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旅游业成长看西安70年巨变

36氪陕西的朋友们·2019-09-23 09:56
大众旅游时代背景下,西安市旅游业发展的速度进一步加快,已成为西安市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编者按:本文来自“西安日报”,作者:孙 杨 ;36氪经授权转载。

新中国成立以来,西安旅游业坚持政府主导、理念创新、市场运作、开放共享,形成了健全的产业、市场、产品和行业管理体系,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优到强的跨越式发展。特别是大众旅游时代背景下,西安市旅游业发展的速度进一步加快,已成为西安市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为助推大西安追赶超越提供了动力支持。

西安市旅游业成长阶段

产业拓荒期(1949-1977):民间往来阶段

1949年12月,新中国第一家旅行社——厦门华侨服务社宣布成立。1954年4月15日,在周恩来总理的亲自关怀下,中国国际旅行社总社在北京正式成立,标志着新中国旅游业的开始。1956年,中国国际旅行社西安分社成立,是同时期建立的12个城市分支社之一。1958年西安分社划归西安市人民政府直接领导。这一阶段,旅游业主要围绕外事和侨务活动展开,带有浓厚的政治导向,由专门的外事办公室统筹负责。所以本阶段西安市旅游工作主要是接待外宾和专家,宣传西安建设、促进友好交往,基本属于民间友好往来的范畴。但是,由于当时的旅游接待没有成本核算,不考虑经济效益,加之旅游各要素不健全,因此旅游发展尚处于拓荒阶段,并没有真正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

产业起步期(1978-1995):资源主导阶段

1978年改革开放打开了中国的大门,1979年邓小平同志黄山讲话,发出了“旅游事业大有文章可做,要突出地搞,加快地搞”的号召,拉开了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大幕。在这样的背景下,西安旅游产业进入了发展起步期。凭借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西安迅速吸引了大量的入境游客,呈现了迅猛发展的态势。1978年接待入境旅游者仅1.37万人次,但每年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到1995年达到41万人次,总量增加了30多倍,旅游收入1.04亿美元,提高58倍,旅行社达到23家。各项指标排在全国前列,成为我国最重要的国际旅游城市之一,与此同时,西安的国内旅游也快速起步,国内旅游位列全国旅游接待第三位,紧随北京和上海之后。“七五”期间,西安成为国家旅游局确定的7个旅游重点城市(地区)之一。

此阶段西安市旅游产品初具规模,形成了以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华清池、城墙、华山、大小雁塔等著名景点景区为核心的产品体系。西安旅游公共服务供给短缺情况好转,交通方面,西安咸阳国际机场的建成投入使用,至1995年西安市民航通达里程119753公里。西安市内外的公路交通条件不断改善,1990年,陕西省第一条高速公路——西安至临潼高速通车,极大地方便了游客出行。1985年金花饭店开业,是西安乃至西北第一座五星级酒店,旅游饭店随之进入建设快车道,各类饭店不断涌现,1995年达到33家。总之,十几年间西安市旅游产业凭借资源优势,取得了开门红的局面,综合接待能力不断提高,服务水平也不断提升。

持续增长期(1996-2004):产业竞争阶段

随着国家外汇短缺得到缓解,旅游业的经济导向开始与国内旅游紧密联系起来。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使得旅游业与房地产、电子商务一起被确定为新的经济增长点。1999年,以扩大消费为主要诉求的“黄金周”制度正式推出,国内旅游消费的潜力得到有效释放。此阶段西安旅游产业得到进一步发展,旅游人次和旅游收入均有显著提高。除2003年“非典”外,西安国内游客人次和旅游收入都保持在两位数的增长。2004年,国内客流量达到2084万人次,旅游收入127亿元。与1996年相比,旅游人次翻了2.36倍,收入是之前的2.7倍。

