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氪精华 | 5个维度,筛出早期项目的核心用户精选

开氪精选·2018-08-30 20:30
早期项目是该做大,还是做小?
项目
未融资福建省2022-01
简介
我要联系

你好,欢迎你来到开氪专栏,这里是杨泽的《撬动人心的10条营销思维》

杨泽是脉脉初创团队成员,《精益营销第一课:产品冷启动》一书的作者,多家线下创业训练营的授课老师,更是朋友眼中“狂热的营销从业者”。

他既有腾讯、百度、凡客等大公司经历,也有创业公司的历练。复盘了10多年营销经验,他总结出了一套创业公司的营销模型。这套模型,在他现在加入的创业公司YeeCall(定位于“区块链的超级入口”)中,得到了充分的验证。

这套适用于创业公司的营销模型包括10条营销思维,不花哨,简单、可复制。而好方法一定是既简单又易于复制的。

 

你好!我是杨泽,今天进入我们的第一堂课:最小化目标用户。

确定目标用户是一个项目成败的关键,我们一直说产品冷启动,找到种子用户,其实就是寻找到一批用户与产品共同成长。

“韩信点兵多多益善”是我们在寻找用户方面的一个误区,这一讲希望你能明白初创项目,准比多更重要。

在详细讲解前,请你先思考一个问题:早期项目是该做大,还是做小?

你也许会说,按照常理,我们从0到1开始一个项目,目标自然是影响最多的人,让更多的人使用,这样才能产生更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嗯,我曾经也是这么想的。但实际参与早期项目以后,我越来越发现,这个想法是个很普遍的思维误区。一方面获取用户需要资源,无论是钱还是人和时间,特别是早期项目,需要投入更大的资源才能让用户认可,另一方面即使真的花大资源引入了用户,绝大多数的非典型性用户不仅会很快流失,还可能影响一些典型性用户的留存。

实际上,早期项目是需要逆向思维的:产品想要做大做强的前提是,让一小群人沉迷其中无法自拔;渠道选择上想要影响更多人,往往要先从看起来影响面最小的渠道出发,比如小型线下论坛沙龙;众多产品功能点中真正能影响用户的只有一个核心功能点,比如微信的语音、知乎的问答、微博的信息流。

我们常说,创业是反人性的,逆思维就是反人性,只有打破原有认知,才能复杂多变的竞争环境中脱颖而出。 

将有限的资源聚焦于一点

所以,早期项目的营销应该怎么做呢?答案是:小。

直播APP映客上线初期,新增用户不足,映客天使投资人周亚辉研究映客一个星期后,给映客CEO奉佑生提了一个关键的意见:停掉安卓上的广告推广。

周亚给出理由非常简单:

第一,只有把主播拉够了,用户才会上来;

第二,直播要拉漂亮的女孩子来当主播,她们用的都是苹果手机,没人用安卓,所以iOS的推广很重要;

第三,安卓渠道分散,用户质量不恒定,市场永远都不够的,你要瞄准一个点死死地打,集中火力。

奉佑生又在周亚辉的提议上提出发微信红包吸引主播的方式,就这么一搞,一周之后,映客就上App Store畅销榜了。

按照常规思维,用户代表着需求,“我们”需要很多很多用户。一款直播产品更是如此,主播和用户永远是鸡生蛋蛋生鸡的命题,是先有主播还是先有用户?大多数人的思路是往往会选择一手抓用户,一手抓主播,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缺少用户就要用一切方法获取用户,为了更好的获取用户反而要停掉最大的用户来源Android手机推广渠道,这不是自寻死路吗?但事实却是用户渠道减少了,用户人群集中了,产品反而火了,这就是逆向思维的力量。

中学物理我们都学过,物体所受的压力与受力面积之比叫做压强,压强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在压力不变的情况下,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越大。因为初创项目没有钱,没有资源,这才需要把所有资源“聚焦”到一个点上,发挥最大的效果。

在移动互联网的早期,只要把产品放在移动应用商店上,伴随着智能手机用户的增加,自然就有用户了。就像早年间做电商,只要在淘宝、京东开店就会有源源不断的用户。久而久之,很多人产生一个误区,产品足够好,放在渠道上,自然有用户会来使用,只要放在更多的渠道上,用户自然就多起来了。但实际上,这可能只是渠道红利带来的错觉。

我是在2014年加入了脉脉,在做脉脉之初,我也有这种错觉,在豌豆荚做了首发,找微博大V做了推荐,在朋友圈、微信群进行了扩散,本以为这就是所谓的冷启动,毕竟是垂直领域罕见的APP。但,这是痴心妄想。

