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频繁跳槽」的我,到底还有救么?

暖石网·2019-06-24 20:23
三年跳五次,我这样到底算不算「频繁跳槽」呢?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暖石网”(ID:nuanshi100),作者小凡,36氪经授权发布。

01、频繁跳槽真会被嫌弃么?

前几天刷知乎刷到一个挺有意思的话题,这个问题是「HR真的会嫌弃面试者跳槽频繁么?」

这个问题下,排名第一的知乎回答,点赞7.9K。是这样说的:

乍一听,貌似是「真香」现场,但冷静一想,咦?总觉得好像哪里怪怪的。

有人已经抢先一步对这个问题提出了质疑:

“一定要拿个例来说事,请问又有谁京东跳百度,百度跳阿里,阿里跳华为,华为跳微软,微软跳苹果,苹果跳腾讯,腾讯跳谷歌呢。多数人也都是按照正常的情况来考计的。”

答主在评论中回复:

“这只是个例子不是个例,把例子里的京东百度阿里华为都换成自己行业的领军公司,就是一个意思。”

但其实,这个回答本身,就偏离了提问者的初衷。试想,如果提问者真的有这个能力和大厂的工作经验的话,他会提这个问题么?

那么到底哪些人会有这种困惑呢?大概可以总结为以下两种:有职业规划和没有职业规划的。

1、对自己的职业发展没有规划

每次跳槽,其实自己也不知道下一份要做什么。即以「尝试和生存」为目的的职业探索型跳槽。

2、对自己的职业发展有规划

(1)每一次跳槽都是有理有据,都是遵循自己规划的职业发展路径。即以「升职加薪」为目的的跳槽。

(2)由于自己对职场环境的很多因素,比如:人际关系、「变态老板」、「加班过多」等等。对这些因素的忍耐度问题,而跳槽。

(3)做了职业规划,确定要转行

那么其实在讨论「频繁跳槽」这个问题之前,我们还需要了解,到底以什么样的频率跳槽,才叫「频繁」?

02、到底多频繁才叫频繁?

首先,不得不澄清的一点是,这个对频繁的定义,不同行业的标准也不尽相同,而且随着社会发展的阶段不同,情况也有所不同。甚至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形成一种趋势。

根据领英2018年发布的中国职场人跳槽趋势洞察和《2018中国人才招聘趋势报告》显示,中国职场人的平均在职时间,已经从2014-2015年的34个月(近3年),缩短到了2017-2018年的22个月(不到2年)。

互联网行业在2018年,对于人才吸引力是排在第一的,员工平均在职时长为1.47年。

这个似乎也并不难理解,BAT这样的大厂的成立时间基本都在2000年左右,而作为其他互联网的后起之秀,成立时间则更短。

所以我们姑且只能根据统计分析中的平均值作为参考,可能在一家公司工作低于22个月就算是「频繁」了。而对于互联网行业来说,这个频率则更低,可能在1.5左右。

而更有很多公司对于明招聘人员的换工作频率,有着明确的规定:五年内不能换三份工作,平均每份工作时间不低于两年,或者有一份工作是三年以上的条件(刚毕业的第一份工作可以不超过2年)。

而纠结具体的时间点,多一个月,少一个月,似乎没有特别大的意义,重要的是,我们要知道企业在担心什么。

03、企业的担心,究竟是什么?

1.最直观的是担心,员工稳定性差,而较低的稳定性会让企业付出很多额外的成本

比如,公司招聘本身就需要花很多钱,在招聘网站上发布信息,寻找候选人,筛选简历,多轮面试,确定候选人。有些情况,这些工作公司还会外包给猎头去做。这些都是白花花的银子啊。

终于费时费力的把你招进公司了,还得给你进行培训吧。有些特殊业务的培训,公司还需要请专门的培训讲师,或者公司出钱让员工去自我提升。

培训之后,还需要找专人给你做工作的交接,再到熟悉工作,最后上手工作。这里面就需要大量的时间成本。

然后,你刚刚工作才上手,你一个不爽就辞职了,那么这些银子就都打水漂了啊。

所以你说,一个3年换5份(甚至更多)的人,公司怎么敢要呢?

这些是直接的损失,那间接的还能看出什么呢?

2、稳定性差,证明你对自己的职业没有规划

我们在文章最开始的时候,总结了大致存在的两类人,一类是有职业规划的,一个是对职业没有规划的。没有规划的情况,在简历中的直接体现是什么?

举个栗子:

以下为毕业三年韩梅梅的简历:

上面是一个虚构的工作经验,从中可以看出,无论是在行业选择上,还是在职位上,都没有形成一个通畅的发展路径,因为这些岗位看起来都毫不相关。

一个对自己职业都没有规划的人,企业又怎么放心,你能长久的留在这里呢?因为你根本就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你很迷茫,又哪来的激情把事情做好呢?

3、稳定性差,HR难免会推测出,你的能力是不是有问题?

就算你所换的工作都在相同行业,岗位看似也都相关,但是你换工作这么频繁,公司就会猜测,是不是这个人能力不行啊?是不是人际交往有问题呢?

因为公司招你过来,根本上就是需要你能胜任自己的本职工作,就算不要求你创造创造更多的价值,但是你也并不能给公司添堵吧?

