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冬 x 吴伯凡:我们终将成为无用之人?

馒头商学院·2017-09-28 11:25
当这一天来到,你是否能够和自己相处?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馒头商学院”(ID:mantousxy),本文整理自梁冬、吴伯凡在「馒头商学院X腾讯大学」2017开学大课上的对谈:《洞悉未来商业趋势与人才发展》;36氪经授权发布。

我们正在经历第四次工业革命,这一次是关于意义的自由流动,其中人工智能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技术不断变化,但一直不变的价值是什么?未来最有竞争力的人有哪些特性?为什么新媒体最大的问题是不够“旧”?

1、第四次工业革命,是意义的自由流动 

梁冬:

道家有一个观点,认为这个世界是三个层面的东西,精、气、神。精是最小的物质,气是能量,神是信息。

我们知道物质、能量和信息之间总是相互转换,所有的商业模式和互联网,无非是让人们如何获得物质、信息、能量,在这个转换过程中产生交易。  

吴伯凡:

三次工业革命就是物质、能量、信息的流动。

  • 第一次工业革命解决物质的自由流动,煤从矿井拉上来,蒸汽机出现,是这样物质的自由移动。

  • 第二次工业革命我们称之为电气化革命,是能量的自由移动,电能在电网中传输。

  • 第三次工业革命是信息的工业革命,从收音机、电视已经开始,到互联网时代,已经完全实现信息的自由流动。

接下来就是第四次工业革命,是意义的自由流动。我们把内在的感受、意义,传达出来让对方知道,这是很特殊的,也正是今天的智能解决的问题。

心有灵犀,这是第四次工业革命,智能机器人、无人机、私人医生、数字化管家都是解决意义的自由移动。这是人类最难的、最不容易解决的,人与人之间最远的距离就是意义与意义的沟通。

这里有个词,IT。现在是信息时代(Information Time),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未来是智能时代(Intelligence Time)、智能技术(Intelligence Technology)。

智能和信息有什么不一样?信息就是你告诉机器,你要获得什么东西?然后根据信息做事。智能就是机器不仅接受命令,而且能够懂得、甚至揣摩你的意思。

比如在搜索引擎搜王府井,你的目的并不是想知道关于王府井的信息,而是怎么到这个地方去,所以最好不要呈现一大堆网页,而是给出地图。

但是地图还不是目的,我现在要开车过去,你最好一直把我带到目的,所以地图变成了导航。

但是导航也不是最终目的,真正的目的是“到达”,那么干脆造出一辆车出来,把我送过去,这就是智能驾驶、无人驾驶。

所以搜索引擎从信息关键词到今天的无人驾驶,就是从信息到智能的过程。

某种程度上,技术越来越像一个人,一个善解人意的主体。这就是信息时代和智能时代最大不一样,那么未来肯定属于智能。


2、越是有意义的东西,越是不讲效率。

梁冬:

王欣给我们出了一道题,什么是未来有价值的人?

这个话题其实指向另一种可能性,有没有什么东西过去有价值、现在有价值、未来也有价值?

我们总是讨论变化,但却没有关注不变的东西。技术是在变化,但是需求变化很少。

有一首诗叫《从前慢》,木心先生写的,很简单的几句话。后来被80后谱曲、97年的小女孩唱出来,仍然在很多人心中产生共鸣,说明它隐隐约约捕捉到一些东西,是一直有价值的。

其实一直以来,人类的需求都没有太大的变化,无非就是更开心的生活,更便捷、更自由的移动,更快乐的交流,以及更好的食物、更新鲜的水。

所有的技术变革,一定有一个内在的锚,就是对需求真实的锁定。每次的变化只不过是技术加上不变的需求,所焕发出来的场景。 

吴伯凡:

这就涉及到我们未来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未来需要的人才不是去和机器做无谓的竞争,在机器擅长的领域,任何超智能都是无济于事。

以前人和机器是体力的较量,但是有起重机以后,大力士就没有意义了;有汽车、飞机之后,神行太保、夜行八百里也没有太大的意义。

后来出现了新的灵长类机器,不仅仅跟人进行体力的较量,很大程度是代替人们的智力,这就是机器人、人工智能。

所以在这个领域,我们不能徒劳地跟机器竞争。乌龟和兔子赛跑,你不能寄希望于兔子睡觉,而是应该找到兔子不胜任的场景,比如提出沼泽地我们来一场赛跑,那么乌龟可能胜利。

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人工智能在多个领域,都会大规模、无情地代替人类,那么我们未来的人应该是什么样子?

