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扩大高水平开放 加快新时代追赶超越

·2019-02-26 09:44
坚持深化市场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加快发展“三个经济”,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激发微观主体活力,让陕西更好地走向世界。

编者按:本文来自“陕西日报”,作者:冯宗宪;36氪经授权转载。

坚持深化市场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加快发展“三个经济”,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激发微观主体活力,让陕西更好地走向世界、联通世界,奋力谱写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 

发展加工贸易,积极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 

加工贸易的价值链,体现了价值增值的过程,包括原材料与零部件采购、加工生产、运输仓储及销售等各个环节。近年来,在全球价值链分工和产业转移过程中,陕西加工贸易产业不断发展,加之“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推进,促进各类生产要素纷纷流入陕西,与本地的优势要素甚至是“闲置”要素,协同构成了参与国际竞争的比较优势。同时,发展加工贸易,拉动了配套企业的产品升级。尤其是在产品升级换代较为频繁的领域,加工贸易的带动作用更加明显。陕西要积极建设加工贸易产业转移承接中心,突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实施产业链推进方案,推动先进装备制造、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产业和产品向价值链中高端跃升。提升产业链水平,充分发挥科教资源优势和产业基金引导激励作用,加强创新体系和创新能力建设,构建配套化发展的产业组织形式,打造具有陕西特色的现代产业集群。 

持续扩大开放,带动产品与服务等转型升级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也需要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实行积极主动的开放政策,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全面开放新格局,为我国创造了良好国际环境、开拓了广阔发展空间。陕西通过引进外资、产品、技术、管理经验等,持续提升企业的技术、管理水平和竞争力,并注重发挥开放平台的承载作用,推动外向型经济发展。特别是近年来,陕西企业积极探索国际化发展,发挥基础设施设计、建造和施工的比较优势,走出国门承揽工程,通过向国际市场提供产品、技术、资金等,推动国际产能合作,带动了工程设计、建设、服务等的转型升级。随着“走出去”步伐不断加快,陕西企业的国际化经营方式也在发生积极变化,呈现出投资方式多元化等特点。目前,陕西已有多家企业在境外有投资项目,涉及装备制造、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批发零售等多个行业。

建设自贸试验区,打造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 

2017年4月1日,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揭牌,标志着陕西正式进入自贸试验区时代。陕西自贸试验区成立以来,在投资、贸易、金融、事中事后监管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大胆实践探索,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创新成果。2018年,陕西自贸试验区165项试点任务基本完成,7项制度创新成果在全国复制推广。陕西要更加深入探索自贸试验区改革,优化海关监管模式,支持综合保税区开放升级,做强航空和铁路口岸。坚持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真正把陕西自贸试验区建设成投资贸易便利、高端产业聚集、金融服务完善、人文交流深入、监管高效便捷、法治环境规范的高水平高标准自由贸易园区,不断彰显全面改革开放试验田、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和人文交流重要支点作用。 

加快发展“三个经济”,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 

发展陆路贸易和航空贸易,必须具有相应的物流配送能力。2018年,我们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创新促发展,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大格局,设立西安临空经济示范区和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组建西北国际货运航空公司,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客运吞吐量实现晋位且获批第五航权,中欧班列长安号实载开行1235列,重载率、满载率均居全国第一位。作为古丝绸之路的起点,陕西要不断有所作为,就要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综合供应链比较优势,大力发展“三个经济”,织密公路网、做大铁路网、优化航空网、构建综合交通网、做强信息网,加快建立陆空互动、多式联运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构建开放合作平台,增强联通世界的门户效应,着力打造“一带一路”五大中心,提高全球资源配置能力。 

坚持大胆实践探索,推广改革创新成果 

近年来,西安国际港务区在促进中欧班列长安号安全顺利通达和完善跨境陆路贸易规则等方面做出了积极探索,如以“线上订仓平台”提高班列运行效率,“舱单归并”节约企业成本,首创中欧班列“延误险”给企业吃上“定心丸”。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面向未来,要在深入总结评估的基础上,继续解放思想、积极探索,加强统筹谋划和改革创新,不断提高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水平,形成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创新成果,把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成为新时代改革开放的新高地。陕西要不断提高自贸试验区发展水平,加强改革系统集成,厚植优势、补齐短板,推进差别化改革,形成与国际投资贸易通行规则相衔接的制度创新体系。充分发挥试验田作用,在借鉴、复制、集成的基础上,定期梳理、发现汇总各领域“试得好、看得准、风险可控”的制度创新成果和经验,按程序分领域、分层级、分阶段在全省范围内复制推广,以此持续优化全省营商环境,加快形成发展和竞争新优势。

加强经贸人文交流,优化“引进来”和“走出去” 

目前,中亚、中欧班列运行已覆盖中亚、中东及欧洲主要货源地,实现与澳大利亚、新西兰、美国等国家的无缝对接,构建起了“海陆空网”立体丝绸之路开放通道,其运送的货物也由工程机械类逐步扩展到服装、电子设备、粮食、汽车等全品类。随着货源和品类覆盖面的日益广泛,我们不仅实现了中国制造“走出去”,也将国外的特色产品“引进来”,形成了大规模的商品聚集、中转和高效流动,促进了对外经贸的发展和相关人员的广泛交流。陕西要进一步加强经贸人文交流,加快人流、物流、能量流、资金流、信息流聚集辐射,既要提升利用外资质量水平,紧盯全球知名企业开展精准招商,积极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也要支持企业开拓海外市场,打造境外产业园区,建设“海外仓”和陕西商品展示中心,推动出口市场多元化,让三秦大地充满发展活力。

+1
0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