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卫星事业发展进入“快车道”

·2019-05-27 14:59
海洋卫星具有全天时、全天候、长期连续观测等优势,可覆盖环境条件恶劣的海区,已成为现代海洋观测的重要手段。
快车道
未融资福建省2014-07
二手车交易平台
我要联系

编者按:本文来自“中国海洋报”(记者 孙安然),36氪经授权转载。原文标题为《海洋卫星:放飞“天眼”瞰沧海》。

近日,“海洋二号B”卫星在轨测试通过评审,星地系统转入业务化运行,整星性能达到了国际先进技术水平,在海洋、气象、环保、应急等领域开展的台风连续追踪、灾害性海浪、极区海洋环境等观测监测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应用潜力巨大。

1997年我国第一颗海洋卫星——“海洋一号”卫星正式立项,拉开了我国海洋系列卫星发展的帷幕。22年来,我国海洋卫星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使我国有能力对所管辖海域的水色环境实施大面积、实时和动态监测,并具备对全球大洋和南北极的探测能力,标志着我国的海洋空间探测技术取得了重要进展。

时间的指针拨回1987年1月25日。王大珩院士、汪德昭院士等26名专家学者联名向党中央、国务院写信,建议将研制和发射海洋卫星纳入国家航天技术发展计划。同年10月,相关部门联合完成了《海洋卫星立项研制工作报告》《海洋卫星技术经济综合论证专题报告》,上报国务院。自此,我国海洋卫星工作进入基础调研和技术准备阶段。

1995年9月,国防科工委将海洋水色卫星立项论证任务下达给国家海洋行政主管部门。两年后,“海洋一号”卫星正式立项,并成立了海洋卫星领导小组和海洋卫星总体部,由时任国家海洋信息中心副主任蒋兴伟担任海洋卫星总体部主任。

当初,没有现成可套用的模式和现成系统可借鉴,工作难度可想而知,蒋兴伟带领团队只能“摸着石头过河”,用户需求论证、确定卫星与荷载及与地面系统技术指标……摆在他们面前的是一系列亟待攻关的技术难题。

为此,蒋兴伟带领团队严控检验、论证、试验、评审等各环节,历经不懈努力,成功建成海洋卫星地面应用系统,并达到了业务化、可靠、稳定运行的预期目标。在卫星研制中,团队采用了当时较为先进的CAST968 小卫星平台,可实现全球海洋水色数据3天获取的能力,该卫星总体技术指标与当时国际同类水色遥感卫星相当。

2002年5月15日,中国第一颗海洋卫星——“海洋一号A”搭载“长征四号”火箭成功发射升空,开启了我国海洋卫星事业新篇章,为后续海洋卫星的研制、发射、运行、测控、数据应用积累了经验。

作为试验型业务卫星,“海洋一号A”主要用于海洋水色探测,获取的海洋环境数据在海洋开发与管理、海洋环境保护与灾害预警、海洋科学研究及国际海洋合作等领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随后,为总结我国海洋卫星应用工作的进展和成果,相关部门和单位编制了《中国海洋卫星应用报告》,让社会各界进一步认识了解我国海洋卫星。

2007年,“海洋一号B”卫星成功发射。这是中国海洋水色卫星系列中的第二颗星,它接替了“海洋一号A”卫星执行海洋水色遥感观测任务,实现了卫星由试验型向业务服务型的过渡。

近年来,中国海洋卫星事业发展进入“快车道”。海洋卫星具有全天时、全天候、长期连续观测等优势,可覆盖环境条件恶劣的海区,已成为现代海洋观测的重要手段。海洋卫星在轨运行以来,通过持续开展的卫星数据分发和应用服务,为海洋强国和“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撑和服务保障。

在我国《海洋卫星业务发展“十三五”规划》及《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发展规划(2015年~2025年)》中,明确提出我国海洋卫星后续发展需求及规划。按照规划,与海洋事业紧密相关的多颗卫星陆续发射入轨后,后续海洋水色卫星星座将形成组网高性能观测;海洋动力卫星星座将形成极轨、倾斜轨道互相配合,实现海洋动力环境要素多频次观测。

+1
0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报道的项目

快车道
我要联系
二手车交易平台

下一篇

济南,山东这个经济大省的省会,在新旧动能转换中,日益闪现出生机和活力。

2019-05-27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