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力无需培养,你手中已持魔棒

36氪的朋友们·2017-09-20 20:24
你不需要是天才就能创造!来享受一场由一群普通人创造的视听盛宴吧。

编者按: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华说职场人生”(Coach_Lily),作者: 秦华,坐标美国的职业教练,曾任世界知名金融机构风险管理总监和财务官,拍过获奖电影,领英专栏作家;36氪经授权转发。

以前我对创造力的理解有三个误区,我觉得很多人有相似的想法:

  • 当我想到创造力的时候,往往只想到艺术创作,比如音乐、美术;

  • 我认为创造只属于极有天赋的人;

  • 我以为好的创造全靠灵感,必须要才思如涌、喷薄而出才能一挥而就好的作品;

因为这些想法,我从小就认为创造力不属于我。我曾经喜欢过唱歌、跳舞、画画,但都因为表现平平而不了了之,我也因为没有任何艺术特长而感到自卑。我对自己的认知就是:一个刻苦勤勉的好学生,但完全不会迸发出任何创造的火花。

直到有一件事颠覆了我的观点。

当我在职业发展处于低谷的时候,我感到自己的灵魂好像要被每天枯燥乏味的工作吸走了,但我一时又没有条件离开工作。机缘巧合,我看到了一个能暂时拯救我灵魂的机会:利用下班时间在附近的大学参加了一个学拍纪录片的项目。我欣喜若狂 – 无论我是否有天赋,六个月之后我一定是拍了一个纪录片!这曾经是我内心深处非常狂野的梦想!

每周上课的那几个晚上,我感到自己完完全全地活着,所有的脑细胞似乎都兴奋起来了,我能感知到很多以前没有“看到”的东西。毕业作品的创作过程异常痛苦,几次绝处逢生。最后片子在三个电影节的大屏幕上放了出来,得了两个奖,我觉得这不可能是真的!而且我是导演和制片人,除了不用去筹钱外,我负责了整个拍片的进程。这让我非常非常惊讶!我居然做成了这样一件事情,那我还能做成什么其他自己都无法想象的事情?我也许是有创造力的吧?那我以前的认知好像都不太对?这让我重新思考创造力究竟是怎么回事。

需要关注的仅仅是创造本身

Elizabeth Gilbert在《Big Magic》这本书中阐述的、对创造力的想法让我觉得拨开云端见日出,并给了我信心和勇气。她让我不再浪费时间精力去怀疑自己能不能创造、有没有天赋。这些都是和创造完全不相干的事。我需要关注的,仅仅是创造本身。

回到我之前对创造力的认知误区,现在我是这样认为的:

  • 创造力并不只存在于艺术创作,这是非常狭义的。广义的创造存在于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比如一个新的操作流程、一个新的菜式、一个演讲、一个解决纠纷的方案……处处都有创造的机会。创造是幸福生活很重要的一部分,这是一个非常高阶的精神享受。往长远看,我们的人生就是各自创造的最重要的作品。

  • 创造是需要天赋,但这个天赋不是专属于天才的,而是人人皆有的。这是存在于我们的基因里的,否则人类这个物种不可能发展到今天这个样子。我们只是需要去挖掘、打磨自己与生俱来的天赋。

  • 创造需要灵感,但灵感并不是创造的充分条件。创造的过程中,辛苦的劳作和坚持是必须的。如果只是指望灵感带来伟大的作品,那通常是不会成功的。

《Big Magic》这本书的副标题是”跨越恐惧的创意生活“(Creative Living Beyond Fear)。 Elizabth对创造力的思考关乎她对世界万物的看法和个人信仰。我的个人信仰与她并不完全一致,但这并不重要。我选择把这些看作成一个比喻,而这个比喻把创造力这个无形的东西具体化、生动化,于是更加容易触摸和觉察。

Elizabeth认为灵感是宇宙埋藏在每个人内心深处的珠宝,而创意生活(creative living)就是寻找、发现这些珠宝的过程,创造力则是人和神秘的灵感之间的关系。一个平庸的人生和有魅力的人生之间的差别在于你是否有勇气去把藏在心里的这些珠宝挖掘出来。

这本书分六个部分。

1、勇气(Courage)

“当勇气死去的时候,创造力也随之幻灭。”

When courage dies, creativity dies with it. -- Elizabeth Gilbert

 Elizabeth列举了一系列让很多人对创造望而却步的恐惧,看看你能对号入座吗?

