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西海岸 大平台托起“新高地”

36氪山东的朋友们·2019-06-24 11:36
以一流的营商环境、一流的政务服务生态“筑巢引凤”;勇当全省对外开放桥头堡,积极融入国家开放大局,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编者按:本文来自“青岛日报”(记者陆波),36氪经授权转载。

2017年5月,青岛前湾港建成亚洲首个自动化集装箱码头。

海纳百川融汇世界。以世界眼光、国际标准、全球胸襟谋划开放、推进开放,把“双招双引”作为“第一战场”,以一流的营商环境、一流的政务服务生态“筑巢引凤”,高质量服务企业,高效率招商招才;以打造山东对外开放桥头堡为目标,积极融入国家开放大局,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以前湾港、董家口港为主体,全面推进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构建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陆海双向重要节点;以青岛保税港区、国际经济合作区等国际性功能园区为主体,构建对外开放新高地,增强新区经济发展外向度……获批设立五年来,青岛西海岸新区发挥国家级新区先行先试优势,持续建设开放新区,从开放中汲取着发展的不竭动力。

青岛开放发展的重要支撑极

一场开幕式暨全体大会、一场全球健康博览会、16场重要活动、28场分论坛、4场创新项目路演会,今年6月10日至12日,西海岸新区再一次“惊艳”世界。在位于西海岸的青岛世界博览城,来自55个国家和地区的2600多名嘉宾在博鳌亚洲论坛全球健康论坛大会上论道健康,畅谈健康与人类未来,为全人类的健康福祉发出青岛声音。

“大会在青岛成功举办,与会嘉宾热烈讨论,达成广泛共识,成果丰硕。青岛人民热情好客,城市山美水美,发展日新月异,给各国来宾留下了深刻印象。”博鳌亚洲论坛理事会秘书长李保东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对这座城市给予盛赞。西海岸新区成立9个专项工作分队,配合组委会负责综合协调、开幕式、集体合影等板块内容和会场布置搭建、会场设施运维等具体工作;为保障大会各项活动顺利开展,制定并下发了安全保卫、食品安全、消防安全、特种设备、医疗救护、供电和通讯保障等工作方案……作为大会举办地,正是西海岸新区提供着“全过程、全天候、全方位”服务,赢得了海内外与会嘉宾好评如潮。

开放重在平台支撑。如果将博鳌亚洲论坛全球健康论坛大会视为新区打开的又一个开放窗口,那么前湾港和董家口港两个亿吨大港,无疑是西海岸对外开放的大平台代表。坚持以港兴区,新区与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贸易往来,在前湾港建成了亚洲首个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董家口港获批国家一类开放口岸,为西海岸开放插上了腾飞的双翼。据统计,2014年-2019年3月,新区累计完成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8056亿元(含保税港区),2018年货物和集装箱吞吐量分别达到5.4亿吨、1931.5万标箱。

积极投身“一带一路”建设,新区对沿线国家和地区出口总额达到68亿美元,在48个国家和地区实现非金融类境外投资项目208个,累计投资额66亿美元,成为省、市“走出去”的重要力量。

开展外资攻坚等行动,面向全球招商引才

开放,是新区跨越发展的活力源泉。

牢固树立平台思维,新区在全省率先创新“双招双引”联动工作机制,成立招商中心、招才中心,在德国、美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设立了12个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工作站,面向全球招商引才,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谋划开放、推进开放。

华大基因国家海洋基因库是世界规模最大的海洋基因库,汇集了20多个国家的200多名科学家;“中国半导体之父”张汝京博士带领138人的团队,到新区投资150亿元建设国内首个协同式集成电路制造项目……这些都是新区招才引智的丰硕成果。

“围绕引进、培育和扶持人才的关键政策点,新区对标一流地区,实施了新一轮政策升级行动,出台《关于实施‘梧桐树’聚才计划的若干政策》《关于人才引进‘一事一议’暂行办法》等人才政策5项,配套实施细则20个,设立亿元以上的人才发展专项资金,在政策的覆盖广度、支持力度、保障深度上始终处于全市乃至全省前列,形成了持续性的人才政策洼地效应。”新区招才中心常务副主任宋祥华告诉记者。

项目来了能壮大,人才到了留得住。截至目前,新区已基本构筑完成全周期营商环境优化体系,通过构建第三方营商环境评价体系,开发外商企业大数据服务系统,搭建信贸合作平台,持续推动诚信企业建设等措施,全面构建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企业营商环境,不断完善引才政策措施,想方设法降低生活和创业成本,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截至目前,新区人才总量达53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26.5%。

根据新区“双招双引”攻势实施方案,新区还将围绕现代海洋产业、协同创新等战略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链等14条重点产业链开展定向招商、专业招商、社会化招商,加快新区新旧动能转换步伐。同时,将开展外资攻坚行动、国企引进攻坚行动、民企引进攻坚行动、人才引进等攻坚行动,加快项目、人才集聚,推动新区实现高质量发展。

功能区成为开放升级的“大平台”

青岛中德生态园、中英创新产业园、中俄地方合作园、中日韩创新产业园……如此众多的国际双边、多边合作园区集聚,青岛国际经济合作区已经成为了新区乃至青岛重要的开放窗口。

2014年以来连续三年,中德生态园园区项目在中德两国总理见证下签约,6家世界500强企业、20多家德国隐形冠军、300多家企业落户,实现“德国质量、青岛生产、世界市场”,成为中德双边合作园区的典范”;中英创新产业园于2017年5月份获批,11月份正式启动建设,是全国唯一获批中英双边合作园区;2018年4月,中俄地方合作园(青岛)启动,成为首个在“中俄地方合作交流年”启动的中俄地方合作园区;与此同时,中法、中日、中韩等创新产业园加快推进。5年来,在这片新区最北的开放热土上,已与德国、英国、俄罗斯、芬兰、波兰、韩国6个国家的19个州市(地区)相关机构签署合作协议,引进16个国家的企业430多家,在经贸、社会、文化多领域开展着交流合作。

开放为经济发展带来了澎湃动能。截至2018年底,园区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50多亿元,到账外资4亿美元、到位内资40亿元,实体经济指标贡献连年翻番增长,逐步从无道路、无配套、无企业的“三无地带”,发展成为生态发展实验室、开放合作新平台、新发展理念践行区。

青岛国际经济合作区只是新区十大功能区之一,作为新区开放的重要平台,各功能区立足自身定位、错位发展,全力抓好“双招双引”,持续开展“挂图作战”,打好攻坚战、当好主力军,推动新区开放不断上水平。功能区率先突破,崛起中的“六大中心”又成为了开放的“生力军”。

建设国际合作交流中心、国际航运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国际金融中心,发起国际航运贸易金融创新中心建设攻势;建设工商中心打响壮大民营经济攻势;以新一代信息技术打造区域经济发展新坐标,在科技引领城建设攻势中发起冲锋……当下,西海岸新区正整合全域资源谋篇布局,以“六大中心”建设为抓手,打造“双招双引”新平台、经济发展新引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将新区开放纳入全球视野。

青岛开放新高地的“主峰”,正在西海岸隆起。

本文封面图片来自:pexels

+1
0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下一篇

覆盖经济交流合作、社会文化交流、台湾同胞就学以及就业创业、居住生活等多个方面。

2019-06-24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