通过时产生不同的光程差,满足布拉格衍射条件。通过不同的设计来控制光束的发散角和形成光斑的形貌,实现光束形成特定图案的功能。DOE是一个单一光学元件,可将入射光束分散成无数个光束再射出。每一个分散之后再射出的光束,都与原先入射进来的光束拥有相同的光学特性,包括偏振性、相位等。DOE可产生1D(1xN)或2D(MxN)的光束矩阵,视DOE的表面微结构而定。

在3D视觉结构光方案中,DOE的作用就是利用光的衍射原理,将激光器的点光源转换为散斑图案(pattern)。首先根据特定衍射图像的光学需求,设计并制作出三维母模,然后根据母模再制作出DOE光栅,光栅表面具有三维的微结构图案,尺寸都在微米级别。激光器发射的线性激光通过DOE的时候发生衍射,衍射光的角度和数量是受DOE上pattern的控制,衍射出来的光斑具备lighting code信息。

在苹果的结构光方案中,DOE也将居于重要地位。我们可以分析苹果Primesense的结构光专利,如下右图所示,其发射端组件中DOE衍射光栅是实现激光散斑的关键。

DOE衍射光学元件的产业链结构主要为:DOE光学图案设计、DOE制造与加工、光学元件模组封装,此外还需要原材料(主要为特种石英玻璃、光敏玻璃等)与精密光学加工设备(如光刻机等)这两大支持性辅助环节。

在苹果公司方面,根据台湾产业链(中时电子报和Digitimes等)的信息,苹果3D视觉结构光用DOE将由Primesense自行设计pattern图案、台积电提供pattern微纳加工、采钰提供ITO材料、精材科技提供器件封装。

目前具有先进DOE设计与制造的公司不多,全球范围内主要供应商有德国CDA、法国Silios、德国Holoeye等,特别是在移动端微小型DOE器件方面还没见相关产品。根据台湾科技媒体中时电子报的分析,高通目前正积极研发3D视觉结构光方案,在DOE和WLO方面,将采用Himax奇景光电的方案。国内方面,目前未见具有DOE设计与加工能力的公司。

4.1.3晶圆级光学元件WLO是核心组件

根据我们前文对结构光TX部分的分析,由VCSEL发射的近红外光,首先经过光束整形器Beam Shaper(主要包括扩束元件Beam Homogenizer和准直元件Collection Lens)形成横截面积较大的、均匀的准直光束。然后经过DOE形成的光学图案再经过最后的投射透镜(Projection Lens),才能够从TX发射部分发射出去。

目前在体感交互产品上使用3D视觉结构光方案时,对器件的体积要求不高,如英特尔Realsense前置结构光产品采用普通的光学透镜和DOE器件,器件尺寸大。

为了将结构光方案应用于移动端消费电子产品,发射端器件在体积和尺寸上需要压缩,因此光束整形器Beam Shaper和投射透镜Projection Lens都是采用WLO(晶圆级光学器件)工艺加工而成。

所谓WLO晶圆级光学器件,是指晶元级镜头制造技术和工艺。与传统光学器件的加工技术不同,WLO工艺在整片玻璃晶元上,用半导体工艺批量复制加工镜头,多个镜头晶元压合在一起,然后切割成单颗镜头,具有尺寸小、高度低、一致性好等特点。光学透镜间的位置精度达到nm级,是未来标准化的光学透镜组合的最佳选择。

与传统光学透镜加工不同的是,WLO工艺更加适合移动端消费电子设备。特别是在3D视觉发射端结构复杂的情况下,光学器件采用WLO工艺,可以有效缩减体积空间,同时器件的一致性好,光束质量高,采用半导体工艺在大规模量产之后具有成本优势。

与传统光学透镜设计与加工普遍采用的简单流程和工艺不同,WLO工艺由于是采用半导体工艺和设计思路进行光学器件的制造,因此整个流程更加复杂,无论是设计流程还是加工环节,都需要更加先进的设计思路和更加精细的加工处理,因此相应加工附加值高。

在苹果3D视觉结构光方案中,根据美国产业链(如TechCrunch等)的信息,Heptagon(已被AMS奥地利微电子收购)将提供TX发射端WLO晶圆级光学透镜,这主要是Heptagon已经在WLO设计领域积累了众多专利,技术实力强。此外,根据TechCrunch的分析,来自台湾的Himax奇景光电也是未来潜在供应商。

国内方面,半导体封测厂华天科技和晶方科技在WLO方面布局较早,主要提供WLO后段加工技术,特别是华天科技具备成熟的加工技术,未来有望受益。

3D视觉结构光方案——RX红外接收部分

在3D结构光方案中,RX红外接收部分主要为一颗红外摄像头,用于接收被物体反射的红外光,采集空间信息。该红外摄像头主要包括三部分:红外CMOS传感器、光学镜头、红外窄带干涉滤色片,在基本结构上与目前主流的可见光摄像头类似,但是在具体的零部件方面存在差异:1)可见光CMOS传感器需要识别RGB三色,对分辨率的要求高,红外CMOS只需要识别近红外光,分辨率要求不高;2)可见光摄像头需要红外截止滤色片将红外光截止掉,只通过可见光,而红外摄像头只通过特定波段的近红外光,而将可见光截止掉,因此需要窄带滤色片;3)由于可见光摄像头对图像分辨率要求高,因此光学镜头的设计非常复杂,红外摄像头对光学镜头的要求不高。