  • 你害怕自己没有天赋;

  • 你害怕被别人拒绝、批评、嘲笑、误解,或最糟糕的,完全被忽略;

  • 你害怕做出来的东西没有市场、没人会要;

  • 你害怕别人已经做了你想做的,而且做得比你更好;

  • 你害怕别人会偷你的想法,所以还是一直把它藏着更安全;

  • 你害怕别人不会把你当回事;

  • 你害怕自己创造的东西对别人毫无意义;

  • 你害怕投入到这个事情以后,过一段时间回头看,这完全是时间、精力和金钱的巨大浪费;

  • 你害怕自己没有财务自由、没有时间自由、也没有合适的工作空间去探索、创造;

  • 你害怕自己没有足够的培训和资历;

  • 你害怕别人认为你自以为是、自恋、愚蠢;

  • 你害怕再也无法超越你最好的作品了;

  • 你害怕根本就做不出什么好作品;

  • 你害怕现在开始创造太晚了;

  • 你害怕现在开始创造太年轻了;

  • 你害怕,因为你的人生中从来没有过什么成功,为什么还要费劲尝试呢?

这个“恐惧清单”可以一直往下写,无穷无尽。这些都可以成为看上去非常合理的“不创造”的理由,但是我们需要面对的本质是:创造是一件令人害怕的事,只适合勇敢的灵魂。

Elizabeth从小是个非常敏感、容易担忧害怕的孩子。她会回避、抵制那些让她害怕的事情,不断找借口去证明自己的无能,直到她15岁的时候,忽然意识到:恐惧是件很无聊的事情,因为恐惧只是在不断地重复一个信息:停!停!停!但是恐惧的另一边是创造力,是灵感,是无穷的可能性。这是非常多元的、充满现象力的、独一无二的。那为什么要选择把自己的存在建筑在这个无聊的恐惧之上呢?

当你进入到创造这个过程,你会发现恐惧将一直与你同在。我特别喜欢Elizabeth在书中描述的与恐惧的关系。她认为创造力和恐惧像是一对双胞胎,所以人们不用对恐惧宣战,而是要学会与恐惧共处。

每当开始创造的时候,她觉得这就像开始了一次公路旅行。她会邀请恐惧和她一起上路,她甚至准备了给恐惧的欢迎词。她告诉恐惧,她接纳恐惧的重要作用,也允许它继续做它擅长的事情。她也将做她该做的事情,那就是努力、专注地工作;而创造力的责任则是激发灵感。这辆车里有足够的空间让他们三者共处,但恐惧必须记住:在这个旅程中,只有创作者和创造力才能做决定,恐惧在任何时候都没有投票权,也不能碰车里的任何设备,尤其是绝对不能碰方向盘。明确了这个规则,他们三个将肩并肩地一起走上让人心惊但又精彩、并充满未知的创造之路。

创造者:秦华

儿子六岁的时候第一次长距离徒步,我们一起去爬了长城,并在山上露营。他走了四个小时山路后到达营地。当他坐到一块巨石上远瞰延绵群山的那一刻,长城于他便有了不同寻常的意义——超越自己后所体验到的无与伦比的美。创造于我,便是这样一个过程。

2、着魔(Enchantment)

“我相信创造的过程是非常奇妙的,并充满了魔法。”

I believe the creative process is both magical and magic.  -- Elizabeth Gilbert

Elizabeth认为我们的星球不仅仅居住着各种有物质形态的生命,同时也充满了没有物质形态的、但是具有能量的生命体 --“想法(ideas)”。想法唯一的驱动就是“被展现”,而他们只有通过人类的努力才能进入现实的世界。于是,这些“想法”会四处游荡,去拜访一些人,寻找有意愿的、勤勉的人类合作者,从而通过各种形式“被展现”。所以她认为,创造力是一种超越人类本身的魔力。Elizabeth指出,这种信念完全是基于她的想象,而并非科学。

我把这看作是一个比喻,因为这个比喻所描述的情境是我经常体验到的。如果我仔细觉察,各种灵感几乎每天都会来敲门。但大部分时候,我是置之不理的,不会采取任何行动。我其实就是在对这些想法说,“不,我没空来理你,我没有资格来理你,我没有精力来理你。”于是灵感就走了,就去拜访别的人了。当别人把想法实现的时候,我可能会略带懊恼地拍拍脑门说,“我早就想到过这个!”

