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盘咪蒙系:咪蒙「坏」,关注她的人就都有罪吗?

腾讯研究院·2019-03-21 20:08
1月底,一篇题为《一个出身寒门的状元之死》的微信推送蹿红朋友圈,迅速登上了各大网站的热搜、热榜,收割了过年期。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S-Tech”(ID:S-Tech1014),作者 木棉959,36氪经授权发布。

1月底,一篇题为《一个出身寒门的状元之死》的微信推送蹿红朋友圈,迅速登上了各大网站的热搜、热榜,收割了过年期间除吐槽亲戚之外的又一次的顶级流量。

这个打着「非虚构写作」幌子的故事来自于「咪蒙」旗下另一公众号「才华有限青年」。这其实不是咪蒙系第一次引起爆炸式讨论,2015年底,咪蒙就曾用一篇《致贱人》刷屏过我们的朋友圈;其后的几年里,咪蒙系也频出爆款,篇篇轻松10万+;但这次,大概真的是最后一次了。

《寒门状元之死》后两天,咪蒙宣布永久关停微博账号;2月21日,微信公众号「咪蒙」显示「已注销」,各大网站也宣布关停站内「咪蒙」账号。

而这次,与过往也多次出现过的拆解、反对、特稿等一起刷屏的,还有另一个新词:含咪率

有人晒出近乎0的「含咪率」表示满意,有人对20%的数字表示不解,也有「含咪率」高达40%的人觉得我这是交了一群什么朋友。

出于好奇,我也计算了一下我的「含咪率」,结果在15%左右,但我并不认为这个数字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因为这个数字并不是一个好的「认同咪蒙价值观」的效度指标;并且,在我们晒「含咪率」时,我们想的可能也不只是衡量好友质量。

在这个词逐渐「凉」下来之后,我们有必要深入地想一下——

01.「含咪率」真的可以「衡量好友质量」吗?

「含咪率成为衡量个人微信好友质量的重要标准」,这句话的隐含等式是:关注咪蒙=认可咪蒙发布的内容=想法偏激、爱带节奏、坏。

但事实上真的是这样吗?

其实,关注≠认可。很多关注了咪蒙的人,也许已经忘了自己关注了她,如果不是这场轰轰烈烈的讨伐咪蒙运动,他们也不会知道自己已经成为朋友圈的众矢之的了。

而也有许多关注咪蒙、阅读咪蒙的朋友,也并不认可她的观点,而是因为要做新媒体工作需要关注各种头部大号,或只是因为需要更多谈资知道大家在批判什么。

再者,即便认可咪蒙的一些内容,他们可能也只是虚假低质信息的受害者,也许就是我们的父辈,或者不太了解公众号「行情」的老同学,他们不具备很高的信息筛查能力,于是会觉得情绪偏激的内容有道理,但他们本身也许并没有这样偏激的想法,更别提带节奏了。

因此,如果想用「含咪率」来衡量「好友质量」的比例,这其实是一个效度很低的指标。效度(Validity)即有效性,它是指测量工具或手段能够准确测出所需测量的事物的程度。

效度是指所测量到的结果反映所想要考察内容的程度,测量结果与要考察的内容越吻合,则效度越高;反之,则效度越低[1]。

既然「含咪率」并不能真的反映认同咪蒙的比率,那——

02.当我们晒「含咪率」时,我们在想什么?

「含咪率」跟朋友圈的自拍、深夜感慨、加班表忠心、日常吃喝玩乐都不一样,后者这些都是我们自己选择的生活(哪怕也许经过了修饰),但我们在晒「含咪率」的时候,这个数字却并不能由我们自己决定,而是要看我们的通讯录好友。

也许有人说:但通讯录好友是我们自己决定的。

的确,除了我们无法自主选择的家人,占我们通讯录中最大比例的工作同事、同伴同学,尤其是亲密基友,其实都源于我们自己的选择,这样的好友,在尚不会用微信的小朋友中就已经出现了,回忆我们的小时候,我们也不难发现,班里往往有三五成群、或者要组「七仙女」「七个葫芦娃」的「小团体」。

这种儿童与同伴经常在一起亲密互动的非正式的小团体,在发展心理学中被称为同伴社会圈子(peer social chique/ clusters),或者非正式的同伴群体(informal peer group),是儿童发展中的重要社会情境,通常由3-10个人组成[2]。

这样的圈子是怎样形成的呢?