4.2.1红外CMOS传感器需要特制

红外CMOS图像传感器(IR CIS)用来接收被手部或脸部反射的红外光,在技术上这是一个比较成熟的器件。在搭载虹膜识别功能的三星Note7和富士通ARROWS NX F-04G手机中均出现IR CIS。

在3D视觉方案中,红外CMOS传感器用于接收被物体反射的红外光图像,与可见光CMOS在原理上是一致的,区别在于可见光CMOS传感器需要识别RGB三色,需要呈现高清图像,因此对分辨率的要求高,而红外CMOS只需要识别与发射光相对应的特定波段近红外光,同时红外CMOS的作用在于获取深度信息,在结构光方案中只需要采集红外pattern被物体反射之后的图像,因此分辨率要求低。目前,2M像素的红外CMOS即可以满足一般的3D视觉要求(如手势识别、人脸识别等)。

由于目前3D视觉刚刚起步,不同厂商采用的图像识别方案不同,对红外CMOS的要求(如分辨率、响应速度等)不同,因此在3D视觉方案中所需的红外CMOS需要特制。

目前,红外CMOS图像传感器供应商主要包括意法半导体、奇景光电、三星电子、富士通、东芝等公司。根据Yole的分析,意法半导体已经开发出了可能用于iPhone 8的3D成像红外传感器,将于17年下半年开始大规模为苹果提供红外CMOS图像传感器。该芯片将由意法半导体设计、由台积电代工制造、由同欣电提供晶圆重组(RW)。


国内方面,目前涉足红外CMOS传感器的公司不多,思比科公司布局较早,根据公司公开信息,已经设立专门团队进行200万、500万高红外灵敏度专用CMOS图像传感器的研发和推广,已经推出了红外专用的SP9250、SP9550、SP9260三款产品,较传统摄像用图像传感器的红外响应提高了约50%。

在红外传感器方面还存在另外一种方案,就是已经在手机用距离传感器中所使用的的SPAD(单光子雪崩二极管),可以实现跟红外CMOS同样的功能,对红外光进行检测,如iPhone 7中所使用的的意法半导体提供的SPAD传感器。

目前红外CMOS传感器有一个较大的问题就是散热困难,使得整个芯片需要额外增加金属散热片。SPAD相比于红外摄像头结构简单、体积小巧、成本低、器件散热性好,但是其功能有限,分辨率难以提升,只能够跟踪少量、少范围的红外光,在距离传感器中绰绰有余,如果要实现高质量的3D成像的话,SPAD效果不如红外CMOS,现有的SPAD需要技术升级。根据咨询机构YOLE的分析,SPAD升级之后,也可以作为“成像仪”用于3D视觉中作为红外探测器使用,从而降低成本,解决散热问题。

4.2.2近红外窄带干涉滤色片价值提升

对于3D视觉而言,IR红外摄像头与RGB可见光摄像头在滤色片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滤光片按光谱特性可分为带通滤光片、短波截止滤光片、长波截止滤光片。带通型滤光片指选定特定波段的光通过,通带以外的光截止,按带宽分为窄带和宽带,通常按带宽比中心波长的值来区分,小于5%为窄带,大于5%则为宽带。在3D视觉产品中,为了减少环境可见光线的干扰,普遍采用窄带干涉滤色片。

传统的RGB可见光摄像头,需要采用红外截止滤色片,将不必要的低频近红外光过滤掉,以免红外光线对可见光部分造成影响,产生伪色或波纹,同时可以提高有效分辨率和彩色还原性。但是红外摄像头,为了不受到环境光线的干扰,需要使用窄带滤色片,只允许特定波段的近红外光(如发射端光源波段相对应)通过。

目前近红外窄带滤色片主要采用干涉原理,需要几十层光学镀膜构成,具有较高的技术难度,因而比传统截止型滤色片的价值高。窄带滤光片的薄膜一般由低折射率和高折射率的两种膜组成,叠加后层数达几十层,每一层薄膜的参数漂移都可能影响最终性能。而且窄带滤光片透过率对薄膜的损耗非常敏感,所以制备峰值透过率很高、半带宽又很窄的滤光片非常困难。制备薄膜的方法有很多种,包括化学气相沉积、热氧化法、阳极氧化法、溶胶凝胶法、原子层沉积(ALD)、原子层外延(ALE)、磁控溅射等,而不同方法制备的薄膜性能差异很大,目前先进的窄带滤色片主要采用化学气相沉积镀膜制作而成。