要不是用户没兴趣,要不就是用户没兴趣反复使用,留存很差。后来,脉脉选择了做减法,先是互联网人群,再是投资创业人群(创投人群),这些人有高频的“找人”需求,创业者找投资人,投资人找项目,还是创业者找合伙人,找早期团队成员。聚焦到这些人,营销推广反而容易展开了:线下以中关村、五道口、望京等创投人群聚集区为核心开展营销,线上以36kr、pingwest、微博为核心探索创投人群转化方法。

随着互联网在各行各业的渗透,人群愈加分散,难以聚焦,有限的资金难以覆盖足够的人群,套用压强的概念,同样的压力,受力面积扩大了,压强小了,压力作用就弱了。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尽可能缩小目标,反而事半功倍。

映客、脉脉逆思维,有限资源聚焦一点,盘活了整个项目。

找到“150”个沉迷的核心用户

事实上,《引爆点》也隐藏着逆思维,在引爆大范围流行之前,要先找到关键的150个核心用户。

《纽约客》专栏作家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Malcolm Gladwell)的《引爆点:如何引发流行》应该是每个早期项目从业者、互联网 传播者必读的书籍之一。马尔科姆揭示了一个事物流行的三个法则:个别人物法则、附着力因素法则和环境威力法则。

什么是个别人物法则呢?指的就是关键人物,有影响力的人。个别人物法则包括三个角色,联系员,是粘合剂,四处传播信息,内行,是数据库,角色是提供信息,推销员,负责说服。

附着力因素,指的是信息本身的价值,容易被人们记忆或传播的点。

环境威力法则,指的是我们深受自己周边环境的影响。

通常认为,“引爆点”应该像《七龙珠》里凑齐七颗龙珠召唤神龙一样,应该凑齐个别人物法则中的内行、联系员、推销员,想尽办法制作具有粘性的内容(附着力因素),在合适的时间、地点、环境进行发酵,这样就能引爆流行。

但对于早期项目而言,也要逆思维,在“引爆点”之前探究引爆的秘密,也就是环境威力法则中的“150法则”。

“150法则”也叫“邓巴数字”,是牛津大学的人类学家罗宾·邓巴(Robin Dunbar)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来的。这个法则是什么呢?根据猿猴的智力与社交网络推断出来,人类智力允许人类拥有稳定社交网络的人数是148人,四舍五入大约是150人。“150法则”指出,人的大脑新皮层大小有限,提供的认知能力只能使一个人维持与大约150个人的稳定人际关系,也就是说,单个人真正影响他身边人的上限是150,同时任何组织超过150人都会出现分裂。

所以,如果要发起一次大规模的流行,首先要解决小规模流行的问题,先找到具有典型特征的150个核心用户,形成一个高效的小圈子并沉迷其中,最终带动大众流行,成为潮流。

回到早期项目上来,对于一个早期项目来说,最重要的不是盲目扩张,快速引爆流行,

而是找到“150”个沉迷于你的产品的核心用户。

举个例子。你应该被脸萌或魔漫相机刷过屏,像这种“刷爆朋友圈”的产品大都会经历用户暴涨到暴跌的过程。再对比下知乎,知乎用两年的时间严格筛选特定领域的专家,形成了一个高质量内容平台,两年以后开放注册,注册用户迅速由40万攀升至400万。

不仅知乎,任何一个成功的产品在早期都有一个小圈子。

比如小米早期MIUI的论坛,运动健康类应用乐动力的QQ群,脉脉的微信群,YeeCall的用户讨论群,他们大都成为核心用户互相交流,核心用户与项目方交流的渠道,粘性由此而生。 

五个维度确认早期项目的目标用户

要想找到“150”个沉迷于你的产品的核心用户,前提是你得先确认一个早期项目的目标用户。

通常,早期项目是一个目标用户从朦胧到有点清晰的过程。

有一些项目会说:“目标用户是一线城市白领人群”,而另一些项目则会给出清晰的用户画像:女性,20-25岁之间,活跃在一线城市CBD区域,收入在5000-10000之间,以传媒、广告、公关为主,有一部分金融人群,喜好美食、健身、旅行,对未来生活充满向往。一旦可以将目标用户分解到这个程度,几乎就有足够的信息开展影响这些用户的营销了,比如可以在CBD区域地推,可以在美食、健身等渠道投放广告,内容是让年轻女性喜欢的。

