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引擎装上“照妖镜”,谣言、假新闻要现原形了

36氪的朋友们·2017-09-18 14:32
那么问题来了,到底是造假的人高明还是防谣言的更厉害?

编者按:本文来自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蔡鼎 编辑 郑直;36氪经授权发布。

“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在造谣成本很低的网络空间,假新闻满天飞的情况屡见不鲜。

被假新闻蒙骗的受害者轻则损失财物,重则名誉和人身安全受损。 在搜索引擎框内轻轻一敲回车,是很多人上当受骗的开始。

谷歌等主流搜索引擎都是以算法为准向用户推荐结果,而算法本身只计算了信息的流行程度,并不考虑信息的权威性和真实性。

为了遏制愈演愈烈的假新闻传播,国外两大搜索引擎谷歌和必应(Bing)开始在搜索结果中显示“事实核查”(fact check)的结果。

当用户搜索某项实施性结论时,搜索引擎会在结果下方显示第三方核查机构给出的事实核查结果,帮助用户分辨判断新闻的真实性。脸书(Facebook)也跟进推出了相应的机制,防止假新闻传播。

如今,搜索引擎装上了“照妖镜”,假新闻的制作和传播者相信也会被群众的“火眼金睛”打回原形。

必应搜索增加“事实核查”功能 

 9月14日,微软旗下的搜索引擎必应发布官方声明:必应在搜索结果中加入了一个“事实检查”标签,以帮助用户判断互联网上哪些信息是值得信赖的。这些事实核查标签可以让用户方便地看到某条新闻是否属实。

这些事实核查标签将直接出现在必应搜索结果的下方,包含了“真实(True)”、“虚假(False)”或“不确定(somewhere in between)”的三种可能结果。

放在以往,如果虚假新闻出现在用户的搜索结果中,用户根本无从判断它的真实性。但是有了事实核查标签之后,读者在点击某篇新闻稿件之前就可以判断该链接的真实性。

谷歌修改算法过滤假新闻 

早在今年四月,谷歌就开始着手对推荐结果的算法进行修改,以增加对假新闻的过滤功能。

科技作家凯特曾对BBC表示:

过去的算法都是最流行的的内容被优先考虑,它不知道如何区分真假,也不关心新闻的质量。

在这种思维下,社交网站和搜索引擎推荐的“标题党”文章有时候令人惊讶错愕。

像是“震惊:刚当选的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生在巴基斯坦!”,以及“小野洋子:我和希拉里·克林顿的婚外情”这类标题,都曾出现在脸书向用户推荐的文章目录中。

现在,在谷歌搜索内容的用户可以清楚的看到谷歌提供的以下信息:是谁提出质疑、受到质疑的内容、质疑是否得到有公信力的来源的验证。

同时,如果用户对所提出的质疑的真实性有任何疑虑的话,他们还可以选择在列表下方提供反馈。

谷歌还表示,只有“权威信息来源”的网站才有资格展示提供事实核查的结果。

那么用户获得事实核查的界面是怎样的呢?下面的截图就是很好的例子。

如果你输入“世界是平的”这句话,搜索框下方会显示出:

这句结论是由“地球平面说协会”提出的;这句结论被验证是错误的;给出验证结论的机构是Example网站。

此外,除了“正确”、“错误”这类绝对化判断外,还有一种可能结果是“正误兼有(Mixture,即有对也有错)”。例如,在谷歌中搜索“特朗普将美国国家公园开设为煤矿开采地”,第三方机构Snopes便为此条新闻定性为“正误兼有”。

脸书将禁止更改文章标题

脸书在2016年美国大选期间,曾被指控助长了虚假信息的大量传播。

为了解决这一顽疾,脸书曾试过推行“假新闻” 标签。

然而,假新闻的审核过程耗时费力,再加上假新闻传播速度非常快,有时候“假新闻”标签被打上时,该文章已被广泛传播了。所以这一招并没有取得显著的打假效果。

然而一计不成,再生一计。脸书在最近推出新规定,禁止非内容原生者转载时修改文章标题。

脸书公司发现,大量假新闻的制造方式是滥用标题、图片以及文章预览简介的编辑功能,更改这些内容误导大众。通过这个“禁止替换文章标题与简介”的新规定,Facebook 至少能够减少一项假新闻的主要制造方式。

+1
6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下一篇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