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别强化:不影响关系的前提下,如何让别人听你的意见?

井岛俊一·2019-04-23 16:26
学会“差别强化”技巧,让别人改掉不良习惯不再困难。

编者按:在人类社会中,每个人都是独立存在的个体。我们每个人的三观,受各自出身背景、教育背景等因素所影响也不尽相同。不可避免的是,遇到某个事件时,我们无法和所有人都保持一致的想法和认知。假如不借助恐吓或威胁等手段,同时在不影响与他人关系的前提下,如何能保证让别人听你的,从而让对方按照你所青睐的行为方式来行事?这篇翻译自原题为How to Change Other People’s Bad Behavior的文章,作者是临床心理学医生Nick Wignall。在这篇文章中,Nick通过工作以及家庭的真实案例,多角度展示了差别强化的概念和实践方式,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图片来源:Pexels.com

虽然在大多数自立成长相关的书籍中,不少作者都认为我们无法改变他人的行为,然而,也不是说我们就不可能改变他人的行为。而且,在不需要借助我们通常所知的暴力方法(比如纠缠不休、威吓欺凌、最后通牒等方法)的前提下,你也可以成功地改变他人的行为。

作为一名心理医生,实际上,我的大部分工作内容都是在帮助客人来改变其行为。

如果了解一些行为心理学的基础原则,再加上一些耐心和创造力,每个人都可以学会让身边的人改变自己的负面行为,同时让他们更加积极地生活和处事。

长期以来,行为心理学家一直都在研究并尝试使用一种叫做“差别强化”(Differential Reinforcement)的心理学技巧,从而来实现前述目的。

如果你有兴趣让自己的小孩行为举止更加规范,或者让自己的伴侣不要再把脏衣服乱扔在地板上,又或者让自己的老板不要过分地专制管理,学会使用差别强化技巧,你就可以显著地提高自己的生活和工作质量。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通过工作中遇到的真实案例,让大家进一步认识差别强化的含义。同时,我还将以差别强化的工作原理为出发点,通过两组真实案例,跟大家分享如何在真实场景中应用差别强化技巧。

图片来源:Pexels.com

喜欢抱怨的维基

如果要说我自己职业生涯中最大的挑战之一,我不得不提到“喜欢抱怨的维基”。

维基(Vicky)是我之前的一个客户。每次赴约到达我的办公室后,就会立即开启“话痨模式”,不停地吐槽和抱怨过去这一周遇到的焦虑事情,而且只要一开始,就是完全停不下来的节奏。

当然,如果在我们谈话之前的小段时间里,出现一些抱怨和发泄型的谈话,完全是正常现象。然而,像维基这样不停歇地抱怨和发泄自己的不满情绪,不仅会耽误大量时间,而且也并不会起到明显的改善作用。

于是,我就遇到了一个难题:如何让“喜欢抱怨的维基”停止抱怨,从而让我们的沟通更加高效?

我甚至当着她的面把这个问题提了出来。每次她都同意并愿意配合我,并高效地进行沟通。然而,“话痨模式”仿佛是她与生俱来的优势,如果没有人打断她,她可能真的不会停下来。

在另一个同事的友情协助下,我在与维基的沟通中采用了“差别强化”技巧。通过这个技巧,我成功地扭转了局面,让我和她之间的对话瞬间高效了很多。

图片来源:Pexels.com

我如何让维基停止抱怨的?

在沟通开始后,只要维基开始不停地向我抱怨,我就会停止提问,同时也不会对她的抱怨进行任何评论性回应。此外,我还尽可能地降低和她进行非言语交流的频率。

简言之,除了对她的一丝尊重和礼貌,我基本上不再和她进行互动。

接下来,在维基逐渐收起话唠模式、并终于谈到了她来找我沟通的目的后,我的行为态度就立马发生大转变,开始对她变得更加热情和认可。

当她提出不错的想法时,我会进行适当的评论,同时也会增加非言语沟通方式,比如对她微笑、双眼睁开、向前倾坐,同时坐得也更加笔直。此外,我还开始向她提问,了解她内心的真实想法。换句话说,我加大了积极沟通交流的权重。

在接下来的几次沟通中,维基的抱怨时间逐渐变得越来越少。在我开始采用差别强化技巧后的第四次沟通时,她的抱怨时间只有不到3分钟,这是可以完全接受的幅度了。

有次谈话结束后,她还说:“我真的开始感觉我们的对话逐渐变得有效了,这太让人开心了!”