因为产品只有一个雏形,哪些用户真正适用不知道,未来产品的走向更不知道,最好的方法是盲人摸象,先确定一批人,看看能不能满足。

一个思路是越多越好,先把产品扔出去,在尽可能多得渠道推广,通过一个从引入到留存的转化漏斗,确定哪类用户更喜欢。

在流量红利的年代,这套方法十分受用,因为单个用户成本低,洗几波用户,就能明确目标用户。但这并不是一个好方法。试想开一个线下店铺,选址极为关键,同样是卖一瓶高端矿泉水,在CBD就可能畅销,在城乡结合部注定无人问津,因为选址背后是目标用户人群,人群与产品匹配才会有好的效果。网络上,看似可以触及的用户多了、更简单了,实际困难度反而增加了,同样的预算、资源下,很容易找到错误的用户群,就像乱枪打鸟,满眼是各种各样的鸟,子弹有限,打中10只麻雀的难度其实是更大了。

那么,如何更好的确认早期项目的目标用户呢?我的建议是尽量做到最小化一个群体。你可以通过以下四个维度来最小化这个群体。

第一个维度是性别划分为男、女,这个非常容易理解。

第二个维度是年龄,婴儿(0-12个月)、幼儿(1-3岁)、儿童(3-7岁)、小学生(7-13岁)、中学生(13-19岁)、大学生,理论上大学之前的用户更多受父母影响,大学以后更多具备自主能力,因此目标用户开始侧重这个人本身的影响。进入职场以后,人群的划分主要形式与年龄,跟收入相关,可以划分为初入职场、白领、高级白领、职场精英,进入到老年以后的人群又与老年人本身和他们的子女。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送礼就送的“脑白金”,其营销就针对子女回家给父母送礼的场景。

第三个维度是行业,传媒、时尚、IT、金融、城市务工、公务员、国企……不同行业的用户需求完全不同,比如时尚圈和公务员就是完全不同的人群,营销方式完全不同。

第四个维度是地域,地域要从大到小逐级划分,大的指大的地区,比如江南、华南、华东、华北,再往下是城市,因我国的地域经济发展不同,一二线城市和三四线城市的需求完全不同。即使在同一个城市也有鲜明的特点,特别是以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为代表的一线城市,以北京为例,国贸CBD区域和中关村就有很大差别,国贸CBD区域以跨国企业、传媒、广告公司为主,追逐新奇时尚,他们更愿意在自己身上花钱,中关村是另一类人,主要是IT、互联网的人群,虽然平均收入不低于CBD人群,很多还拿着不菲的期权、股票,但他们穿着简单,格子衬衣、黑框眼镜、暗色外套、牛仔裤……更倾向把钱花在家里人身上。

第五个维度是喜好,汽车、数码、交友、健身、电影、音乐、星座、投资、宅、腐、二次元……每一种喜好背后又有一类特别的用户,喜好中也会有交叉,产生更细分的用户群。

从这五个维度去筛选用户,初步了解哪类会是早期产品的目标用户。实际上,还有第六个维度,典型用户在产品上的典型行为,也就是用户的使用场景。这将在第三讲详细讲解。

>>>点此订阅《撬动人心的10条营销思维》全部内容

值得注意的是,目标人群很可能经历一个逐渐清晰的过程,可以先确定一类用户,观察他们的行为再进行些微调整,逐渐变得更清晰、更准确,就像脉脉,早期确定的是互联网用户,逐渐确定为创投人群。

目标人群仅仅是一个群体,真正的目标是如何影响目标人群,让用户知道产品、了解产品、使用产品、产生自传播来传播产品,不同的目标会有天差地别的解决方案,比如知道产品,这就是一个小目标,在目标用户出没场合曝光就能实现,但到了使用产品,问题就复杂很多,需要有利益来刺激用户,才能实现转化。这会在后面详细介绍。 

本节课小节

1.本节课我们讲了逆思维,对早期项目而言,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思维方式。对于很多成功的项目,我们要学会反向拆解,通过报道、采访等素材,回到项目最早期,通过逆思维,尝试了解项目早期发展的超出惯性思维之处。比如:映客、脉脉、知乎。

2.学习最小化目标用户。从性别、年龄、行业、地域、喜好、用户行为等方面学习定义目标用户。

课后互动

观察身边的一些早期项目,看这些项目由哪一类人群开始被更多人关注,这一类人有什么特点,该项目有哪些特点吸引这些人?

本文来自开氪付费栏目《撬动人心的10条营销思维》

教你在高成本获客的时代,低成本做营销

戳此订阅>>>

附:《撬动人心的10条营销思维》课程大纲


+1
3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报道的项目

项目
我要联系
简介

下一篇

穿上“音乐背心”,一起动次打次

2018-08-30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