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开放简史:从你的全世界路过

36氪重庆的朋友们·2019-09-23 14:03
打造内陆开放高地,是重庆形成外向型产业优势,积极融入全球市场的路径基础。这个地处中国西部的超大城市,正在“内陆变前沿”,集聚更大的竞争力和发展空间。

编者按:本文来自两江商业评论,作者:糜好奇,36氪经授权发布。

公元1883年4月7日,经过40天的艰苦航行,英国商人立德乐穿越长江三峡,乘坐木帆船到达重庆东水门。

他看到了一座山水大城,这个由嘉陵江与长江汇合而形成的高耸砂岩半岛,不论从哪一个方向欣赏,其景致都令人陶醉。

重庆以山为城,以江为池,十七个城门,九开八闭,数百年未变。

上岸进城之后,立德乐夫妇看到了这样一幅图景:

凡是能在街上做的事,人们都在街上做。

叫卖的小贩呀,修补瓷器的呀,这儿有理发师在剃头,那儿有穿戴整齐的女工匠,还有无数的棒棒,肩上挑着根扁担,扁担两端用绳子系着两个大筐。

立德乐空闲时,喜欢叼着雪茄站在重庆的城墙垛上远眺长江。

1883年的重庆,充满着古老中国的市井之气,商贸活跃,但货物进出基本依赖于长江上的木船运输。

4年后,立德乐出版了《经过扬子江三峡游记》,在英国引起轰动。商人们寻思着如何通过重庆打开中国西部的广阔市场,把消费品和纺织品卖到长江中上游城市。

1891年,根据中英签订《烟台条约续增专条》规定,重庆设立海关开埠,成为中国西部内陆最早开放的城市。

重庆市场门户洞开,街上孩童吆喝——“洋人跑马”。

立德乐在重庆开起了洋行、运输公司和保险公司,做起了土货出口和洋货进口的生意。

1895年中日签订《马关条约》,获得了从宜昌上溯长江至重庆的权利。英国人随即跟进,立德乐定制了一条适合川江航道的木壳平底小轮船,命名为“利川号”。

1898年2月15日,他驾驶“利川号”从宜昌出发,在数百名纤夫的协助下,连拖带驶,经过20多天航行,于3月9日抵达朝天门码头。

这是重庆人看到的第一艘轮船,标志着川江航线试航成功。之后,满载洋货的外国机动商船接踵而至,加速了重庆的近代化历程。

19世纪末的重庆,开始成为世界资本市场和贸易市场的一部分,大量新机器、新技术、新思想和新的商业理念涌入。

洋人、洋货、洋行、教堂、领事馆、租界等外来新鲜事物在重庆落地生根。

千百年来,人们意识中的“天下”和“九州”,突然变成了“环球”和“世界”。

大变局之下,那座心理意义上的城门已经被打开。

1926年的夏天,39岁的川军将领潘文华被任命为重庆商埠督办,他看到的是一个极度拥挤的城市。

43年前,立德乐第一次来重庆时,2.34平方公里的重庆城,生活着5万人。当潘文华到重庆时,市区人口已经膨胀到20多万人,稠密拥挤,过江靠木船,吃水靠人挑。

潘文华决定开路扩城。

一边,从通远门外迁坟,拓出从七星岗到菜园坝、从上清寺到曾家岩的大片地块作为新市区,并修建起从七星岗到曾家岩的重庆首条城区公路。

另一边,拆除朝天门城门,兴建朝天门码头和嘉陵码头,以利船舶运输靠停。

1929年2月15日,重庆正式建市,编制为四川省辖市,潘文华为首任市长。之后,巴县、江北两县划入市区管理,使重庆辖区面积达到130平方公里,以渝中半岛为核心,地跨两江、三足鼎立的城市格局基本确定。

到1930年代,重庆原有的沿江城门相继拆除变成了码头。

当物理意义上用于防御的城门被拆除,重庆的生长姿态也随之改变。

潘文华任职期间,修公路,建公园、大学、医院,搞自来水厂和发电厂,试办两江轮渡、公共汽车,重庆作为现代城市的雏形开始显现。

城门纷纷打开的年代,也是重庆历史上对外贸易第一个高峰。相关资料数据显示,1891重庆开埠到1930年的40年间,重庆进出口商品值增加了24.7倍。

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国民政府移驻重庆。在中国大地上,开始了一场自东向西的人口和物质大迁移,大批东部地区的工厂企业、金融机构、大中专院校悉数迁往重庆。商埠密布,市场繁荣。

此后的8年时间里,重庆既是“战时首都”,也是大后方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一跃成为百万人口的大城。

政治人物、商业巨子、文化名流、外国使节,纷纷聚集陪都。往来之间,皆是山河岁月,风云际会。

30多个国家的外交使团常驻重庆,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远东指挥中心和中国战时首都,全世界的目光聚焦于此。

