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选课工具切入,要做一站式高考指南平台,小程序「未来规划局」怎么帮你规划未来?

静婷·2018-08-22 08:20
多效合一。

新高考改革给教育行业带来了新的机会,它带火了大语文赛道、催生了新高考排课系统。在改革后,除语数外三门必考外,学生可以在文理 6 科中任选 3 门作为选考科目。问题来了?为什么要进行新高考改革?

从社会意义来看,“新高考6选3”的选考制度,是在增加学生的选择权,促进学生有个性、有特色地发展。此前很多学生都是在查到高考分之后,才认真思考大学要学习什么专业,数十天就必须决定此后四年的命运,新高考改革就是让学生提前思考未来的一个入口。

36氪近期接触到的小程序「未来规划局」,瞄准了“提前规划未来的痛点”,从新高考选课工具切入,挖掘学生兴趣和潜力;用社交做“留存”;再将业务扩展到志愿填选、留学、在线辅导等,成为一个基于高考的全服务平台。下文我将从如何做选课规划、C端市场的合理性、以及业务布局三个角度来介绍未来规划局。

未来规划局,怎么帮你做规划?

选课是一件过程复杂且不可逆的事情,需要综合学生兴趣及特长、学校优势科目、社会因素(其他学生选课情况、选课大趋势)、家长四方情况。

对此,未来规划局针对个人兴趣和潜力,联合北师大一起开发了一整套测评系统,包含“兴趣”、“智力”、“成就动机”和“专业兴趣”四部分,测试后用户可以得到详细的个人报告。以专业兴趣为例,报告中会根据用户测评结果,推荐相符的专业和职业选择。

四项测评完成后,未来规划局设计了客观条件评估环节,通过学生手动输入省份、学校情况、年级人数、单科平均排名、学校优势科目等信息,设置影响选课因素的权重,系统会自动推荐最佳选课组合和专业。

很多选课工具从 B 端切入,从 C 端切入会有市场吗?

此前很多工具都是从 B 端的选课工具切入市场,因为学情信息(考试成绩等)都已经录入了系统,无需手动导入,如好专业课程帮等。C 端看似是一个更笨拙的切口,那 C 端产品有没有机会?

为了保证最终结果的合理、无偏差,学生可能会提前从多个渠道进行选课评估,用不同的工具去立体的认识自己、了解自己。这就是很多人都爱做“各种测试游戏”的原因:因为大多数人都并不了解自己,而做测试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个人的性情喜恶。

选完课就不用了,工具产品的留存问题怎么解决?

在高一末期用户选课完成后,未来规划局的工具属性减弱,怎么留住用户开展“选课后服务”成为新的问题。未来规划局给出的答案是,要做一个“一站式高考指南”的平台,延伸自主招生、志愿指导、留学平台等服务。

  • 解决“高校-学生”信息不对称的问题,目前高校信息分散且没有体系,未来规划局在小程序内接入了“高校介绍”、“专业介绍”、“专业选科目”、“科目选专业”、“专业比较”五部分,方便学生从各个维度进行选择比较。

  • 刘侨是网红“雨伞爸爸”,毕业于南京大学,曾任摩根大通纽约投行运营经理和国家商务部外交官;联合创始人 Simon 曾任摩根大通伦敦全球项目经理;联合创始人Kevin曾是BAT之一大区负责人,毕业于南京大学和法国巴黎高科,曾任职于华为法国区、法国电信;其他创始人和核心成员也多来自世界名校,来自野村证券、澎湃新闻、滴滴出行、异乡好居等公司。

+1
0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下一篇

春华资本、腾讯、高盛等共投4.6亿美元。

2018-08-22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