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数据智能投资回顾:市场降温“头冷脚热”,AI 产业化成为趋势

线性资本·2019-01-01 14:42
未来十年里,至少会有10家拥有自己核心技术壁垒且估值超过百亿美金的技术创新型公司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线性资本”,36氪经授权转载。原标题是“致投资者信 | 线性市场观察

在过往的时间里,Berkshire和Amazon各自在自己的领域创造了伟大的事业,无论顺境中的居安思危、勇于开拓,还是逆境中的审时度势、决策复盘,多年来坚持着他们的价值观和理念,并通过股东信传递。巴菲特从1957年开始在信里呈现了他的投资原则与管理理念;40年后(1997年),贝索斯开始在信里不断重申他的价值观:持续关注长期价值;从线性资本成立开始,我们也以这样的方式在记录投资过程中沉淀的价值观和投资逻辑,以及我们对未来的看法。以下为大家带来线性资本17年Q4至18年Q3致投资者信中对市场主要观点的提炼。

2017 年第四季度

我们对2018年数据智能投资的展望如下:

  • 市场上高质量的项目会更少。

  • 市场呈现“头热脚冷”的降温现象:

"Cool Toes" (“脚冷”) - 流入打着AI标签的中低质量创业项目的资本会更少。

"Hot Head" (“头热”) - 头部项目会得到更多资本的青睐和聚集。

  • 更靠谱的AI创业公司会强调在垂直领域更深入的整合,而非泛泛的通用化。

  • 2018年下半年的市场可能出现黑天鹅事件。这将加速AI创业项目的降温。

  • 区块链创业项目在2018年会变得更为“真实”。

  • 对于高质量的创业公司来说,高质量的ICO会越来越被接受(在此之前,类似的ICO想法通常被这些公司所拒绝)。

我们欢迎上述降温现象的发生,因为这对大的市场环境是有益的。我们相信线性投资的绝大部分项目(如果不是全部)都有着坚实的基础和价值,因此能在即将来临的市场调整中继续生存下去。

2018 年第一季度

我们对主要市场趋势的观察如下:

  • 越来越多高质量项目团队获得了后续轮融资,如果他们被认为是该细分领域的领先者,还会获得巨大的估值溢价。 例如我们投资的神策数据、同盾科技、地平线机器人、和酷家乐。

  • 我们注意到越来越多海外华人高端人才(通常已在跨国公司中多年身居重要位置)正在考虑离职创业,并逐渐将重心移回中国国内。中国资本和政策的扶持也在加速这种趋势(即将高端科技带回中国)的实现。最近中兴通讯的遭遇也势必将使得这一趋势更加明显,且更加符合时宜。

  • 如我们在上一份致投资者信中所分享的,区块链创业公司在2018年将“变得真实”起来。我们最近找到了一家“真实”的区块链初创公司——聚焦在为基于区块链的数字货币提供安全可用的电子钱包。这一类投资属于我们的前沿科技投资分类(占总投资比例约为15~20%)。

2018 年第二季度

基金投资趋势及季度概览:

政府主导的去杠杆政策已经在市场上形成了涟漪效应,从基金的投资人,到基金投资人所支持的基金管理人,到最终是基金管理人计划投资的那些项目公司,都感受到了去杠杆所带来的资金面影响。这一次市场的波动也给线性同时带来了影响和机会。

影响:

  • 我们的第三期基金总体交割进度受到了“去杠杆”的影响。虽然对于最终完成募资我们不认为有什么问题,但市场因素还是拖长了我们基金募资的交割进度。

  • 我们的项目公司在进行后续轮融资时会感受到比之前更难,或者相比去年同一时间能在市场上募到的新一轮融资金额会变得更少。这意味着项目公司在稀释相同比例的情况下可以募集到的资金变少了,或者募集到相同资金的情况下需要稀释更多股权比例。这都会让项目公司感到很难受。

  • 尽管我们不认为马上会有市场崩塌的情况,但风险并不是不存在的。为最坏情况做打算,无论是大公司还是小公司都需要考虑尽可能实现自身的收入,控制成本并提高支出的效率。这有助于提高公司在最坏情况来临时的生存率。

机会:

  • 相比于去年,高质量项目的价格更便宜了。

  • 越来越多创业公司开始接受“迅速拿钱比估值更重要”的观念。这使得更多公司在接受我们的投资意向时较以前能更快做出决定。

  • 总体上,这是一个让线性在市场艰难时刻树立强大品牌的好机会。我们对此非常激动和期待。

第二季度我们看到的市场主要趋势如下:

  • 继续看到强者愈强的“马太效应”。

  • 创业公司结伴蜂拥寻求IPO可以看作是对市场流动性收紧以及私募市场募资困难的回应。这标志着过去十几年来繁荣的商业模式创新以及移动互联网红利时代走向终结。我们相信下一个十年属于科技创新和前沿科技行业。