她的开心,就是我的开心。从听到她的名字就想回避的客户,到如今满心期待与她碰面沟通,在差别强化技巧的影响下,维基的行为方式发生了彻底地转变。

图片来源:Pexels.com

差别强化的工作原理是怎样的?

差别强化主要有两个基本因素:对于不受喜欢的行为习惯,尽可能地弱化其存在;对于受喜欢的行为习惯,多倍地强化其存在。

在维基的案例中,不喜欢的行为习惯则是她每周一次的抱怨吐槽,因此我希望尽可能地弱化这些抱怨。

只要她开始出现这些行为,我就减少和她的互动以及对她的关注度。如果不对这两方面稍加控制和改变,只会进一步加剧她的抱怨,并且可能在以后的沟通对话中愈演愈烈。

同时,让人喜欢的行为习惯则是关注我们之间对话的目的。只要她开始关注这个话题,我就会多倍地与她进行互动,并持续性地多倍关注。

在维基这个案例中,通过加强互动和关注度,可以引导她在以后的沟通中继续保持关注我们的核心谈话目标。

做个小结:差别强化的一部分内容,要做到无意识地停止助长对方不受喜欢的行为习惯;而另一部分内容,则是要满足并鼓励对方受喜欢的行为习惯。

图片来源:Pexels.com

实践差别强化的“五步走”策略

如果你想运用差别强化技巧,并且希望对身边人的行为习惯产生积极影响,你可以尝试通过以下五个步骤进行探索和实践。

1. 识别不受喜欢的行为习惯

首先值得注意的是,你必须要学会识别不受喜欢的具体行为习惯。

你不能去强化对方的某种感觉或想法。你可以做的,只不过是改善对方的实际身体行为。

也就是说,你可以尝试让对方在吃饭时不要将胳膊肘放在桌上,也可以让对方尽可能地减少迟到频率,也可以让对方尽可能地改变讽刺挖苦的说话方式,甚至可以让对方不要在公共场合抠鼻子,但你无法减少对方的悲伤、恐惧、焦虑或后悔等想法。

2. 找到受喜欢的行为习惯

在识别不受喜欢的行为习惯后,就应该去找到自己喜欢的并且可以用来取而代之的行为习惯。

例如,减少在浴室地板上扔脏衣服的习惯,同时增加把脏衣服放进洗衣篮中的习惯;或者减少在每周例会上咄咄逼人的批判性评论,同时增加更加富有建设性的反馈。

3. 教对方学会受喜欢的行为习惯

接下来,要想法让对方清晰地了解并学会受喜欢的行为习惯到底是怎样的。

以前述步骤的每周例会为例,作为例会的组织者,你最好在例会开始时就要向在座的参会人员强调,接下来会议的主题将是提出富有建设性的反馈意见。

而这些反馈意见大致有三个注意事项:一、反馈用词必须恰当得体;二、不得带有挖苦或讽刺意味;三、……

4. 挑选强有力的强化因素

此外,你还应该找到强有力的强化因素,在对方按照受喜欢的行为习惯来行事的前提下,给予对方一定的奖励。

理想状态下,一般有两种强化因素:一、在按照受喜欢的行为习惯行事后可以立即反馈的内容;二、让对方个人觉得非常有价值的东西。

通常情况下,有效的强化因素之一,可以是真心实在的赞赏。

5. 初期要保持高频且一致的强化,然后再逐渐减少

很多人都不太擅长通过强化因素来提倡推广受人喜欢的行为习惯,因为他们觉得这种方式特别幼稚,而且他们也并不想一直这样做下去。

事实上,差别强化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初期,一旦对方真正养成了新的受人喜欢的行为习惯,强化因素的频率就可以(也应该)减少,直到最后彻底不再依赖这种技巧。

因此,在初期的时候,一定要非常频繁并且一致地利用强化因素,从而让新的行为习惯“留存”。一旦新的行为习惯成为其固有的习惯后,就可以尝试将强化因素的频率和强度逐渐减少。

运用差别强化的两组真实案例

为了展示真实生活中差别强化到底是怎样的,我将通过以下工作和育儿的两个亲身案例,来进一步介绍差别强化。

图片来源:Pexels.com

工作案例:通过差别强化改变上司不受欢迎的邮件习惯

曾经有个客户,她总是受困于极度焦虑状态,甚至还导致她经常失眠

后来,通过沟通了解我们发现,真正导致她失眠的,是她晚上睡觉前的情绪。她的上司有个不好的习惯,总是喜欢在夜晚睡觉前(特别是晚上十点至十二点之间)给她发送“紧急”邮件,这使得她高度紧张和焦虑。

