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审判时代”的个人奋斗:躲过无脑judge,躲不过从天而降的标签

全媒派·2019-06-30 11:27
从人人都是麦克风,到人人都是审判员。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全媒派”(ID:quanmeipai),作者腾讯传媒,36氪经授权发布。

身处社交时代,却越发不懂网民了。

也许这个场景你会很熟悉:凭借一张截图,一个视频,一句断章取义的话。旁观者便迫切地归因归咎,简单粗暴地一捧一踩。受捧的人如沐春风,仿佛一时间任何细节都成为好感引擎;被踩的人胆战心惊,多年前的历史被掘坟鞭尸,仿佛非要做实一个人从始至终坏到彻底的形象。

本期全媒派(ID:quanmeipai)与大家聊聊:也许,我们正在步入一个即时审判的时代。

 漩涡中的围观与审判

每当出现热点事件,网民已经不再满足于围观与吃瓜,等不急让真相再飞一会,他们总会在第一时间化身手拿法槌的法官,凭借聊胜于无的事实,一锤定音,简单粗暴地把帽子扣到某一方。

没有人能逃过这场舆论的“正义”审判。

 

“未审先判”:人人都是即时审判者

互联网对网民的技术赋权,让每个人都有自由表达的权力。网络的即时性、便利性一方面极大地降低了受众参与新闻事件的门槛,另一方面却也导致旁观者缺少“沉淀”的时间,“人人都有麦克风”到“人人都是审判者”只有一线之隔。

在江西上饶小学生事件中,案件仍在调查时,站在对立面的网民已各自脑补出前因后果,为事件双方定罪或洗白。

5月10日上午,江西上饶一所小学内,一名10岁男生被女同学家长刺死。

命案发生后,一张流传甚广的聊天记录显示,遇害男孩长期欺负女孩何某某,其父亲、嫌疑人王某建曾发消息威胁“天天在校门口等你”。

 

 

不少网民凭借家长微信群聊天截图和警情通报中提到的“纠纷”,将凶案断定为“校园霸凌”案,判定男孩该死,认为凶手是为女儿“伸张正义”,应该从轻处罚。



 

5月11日,经信州公安刑警大队侦查,上饶市第五小学5.10案件犯罪嫌疑人王某建对杀害受害人刘某宸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已被依法刑事拘留。事发学校校长朱某已被停职检查。

媒体集中报道、受害人家属密集发声后,部分舆论又转向同情遇害男孩,认为凶手提前预谋,影响恶劣,应立即执行死刑,还有个别网民认为官方调查效率太低才让谣言四起。

 

在这起惨案中,绝大部分人都不曾亲眼见到事情的始末,但也没有人有耐心等待调查结果,一时间人们仿佛并不关心事实的全貌,只关心你犯下的错误,并在第一时间抓出来狂批狠斗。短短五天,网民便急匆匆地将案件盖棺定论,群情激愤地走进了另一个热点事件中。

 上饶小学生被刺案全渠道曝光总量走势

在热点面前,网民化身福尔摩斯,将舆论事件演变成一场场审判闹剧,无论你是被丈夫残忍杀害的妻子,还是痛失儿子的母亲,都逃不过被即时审判的命运。

4月24日,上海仁济医院医师因拒绝患者“插队”、被警察用手铐带走。碎片化的视频信息,极具冲突性的现场矛盾,迅速引发舆论站队,将矛头指向警方,指责警方滥用警权,暴力执法。 

4月17日,上海一17岁高中生因在校同学矛盾与母亲发生口角,当母亲面跳桥轻生。很多人仅仅通过那段只有十几秒钟的视频,便站上道德高点指责学校指责家庭,判定母亲的语言暴力是杀死儿子的“真凶”。

 


在这些事件中,每个旁观者都在“尽心尽力”地扮演着审判者的角色:调查结果出来前,就通过键盘和脑洞断案,根据未经核实的爆料,警方通告中的“蛛丝马迹”,做出“判决”,为当事人定罪。  

舆论杀戮:我们与恶的距离

在信息传播渠道多样化、传播内容碎片化的今天,“有图有真相”已经成为过去式了,假新闻和反转新闻横飞,看似言之凿凿的“新近发生的事实”下一秒可能就被推翻,网民却只听得见一面之词,忙于站队,而即时审判下舆论很容易成为杀人于无形的凶器。

 

 

8月25日,四川德阳的安医生,因无法承受“泳池打小孩”事件的舆论压力自杀。

随着事件进一步发酵,安医生配偶接受采访称“那个学生在我妻子开始游之前,在她身后朝她头上吐口水。他觉得这是对妻子的侮辱,就动手打了该学生。”,人们也了解,对方在获取安医生及其配偶的隐私信息后,选择网络曝光,引发网友人肉施压,媒体报导扩散,最终酿成惨剧。

 

 

当初义正言辞的网民开始互相推诿,指责媒体吃人血馒头、大V带节奏,而自己只是一个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一位自称是安医生5年同事的张医生直指“13岁男孩摸到了安医生的屁股”。一夜之间,网民转变阵营,用同样低俗的字眼、骚扰短信电话甚至人肉等方式来谴责男孩一家人。

