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标准化产品做中高端农企,「农博创新」想快速推广农业物联网

陈绍元·2018-10-25 07:50
快速推广农业物联网的目的是,获取海量数据,建立科学种植模型。

国内农业智能化程度较低,农产品质量较低,且人力成本不断上升。数据显示,中国主要农产品的平均每亩成本比美国高56%~220%,提升农业智能化、自动化、规模化程度是国内未来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农博创新是一家智慧农业物联网大数据科技公司,以农场管理SAAS平台及IOT智能硬件设备为基础,结合AI、大数据处理、组网协作等技术,帮助农场构建科学化、智能化、精细化的农场管理网络。

IoT硬件采集数据,建立科学种植模型,实现降本增效

农博创新的物联网硬件设备主要有2类:监测设备和控制设备。监测设备配备传感器,可实时监测空气温湿度、光照、土壤等多种参数。控制设备连接控制器,可远程操控水阀、卷被、天窗、鼓风机等设备。

实际应用中,农场将监测设备部署到农田、大棚等,获取空气、土壤、作物等数据,传输到云平台。管理人员在SaaS管理平台,实时监控作物生长和环境状况,设定相关参数的报警阈值,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还可利用控制设备进行远程操控。

农博创新监测设备——守望者系列

获取大量农业生产数据对农博创新来说至关重要,这些数据会交给农技专家进行标注和分析,并结合AI、大数据等技术,建立科学的种植模型,以在未来实现各个品类在各个区域的智能化、自动化种植。

近期,农博创新推出了其首个大数据服务应用“口袋农库”小程序,用户对准作物拍照即可识别病害。十一月中旬将发布APP版本,增加病虫害交流广场等功能。官方信息显示,口袋农库目前可识别番茄、辣椒、葡萄等十余种农作物,共计130多种病害,正确率可达80%以上。随着数据积累,识别种类和正确率将进一步提升。

农博创新要在农业实现的核心价值,包括降本和增效两块。其中降本体现在,通过自动监测和远程控制降低人力成本,以及通过科学的种植模型,降低肥料、农药等的农资成本。增效体现在,通过科学种植模型,提升作物质量和产量,以及通过实时监测和智能分析,提升对灾害和意外情况的抵抗能力。

商业模式:将重心放在中高端农企客户,用标准化产品快速推广

在中国,农业物联网由于成本高、技术不成熟,还较难以商业化落地,政府性质的研究示范基地往往是最主要的买单客户。农博创新走了另一条路,CEO马俊娜告诉36氪,农博创新一直把重心放在中高端农企客户上,占到其所有客户的90%以上。

在产品设计上,农博创新的理念是消费级、产品化、标准化、模块化,目的是让农户可以根据需求,自行购买相关产品,自己安装部署。这样不会陷入到做项目的重模式中,从而快速覆盖更多的农业客户,获取更多的数据,建立科学种植模型。

农博创新落地案例:云南团结乡玫瑰花园

传感器成本高、性能差是农业物联网行业普遍问题。国内品牌传感器精度低、不稳定,要想实现较好效果,需要采购国外品牌传感器,但问题是价格高,导致整体成本高,客户难以接受。

针对这个必须要克服的问题,农博创新自研传感器设备,马俊娜表示,农博创新的传感器,已达到国外传感器的性能水准,且价格低60%。这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广东的制造业优势,另外,农博创新做标品的轻模式,也让其能承受相对更少的毛利,因而实现显著的价格优势。

马俊娜表示,农博创新的物联网硬件产品由于价格优势,目前已进入海外市场。

落地方面,农博创新已经形成种植和水产养殖两大解决方案。其中种植领域客户包括水果、蔬菜、花等农场,养殖则包括虾等。对于落地客户领域的选择上,农博创新会寻找高附加值的产业,他们在现阶段最有动力进行升级,另外,农博创新自身已有的客户资源也是优先落地的对象。

官方提供的信息显示,农博创新从2017年下半年开始进行产品试点,18年正式推广,目前已销售近千套硬件产品,预计18年营收可达千万元级

农博创新创立于2015年,曾获李笑来数百万元天使轮融资,于2017年获云天使和彩时投资的千万元级Pre-A轮融资。

核心团队毕业于港大、哈工大、加州理工、帝国理工等著名院校,具备多年研发经验。创始人CEO马俊娜,香港大学硕士,具备多年产品研发和供应链管理经验,曾供职于知名科技企业。联合创始人Andy.Cai,伦敦帝国理工学院毕业,具备多年农业企业经营管理经验。

——————

我是36氪记者陈绍元,关注AI、科技、物联网,寻求报道和交流请加微信:963757163,请注明公司、职位、姓名。

+1
9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下一篇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