根据美国《巴伦周刊》的报道,VIAVI公司将为苹果新一代iPhone 8提供近红外窄带干涉滤色片,双方已签署订单意向协议,苹果将向VIAVI采购1.5亿颗光学滤光片用于Iphone系列的3D视觉。目前国际上除了VIAVI之外,近红外窄带干涉滤色片的供应商还有布勒莱宝光学(Buhler)、美题隆精密光学(Materion)、波长科技(Wavelength)等公司。

国内方面,水晶光电在滤色片领域技术实力强,具有国际竞争力,是全球范围内滤色片的重要供应商之一。

4.2.3红外摄像头所用光学镜头要求不高

由于可见光摄像头对图像分辨率要求高,因此光学镜头的设计非常复杂。拍照质量除了与CIS的像素点数目和像素点尺寸有关,也与光学镜片的质量和数目有关,镜片的质量越好、数目越多,成像质量也越好,但是透镜数目决定了摄像头模组的高度。目前的智能手机光学镜头普遍由5P或6P镜片组成,更多的镜片可以用于增加透光率、改善画质,但也使得镜头的设计更加复杂。

红外摄像头对光学镜头的要求不如可见光摄像头的要求高,对光线的通光量、畸变矫正等指标容忍度高,目前3D视觉产品多采用成熟的普通镜头,国外光学镜头供应商包括大立光、玉晶光电、关东辰美等,国内方面舜宇光学、联创电子、旭业、川禾田等公司均可提供。

专用图像处理芯片——技术壁垒高

图像处理芯片需要将红外光CIS采集的位置信息与可见光CIS采集的物体平面信息处理成单像素含有深度信息的三维图像,完成3D建模,其数据处理和计算复杂度高于一般传统ISP图像处理芯片。因此,多为3D视觉方案厂商根据自家方案自行设计或与传统ISP巨头合作研发。

该芯片具有较高的技术壁垒,尤其是算法层面的要求较高,需要根据3D视觉方案处理深度信息,目前全球范围内可以提供该类产品的公司为少数几家芯片巨头,包括意法半导体、德州仪器、英飞凌等。

分析微软Kinect第一代产品,其核心图像处理芯片为Primesense自制的PS1080系统级SOC芯片。我们判断,苹果3D视觉方案中的核心3D图像处理芯片将仍然由Primesense自行设计提供,由台积电等代工厂代工。

除了核心图像处理芯片之外,整个3D视觉方案还需要众多辅助性芯片,如音频处理、视频处理、存储、模拟、普通相机控制等,这些芯片已经非常成熟,在消费电子产品中大量应用。同时智能手机上已经搭载众多辅助性芯片,因此3D视觉可以直接使用已有的芯片。

可见光摄像头——非新增业务

在3D视觉体系中,无论是结构光方案,还是TOF方案,红外光线的作用都是采集深度Z轴信息,从而确定物体的景深信息,而物体的平面XY轴信息需要借助普通可见光摄像头进行采集,因此可见光摄像头对于3D视觉而言不可或缺。

但是,目前智能手机普遍至少配有两颗可见光摄像头(一颗前置、一颗后置),所以智能手机搭载3D视觉之后,并不需要额外增加可见光摄像头,直接利用手机上已有的摄像头即可,因此,3D视觉并未给可见光摄像头带来新的增量。

系统模组制造与组装——难度大、价值高

由于3D视觉方案涉及较多的硬件部分,需要红外发射激光器、红外接收摄像头、可见光摄像头、图像处理芯片四大部分的协同合作。特别是红外光的发射与接收之间的匹配对整个3D视觉方案的识别效果和准确度至关重要,因此整个系统模组的封装和集成是非常关键的。

目前3D视觉已经成功应用于类似于微软Kinect之类的体感交互设备中,但是该类设备体积较大,对整个系统的组装要求不高。随着3D视觉开始应用于智能手机等消费电子产品上,其系统模组制造与组装就变的十分重要。

移动端3D视觉模组制造难度大,主要体现在:1)TX发射端含有的DOE和WLO等精密光学元件,在组装时需要非常高的精确度,采用高难度的同轴度调整;2)发射端含有的VCSEL激光器,需要进行光谱检测和校准;3)TX发射端、RX接收端和可见摄像头是彼此独立的,三者在空间位置上的准确度和稳定性对于最终3D成像效果而言非常关键,需要高难度的匹配和校准。

根据台湾科技时报的报道,苹果3D视觉模组的组装(包括TX发射端组装、RX接收端组装、系统组装)将由富士康(系统组装与RX接收端组装)、LG Innotek(TX发射端组装)、Sharp(RX接收端组装)等几家公司负责。

在联想Phab2 Pro手机中,3D深度相机的模组封装与集成由舜宇光学完成。国内方面,除了舜宇光学之外,欧菲光、丘钛科技等摄像头模组公司也具有较强的技术实力。

风险提示:3D视觉技术移动端进程过慢;国内相关公司缺乏竞争力。

拓展阅读:苹果3D视觉报告:龙头引领行业大趋势 (上篇)

苹果3D视觉报告:核心供应链深度分析 (下篇)


+1
1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下一篇

“今天新增的两种解锁方式,将让全球用户能够以更加方便、快捷的方式使用摩拜单车。”

2017-09-13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