针对“摸屁股”说法,安医生配偶表示不知情,但已决定追究对方的刑事责任。审判还在继续,真相仍未辨明,网民已急匆匆赶赴下一个审判现场,事件真相已无人关心。


 

舆论杀人,即时审判诛心。只凭一面之词对某一方的行为进行评判,所带来的伤害并不比真正的犯罪小。“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每一条未经思考的评论或转发,都可能带来蝴蝶效应。

舆论杀人事件中,我们与恶的距离其实只在一念之间。

 “速度与激情”中的吃瓜观光团

究竟是什么在追赶着网民,让他们急于对每个事件做出反馈,不经思考便能轻易地点下转发按钮,发出攻击性极强的评论?

情绪在场理性悬置的互联网奇观

勒庞认为“群体不善推理,却又急于行动”。

前文所述“校园霸凌”“出轨”“原生家庭”“医闹”“警方暴力执法”的等敏感话题本就能轻而易举地挑动大众情绪,甚至有不少网民感同身受。群体一遇上这类话题,便如斗牛看到了红布,理性认知会自动让位于激情消费,只能用情绪来思考和表达问题。

 

 

热点的节奏与事实真相的节奏在网络环境中不一致的,然而互联网时代铺天盖地的碎片化信息造成了思维的碎片化,大部分网民处于“注意力稀缺”“赶片场式吃瓜”的状态,对一起热点事件的关注最长也不过五天。再加上自媒体和网络平台受众话语权的释放,事件一出来受众马上就会仓促判断,受到非权威信源的暗示,用主观想象的碎片去脑补出一个“真相”,迫切归因归咎。 

网民群体沉溺于未经核实的信息表象下猛烈地发表全体意见,造成片面舆论现象,每个人都不自觉地把外来的态度和感情内在化,“激愤”压倒了理性分析,将热点事件变成一场审判狂欢。 

刻板印象带来的标签化论断

网民群体在最初接触到来自媒介的讯息刺激后,会本能地借助脑海中固有的信念给舆论当事双方贴上标签,比如在上海仁济专家被拷走事件,警察与医生被塑造成“救死扶伤的医生”与“暴力执法的警察”两个对立的形象,而“暴力执法的警察”这一标签本身就带着负面的刻板印象,这也解释了一开始舆论风向攻击警察、支持医生。

 

上海仁济专家被拷走事件视频截图

同样的,看到男孩无辜被水利局工作人员打时网民自然而然地将小孩归置在相对弱势的地位,在赋予其舆论同情的同时顺势给打人方扣上“仗势欺人的公务员”的标签 ;为批评男高中生的母亲打上“语言暴力”的标签。

在信息未经核实,真相尚未完全披露之前,网络群体借助刻板成见产生以偏概全和带有歧视的非理性舆论降低了群体的舆论共识水平,先入为主,凭借标签化的论断为当事者定下罪名。

 

《我们与恶的距离》截图

撕掉标签,三思而后行

在即时审判的时代,我们能做出怎样的尝试与抵抗呢?

《越界的隐私消费:这场结婚风波,可能是一次“舆论杀戮”的前兆》中提到一位13岁的小姑娘Trisha Prabhu开发了一款叫做ReThink(三思)的APP。它会扫描人们准备发布在网络上的信息内容,当检测到有攻击意味太强的内容时便会发出这种类型的警告: 

“这条消息真的值得发送出去吗?”

“在发出一些攻击性强的消息之前,你想要冷静下来先思考一下吗?”

“请不要发出日后会让自己后悔的信息!”

 

 

APP推广之后,Prabhu做了1500多份调查,发现在收到ReThink推送消息的青少年中,有93%最终改变了主意,将这些恶意中伤的信息收回。

我们无法阻止他人的审判,也感化不了所有喷子,但我们能在力所能及地范围内创造一个良好的舆论氛围,构建一条情绪缓冲带,同时我们也要敢于拒绝他人强加的标签。

近日网友@大胆啊妖魔坐自己学校门口进行了一次行为艺术尝试:让大家写纸条评价她,然后把这些纸条贴在她身上。她发现给她贴上标签的,都是一些不熟悉的人,平时非常乐于讨论她的人反而绕的远远的。


 

藏在各种马甲背后的人与这些爱在背地里讨论别人的人一样,只敢于带着假面说话,当需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时往往绕道而行,这群网民给出的标签定义不了任何人。

撕掉标签为自己打气,正如曾被全网叫嚣“滚出娱乐圈”的袁姗姗在演讲中所说“我建议那些沉迷于网络的年轻人,每天可以挤出一点时间锻炼身体。当有朝一日被他人欺负的时候,至少可以像我一样,身轻如燕,自由翻滚。” 

希望你在心里划一条情绪缓冲带,在即时审判的时代也能身轻如燕,自由翻滚。

 

+1
1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下一篇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