在龙门浩,在两路口,在鹅岭,在南山,使领馆、洋行、教会医院、洋人寓所林立。硝烟中的重庆,进一步走向开放,从一个内陆城市转变为国际城市。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60天后,刘邓大军解放重庆,红旗烈烈,一个新时代到来了。

嘉陵江的水涨了又落,落了又涨。

新中国成立后,一些西方国家实行封锁禁运,加上计划经济年代,地处内陆的重庆没有直接进出口权,连接世界的大门一度处于半关闭状态。

彼时,重庆的外贸主要按国家计划收购出口商品,然后调往上海、广州等沿海城市出口。根据统计数据,从1958—1982年,重庆外贸额24年累计仅23.5亿元,平均每年不到1亿元。

1978年,中国实施改革开放,从南到北,从东到西,风雷激荡神州。2年后,重庆获批为直接对外贸易内河一类口岸,并恢复海关。

那扇虚掩的门,重新打开。

1983年,重庆成为全国第一个享有省级经济管理权限计划单列市,获得直接对外贸易经营管理权限。这是重庆对外开放的一个里程碑,当年外贸收购额就同比增长18.4%。

那一年,一部名叫《话说长江》的地理人文纪录片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反响空前热烈。镜头中的重庆,缆车和索道正穿越迷雾,街头已经出现进口的小轿车。

市场经济的春潮正在涌动,一些人怀着忐忑的心情,决定闯一闯。

一个叫何永智的国营鞋厂女设计师,在八一路经营着一家只有3张桌子的火锅店,取名为“小天鹅”。

后来,外地客商越来越多,何永智旋即开创了一半红汤一半清汤的“鸳鸯锅”,再后来,“小天鹅”走出国门,把重庆火锅推广到全世界。

1992年,小平同志视察南方,中国向世界传递出坚定改革开放的信号。同年,重庆被批准为沿江开放城市,成为我国内陆开放的重要一级。

那一年,54岁的尹明善和40岁的左宗申杀入摩托车制造领域,后来他们把摩托车卖到了东南亚。

1996年,一个叫彼得•海斯勒的美国人来到重庆,在朝天门坐船顺江而下,去了涪陵一所大学教书。后来,他把在重庆涪陵工作生活期间的观察和思考,写成了一本书,取名《江城》。

彼得•海斯勒到重庆一年后的1997年,重庆成为直辖市,西部大开发的号角之下,对外开放的脚步愈发加快。

新世纪初,重庆诗人唐西雪写了一首诗:当你转过身去,前方就是后方。

但曾经作为大后方的重庆,这一次转身,却把后方变成了前方。

时光流逝,但江水永不停歇。

2008年,重庆正式提出打造“内陆开放高地”,并先后获批成立了内陆首个保税港区——两路寸滩保税港区和全国面积最大的保税区——西永综合保税区。

2010年6月18日,两江新区挂牌成立,这是内陆以及西部地区的第一个国家级开发开放新区。之后,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重庆自贸试验区等国家级开放平台相继落地运行。

“一带一路”,与全世界做生意,就要拓展更多的新通道。

中欧班列(重庆)已累计开行超过4100班,境外集结分拨点覆盖11个国家30多个城市,成为亚欧之间重要的国际物流陆路运输骨干。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开行突破1200班,今年8月国家发改委出台关于西部陆海新通道的相关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

借助大通道,重庆已成为全球重要的笔电生产基地。2018年,重庆生产笔记本电脑4250万台,全球每生产4台笔记本电脑,就有一台是重庆造。

一边是重庆产品卖出去,另一边是海外商品买进来。跨境电商产品通过大通道直达重庆,天猫、京东、网易考拉、敦煌网等大型跨境电商均在重庆有所布局。

大风过境,全球的要素资源正汇聚重庆。

2018年,重庆实现外贸进出口额5222.6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02.7亿美元,目前已落户外商投资企业超过2500家,其中世界500强企业近300家。

打造内陆开放高地,是重庆形成外向型产业优势,积极融入全球市场的路径基础。这个地处中国西部的超大城市,正在“内陆变前沿”,集聚更大的竞争力和发展空间。

今年9月,一部讲述重庆开埠历史的人文纪录片《城门几丈高》在央视播出。导演徐蓓在接受《重庆日报》采访时说,要想走得更远,一定要知道我们从哪里来。

那座朝天的门,开向未来。这座山水大城正从重庆的重庆,中国的重庆,变成世界的重庆。

行千里,致广大。不忘本来,才能走向未来。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年,也是重庆直辖22年,建市90年,开埠128年。

祝福越来越开放的重庆,越来越好。

+1
0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0/1000

下一篇

“领军企业家商业思潮巡回周”作为全国领军人才项目的一项品牌活动,旨在为领军企业家搭建平台,引导中小企业经营管理者了解最新商业资讯、技术前沿,促进交流合作。

2019-09-23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
36氪
鲸准
氪空间

推送和解读前沿、有料的科技创投资讯

一级市场金融信息和系统服务提供商

聚焦全球优秀创业者,项目融资率接近97%,领跑行业