通过提问并了解她上司以及所发邮件的相关情况,我发现这些邮件基本上都算不上紧急邮件。此外我还发现,无论多晚,她也总是会立即回复上司的邮件。

所以,可以理解的是,客户在我们的沟通之间一直不停地叹气,并且说:“我只希望上司知道,我们每个人除了工作还有自己的私人生活,他不应该再在大晚上给我发一些疯狂的邮件了。”

我告诉客户,虽然我们可能无法改变其上司的自我意识级别,但我们仍然有机会改变其夜晚发邮件的坏习惯,同时,我们也可以改善她的焦虑和失眠状况。

因此,我们就通过前述差别强化“五步走”进行了具体实践。

第一步:识别不受喜欢的行为习惯

在这个案例中,不受喜欢的行为习惯是客户上司发送深夜邮件的习惯。识别这个行为习惯很简单,但我们希望进一步了解这个习惯背后的原因。

我认为其中一个因素,是客户在无意识情况下回复上司的邮件,加剧助长了其上司发送深夜邮件的行为。

因此,可以说是客户在“教”上司做她不喜欢的事情,毕竟,上司通过客户的邮件回复,得到了“奖励”,这就是所谓的强化因素。

第二步:找到受喜欢的行为习惯

对客户而言,她所喜欢或可以最大程度上接受的行为习惯是,晚上九点之前给她发送工作邮件。

对她而言,她并不介意在非工作时间处理工作邮件,但前提是不能太晚,不能在准备睡觉的时候还需要处理工作邮件。

她也深刻地认识到,她的上司是个工作狂,总是喜欢在半夜工作,所以如果只是把发送邮件的时间提早的话,对他们双方而言,都是切实有效的。

图片来源:Pexels.com

第三步:教对方学会受喜欢的行为习惯

为了让她的上司接受并学会受她青睐的行为习惯,我们为她制定了一个计划,要求她与上司就此事进行面对面洽谈。

具体而言,在面谈中,她需要向上司说明她对非工作时间的工作态度,即她是乐意在非工作时间处理工作邮件的。

但同时,深夜处理工作邮件会影响到她的睡眠质量,从而进一步影响第二天的工作质量,她应该请求上司在九点以后就不要再给她发送工作邮件了。

客户听到这个方案后有些犹豫。因为她担心上司可能会因此不高兴,甚至可能会产生愤懑之情,同时她也有可能被拒绝的风险。不过,客户后来仍然肯定地说,她会找时间找上司进一步沟通此事。

此外,客户还比较担心的是,如果上司深夜给她发了邮件,但她并没有当晚及时回复,又会怎么样?不过,根据其公司制度,她并没有义务在晚上的私人时间回复工作邮件。而且,因为她之前总是及时回复邮件,所以她也无法推测前述情况下到底会发生什么。

因此,我建议她把这个机会当作实验,至少可以收集一些初步数据。如果实验证明这是一个灾难性的选择,我们可以再回到原点,提出其它的策略。

第四步:挑选强有力的强化因素

在这个步骤中,客户需要挑选有意义的奖励,从而鼓励其上司选择并坚持受客户喜欢的行为习惯。

在客户眼中,最好的强化因素是,只要上司在其接受的时间范围内发送工作邮件的,那她就会更加迅速也更加高质量地回复其邮件。

第五步:高频且一致地强化

当然,就长期目标而言,客户根本不希望在下班后收到任何邮件。但目前我们讨论的问题是,在初期如何高效地强化她青睐的这种行为习惯。

其次,只要这种行为习惯逐渐建立起来后,就可以慢慢地减少这些强化因素,直到最终完全不依赖它们。

采用差别强化技巧的结果

在开始的一两周时间,客户的上司仍然会在深夜给她发送工作邮件。她也提到,收到邮件又故意不回复,对她而言也算是一种煎熬。

事实上,因为她一直担心不回复上司邮件可能不起作用,她的焦虑和失眠状况曾因此一度加剧。但她听信了我们的建议,严格执行超过九点后不再回复工作邮件的约定(也就是说,对于她不喜欢的行为习惯,她做到了尽可能地弱化)。