  • 已经有很多领域为数据智能(Data Intelligence)升级做好了准备,其中有一些领域准备得相较其他行业更好。除了数据智能+商业智能(DaaS),数据智能+金融,数据智能+医疗之外,我们正积极研究探索数据智能+工业4.0以及数据智能+交通领域的投资机会。我们会在第三、四季度分享更多我们的探索进展。

  • 我们认为区块链/数字货币作为前沿科技有着革命性的破坏性力量,它能够重构数据流、刷新激励系统,但有时也能非常容易地被滥用以蛊惑大众。这一项新技术趋势的能量还有待释放。同时,我们也看到越来越多传统VC机构开始涌入区块链/数字货币投资领域。我们在该领域已经并持续在做不少工作,预计在第三季度会有更多信息与诸位分享。

2018 年第三季度

基金投资趋势及季度概览:

第三季度的节奏较慢,线性仍然采取稳扎稳打的策略完成新项目投资。资本市场正在吸收整个经济大环境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借此时机,我们在思考投资机会上投入了更多时间,并且进一步在市场波动中磨砺我们的投资策略。在此非常时刻,慢就是稳,稳就是快。

今年早些时候,市场上还有一波声音质疑人工智能技术是否可行。很多知名的AI创业企业,在市场上融了很多钱,但是却几乎没有(或者很少有)可持续的商业模式。他们中的大部分企业在技术上很强,但是无法深度切入任何一个垂直领域,产生有效且持续的经济效益。大部分做的是开一枪放一炮的外包模式。根据我们过去几个季度的实践,在仔细思考后,我们得出以下对市场的看法:

数据智能/人工智能与垂直领域的整合正在成为一种常态,即 AI 产业化正在成为趋势。

这意味着那些宣称技术型的公司,需要下沉到现有问题的数据流中,对这些数据进行清洗和结构化,确保数据流是可训练的,实现对算法的优化和模型的调参,而模型产出的结果要影响或者替代现有决策流程,从而使得最终机器决策的结果可以回馈到整个流程以形成一个闭环。

我们称此为“黄金反馈闭环”(GFL,The Golden Feedback Loop)。这是所有数据智能应用能够获得成功的一个前提条件。

要形成GFL非常困难。这既需要对技术的深度理解,也需要对产业痛点有全面深刻的理解。两者成功的结合才能为数据智能企业创造出绝大部分价值。在形成GFL上抢占先机的企业,由于在反复寻找最优的GFL过程中有更多的尝试,因此可以获得更多的数据沉淀和有价值的行业洞见,从而对该行业的后来者形成介入壁垒。

在AI产业化的过程中,计算机算法和算力都将逐渐商品化。这并非意味着算法优化和提供算力是一个容易的任务。实际上,他们都很困难。但只有很少数企业能把这两样基础能力变成自己的服务项目,在这两个领域内能胜出的往往只有科技巨头企业,例如BAT。

  • 愿意从美国回到中国的人才变少了,因为一旦回来而又无法取得成功的话,回到美国的机会将变得渺茫。另外,美国经济目前仍然表现强劲,这也会让计划回国的人犹豫。但对于那些打定主意要回国发展的人才来说,他们将需要更大的决心来决定回国创业。我们都知道,创始人的决心与投入对于一家初创企业来说是最为重要的。

  • 更加关心核心技术的原创性。未来,有着技术自主创新的公司会获得更多价值和尊重。过去,中国企业利用大部分由美国、欧洲、日本等国家提供的已有核心技术,聚焦在“最后一英里创新"(The Last Mile Innovation, "LMI"),依附于这些已有核心技术来建立相应的产品和商业模式。中兴事件,以及Google开始在欧洲收取安卓(Android)特许权使用费的事例都在向中国市场发出警醒,我们不能对从其他国家获得基础层技术,例如芯片、操作系统、AI框架设施,数据传输协议、基础工具软件(例如CAD软件、CAE计算机辅助工程软件等)等,感到理所应当。拥有独特技术创新的企业应该被市场和资本所认可。很欣慰,我们看到中国政府正在为此制定相关政策并加大扶持力度。

  • 最后我们也想分享一个很有趣的观察——To-B企业的典型收入曲线遵循着以下规律:(这是基于我们对项目公司酷家乐、同盾、神策、特赞等的观察结果

第1年(0~1,000万人民币)

第2-3年(1,000万~3,000万人民币)

第3-4年(3,000万~1亿人民币,1亿人民币是一个神奇的转折点。超过了能继续大幅增长,没超过就逐渐消亡)

第5年(1亿~3亿人民币)

第6年(3亿~6亿人民币)


我们相信,未来十年里,至少会有10家拥有自己核心技术壁垒且估值超过百亿美金的技术创新型公司(Technology Innovation Companies, TICs)。

+1
5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下一篇

商业模式的内核其实:利润=收入-成本-费用

2019-01-01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