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座没有“围墙”的大学:大西安,西进时代!

36氪陕西的朋友们·2019-06-18 10:19
当科技有效转化为产业,带动不仅仅是区域产业的发展,更是整个城市格局的变化。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西安城记”,作者:牧野;36氪经授权转载。

2019年6月12日晚,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全方位亮相。作为西安最著名高校——西安交通大学本次的动作,让大西安视线再度聚焦于此。

双城融合时代,这座国内现代“第一座没有围墙的大学”的效应非比寻常。作为“国家级”学镇,它的使命是:国家使命担当、全球科教高地、服务陕西引擎、创新驱动平台、智慧学镇示范。随着地铁5号线、1号线三期和16号线的挺进,新的城市格局已呈现!

全方位亮相的交大创新港 大西安的科教动力源

任何一座伟大之城,总有杰出的大学与之相伴。知名的大学,某种意义上是一座城市的另一种象征。交大创新港,也是大西安再度崛起的标志之一。

这所“中国第一座没有围墙”的大学,是由国家教育部、陕西省、西安交通大学、西咸新区等联合建设的“国家级工程”。它占地1750亩,总建筑面积159万平米,总投资75.3亿,由48个单体工程组成。

从规划上讲,一个学镇就是一所大学,一所大学就是一个学镇。创新港将现代田园城市理念与国际前沿“学镇”理念相结合,建设“校区、镇区、园区、社区”四位一体的创新体、技术与服务的结合体、科技与产业的融合体,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交大样板、中国特色城镇化的西咸样本。

其目的,是探索中国21世纪大学的一种新形态,集国家科研、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高端人才培养、高新企业孵化、核心技术攻关等平台为一体的理念超前、模式创新开放式学镇。

交大创新港,以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信息技术、航空航天、大数据、生态环保、生物医药等重要领域为主攻方向,围绕工、理、医、社科四大方向,建立23个研究院。每个研究院都是跨学科的,并与世界500强企业共建校企联合研发中心,形成国际化的产业创新基地。

2019年4月2日,“中国西部海外博士后创新示范中心”率先启动,力争三年内引进1000名博士后。根据定位,届时将有25000名硕士以上人才聚集在这里,交大创新成为大西安科教发展的龙头、西部科创的高地。

当科技有效转化为产业,带动不仅仅是区域产业的发展,更是整个城市格局的变化。交大创新港的点亮不但拓展了城市发展腹地,更推动了大西安的“西进”进程。

大西安之西的新产业之城 硬科技之都核心

没有历史资源,就没有西安的今天;没有科教优势,就没有西安的明天。“交大二次西迁”,让这个低调的新城成为大西安全新的科教高地。

交大创新港所处的沣西新城,是“西咸一体化”核心地带,未来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综合服务副中心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产业定位上,以行政商务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重点发展新材料、物联网、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都市农业和高尚居住等产业。

公开新闻显示,咸阳高新区与创新港之间将架设一座渭河大桥——交通推进的一体化进程,就是大西安教育、科研和高新区产业之间的互补与融合。

所以,这个区域从云计算、大数据、高端制造到人工智能,四大运营商数据中心以及13部委国家数据中心,皆是大西安拿得出手的极具科技实力的“展品”。

毗邻创新港,是西北工业大学翱翔小镇,将建设全国最大的空天地海无人系统产业基地,带动电子通讯、计算机、人工智能系统、航宇新技术、新材料等新产业快速发展。总规划5平方公里,总投资350亿,到2022年,形成产业、科技、博览、教育、综合服务五大功能板块,带动上千亿产业价值。

中国第一个硬科技小镇——西部云谷已正式投入使用。目前,这里注册企业700余家,入驻企业200余家,实现就业3000余人,年产值达8亿。

总规划占地500亩,总投资40亿,总建筑体量100万平米的西部云谷,荣获了“国家云计算服务创新发展试点示范城市、国家新型工业化(大数据)产业示范基地、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等国家级荣誉。

去年年底,“三一西安产业园”也在这里落户,这是其2011年以来投资规模最大的新型产业园区。以“智能制造和工业云平台”核心竞争力,打造三一筑工区域总部、建筑机器人区域总部研发及生产基地、树根互联工业互联网西北总部等三大核心板块。

西安,作为硬科技概念的发源地,在航空航天、光电芯片、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信息技术、生命科学、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势头良好,潜力巨大。

所以,“硬科技之都”的兴起,“科学之城”的产业建设将为此提供稳固的支撑。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科技也会成为大西安“西扩”的重要推手。

再过十年,这里将聚集起10万名以上的硕士研究生、科技创业者,形成300-500家独角兽企业,孵化出千余个有知识产权、有转化能力的科技创新产品,打造出2000亿以上的绿色发展产值。

“大西安向西看”的城市片区  新的城市区域

作为国际规划大师,刘太格先生曾这样表述:“只许考虑需要,不许考虑资源;人口只怕做的太小,不怕做得大。”

“西安兴则关中兴,关中兴则西北兴”。这其中的核心,就是第九个国家中心城市的西安。西咸一体是必然,但不是“摊大饼”式蔓延,而是尊重河流、古迹,形成“两城两片区”的空间格局。交通,就成为板块融合的重要力量。

2019年6月14日,陕西省发改委发布《西安地铁第三期建设规划获批》。其中,两条线路(含延伸线)在咸阳和西咸新区范围,未来都将称为“西安地铁”。

地铁,是特大城市的重要交通载体,也是大都市圈的动脉。根据计划,2020年地铁五号线将正式开通,一号线三期和十六号线也在前几日正式获批。这几条地铁线,融合了西安、咸阳万亿级规模经济体量,贯穿了未来的主城核心,隐现了西咸一体的动向。

地铁的建设和推进,形成大西安东西向的主客流走廊,加速双子城各个区域内的彼此沟通,对于周边经济的带动以及各区域的发展平衡起到很大的作用。

对于西咸新区来说,现代城市的理念离开不环境的营造。至此,西咸新区大手笔擘划了2/3的面积划定为禁建区,并设定文物、生态和水体保护范围。

当然,对于沣西新城来说,还有一个“隐藏在地面下”看不见的地方,那就是“海绵城市”。国家发改委办公厅发布第二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名单,西咸新区新型城镇化试点经验将被总结推广成为西北唯一,而沣西新城成为试点区域。

所以,在沣西新城,我们可以看到包括大西安中央公园、丰京遗址公园、沙河遗址公园以及白马河公园等众多的公园规划。

这一切,都将成为城市的基底。全国资本的纷至沓来,证明了资本的流向和选择。比如,占地700亩、总建筑面积超百万平米、低密度社区建筑的紫薇·万科大都会,将再度为这个大西安西部的中央居住区“扩容”,未来,紫薇·万科大都会自带超过24万平商业体(万科里生活广场)与建设中的12万方商业综合体——沣西吾悦广场,共同成为城市级的配套。

紫薇·万科大都会内部拥有的三所幼儿园,与已经建成的沣西新城第一小学、沣西新城实验学校(小学、中学)、沣西中学以及与陕师大签约的沣西第四学校共同形成区域的教育配套。

所以,拥有产业、交通、生态的大西安新区域,未来也必将有着极高的人口集聚力。事实上,双城融合的时代,在这里已可以看到趋势和特征。

+1
1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