旅游产品方面,形成了东线、西线等经典的观光游览线路,旅游产品仍以历史文化为主,无法满足旅游者多样化的旅游需求,特别是休闲度假需求。因此,国内客源基本来自本地或铁路沿线省份(陇海线、宝成线),游客来源有一定局限性。

西安入境旅游接待发展基本稳定,年均增长8%,2004年入境游客超过65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为3.3亿元。在入境客源市场方面,日本、美国是绝对主导市场,英国、法国、德国等西欧国家是相对主导市场,韩国、俄罗斯、东南亚以及港台等客源市场是新的增长点。虽然西安入境旅游进入较为成熟发展阶段,但对境外客源市场需求的不适应造成了旅游产品和服务竞争力的减弱,在全国的优势和名次有所下降。

这一时期,旅游业已经成为西安市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2004年,西安市的旅游收入已相当于GDP的16.3%,旅行社数量达200家,酒店数量达到102家。基础设施方面,机场新航站楼的启用,机场高速(西线)的通车以及绕城高速的修建完工,有力推动了旅游业的大发展。由于旅游重心转向国内市场,各城市都把旅游业作为主导产业来抓,各地旅游产业竞争态势凸显。

成熟稳定期(2005-2015):目的地开发阶段

2005年,我国入境旅游和国内旅游全面恢复到2003年“非典”之前的增长轨迹。国家明确提出“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西安国内旅游增长迅速,从2005年的2346万人次增长到2015年的1.36亿人次。年均增幅超过20%,最大达到26%。旅行社352家,星级酒店104家。此阶段西安市旅游资源开发与建设数量均较高,2011年,西安市提出打造国际一流旅游目的地,以城市建设促进目的地开发。

本阶段旅游产品更加多元,结构更加优化。这一阶段,西安开发了以秦岭自然生态为特征的旅游产品,如翠华山、朱雀森林公园、太平森林公园、秦岭野生动物园等。同时在打造休闲空间方面,以唐文化为主题的曲江大雁塔北广场、大唐芙蓉园、大唐不夜城等项目也吸引了很多外地游客和本地居民,一度成为国内的样板。

乡村旅游异军突起,从2012年到2015年,乡村旅游接待人数和收入均保持两位数的增长率。西安在2015年出台《关于支持乡村旅游发展的实施意见》,全年乡村旅游接待游客人数超过5480万人次,消费达到39.6亿元,同比增长20%以上,打造了周至水街、高陵场畔等叫好又叫座的乡村旅游产品。

旅游公共服务方面,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截至2015年,西安咸阳国际机场航线270多条,其中国际航线达到30多条,旅客吞吐量近3000万人次。地铁2、3号线的建成开通,公共自行车的不断投放,优化了城市公共交通体系。西安-北京、西安-太原、西安-宝鸡、西安-广州、西安-郑州等高铁相继通车,米字形高速铁路骨架基本形成,极大地提高了西安旅游的辐射带动能力。

跨越发展期(2016至今):融合创新阶段

2016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我们已经进入到大众旅游时代”,休闲观念日益深入人心,旅游需求更加个性化、多元化,旅游产业也从单纯的经济产业转为综合产业。2018年文化部和国家旅游局合并组成文化和旅游部,便是新时代对旅游业定位变化推动的结果。

西安在本阶段提出大力发展万亿级文化旅游大产业,用文化旅游产业助推城市高质量发展。通过“西安年·最中国”等活动打造文旅融合新品牌,实现2018年全年接待海内外游客2.47亿人次、增长36.7%,旅游业总收入2554.8亿元、增长56.4%,成为中国十大热门旅游目的地城市第一位,获2018年度最佳文化旅游目的地称号。

旅游产品方面,通过“西安年·最中国”“春满中国·醉西安”“夏爽中国·嗨西安”“秋染中国·赏西安”等提供一系列的旅游休闲产品,开发了《长恨歌》《12·12》《梦回大唐》《仿唐乐舞》《驼铃传奇》等大型文化旅游演艺项目以丰富游客对西安的深度体验。