有一次陈朝华(360公司副总裁,曾任南方都市报副总编辑)让我给他们做培训,我说现在新媒体最大的问题不是不够新,而是不够旧。

那个时候南方报业有很多报纸,只有《南方周末》发的是“文章”而不是“稿件”。我们现在记者写的是稿件不是文章。

机器人将来写稿件肯定要比人厉害得多,第一写得比人快,第二它掌握、分析数据的能力比人强得多。

但是你让机器人写一个人物特性、写一首真正的诗,它没有能力。所以我特别推荐大家认真反复读一下《全新思维》。丹尼尔·平克提出人的“三感三力”,也就是未来要求的六种能力。

首先是设计感。机器可以做很多东西,但是它不能像设计大师一样,做出真正打动你内心的设计。所以人最需要设计感,未来机器没有办法跟你竞争。

第二是娱乐感。娱乐感不是真人秀、玩自己。未来的教育一定是泛游戏化、寓教于乐。而在看上去很严肃的企业管理中,都需要营造一种娱乐感。

板着面孔、穿着黑西服,国际大公司训练出来的style,在未来的管理中越来越不起作用。有娱乐感的管理者,在未来才有竞争力。

还有意义感。就像刚才说的《从前慢》,意义是跟信息、跟效率不太相关的,越是有意义的东西,越是不讲效率。

人生最重要的事情,你跟亲人的相处、谈恋爱、吃一顿烛光晚餐,这都是不讲效率的,都是讲慢,而不讲快的。

生命本身也是反效率,最有效率的生命就是早上出生晚上死。我们的生命就是要做到没有效率,尽可能长寿,从生到死不要马上完成。

接下来是故事力。现在的玄幻小说,表面上很热闹,实际没有叙事。画鬼容易,画人难,没有约束的想象不是真正的想象。你创造出一个人,怎么打都不打不死,那没有什么意义。

还有共情力,这不是简单地设身处地理解别人。而是用多信道、全息化的方式和人相处。

比如我们以前讲过不爱江山爱美人的典型爱德华八世,他娶的辛普森夫人,42岁、不漂亮,她打动爱德华八世是什么?就是她有非常强的共情力。

爱德华八世每次和她交谈,发现她的表情、眼神,随着他说的每一个字,都有非常自然的变化。他觉得困难的时候,她只需吐出一两个字,就让他觉得好像被解救一样。

所以爱德华八世和她相处,有种氧气特别充足的感觉。一离开她,跟别人说话他就觉得缺氧。这就是共情力。

最后是交响力——把各种要素协调起来,系统思考、系统行动的能力,而不是简单地闷头“做题”。

用梁冬的话说,光解题不行,还得需要解风情,未来需要解风情的人。

3、我们终将成为无用之人

梁冬:

作为7、8岁孩子的父亲,我问过很多IT界的大佬,你们怎么管自己的孩子?大部分人都有一个类似的答案,少玩电脑。

我说为什么?他们说,首先现在的小孩不可能不玩电脑,所以你不用担心他不会电脑,他肯定会被同学拽入各种游戏群、各种应用中。

你只需要担心一件事情,他长大以后有没有电脑以外的经历,可供用语言来分享。

一个人的魅力,本质上就是你有没有故事。你有没有那些大家没有体会的经验和故事,包括你在书里看到的,结合自己的场景创造出来的故事。

如果大家玩同样的游戏,见面都在聊你的冠、我的钻、你是多少级,都在说你的张飞、赵云怎么做的?那人和人之间很难产生有魅力的感觉。

只有你拥有丰富的互联网世界以外的经历,你才会比较有魅力。

将来,人工智能会一步一步做到很多我们想不到的事情。我们觉得很多人独特的能力是不可取代的,其实不见得。

甚至有可能有一天机器跟你谈恋爱,你觉得比和人谈恋爱爽很多。

也许人将来真的会变成无用之人,这是很有可能的。《未来简史》的作者尤瓦尔·赫拉利的核心观点就是,人类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有可能我们会成为无用之人。

现在很多程序可以由机器自己编写,突然有一天你发现你学了一辈子编程,你编的程序远不如你编出来的程序编的程序好。你怎么办呢?

所以一个人如何学会和自己相处?当你没什么用的时候你是不是可以怡然自得?这个事情人工智能帮不了你。你把所有快乐寄托在别人设计的游戏里面,这很危险。

这里游戏不一定是真的游戏,互联网产品也有很多关卡、积分体系、奖励体系,其实也是广义上的游戏。而设计游戏的人总是在暗暗地研究你的行为,让你不能自拔。

但是如果有一天我们真的成为无用之人,你是不是还能够和自己相处?这是很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1
2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下一篇

创业的选择,一定要看自己和团队的基因——擅长做什么。

2017-09-28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