这个比喻有个特别重要的好处:分离心。当你把灵感和灵感的实现者分离开以后,便更容易超越自己的ego(小我,面子,自尊心,存在感)。否则的话,你就会被各种各样的恐惧所占据。如果你把作品当作是自己一部分,那么别人如果批评,就会伤到你的自尊心。如果别人表扬,你会担心下一个作品是否还会同样好。所以无论褒贬,你都会很难继续创造下去。分离开以后,你只是灵感的传达者,只是一个工具,你的作品和你的自我价值无关,你的ego得到更多的保护,你于是获得更多创造的自由。

这个比喻还给人强烈的紧迫感:灵感造访时,你如果不说yes,不去承诺与之合作,它就走了,也许再也不会来了。Elizabeth说到一个“老虎的尾巴”的故事。美国诗人Ruth Stone小时候成长于农场。有时候当她在农场里干活时,她会听到一首诗像一匹快马、穿过田野、向自己奔来。这时候,她会立即放下手里的活儿,撒丫子就跑,像是要拼命赶在那首诗前面。这样当那首诗穿过她的身体时,她已经跑到家里,找到纸笔,将这首诗用文字在纸上倾泻出来。如果她跑得不够快,她可能只能抓住它的尾巴,然后她就像抓住一只老虎的尾巴一样,慢慢地把整只老虎都拖回来。这时候,这首诗便是从末尾开始,被完整地倒挤出来。实在跑得太慢的时候,她就什么都没抓住。如果你有这种紧迫感,灵感来敲门时,你更有可能马上行动。

Elizabeth回顾她的创作生涯,确实有过那些完全由灵感来推动创作的状态,就像站在机场的传送带上,不用怎么费劲,就有一股力量推着你往前,行云流水、一气呵成。这种感受妙不可言,只有恋爱的感觉能与其媲美!但是在她几十年的写作中,这样的时刻是非常少的,也完全不可预测。大部分时候,她更像是一名非常自律的农夫,按时耕作,勤勤恳恳,直到完成工作。

灵感只是创造过程中很小的一部分。

3、许可(Permission)

“你不需要任何人的许可去过创意的生活。”

You do not need anybody’s permission to live a creative life. -- Elizabeth Gilbert

你不需要充满艺术熏陶的家庭环境,你不需要获得学位,你不需要权威的人给予你资格或机会,你只需要对自己宣布:我是个作家,我是个歌唱家,我是个演员,舞蹈家,发明家,演讲家,创业者,……你跟自己宣布这个意愿,然后动手去创造。这就足够了。

Elizabeth说了一个朋友的故事。

这个朋友很喜欢刺青,常常随随便便地往身上加新的图案。Elizabeth就问她为什么这么随意地在自己的身体上留下永久的痕迹。她朋友说,“我们的身体都是暂时的,我们在世界上只是短短的几十年而已。我早就决定了,在我还有机会的时候,我要把自己装点得好玩些。”是啊,为什么不把自己装点得好玩些呢?无论从外表、情感、或是精神上,我们都可以把自己弄得五颜六色、精彩纷呈。因为一切都是暂时的,不用总是那么一本正经。可以的时候,好好玩一把!

很多人害怕自己的创造并非原创,早有前人已经做过了,那自己再做还有什么意义?我记得学拍纪录片的第一天,老师就和我们说,“你们新手第一次拍电影的时候,肯定想要说一个前无古人、从未被说过的故事。但我告诉你们,趁早别这么想!几乎所有的故事都被人讲过了,你们要做的事就是把你想说的故事说好。”

你的故事、你的创意是不是第一个不重要,重要的是它还没被你创造过。我们每个人是独特的,我们的基因古往今来只此一个,所以我们所创造的东西,只要是表达了真实的自己,那就是独一无二的。

再说创造的动机。很多人希望自己创造的东西要对别人有价值、有意义。Elizabeth认为你不用带着那么大的责任去创造,最重要的事是首先取悦自己。如果正好对别人也有帮助,那太棒啦;但是如果给别人提供价值是你唯一的目标,这个担子太重了,它会影响到你的创造力。所以这也是我做事的原则:必须先要让自己高兴。比方说直播,我当然希望对别人有用,但是我最初的目的就是想过主播的瘾。当年读大学没能读媒体是我的一大遗憾,谁曾想现在居然有了自媒体,我终于可以弥补一下缺憾,创造、传播我想传播的内容。否则,这件事其实是有点吓人的:我每次直播完都觉得自己黔驴技穷了,下次还能说啥呢?大家提的问题我难道都知道答案吗?不过想到自己又能在镜头前美美地瞎掰,我就对自己说,“到时候再想,总是会有灵感的。”