不会与人合作,经常跟同事起冲突,这样也是需要耗费老板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的,一个和谐稳定的团队氛围,对于老板来说,也是省了不少心的。

4、判断你的价值观是够跟企业一致

面试的时候,通过询问你每次跳槽的目的,是能够看出你的内很内在的价值观的,比如你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在职场上更关注的点是什么,是钱还是个人能力的提升?

企业都偏向寻找更符合公司价值观的候选者。

04、如何解决频繁跳槽的问题?

再来回顾一下,开篇讲到的,会被这个问题所困扰的几类人:

  1. 对自己的职业发展没有规划。

  2. 对自己的职业发展有规划。

  • 每一次跳槽都是有理有据,都是遵循自己规划的职业发展路

    (这种情况,是跟容易被HR接受的,关键在于表达出自己的价值观)

  • 由于自己对职场环境的很多因素不能容忍。

  • 做了职业规划,确定要转行。

解决方案一:需要我们对自己的职业发展提前做好规划

很明显,相比之下,第一种情况,是最让求职者本身,和企业最不放心的。这时候,就需要对我们的职业进行规划。

有同学可能会说,现在时代变化这么快,我们怎么可能对一辈子的职业发展做规划呢?说得对,每个人都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而且一些行业很有可能就会迅速消失,而且是以一种不被察觉的方式。

《三体》是小凡非常喜欢的一部科幻长篇小说,其中一个非常震撼人心的场景就是,由二向箔触发的降维攻击。什么叫降维攻击?简单说就是,一个事物被一个看似毫不相干的事物消灭了

举例来说,无线广播竟然是被滴滴取代的,因为司机都没有时间听电台,只顾着听接单信息了。竞争结束,game over。

这是广播电台做梦也没有想到的事,取代自己的甚至都不是自己的同类产品,而是一个毫不相关的事物。

所以这就需要我们在做职业规划之前,研究和选择更有发展前景的行业。在此基础上进行短期的职业规划。

我们在6.12的文章也有讲过,如何根据自己的人生目标,来确定职业目标。并且通过对自己的职业目标进行拆解,一步一步的去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

解决方案二:对公司做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

避免加入一个「有坑」的公司,才会让自己在一家公司更稳定,而这恰好可以帮助自己从根源上避免「频繁」跳槽。这就需要我们对公司做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无论公司业务、领导还是公司价值观。

那么对公司的了解,分三种情况:

1、入职前:尽可能多的从人/事两个方面对公司进行筛选

  • 从事情的角度:去看看这个公司的产品,相关的报道、口碑。看看用户对于该公司有什么样的评价,对于他们的产品的评价如何?

  • 从人的角度:在面试的时候,看面试者是如何沟通的,是否专业的,价值观是否没问题。

    如果恰好有认识的人在这家公司,那么通过跟他们的聊天,就会对公司有个更具体和真实的评价。或者看看该公司的员工评价是怎么样的。

总的来说,入职前对于公司的理解还是不够的。这时就需要我们入职后继续观察。

2、入职初期:如果真的有问题,一定要及时止损

  • 真的入职之后,才能真正了解公司人和事情的方方面面

  • 真正的坑,是这家公司的人品有问题,比如骗人。你应该果断辞职

  • 不用再简历中个提到这份工作经历,因为这不是实际意义上的工作经历。

  • 如果面试官问到你,这段时间你在干什么,你只需如实回答即可。

    如果你只做了一星期,发现自己的价值观和公司不符,因为公司是骗人的。那么如实说即可,这时,也是表达自己价值观的一个非常好的机会。

3、度过入职初期:踏踏实实先把手头工作作出成绩

  • 现在的公司,不管你做了多久,能做出哪些成绩,有哪些思考,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如果你只是一味的浑水摸鱼,什么都说不出来,也都没有尝试,会非常影响面试官对你的印象。

  • 把目前这份工作经历,看做下一份工作的跳板。如果做了足够多的尝试和思考,做出了一些成绩,但因为公司和业务发展的瓶颈,而辞职,这样不但可以证明自己的能力,也更能被面试官所接受。

所以,无论是不是转行,重要的是,说清楚你辞职的原因(这个能展现出你的价值观);以及你对每一份工作中都有自己真正的尝试和思考(展现你的能力)。

解决方案三:以实现职业目标为目标,提高自己的容忍度

最后,比如要公允的说一句:世上没有完美的公司!无论是世界500强,还是创业小公司。

我们要以实现职业目标为导向,因为我们要升职加薪,过上我们定下的年薪几十万的人生,所以当我们认定这个目标的时候,就会帮助我们提高对很多事物的容忍度。

不同的人,对于相同的事情的忍耐度是不一样的。因为他们目标不一样,规划也不同。有的人可以为了实现人生目标,放弃很多,容忍很多。

转行也是一样,你要说清楚,你为什么要转行,你自己为了转行做了哪些准备,学习了哪些技能,有哪些项目经历,具备了哪些能力。

对于之前的工作,只要能说得出自己的思考和尝试,并且对于现在的工作可以带来哪些帮助(可迁移的技能),就不用担心被这个问题困扰。

+1
7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下一篇

究竟媒体希望其从业者掌握哪些职业技能?而记者掌握哪些技能才能胜任如今的媒介职位?

2019-06-24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