有时候,她的上司会在九点之前给她发送邮件。这种情况下,她回复邮件的速度非常快,也饱有热情地高质量完成邮件。

到了第三周时,上司深夜发送邮件的次数减少了,晚上九点前发送邮件的次数相应增加了。

更重要的是,虽然有时候晚上九点以后没回复邮件,其上司的后续邮件中带有一丝不开心的情绪,但她第二天早上会毕恭毕敬地及时回复。九点以后的邮件一律不回复这种做法,总的来说并没有给客户带来任何负面影响。

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客户的焦虑和失眠状况大幅度减少了。她的上司甚至还多次特意表扬她,说她近期的工作质量明显提高了。

图片来源:Pexels.com

育儿案例:通过差别强化减少孩子的粗鲁行为,同时鼓励礼貌行为

作为父母,自己的孩子最让人抓狂的行为是,夫妻之间题聊正事的时候被孩子的各种行为打断。

结束一天的工作回到家中后,一家人团聚在饭桌前。吃饭间隙间,夫妻双方互相分享过去一天中发生的各种事情。突然,女儿就连珠炮般地发出了下列的咆哮:

我想喝巧克力牛奶!

太烫了!

下去,下去……我想下去!

其实,如果家里有孩子的话,这必然是家常便饭。家里的孩子,可能只是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博得父母更多的关注。

然而,如果孩子懂得如何以更加礼貌的方式来达到她的目的,那就更好了。

因此,我就计划通过差别强化来减少孩子对我们的干扰,同时来帮助孩子养成礼貌行为。

第一步:识别不受喜欢的行为习惯

这里不受喜欢的行为是,夫妻之间聊天时(特别是在晚饭桌上)孩子的言语干扰行为。

第二步:找到受喜欢的行为习惯

值得注意的是,我们的目的并不是让孩子安安静静地坐在那里看着我们愉快地聊天。

孩子,毕竟是孩子。夫妻之间应该关注的是,孩子如何礼貌地表述其诉求,而不是一味地否认其各种行为。

所以,对我们而言,我们只希望自己的孩子学会说“爸爸妈妈,打扰一下”这样的话。

图片来源:Pexels.com

第三步:教对方学会受喜欢的行为习惯

我们时不时地提醒孩子,告诉她大吼大叫并且打断别人说话,是非常不礼貌的行为。如果她想在父母沟通的时候跟我们说话,我们肯定是乐意的,但是方法一定要正确。

最开始时,我们要求她不断地重复礼貌用语。所以,她可以在我们的强迫下,不断地练习使用这些用语,并逐渐养成这种习惯。

第四步:挑选强有力的强化因素

通常,对孩子而言,父母对他们的关注,特别是热情、不偏袒的关注,就算是很大的奖励和强化因素。

所以,只要当孩子说了“爸爸妈妈,打扰一下”这句话,我们就会尽可能地立即停止对话,并且把所有注意力转移到她的身上,并表扬她的这种礼貌行为,从而强化了她的这种习惯。

第五步:高频且一致地强化

开始的时候,一定要让她看到我们为其礼貌行为而“牺牲”谈话的稍带夸张的表现,同时要针对其礼貌行为,给予多倍的关注和奖励。

当孩子养成逐渐养成这个习惯后,我们有时候也并不一定会立即停下来关注她。或者,我们有时候会让她稍等一两分钟,等夫妻之间谈话结束后,再把注意力放在她身上。

在后期回顾这个过程后,我发现,相比于长期一致的强化,间歇性或变化无常的强化反而更加有效。

采用差别强化技巧的结果

孩子仍然是孩子。我的孩子有时候还是会打断我们的聊天。毕竟,差别强化并不是百分百的完美解决方案。

但值得注意的是,孩子的表现的确变得更加礼貌了,在提问或者提出要求时,学会了说“打扰一下”等礼貌用语。而且,整个过程也并没有给我们造成太多的压力和麻烦。

图片来源:Pexels.com

写在最后……

无论是行为心理学方面,还是积极改变他人行为习惯等方面,差别强化的确是一种强有力的技巧。

通过弱化对方不受喜欢的行为习惯,并多倍强化对方受喜欢的行为习惯,我们的确可以有效地塑造并改变他人的行为。而且,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可以完全地回避传统的惩罚、要挟或者恐吓等恼人的方法。

从本文的案例中不难发现,“五步走”差别强化技巧不仅简单上手,更重要的是,相比于其它的方法和手段,它在影响并改变他人行为方面发挥着更加有效的作用。

编译组出品。

+1
5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下一篇

拥有国际化视野,更加安全、可靠的互联网通信云服务商的新目标,就是融云可见的未来。

2019-04-23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