另一个问题是学历,你是否必须去接受正规的学校教育才能创造。

我们中国人很重视读书,一旦打算去做个事,首先会想到要不要先去弄个证书或学位。我一直相信:学习很重要,但是学历是否重要需看情况。有些事情必须要获得学历才能入手,比如医生、律师、心理治疗师、工程师等等。没有正规、系统的学习,从事这些工作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后果。但还有太多别的事情是不需要进学校去学习的,尤其是现在的学习资源如此容易获得;这些事情也不需要非要等到“学成后”才能着手做,因为实践是学习很重要的一部分。如果你喜欢拍电影,现在的硬件、软件都这么便宜,你能否马上去尝试拍一部微电影?如果你想成为作家,你是否已经开始写作了?如果你的梦想是服装设计师,你可曾给自己缝制过一件衣裳?你到底是把学历当成必须的资质还是延迟行动的借口?你是希望学历给你带来知识,还是给你规避风险的保障?

Elizabeth说到她的一个意大利朋友的故事。这位朋友是位独立电影制作人。许多年前,当他还是一个愤青时,他曾经给著名的德国导演Werner Herzog写过一封信,抱怨这个世界没有给他机会制作伟大的影片,抱怨没有人关注他的付出。导演给他回信说,“停止抱怨吧。你想成为艺术家不是这个世界的错,这个世界也没有责任来喜欢你拍的东西,更没有义务来为你的梦想买单。没有人想听你的抱怨。如果你没钱,你可以去偷一台摄像机。停止你的抱怨,回去干活!”这位朋友把这封信框起来、挂在他的书桌前,然后开始工作。Werner的信给了他一个许可:你不需要任何东西允许你去创造,你只需要你自己。

没有人知道你最后能不能成功,很多人在成名之前都遭受过很多打击。但你要做的,就是不断地创造。

Elizabeth在成名后收到很多赞誉,也收到了很多批评。她说,“如果别人喜欢你的作品,那太棒啦;如果别人忽略你的作品,那太糟糕了;如果别人误解你的作品,不要太紧张;如果别人完全痛恨你的作品,甚至攻击你,辱骂你的智商,恶意揣测你的动机,那请对他们微笑,然后非常礼貌地建议他们,去创造他们自己的作品吧。”

不管你创造出什么,总会有人去评价,不可能所有人都喜欢你。但是往往他们的评价和你的作品没有太大关系,而仅仅是他们内心的投射。他们的反应不属于你。你必须认识到这一点,才能继续下去。

4、坚持(Persistence)

“如果伟大不小心降临到你头上,请让它看到你正在努力工作。”

If greatness should ever accidentally stumble upon you, let it catch you hard at work. – Elizabeth Gilbert

Elizabeth在十六岁的时候就对宇宙发誓,在她的有生之年,她将一直写作。即便写作不会给她带来任何物质回报,即便她可能永远不会成为成功或者伟大的作家,她都将对写作不离不弃。她承诺自己成为一个写作者,不附加任何条件。

Elizabeth认为成功取决于三个因素:天赋、外界的不确定性、以及自律的努力。这三个因素中,前两个都是无法控制的,个人唯一能控制的就是自律的努力。当然,你再努力也可能无法成功。但问题是:你有什么别的选择呢?如果不坚持,你会得到什么呢?

持续努力的一个特别重要的好处是:你会慢慢了解自己在创造过程中的情绪发展规律。对于这一点我深有感触。无论是写作还是画画,我都会经历几个心理阶段。从一开始的灵光乍现、踌躇满志,到后来一团混乱、自我怀疑,再到后来厘清思路、放手尝试,到最后完成作品、满足愉悦。我练习得越多,就越熟悉这样的心路历程。于是当我的创造遭遇低谷时,我会知道自己在哪个阶段。这样我既不会过度焦虑,同时也明白,只要我扛过这个阶段,我最终都可以从另一头出来,创造出令自己满意的作品。所以我不会轻易放弃。