旅游公共服务方面,以“厕所革命”“烟头革命”为抓手,提升旅游环境和服务品质。通过航空枢纽、高铁、高速公路建设,打造立体交通网,依托客运站建成使用7个旅游集散中心,方便游客出行。

目前,西安旅游业整体发展趋势较好,创新理念不断增强,产业融合态势加深,如何助力大西安追赶超越、为城市发展注入新动能将是现阶段要面对的问题。

70年来西安旅游业发展的经验

(1)政府高度重视,突出产业地位

改革开放以来,西安市坚持规划引领,项目带动,将旅游业作为全市支柱性产业来抓。尤其是近几年,积极抢抓“一带一路”新机遇和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机遇,围绕世界文化之都定位,把推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作为落实“五新”战略、加快补齐“十大短板”的一项重要任务,先后制定出台了《西安市文化旅游万亿级产业发展规划》《西安历史文化旅游发展规划纲要》《加快推进旅游与文化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等规划和政策措施,提出到2021年实现文化旅游万亿级大产业的奋斗目标。

(2)产品多元化发展,不断优化结构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西安旅游产业体系走上了从一到多,从点到面的全域格局。西安在巩固历史文化观光类产品核心竞争优势的同时,在文化体验上下功夫,打造了一批全国知名的文化演艺、特色街区品牌。同时不断补齐休闲类旅游产品短板,加强对自然生态资源的开发,完善“康、养、学、闲、情、奇”多元的产品体系,满足游客个性多元的需求,有效提升了旅游业竞争力,实现差异化发展。

(3)带动效应明显,助推城市发展

西安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对经济总体运行效率,产业转型升级、产业融合、吸纳就业、乡村振兴等均有关联带动作用。旅游业的发展加速了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不断完善,实现商贸、住宿、餐饮等行业的设施和服务品质化发展。西安乡村旅游发展,带动近10万人脱贫,占西安市贫困人口的四分之一。西安大力推进旅游产业与一、二、三产业广泛融合,旅游综合就业占全社会就业总数的比重为20%以上,旅游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接近9%,拉动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5000亿元,显著带动了就业和收入水平的提高。

西安旅游业未来展望

(1)加快文旅融合发展

首先要树牢“宜融则融、能融尽融、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的理念,推进管理职能深度融合。二是以书香之城、音乐之城、博物馆之城建设为抓手,推动建设成果与旅游各个环节融合,形成文旅共生共赢的发展格局。三是以打造会展名城、赛事名城、文创名城为契机,促进更多赛会资源转化为旅游产品,培育一批集文化创意、度假休闲、康体养生等主题为一体的文化旅游新业态、新模式。

(2)推动旅游产品结构转型升级

一是大力发展夜间经济。利用主要景区、特色街区、商圈、夜市以及公共文化设施等,重点培养夜间观光游憩、演艺体验、文化休闲、特色餐饮、购物娱乐等夜间消费模式,打造夜游消费街区。二是做精做优“旅游+”产业。推进旅游业与医疗、科技、林业、农业、体育等产业全面融合,打造康体养生、研学、乡村旅游、宗教、探险等旅游产品,延伸产业链,构建全域旅游格局。三是做大做强旅游品牌。擦亮“老字号”餐饮品牌,推出特色文创品牌以及打造彰显中国盛世文化的演艺品牌等。

(3)完善旅游公共服务

一是建设由航空、高铁、高速公路、绿道系统、自驾车服务系统等要素构建的层次化、网络化的全域交通体系。二是打造智慧旅游平台,实现旅游宣传、电子商务、信息咨询、投诉受理、行业管理、市场监督、安全预警、应急救援等功能。第三,在游客密集区域、热门商业区、各个主要景区构建三级协作的旅游集散体系,并实现与公共交通的无缝对接。第四,设立旅游公共服务发展基金。通过政府和社会资本的有效合作,解决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不足等问题。

+1
0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