同一个同伴社会圈子的「小仙女」「葫芦娃」们总是扎堆,他们一起下课玩耍,一起放学回家。圈子往往是出于共同的利益——比如,想要玩共同的卡牌,或者想要一起去某个地方玩耍——而自发形成的,在互动的社会网络中,小朋友们花时间在一块、共同参与各种活动。

而在长大后,我们不再自称和互称「小仙女」「葫芦娃」(也许还会在微信群名里这样称呼?),但圈子依然存在。我们为了一起参加学生活动而加同学为好友,我们为了合作同一个项目而加同事为好友,我们为了有人陪有人聊而加其他朋友……也许数量远不止三五七八十个,但性质还是类似的。

而晒出一个由圈子决定的「含咪率」,大概有两种动机:

「我们是同一个圈子里的人,所以请关注了咪蒙的你们赶快取关!」

在儿童形成圈子的过程中,共同利益是一个重要的因素,除此之外「相同」也显得格外重要。

一方面,儿童会选择与自己有共同特点(包括行为和态度等)的同伴一起进行互动,进行相同的活动,这被称为自我选择(self-selection),又称为选择性依附(selective affiliation/ association)。

另一方面,形成圈子后,孩子们又会相互影响,建立起准则,加之互动频繁,随着时间推移,圈子里的孩子们会有更加相似的行为特点,这被称为同伴社会化 (peer socialization)。由于自我选择和同伴社会化,同一个圈子里的孩子们就倾向于有相同的态度和行为,即出现了群体或同伴圈子内的相似性[3]。

而放在成人群体中,其实也是类似的。我们选择结交跟自己有相同爱好、共同话题的朋友,又在后期不断的互动中让我们变得更加相似。

为什么会出现自我选择和同伴社会化呢?前者是因为人们终究还是社会动物,难以一直独自生活,有群体归属感的基本需要,于是会主动选择同伴进行互动,试图加入圈子; 后者是因为要维护圈内准则,圈内成员应用同伴压力、社会强化等手段使圈子里的其他人接受群体的影响[4]。

而晒出「含咪率」并说「真不知道这些关注的人是怎么想的」的人,这样的朋友圈传达的信息是:在我这个圈子里,准则之一就是不关注咪蒙,如果你关注了,那么你就是异类……这大概就是想用同伴社会化的手段,来号召关注了咪蒙的朋友们取关。

「我和你们不是同一个圈子里的人,我显得更高端!」

而有人晒出「含咪率」的时候,所传达的情绪更为微妙:「含咪率」高者感叹自己只能与low人为伍,「含咪率」低这庆幸自己身边也是优秀的人——但身边的人,跟自己有什么关系呢?

我是怎样的人、我跟身边环境有怎样的关系,这些都属于自我概念。作为自我认识的核心成分,自我概念是指一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关于自我及其与环境关系的多方面多层次的认知和评价,反映着自我认识甚至自我意识发展水平的高低[5]。

而自己的人际交往情况和所处环境,在我们发展自我意识、完善自我概念的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在朋友圈中展现自己,发现跟自己意见一致的动态,得到志同道合着的反馈……总之,通讯录好友对我们自我概念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而这样的影响,很大程度来源于社会比较[6]。

在前一种动机中我提到,我们是想通过晒出「含咪率」来号召大家取关,而这一点,其实透露着对关注咪蒙这一行为的鄙视。出于对咪蒙之辈的鄙视,她的关注者们也显得「低人一等」、不如自己。

晒「含咪率」,其实是通过所属圈子(通讯录好友)来凸显自己的品味,不过「含咪率」高者是通过与自己的好友进行对比,而「含咪率」低者与朋友圈里其他晒出值更高的人进行了对比。这样向「下」进行社会比较的结果,让我们生出了优越感,产生了显得更有价值的自我概念。

03.我们一定要靠「含咪率」生活在朋友圈吗?

虽然「含咪率」能让我们产生更优越的自我概念,但这种优越感是很不稳定的。

我们在朋友圈很容易找到优越感,但也很容易被各种「炫耀」嘲讽,我们时而觉得自己是朋友圈最酷的崽,时而又发现大家好像都过得比自己好,朋友圈的起起落落让我们更难维持稳定清晰的自我概念。

当我们习惯进行社会比较时,我们的自我概念就会随着一次次的社会比较、一种种不同的社会情境而变化,导致我们自我概念清晰性下降[6]。

虽然现在无数公众号在写朋友圈社交指南,告诫人们不要老晒娃、不要转太多推送,甚至教人们写朋友圈文案,但朋友圈最初可不是这样的。朋友圈的英文名叫「moments」,为分享个人真实的生活瞬间而生,为发表 自己真实的见解而存在。

咪蒙是有很多煽动情绪的错误,也有一些写作逻辑不通的地方,这次更是混淆了虚构与现实,但这些错的源头是咪蒙,而非她的关注者们。

她的关注者们甚至也可以称为受害者——虚假低质信息的受害者,我们本可以帮助他们提升信息筛查能力,但我们为什么要开始用「含咪率」这样一个数字来嘲讽他们呢?

人与人之间是那么难以相互理解,在我们开启嘲讽模式前,也许可以想想,不是所有人都有我们这样的生活条件,也不是所有人都必须有同样的想法。即便我们没有义务帮别人筛选信息,我们甚至可以继续不理解那些关注了某某某公众号的人,但也许我们至少可以做到不居高临下地嘲讽。

+1
12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