也许有人会觉得自己没有空余的时间或者合适的空间来创造。Elizabeth建议何不与自己的创造来一场“无法见光”的恋爱!在这种恋爱关系中,人们会排除各种时间和空间的障碍,抓住各种机会,只为了能见上一面。当你把创造当作这样的恋爱对象时,你会充分发挥主动性,把不可能变为可能 -- 哪怕只有五分钟、哪怕只能趴在汽车方向盘上,你也会写上几句、画上几笔;哪怕你穷得只剩一头牛,你也会想办法把牛角装点得美丽动人(Elizabeth曾经在印度遇到过这样一个穷得叮当响的人)。

有关完美主义。Elizabeth认为完美主义是穿着高跟鞋的恐惧,从外面看很漂亮,因为这意味着上进心、追求卓越,但这双高跟鞋底下是害怕自己做的东西不够好,自己不够好,所以不敢把“不完美”的作品展现出来。其实如果我们跳出自己的脑袋就会发现,每个人最关心的只是他们自己而已,没有人会整天把对你的评价挂在心上。完成比完美更重要。 

最后说一个书中提到的故事。美国作家Richard Ford一次在书店做一个演讲,观众席中有个中年男人站起来提问。他说,他坚持写作了几十年,但还是未能出版任何作品。他问Richard Ford,“你可以给我什么建议吗?但请不要告诉我坚持,因为这是所有人给我的建议,听到这个建议我感觉更糟了。”

Richard说,“我无法想象你在被拒绝这么多次之后的沮丧和失望。我会给你一个也许令你吃惊的建议 – 我建议你别写了。”

观众们都惊呆了。

Richard Ford接着说,“我这样建议,因为看起来写作没有带给你任何愉悦,只带给了你痛苦。我们在地球上的时间非常短暂,应该好好享受。你应该放弃这个梦想,做点能给你生活带来愉悦的别的事情。别再写了,因为很明显,写作在杀了你。”

长长的沉默。

Richard Ford最后说,“但是我会说这个:如果你停止写作几年后发现,没有其他的事情可以代替写作在你心中的地位,没有什么比写作更能让你兴奋、感动、激发想象力和灵感,那,先生,我恐怕你没有别的选择,只有坚持。”

就这么简单。

5、信任(Trust)

“我的作品爱我,如同我爱它。” 

My work loves me as much as I love it. – Elizabeth Gilbert

我以前听到过一句话,说艺术家和疯子往往只是一步之遥。很多艺术家认为不痛苦是无法创造出伟大的作品的,于是他们就紧抱住痛苦不放,期待从痛苦的黑暗中获得灵感。这当中有些人长期陷入毒瘾、酒瘾、或其他心理挣扎。但是Elizabeth不相信痛苦。她选择信任爱。她信任:她的灵感希望与她合作,她的作品是爱她的,是不愿意她受苦的,是会带给她愉悦的。我们的创造也许不会给我们带来世俗的成功,但一定会给我们收获的。

还有一句常听到的话是,“我的作品是我的孩子。”Elizabeth认为恰恰相反:作品不是我们的孩子,我们才是作品的孩子。如果作品是我们的孩子,那我们就会不顾一切地保护它,我们就不可能修改它、甚至抛弃它。但事实上,我们的每一次创造都在令我们更成熟,都在某些方面重新塑造我们。我们的作品成就了我们。

创造力的秘密不是激情,而是好奇。如火的激情常常很难获得、也不易保持,但是好奇心则是处处可见、时时可得。跟随我们的好奇心,让它引领我们去探索。即使我们最终没有创造出什么惊世的作品,我们也会获得一个丰富的人生。

最后,最难、最需要力量的信任就是把你的作品公诸于世,无论这是否让你得到你想要的结果。Elizabeth认为,这意味着相信“你是有价值的,无论结果如何;你会一直努力,无论结果如何;你会一直分享你的作品;无论结果如何;你生来就是要创造的,无论结果如何。你将永远不会失去对创造的信任,即使你不理解结果。”

6、神圣(Divinity)

创造力是神圣的,它又不是神圣的;

我们的作品非常重要但同时又完全不重要;

我们孤独地辛苦耕耘,但是有精神一直与我们同在;

我们恐惧之至,我们又很勇敢;

艺术是艰苦的劳作,但同时它又是我们无可比拟的特权;

只有当我们尽情玩耍时,我们才终将抵达圣殿。

当你在灵魂深处相信这些看似矛盾的悖论时,你就可以创造任何东西。

现在请你安静下来,回去创造,好吗?

藏在你心中的那些宝藏会希望你对它们说,yes。

以上是《Big Magic》的结尾。

献给所有渴望创造、正在创造的伙伴们,让我们一起挥舞魔棒……

+1
3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